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最后的党项 > 《》上部五十六

最后的党项 《》上部五十六

作者:李玉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3:52:15

《》上部五十六

李玉岿《最后的党项》上部五十六,野马棚圈和野马

这个时候是下午2点左右。天空非常明亮,似乎距离大地特别近的太阳,在野驼山的上空又照射得格外卖力似的。覆盖了整个野驼山的皑皑白雪,虽然还没有被融化,但是最近这一两天似乎已经变得有些灰暗,而且积雪也没有以前莽荡厚实了。野驼山几乎任何一片积雪上面,都已经留下了各种野物杂踏不已的脚印。

就包括石羊滩蒙古包周围,除了人的脚印,再就是留下许多各种野物的踪迹。周围各种野物的鸣叫声,甚至偶尔还有几种野物互相打斗的声音,此起彼伏地传到了这里。这是一片世外桃源,一个林中的动物王国。刚才他们从村里飞马来到这里的一路上,还惊起了一群又一群各种各样的野物。

正在帮着高喜财和刘黑子侍弄那堆木材篝火的***,好奇不已的看着周围的群山和各种树木,他惊喜不已的说:“我感觉到野驼山里各种野物真多啊,甚至不比我们山北大草原少一点。”

刘黑子带点儿炫耀地说:“你想吧***弟弟,这么大一座大山,山里究竟有多少座山峰,多少个沟叉,多少品种的树木,就连我们也搞不清楚。山里各种树木啊,荒草啊有这么多,长得又这么茂密,不管冬天夏天长流水不断,野果和各种可吃的东西这么多,这里是各种野物生长最好的环境,各种野物自然不少。”

***说:“是啊,对于各种野物来说,这些生存环境真的比我们山北大草原不知道要好了多少倍。我们那边没有树木,看到这些我感觉到特别稀罕,尤其是夏天就不要说了,野驼山里那个美啊……以前我去山前黄河那边的时候,路过几次野驼山,让我真的非常喜欢这座大山。”

高喜财说:“这么大一座山,周围百八十里只有我们村里80多口人,而这些人去山里打猎的人也只有十个八个。其实就是打猎,也不是天天打,只是偶尔打一点点换换口味儿,并没有打各种野物向外面出售。还都是用弓箭,没有任何一次用过火枪。所以你就想吧,每年能打多少呢?数量实际上少得有些可怜。我们打猎的速度相比猎物生长的速度,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开心不已的说:“四哥五哥,我感觉你们这些从农区来的人,在打猎方面的思路和我们蒙古人是一模一样的。我们打猎吃猎物,用猎物的皮毛,但是我们从来不把某一种猎物打绝。一边打猎,一边让它们繁殖生长。在这方面你们甚至比我们做的还要好。听你们这么一说,我太高兴了。圣祖成吉思汗和他那些儿孙们,甚至把猎获的一些猎物打上火印以后再放掉,把这些野物当家畜来看待。听我阿爸他们说,好像有一个外国人,叫……对,叫什么马可波罗的,他写的书里都说,当时忽必烈就发布了这样的命令,禁止下辖的各地子民,在每年三到十月间狩猎,违者要受到严惩。”

刘黑子说:“我们过去老家的时候,当地人口多,几乎没有什么猎物,也不存在这方面的事情。来到野驼山以后,一下子遇到遍地都是的猎物,打猎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虽然我们没有这些祖训和命令,也没有明确在什么季节可以打猎,什么季节不能打猎,但是我们出于一种本能,春天来说基本是不打猎的,各种野物都比较瘦,不好吃,再加上都是各种野物发情期间,要了一两条命,可能连带着就如同要了好几条命。刚入夏也差不多是这样的情况,所以也不适合于打猎。”

***说:“正因为你们出于一种本能,所以你们做的这些事情,和我们蒙古人从古到今的做法都是高度统一的。这就能保证野驼山的各种野物永远能够生存下去,你们永远也有吃不完的猎物,用不尽的皮毛。”

高喜财说:“凭着我的感觉,我们野驼山的各种野物,要比你们那一带的野物又多又丰富。相比之下你们那里除了大草原和戈壁滩,差不多没有一棵树,灌木也不多,那些野物就连一个藏身躲避天敌的地方也没有。野物除了吃草,吃肉,还需要这些森林树木来躲避天敌啊。就像人需要一个住房的道理是一样的。虽然这个季节周围的树木都是光秃秃的,但是那些茂密的枝干以及雪地里冒出的一片片荒草,也能说明这一带是水草繁茂之地,这些野物选择在这里活动,就像我们老家的这些人选择在这里安营扎寨的道理是一样的。”

