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最后的党项 > 《》上部四十二

最后的党项 《》上部四十二

作者:李玉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3:52:15

《》上部四十二

李玉岿《最后的党项》上部四十二,回到野驼山

腊月初五这天下午,李保山他们每人三匹马 ,踏着一尺深的积雪,飞马回到了野驼山。这是他们五个人自从出生以来,离开大家,离开家人时间最长的一次。事实上在此之前他们几乎就没有离开过家人,离开过村子。

这段时间,李保山他们5个人都非常想家,想亲人们,想十二匹野马,想村里一切的一切。当然不用说,其实村里的人们,尤其是他们各自的父母姊妹弟兄,也更想他们。家里的人如果要不是前不久收到的那些礼物和收到他们“很好”的一个惊人的消息,甚至已经担心他们5个人是不是已经出了事,再也回不到村里了。

因为担心他们5个人的安危,李保山的母亲多次偷偷的抹过眼泪,甚至有好几次在想李保山的时候,还和老头子发了脾气,她带着哭腔埋怨说,如果要不是上次他和儿子发了那么大的脾气,儿子也不会离开村里,也不会失踪这么长时间没有踪影啊!

刚开始,李昆玉还因为老伴的这些话语发了几次脾气,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伴在埋怨他的时候,他已经不吭声了,满脸愁苦,表现出了一种做错事的孩子的神情动态。大家也都理解李昆玉,知道他的心里不好受,他在自责呢,他更是在想儿子呢。

每当这个时候,李保山的两个哥哥就要赶紧替父亲打圆场说,他们的大就是那样的脾气,发过火以后就甚事没有了,从小到大和老三就是那样说话的。其实在那件事情上也不怪他们的大,老三也太有些耿直了。何况,老三他们5个大小伙子身强力壮,身上带着长刀短刀和弓箭,能有什么事儿?不要说遇到普通人了,他们就是遇到10个8个强人,又能奈何了他们什么呢?至少需要20个以上强人才有可能对付得了他们。说不准,老三他们过一段时间还会给村里带回来天大的好消息呢。

每当两个哥哥说这一番话的时候,难过不已的母亲和三个叽叽喳喳的说如何想三哥的弟弟,才露出了些许期望的神色。

郭虎.韩云龙.高喜财和刘黑子他们4个人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也同样如此这般思念着他们。

其实整个野驼山里的人们,这段时间也在议论着他们5个人,期盼着他们赶紧回到村里呢!

在这种情况下,李保山他们刚回到村口的时候,村里的俩个看到他们的人,就远远的扑上来和他们稀罕不已的说着话,随后他们就返身飞快地回村里给大家报告这个惊天的好消息去了。

为此短短几分钟的时间,李保山他们5个人回到村里的这个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似的,在村里每一个角角落落都传遍了。

对于野驼山所有的人们来说,4年前他们从陕北无定河的李家渠老家搬迁到这里,他们生活中的所有生产和生活物资,差不多都处于一片空白阶段,一切的一切都是他们共同合力打造的,比如任何一样耕种和收割农作物的生产工具,任何一样家里必须要用到的锅碗瓢盆等等东西。所以其实这4年的时间里,他们除了每年春夏秋三季在忙乱如何耕种土地,让这里一块块儿陌生而肥沃的土地上长出更多的.能够给他们保命的粮食,如何放牧好牛羊马的事情。冬季说是农闲了,事实上这个季节大家的忙乱,与其他季节是一样的,只不过这个季节忙乱的事情与其他季节忙乱的事情有所不同而已。

今年秋收不久,村里一些妇女.老人和孩子们,就在村里的那个大库房里,每天起早贪黑的给玉米棒子脱粒。旁边另外一个库房里,又有一些老人.妇女和孩子在加工各种皮子。这些皮子都是在夏天天气最热最热的时候,人们在村子前面河槽里一个烂水塘里沤好的皮子。牛皮马皮羊皮都有,甚至还有狼皮和狐狸皮等。牛皮和马皮,绝大多数都做了牲畜干农活时候的一些套绳和护具等相关方面的一些用品。沤好的羊皮,就加成了一件件大大小小的皮袄皮裤,或者皮褥子等等。狼皮和狐狸皮,一般都加工成了皮褥子。个别狐狸皮被做成了皮帽子。成品以后的这些家庭用的皮件,就根据需要也参照村里每家每户的人头,分发给了每家每户。在这方面野驼山的做法和后来的大集体也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可以说完全是原始部落社会的那种更加人性化的做法。皮件方面的事情,差不多都是由老人.妇女和孩子来做的。

不过不论这种做法对与错,但是对于当时野驼山的人们来说,大家没有任何想法,也没认为有任何不妥,每个人只是感觉到有一种很温暖很幸福的感觉。

那些上了一定年岁,但是还没有被村里的人们归类到了老年人行列的男人们,每天在饲养院的库房里,做着解木料,做各种木头的活计。这些木头用具,多一半是给村集体做的诸如木头车,耕种地的各种配合铁器使用的木头农具。部分是给村里各家各户做的一些简易的木头家具和木头盆,木头碗。这些木头家具,差不多都是按照那种按需分配的原则来分配的。

