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最后的党项 > 《》上部五

最后的党项 《》上部五

作者:李玉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3:52:15

《》上部五

李玉岿《最后的党项》上部五,野营和野味儿

李保山知道,他不能再有更进一步的动作了。这些草原的精灵实在是太机警了。

这会儿,夕阳西下,西南一处山峰上面,那一轮红彤彤的太阳眼看着就要落下去了,在离开这片大地之前,太阳还是将它金灿灿的光泽,毫不吝惜的挥洒向了整个这一片大地。

最近这几天的气温,反倒是一天比一天好,有一种回光返照的感觉。一周前的那天晚上下的那场洋洋洒洒的小雪,这几天基本已经化尽了。

从河心返回到那个临时帐篷的路上,李保山自我安慰地想,吃吧吃吧,反正是自己家的马匹吃自己家的玉米,只要你们能吃得下去,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吧!

来到帐篷旁边的时候,李保山看到,郭虎和韩云龙已经在给几只野兔剥皮了。不远处的那堆木材火堆,也已经烧得很旺了。

高喜财和刘黑子还在不远处打猎。

看看已经有五六只野兔,七八只野鸡了,为此李保山对着高喜财和刘黑子亮了一嗓子:“你们两个人不要打了,回来吧,够我们吃了。还是让这些野物继续给我们往肥长吧!”

不到五六分钟的时间,高喜财和刘黑子每人手里各提着一只花花搭搭的野鸡,就来到了帐篷旁边。

李保山望着这两个箭法如神的结义兄弟说:“你们的打猎功夫不错啊,眨眼这么一会儿功夫,就射到了这么多猎物!”

高喜财和刘黑子倒是没有顺杆子爬,两个人还略有一些谦虚的说,其实也不是他们箭法不箭法的事情,但凡是一个猎人,在这个季节里伸手就能射到猎物,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周围这一带的猎物实在是太多了,野鸡野兔整个是成群结对的啊。

李保山说:“我们够吃就可以了嘛,再打那么多不是浪费了吗?你们现在想想是不是这样的情况,这么多野兔啊,野鸡啊,这和咱们自己家喂养的有多大区别呢?所以还是吃多少打多少吧!”

高喜财和刘黑子叽叽喳喳的给李保山说,很可能晚上村里还要有其他人来这里,所以多打一点也无妨。

李保山说:“担心什么,等到他们来了这里,我们随时随地的在周围一些山湾或者玉米地里,再逮一些野鸡也不晚啊。”

高喜财和刘黑子还略有一些痛惜的对李保山说,还是让他给父亲反应一下吧,刚才他们在那边玉米地周围打猎的时候,看到一些玉米棒子已经被野鸡啄食了。

李保山说:“我们从老家无定河来到这里,那边的气候和这边的气候,还有农作物生长的期限,好多方面都不一样。这两年我大他们根据当地的气候,逐渐的才摸索出来当地种地的一些做法。今年把这个下种和收获的时令掌握得非常恰当,所以今年才有这么好的收成。也就是想在这个深秋的季节,让一些农作物最后再熟透一些,才一天等着一天没有收割。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有些矛盾。晚收一天就要被这些野兔和野鸡糟害一些农作物:可是早收一天,这些农作物就没有完全熟透。”

李保山一边说着这些话,一边赶紧和高喜财和刘黑子,也开始给野兔剥皮,烧水准备给野鸡腿毛。

在忙乱这些事情的时候,李保山对4个结义兄弟说:“你们发现一件事情没有,4年前我们刚从老家来到这里的时候,虽然这座大山里野鸡野兔,各种野羊是很多的,当时这座大山里几乎没有人打猎,可是这4年,每一年我们不知道要打多少各种各样的野物,可是这4年的时间内,尤其是野兔和野鸡,反倒是比我们刚来这座大山的时候,不知道多了多少倍。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4个结义兄弟略有一些懵懂的摇着头,追问他是什么原因。