***说:“这个地方让我太喜欢了,何况这是你们几位兄长生存的地方。我以后要经常来这里。当然夏天水草丰茂的时候,我也要把你们几位兄长请到我们山北大草原做客,咱们好好的在我们那一片大草原吃喝游玩。”

他们几个人里外忙乎了几分钟以后,身上穿的皮衣皮裤就热得有些穿不住了。皮裤就没办法了,一般来说在这个季节里,即使感觉偶尔有些热也得穿着。皮衣就方便了,几个人随手嚓嚓几下就脱掉扔在了蒙古包的狼皮褥子上。

不久蒙古包里的那个大铁炉子里,已经呼呼得燃烧起来。

他们几个人包括村里其他人,从去年冬天到现在,在蒙古包外面那一片空地上,不知道燃烧了多少次篝火,所以那一片不需要清理打扫,周围的积雪早已经被篝火烤化了。不远处,大家左一次右一次从野马林里和不远处的那个大河槽里,捡拾回来的枯树枝很多。无非也就是几分钟的时间,外面的这一堆大大的篝火也就噼噼啪啪地燃烧了起来。

又过了几分钟,韩云龙从西面的那条河槽里打来的俩铁壶水,也在篝火上开始烧了。韩云龙还给两个铁壶里各扔了一把砖茶。

铁锅啊,烧烤啊做饭啊用的一些家什,李保山和郭虎也都在迅速的准备着。

把这些都准备得差不多了,李保山用蒙古包周围的雪擦擦手,对***说:“刚才我们在饲养院走的时候,带了一些过年准备好的吃吃喝喝。差不多都是过年之前提前做好的。不过我估计对于你来说不一定就稀罕这些东西。 饲养院的冰窖里,有村集体的猪牛羊肉,我们每家每户也很多。我的想法是,那些都不是现杀的,就不用这些来招待你了。反正周围三五里就有村集体放牧的羊,待会儿我们可以随时去抓过一只,在这里现杀现烤或者现煮手把肉。或者一会儿我们在周围这一带骑马游玩的时候,你看稀罕什么野物,随时射一些,我们来这里或煮或烤都可以。”

***说:“大哥,我们这不是刚吃完饭吗,现在的肚里还满满的都是肉,距离吃饭还早呢。我们赶紧还是去野马林看看那些野马吧!完事以后,就骑马在整个周围这一带看看。”

郭虎说:“也好,其实我们也差不多是这样想的。”

***继续说:“快到吃饭的时候,估计那会儿肚子里的肉食也消散得差不多了,想吃什么我们再说。反正,我们真的想吃现杀羊手把肉的话,只要你们把活羊给我弄到面前,我连杀羊到往锅里放肉,不超过10分钟的时间!”

韩云龙说:“那么好吧,***弟弟,咱们就这么说定了。”

随即,他们几个人每人都穿了皮袄,都带了弓箭,在李保山的带领下,大踏步的向着南面的野马林里走去。

最近这段时间几乎没怎么下雪。只是轻轻地飘了两次薄薄的小雪花,而之前从野马林外围进入野马林的这条路径,大家不知道走了多少遍,早已经把之前一尺多深的积雪踩踏得非常密实了。这会儿大家走在雪地上,每一次落脚的时候都要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

***兴奋不已的说:“听你们几位兄长给我说,你们每一次来到野马林外围的时候,里面的野马就要对着你们这边嘶鸣和刨蹄,这会儿怎么没有一点动静了?”

李保山比较详细的给***讲述了他们在南面的野马川好几个地方,有意的投放一些玉米棒,吸引野马去那些地方的情况。而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它们适当的锻炼,让它们磨蹄等等。

“所以估计这会儿那些野马十有**不在前面的野马林里。不过这会儿在不在无所谓,我们还是进去看一下吧,毕竟这里是它们主要活动的一块地方,还有它们每天晚上必须要待的一个棚圈。”