而李昆玉,这会正在带领着一帮年富力强的得力干将,在饲养院旁边炼铁和打铁呢。

两个多月前,李保山和4个结义弟兄刚离开村子以后,李昆玉他们就像前两年一样,从野驼山里搬驮着各个地方的铁矿石,石灰石和煤炭,在做着炼铁水和打造各种农具和生活用具的工作。他们炼铁的那种土高炉,是根据老年人流传下来的做法,自己设计,自己垒砌,就是最简单不过的那种冲天炉。他们炼铁用的风箱,也是他们自己做的好几个比牛还要大的那种木头风箱。每一次炼铁的时候,都要有好几个人来回拉动几个呼哧呼哧的大风箱给炼铁炉里供风。

这以后他们已经逐渐的摸索出来了,要想痛痛快快地从炼铁炉里炼出更多.含废渣更少的铁水,除了精选铁矿石.煤炭和石灰石,剩余重要的一关就是给高炉送风的事情了。风量越大火力越旺,铁水和铁渣分离得越彻底,而且流出来的铁水也越多。

这两个多月以来,李昆玉和村里的这些年富力强的男人们,主要就是在做着从山里开采铁矿石,煤炭和石灰石,包括搬驮和炼铁,打造各种用具的这些工作。

村里这些忙乱的人们,当时正在各自忙乱这些事情的时候,忽然听到李保山他们五个人回到了村里的消息。

当时李昆玉正在铁匠炉旁边打造着一个铁犁铧子。过去村里用的犁铧总是不耐用,不是不耐磨,就是太脆。这段时间李昆玉在不断地试图改变各种配比方法,炼出更适合于耐磨,又有韧性的铁犁铧。经过多次试验之后,尤其是尽可能的给炼铁炉里送大风的时候,情况有所改善。不过经过试验,李昆玉他们总是感觉到不太满意。

当时李昆玉把手头打造的一个几乎成型的犁铧扔下,对身边的这些人说:“你们自己看着办吧,剩余的你们能干到什么程度就什么程度吧,只要保证炼铁炉里的铁水不要把炉糊住就可以了。我回去看一下我那个不争气的小王八蛋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身边的一些干活的人,都叽叽喳喳的对李昆玉说,让他赶紧回去吧,这里就不要他担心了,他们还要按照他的那种做法继续干。

紧接着李昆玉对周围忙忙乱乱中的郭娃子和韩骡驹,高狗蛋.刘羊换和郝驴子几个人说,让他们也赶紧回家各自看一下儿子吧。

不过这几个人都气哼哼七嘴八舌的骂道,他们才不回家看他们那些王八蛋儿子呢,反正家里儿女多的是,又不缺他们一个,他们想离开这个家就离开,想回来就回来,天下哪有这种好事?他们要是想他们的老子,待会儿自然会来这里看望他们的。

让大家吃惊的是,这几个人骂出的这一番话,都惊人的相似,就像是在此之前他们经过多次商议似的。

李昆玉望了一下这些老弟兄们,没有说话。其实至少在表面上他也想像这些老弟兄们骂出这么一番话,可是,唉,其实从内心里来说,他还是很亲那个三儿子的。最近这段时间因为想儿子,好多的时候把他折磨得半夜半夜睡不着,从炕头上爬起来要唉声叹气一番。

李昆玉正准备离开这里回家的时候,从山里驮铁矿石和石灰石回来的大儿子和二儿子,也要扔下手头的那些活计跟着他回家看老三。

但是李昆玉说:“这边这么多事儿,炼铁不像别的,一旦人走开扔下炼铁炉,铁水糊在炉里,就把整个炼铁炉都报废了。你们两个人还是继续在这边忙乱吧。我抓紧回家里看一下,待会儿用不了多久也会来这里的。”说完这一番话,紧接着李昆玉给不远处的两个饲养院大厨嘱咐,让他们赶紧准备杀羊,炖狼肉,还有狼肠肚汤,通知村里的所有人,晚上在饲养院吃现杀羊手把肉和狼肉!

李昆玉急火火快要回到他们家的时候,看到李保山正从他们家的院子里出来,而他身后的大门口,还有老伴以及他的另外三个儿子。不用说李昆玉也知道,老伴和三个儿子是刚才在库房那边和大家做皮活的时候,闻讯飞跑回来看三儿子的。

父子俩都紧走几步,互相迎了上来。距离老远的时候,李保山就用一种异样的声音说:“大,我还正准备赶紧去炼铁炉那边看一下你呢!”

李昆玉说:“你还醒得回来啊,我以为你上次走了,再也不回这个家了。”李昆玉这一番话里究竟潜藏了什么意思?单从他的话语里,李保山居然还没有听出来。不过通过父亲这句话,李保山可以确定,至少接下来父亲不会对自己发火的。

李保山说:“大,你们哪里知道,这段时间我想家想得非常厉害,不管白天晚上就在想着家,想着你们,想着村里所有的人。包括另外那几个小兄弟都和我差不多!”