李保山说:“就是因为它们吃了我们很多的农作物,尤其是吃了我们很多玉米的原因。所以我们就当这些野鸡野兔都是我们自己家养的吧。我们损失了一点农作物,繁殖起这么多野鸡野兔。”

李保山他们5个弟兄,这几年从无定河来到这座陌生的大山里,不到半年的时间,他们就对这座大山彻底的熟悉了。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们就由一个个陌生客,变成了这座大山里的主人。他们在山里骑着马,可以如飞的飞奔;也可以徒步一口气在大山里跑二三十里路都不觉得累。追赶.跟踪和猎获各种野物,他们当然一个个都是行家里手。并列的煺洗和开剥这些野物,以及如何在野地里把这些野物变成美餐,更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李保山他们知道,对于野驼山里所有的野味来说,在这种新鲜无比的时候,如果是烧烤的话,什么调料也不需要,只需要一些细碎食盐就可以了。如果是要用水煮的话,再投放野驼山的几种如野蒜啊,野韭菜啊,山湾里潮湿阴暗的泥土里长出来的地皮菜啊,野蘑菇啊,还有地椒啊……那绝对是一锅香喷喷的,鲜美无比的美味。

几个人互相配合着,上下翻飞,一会儿就把一些野兔剥皮和清理内脏的工作做完了。

这个时候,刚才木材火焰上架着的那一锅水也烧开了。

煺毛,给野鸡清理内脏……5个人配合默契的做起这些工作来,同样手脚麻利,上下翻飞。

最后的一道清洗工作做完之后,几把锋利的小刀呲溜呲溜划开野兔和野鸡多处肌肉,撒上了一撮一撮细碎的盐末,之前所有这些工作就算做完了。

这会儿,那堆木柴火焰大火燃过,剩余那些红得发蓝,老远就让人炙烤得受不了的火焰,其火力也是非常强劲的时候。

李保山和4个结义兄弟手忙脚乱,用一根根木棍穿着的野兔和野鸡,就一只只架在了火焰上。

随后就是很随意的烧烤那些玉米了。

一个小时以后,太阳差不多落尽的时候,他们那一大堆木材火焰上的野鸡,野兔逐渐已经烤熟。整个这座大山里,这会儿差不多都弥漫着烤野鸡和野兔那种非常浓烈的香味儿。包括烤玉米的香味儿也同样是非常诱人的。

李保山和4个结义弟兄嘁哩喀喳啃咬那些烧烤的野鸡野兔的时候,中途有两次,李保山还特意离开这一片光亮的柴火堆旁边,撤到黑暗的地方,观看河槽对面玉米地里野马的动静。

李保山看到,十二匹野马形成了一个非常奇特的队形:它们把马头向着四周,马屁股对着马屁股,形成了一个圆形的阵型。其中向着他们这边的几匹马,每一匹马的眼睛就像一盏盏非常明亮的油灯似的,在望着他们这边。

凭着李保山的感觉,这些野马随时随地都保持着一种高度警惕的状态。它们警惕着狼对它们的攻击,同时也对他们这些人保持着高度的警惕状态。

凭着李保山良好的视力,他甚至发现,虽然他多次有意的躲避在这边一些黑暗的阴影里,可是对面玉米地畔那些对着他这边的野马,似乎都在随着他的人影不断地转着滴溜溜像小灯盏一样的眼睛,在一刻不停望着他这边,生怕他这边随时随地的对它们发起进攻似的。

第2次观察完这个情况之后,回到烧烤火堆旁边的李保山,若有所思的对身边的4个结义弟兄说:“这些野马活得不容易啊。它们要比我们艰难得多,随时随地的考虑着保命的事情。”

刚才4个弟兄,似乎所有的心思都被火堆上这些香喷喷的美味所吸引,都在心无旁骛地啃食着这些野味,这会儿听李保山这么一说,4个结义弟兄一下子就把这个话题转到了野马这方面。他们都叽叽喳喳的询问李保山,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猎获一俩匹野马呢?