他们刚进入野马林之后,就惊飞了好几群野物,其中有石鸡.“半雌”和鹌鹑,更多的是野鸡。因为这些野物太多了,李保山他们也没有怎么在意,包括***也没有太在意。大家又往里走了一会儿,居然先后又惊跑好几群野羊。

***感慨的说:“几位兄长,我觉得野驼山的野物真的比我们山北大草原多啊,品种还这么丰富。”

李保山略有一点自豪的说:“我们老家这些人来这里生活了4年,凭我的感觉,这里的野物不仅没有减少,确实比之前还要多出不少。”

这个情况确实大大地出乎了***的意料,他惊奇的说:“大哥,不可能吧?有人活动的地方,猎物或多或少是要减少的,怎么可能增多呢?这不符合常理啊!”

郭虎说:“***弟弟,你有所不知,按常理来说,肯定是这么个情况,不过野驼山里却是一个例外。”

***惊奇不已的追问郭虎是为什么,赶紧给他说一下。

郭虎说:“那会儿你四哥和五哥给你说野驼山水草好,树木茂盛野果多,自然是这些野物品种多,数量多的原因,但是我们来这里安家落户4年,好像野物越来越多的一个根本原因,另有原因。我们从老家无定河来的这些人们,除了刚来的那一年,出于生活所迫猎获了一些猎物,后来这三年,由于我们的生活好了,自己养的牲畜肉食多了起来,打猎就越来越少了。我们在村里周围的这些河槽畔,这两年越来越多的种了各种农作物,这些农作物这两年种的越来越多,粮食的收成一年比一年好。就是我们再怎么看护这些农作物,也有好大一部分是被各种野物吃了。你想吧,吃了这么多精饲料的野羊啊,野鸡啊,野兔啊,膘情自然就很好,奶水多,繁殖得很快也很多,死亡率却大大的降低了。这些野物多,吃它们的狼啊,狐狸啊,自然也就繁殖得又多又快了。哈哈,就这么简单的道理。其实我也是给你瞎说的,但是村里的老年人们偶尔说起这方面的情况来,就是这么分析判断的。”

李保山说:“我认为差不多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说:“不用说,绝对就是这么一个情况。我们草原上的那些羊,每一年要是草好膘情好的时候,下的小羊羔数量多不说,成活率还很高;如果草不好,膘情自然就不好,没等下之前有好多就流产了。下了小羊羔以后,这些大羊也不认羔,那样的话,草原上会死一片又一片的小羊羔。春天各种牲畜没吃的,也要死很大一片。几位兄长,我感觉野驼山的人们,还在不知不觉中为这里野物的增长做了很大的贡献呢!”

李保山说:“我们现在还不敢确定,但是凭着我们大家的感觉,从4年前我们迁移到野驼山,到现在,真的感觉到一年比一年的野物多,尤其是今年好像更多。”

***说:“我现在越来越感觉到认识你们几位兄长,认识野驼山的人们,让我非常荣幸和自豪。感觉到你们比我之前想象的,各方面要高端得多,让我越来越高看你们一眼。我这一辈子有你们这几位兄长值了。以后我们好好的团结在一起,干一番大事业。下一步你们在山北大草原需要我和我阿爸做什么,你们几位兄长尽管提前给我们嘱咐好了。”

李保山说:“好的***。下一步阿古拉泰和洪震海要是在山北大草原残害你们这些牧民,或者做哪些伤害你们的事情,我们抓住理由就要离合起那些牧民朋友们,狠狠的回击他们,让他把过去对你们所犯下的罪行,全部给他还回去。所以等你回到你们家牧场以后,一定要和你阿爸好好的合计一下,下一步看怎么能够不声不响,慢慢的把整个山北大草原所有的那些牧民,彻彻底底的联合起来和你们成为一个战斗的团队。只要你们能够做到这一点,我就能够保证,下一步当他们再对你们有一丝一毫侵犯的时候,我就能够再一次狠狠的收拾他们,甚至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

***说:“大哥你放心好了,本身我阿爸就是一个乐于助人,又是一个行侠仗义的人,再加上他可能这几年就在提前做着对付阿古拉泰和洪震海他们的准备工作,所以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有意的和山北大草原但凡能够联络上的那些牧人朋友们,成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有好多还是他的安达呢。下一步等我回去我们家牧场以后,我和我阿爸再刻意把这方面的事情加强一下。”