父子俩说话间,就来到了他们家的大门口。看到父子俩见面没有吵起来,李保山的母亲戴二云露出了一脸幸福和激动的神色。正像老伴猜想的一样,刚才她是在村集体那个大库房,正在做皮活的时候,闻讯领着三个帮忙打下手的小儿子跑回到家里的。当时戴二云和三儿子见面以后,她抱着儿子就哭出了声。三个小儿子也抱住三儿子的腰和腿,不住的喊着三哥三哥。刚才他们用最快的语速和李保山说着话,还没有来得及让他回家的时候,远远的就看到了李昆玉向他们家这边走来。

三个弟弟看到三哥和父亲见面没有吵闹起来,同样也露出了类似他们母亲那样的惊喜神色。其实刚才不管是李保山的母亲还是三个弟弟,最担心的一件事情,就是他们两个人见面没等说一句话就再一次吵闹起来。

其实母亲和三个弟弟这会儿心里究竟想着什么,不用说李保山心里也是非常清楚的。而这会儿看到父亲没向他发火,让李保山的心里也是一喜,为此他说:“大,这次我回来给咱家,还有村里带来了很多好消息。

他们一边往院子里走着,李昆玉一边用一双探寻的眼光望着李保山。

李保山赶紧对着身后的三个弟弟说:“三哥好坏就这样了,可是这次离开家以后,三哥给你们三个人首先带回来一个大好的消息!原来按照我们老辈人的看法和说法,我们村里的这些人,跟着大人或者村里的一些长辈私塾识一些字,会写信,能看懂一些古书就可以了,说明至少我们没有成为睁眼瞎。过去我们这些人也没想过参加科举考试,现在大清政府也倒台了,这方面就更不要指望了。可是这次我给你们带回来的消息是,朝代变了,国家变了,整个教育和学业方面也都变了,现在有文化的人更吃香了,可以当大官,吃香的喝辣的!”

李保山一连串说出的这番话,不只是让三个弟弟震惊得说不出话来,让他的父母一时间也睁大了一双震惊不已的眼睛。

李保山继续说:“下一步三哥要安排你们三个人去外面的地方念书,学知识,将来也要给咱们家光宗耀祖!这方面的情况,以后三哥慢慢的给你们说,总之这对于你们三个人来说,我认为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一家人在上2楼窑洞的过程中,三个弟弟凑在李保山身边,不住的上来拽着他的胳膊和腿,表现出了一种非常激动,也对他非常亲近的神情动态。

李保山说:“最近这段时间,你们好好地把你们各自学过的那些书本温习一下,争取做到对那些书本滚瓜烂熟。只要你们像过去那样努力好学,下一步你们的前途命运就包在三哥身上了,保证将来你们有一个好前程!”

三个弟弟叽叽喳喳一连串对李保山说了一句又一句的感谢的话语。同时他们七嘴八舌的对李保山说,让三哥放心好了,就以前他们学过的草本上那些内容,他们早已经滚瓜烂熟了。

戴二云更是激动得流出了一串又一串幸福的泪水。

不到两分钟的时间,一家人就上到了崖壁上面,进入了他们家的窑洞房间。

戴二云一边抹着眼泪一边麻溜的赶紧给他们父子俩人端上了茶水,就示意另外三个小儿子离开这里。戴二云是一个聪明的女人,她知道,儿子除了刚才说的喜事,一定还带回来了其他惊天动地的消息,父子俩肯定是需要单独来说这些话的,她一个家庭妇女掺合进来不太合适。三个小儿子的年龄毕竟还小,怕他们嘴不牢靠,所以不能让他们留在这里。

其实这会儿李保山的三个弟弟特别想留在这里,围绕在三哥身边和他问长问短,询问一下他们下一步学业和前程方面的事情。可是他们也懂得,三哥回来一定和父亲有重要的事情说,况且他们的母亲已经分别给他们丢了眼神,为此这三个小家伙儿只好恋恋不舍的跟着他们的母亲离开了这里。

临离开这个窑洞的时候,戴二云还返身对李保山说:“三子,你和你大在这里说话,妈赶紧给你做饸饹荞面去。”

但是戴二云这一句话刚说完,李昆玉就说:“晚上家里不要做饭了,我已经给饲养院安顿了,今天晚上村里所有人,都在饲养院吃现杀羊手把肉。你还是赶紧带着三个娃娃去库房,帮着村里的人做那些皮活去吧。我们一家有4个人回到自己家里不干活儿,影响不好。”

戴二云本来舍不得离开,还想在外屋守着三儿子。不过她知道老伴说的这句话一点都没错,为此她赶紧招呼着三个小儿子,幸福不已的去往了村集体的库房。

下石头台阶的时候,戴二云就听到三儿子隔着窑洞的门高声的说:“妈,我有很多话想单独对你和三个弟弟说,不过这会儿你们还是该忙什么忙什么去吧,我和我大在这里有好多重要的话说。等晚上咱们不忙的时候,再回到窑洞里好好的说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