李保山一边啃食着一条香喷喷的野鸡腿,一边铿锵有力的说:“有。只要给我们足够的时间,只要慢慢的让这些野马认为它们在这一带不会遇到什么伤害,尤其是我们人类是他们的朋友,不是它们敌人,慢慢的它们就会把我们这一带作为它们的故乡,视我们为它们的朋友,到时候也许我们撵它们走它们都不会走。”

4个结义弟兄又一次来了兴趣,都叽叽喳喳地追问李保山,那么具体需要多长时间呢?接下来他们该怎么做呢?

李保山说:“我估计要想做到这一点,最终需要几个月的时间。马是非常通人性的,我估计这些野马要比咱们这些普通马更聪明,我们究竟是它们的敌人还是它们的朋友,只要通过我们的一些行动,很快它们可能就会识别出来。除了我们的人类在这座大山里威胁到它们的生命,另外就是野狼了。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尽可能把周围这一片,对于这些野马有企图的野狼给它赶跑。如果有向野马攻击的那些野狼,我们要毫不客气的射杀。慢慢的,我相信这些野马就知道我们是它们的朋友,而不是它们的敌人。”

李保山的这一番话,更加引起4个结义弟兄的好奇心。

李保山说:“你们4个弟兄就好好想一想吧,人感觉到哪里安全哪里舒心,就不愿意离开哪里,慢慢的他们就会把这块地方视为故乡。就像我们一样,我们从老家无定河来到这里,一切都是陌生的,本来按照我们祖辈人的思想观念,故土难离,金窝银窝,哪里也不如自己家的破烂窝,可是没想到大家来到这片陌生的地方,由于这里各方面比我们老家不知道好出多少倍,很快的,我们就把这里作为了自己的故乡。现在你再让大家回到无定河我们李家渠的老家,谁愿意回去呢?”

是啊,谁愿意回去呢?身边的4个结义弟兄叽叽喳喳的对李保山说,这是绝对的,现在绝对没有一个人愿意再回到他们那个穷乡僻壤的地方。

李保山说:“难道说动物不是这样的吗?其实我认为在这方面它们和人也一样,肯定是感觉到哪里舒心就不愿意离开哪里。只要我们给它们创造出一个安全的环境,时不时的在一些地方给它们投放一些玉米,有今年一冬天,差不多就让它们习惯待在这里了。慢慢的就如同让它们在这里安家落户了。等到明年四五月份让这些野马顺利地在这里产下它们的小马驹,那就不用说,就如同彻底地把它们留在这一片地方了。”

李保山的这一番话还没有彻底说完的时候,4个结义兄弟都一致欢呼雀跃的说,他的这一套办法绝对是高明无比的策略,就照这么办!

一个多小时以后,李保山他们即将吃完这些烧烤的时候,村里又有七八个与他们年龄上下差俩三岁的哥们弟兄们,骑马飞奔来到了这里。

这些弟兄们,一方面不用说也能够想象得到,李保山他们肯定是在这里烤野味儿,吃喝热闹野营,另外他们也是好奇这些野马的事情,所以下午忙完地里的活计,他们各自回到家里随便扒拉了一口饭,就相约着骑马飞奔到了这里。

对于野驼山的这些年轻人来说,无论是打猎.野营和烤野味儿,还是这一周关于野马方面的事情,都是让他们非常感兴趣的。因为相传,他们祖上就是经过一场场血与火的拼杀,最后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好汉。战争,打猎和马匹,始终伴随着他们的祖辈。而这个传统,从来就没有中断过,一直流传到现在。所以,这些年轻人骨子里最向往野营和马匹这些事情。

更让李保山他们5个结义弟兄高兴的是,其中一个哥们儿,还从家里拿来一皮囊自酿包谷酒,数量足足有七八斤!

很好,在大家一阵欢呼雀跃之后,李保山跳起来招呼来的这七八个弟兄们,自己照顾自己,在临时搭建的这个帐篷和火堆休息喝茶,他从大褡裢里拽出了一张较大地破渔网。

李保山一声吆喝之后,4个结义弟兄,就跟着他行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