说话间,他们就已经走到了野马林的中心部位,远远的他们就看到了西面的一排用玉米秸秆搭建的马棚。

果然,远远的望上去,他们所能看到的这一片,包括野马棚里,并没有一匹野马。

李保山对身边的几个弟兄说,趁这会儿野马还没有回来的时候,他们抓紧进野马棚里看一下。同时他对***说:“我认为在我们这些地方数九寒冬的时候,给马搭建一个遮风挡雪的棚圈是非常有必要的。不管是家马还是野马,都应该是这样的情况。上次去了你们牧场的时候,我看到你们各种牲畜只有一个栅栏,根本就没有棚圈,……不知道我这个外行说的对不对,我认为这样对牲畜保膘保小牲畜都没有一点好处。再加上听你的说法,你们根本就不给牲畜人为的添加草料,完全是一种让牲畜自生自灭的做法。这样也许有1/3的牲畜就要非正常死亡。”

***说:“大哥,虽然你不是一个牧人,但是你说的这些话完全是一个牧人应该说出的内行话。一点没错,就是这么一个情况。不过,唉……一方面我们蒙古人从古到今就是这种做法,祖祖辈辈早已经形成了这么一种惯性,谁也改变不过来,另外每家每户都有好几千上万只羊。牛马骆驼分别都有一两千,数量太多了,谁能给它们弄回来那么多草料?而且我们的那些蒙古包都不是固定的,经常要倒场,那么多的牲畜又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放牧,怎么给它们弄又大又舒适的固定棚圈?所以只能让它们自生自灭。每年狼吃掉的牲畜,冬天冻死的,春天饿死的,母羊膘情不好饿死的小羊羔,总数加起来1/3都打不住。”

李保山说:“以后你们牧场弄不弄这些棚圈再说,但是既然来到了这里,你不妨看一看我们村里的两个羊倌叔叔,一边放羊一边抽时间给这些野马弄的棚圈是一个什么样的模样,有可能你们牧场下一步还能从中得到一些什么启发,在冬天某个固定的牧场上,给一部分牲畜搭建一些固定的棚圈呢。如果你们真的要是这样做的话,下一步需要榆木椽檩,或者玉米秸秆等,尽管来野驼山拉好了,这方面我们也会帮助你们的。”

李保山身边的四个结义弟兄,随后也异口同声的说出了这么一番话语。

***说:“几位哥哥,不管最终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就你们说的这一番话要是让我阿爸听到了,他不知道要怎么感谢你们呢!”

李保山说:“我们既然已经是结义弟兄了,就是自家人了,以后就不要说这些客气话了。我们的两位羊倌叔叔也是受到了羊圈的启发,才主动来野马林给这十二匹野马搭建这些棚圈的。我们村集体夏天是冬夏天的羊圈,冬天是冬天的羊圈。冬天的羊圈,除了前面留一个比较小的口子,其他地方都是用山洪淘下来的那些粗壮的树干作为稠密的栅栏,四周又用一捆捆玉米秸秆给严密的垒砌起来的。甚至我们穿上现在这样的衣服,数九天在羊圈里待一晚上都不怎么觉得冷。”

***吃惊地说:“真是这样的情况吗?”

李保山说:“是真的。完事儿以后,专门领你参观一下那些羊圈。”

郭虎接着说:“除了第一年我们刚来到野驼山安家落户冻死了一些瘦弱的羊和小羊羔,从第二年开始到现在,村集体和我们个人,很少有被冻死的羊,所以我们的牲畜发展得非常迅速。大哥的意思是,让你看一看野马棚圈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可能对你们牧场多多少少有些好处的。”

说话间,几个弟兄赶紧跟着李保山,快步走向了野马的棚圈。之前他们考虑到不要动不动的来野马棚圈周围晃悠,留下人的气味,引起野马的一些异动,所以没有特殊情况,尽量不来野马棚圈。即使进入了野马林,也只在远远的看一下棚圈即可。

这会儿既然来了野马棚圈,李保山就和弟兄们彻底将这个棚圈查看了一番。尤其是想让***看看这个棚圈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用粗壮的榆树作为椽檩和栅栏搭建的这个棚圈,四周的立柱非常粗壮也非常牢固,绝没有倒塌的可能。其次,左右和后面由一捆捆玉米秸秆做的“墙”,非常厚实和牢固。因为这些所谓的“墙”,不仅仅是将那些秸秆严实的码上去,还用一根根非常粗的皮绳子捆绑在棚圈那些榆木栅栏上。包括顶子,也是用玉米秸秆这样固定上去的。而且棚圈里明显的给人一种暖融融的感觉。

***一边看着这个结实而又温暖的棚圈,一边喃喃自语道:“像大哥说的那样,我们可以在每年固定的冬牧场,搭建一些这样的棚圈,专门让那些老的,膘情不好的,还有刚出生的小牲畜,在这些地方过冬,再适当的给它们添加一些草料,这样我们不是可以保住大量的牲畜了吗?”

李保山笑望着***说:“***弟弟,你绝对是一个聪明人,你懂得思考问题,懂得变通。”

半个多小时以后,他们走出这片野马林来到了石羊滩蒙古包的时候,那会儿的两茶壶茶水早已经烧开,铁壶里的茶水咕嘟咕嘟地响个不停。

高喜财和刘黑子分别把两个大铁壶从篝火里拿出来,正要手忙脚乱的从蒙古包里拿碗给大家倒茶水时,却被***叫停了。

***说:“几位兄长,让这两铁壶茶水在这边慢慢的凉一下吧,反正现在太烫也喝不成,还不如趁现在天气很暖和,我们赶紧骑马去看看野马吧。我太想看到野马了!”

李保山一挥手说:“这好办啊!其实不是你想看到这些野马,我们几个人每天只要有一点点闲暇功夫,也想来这里看到这些野马啊。走!”

几个人兴高采烈的带着弓箭,各自解开绊马的马缰绳,飞身跳上了马背。

驾……!

在李保山的带领下,几个人一溜烟的就从野马林北面的外围,踏着积雪,向着西面飞驰而去。

20多分钟以后,他们在东南其中的一道野马川,远远的看到那十二匹野马。当时这些野马正在一块积雪的荒草滩上吃草,看到他们的时候,都纷纷抬起头,对着他们这边甩着尾巴和脖子,不住的扬着头,还发出一阵阵的嘶鸣声。

***一声惊呼。他就像忽然之间看到了天大的宝贝似的,惊得都说不出话来。片刻以后,***才结结巴巴的说,他要去骑野马!随即,***就要立刻打马扑向这些野马。

但是李保山挥手制止了***。

这会儿的***已经激动得手舞足蹈了。他对马匹的了解,不知道比李保山包括野驼山所有人强出多少倍。同样他对马匹的感情,也比李保山他们深厚得多。因为他两三岁的时候就被阿爸抱在马背上玩耍,对马匹各种行为动作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太了解了。他吃惊的对李保山他们说:“你们知道这些野马是什么意思吧?这是在和你们打招呼,在问候你们呢!这是马匹对人类最友好和亲切的动作,你们知道吗?”

李保山他们当然知道一些,不过没有***了解得这么深而已。

在李保山的示意下,大家又往前骑了百八十步,都纷纷从马背上跳下来。他们选择了一处背风而距离野马远近适中的地方,在观察野马。

这天下午,***变得非常兴奋,就像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子。他对这些野马爱到了一种不可自拔的地步。他多次想走到野马旁边,即使不像他说的那样骑野马,也要近距离的看一看这些野马。但是都被李保山劝阻了。李保山说,不能这样,不然的话有可能就要把这些野马惊跑。那样就前功尽弃了。为此***只好作罢。

***说,自从出生到现在,他还没有看到这么好看这么高大健壮的马匹。据他所知,整个这一带二三百里的草原上,再难找出类似的一匹家马。这种野马将来出生的小马驹,绝对是草原上的千里驹。

哪怕让这匹黑油亮的大儿马,和草原上杂交的那些骒马下的小马驹,也绝对是万里挑一的。

李保山给***说,他们已经考虑好了这方面的事情。他还把这样做的一些计划给***说了一遍。只不过从过年那天开始,暂时没有这样做而已。

***激动不已的一挥臂膀说:“你们做的太对了,你们已经成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