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最后的党项 > 《》上部六十一

最后的党项 《》上部六十一

作者:李玉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3:52:15

《》上部六十一

李玉岿《最后的党项》上部六十一,大队长和迁移的事情

第二天下午,和李保山他们一起赶着马牛羊去往二狼山的年轻小伙子,飞马回到了野驼山。

从外面回到野驼山的每一个人,每一匹马,都要惊动整个野驼山。两个小伙子的两匹马,即将飞奔到饲养院的时候,饲养院前面的空地上已经聚拢下了全村多一半人。大家都在翘首以盼地等待着,看看这两个小伙子给村里带回来了什么样的好消息。

两匹马两个人,都是跑得全身汗津津的模样。不用问,光看这两个小伙子兴奋不已的神色,大家就能够想象得到,他们肯定给大家带回来了天大的好消息。

几分钟以后,饲养院其中的一个小房间。回来的两个小伙子一边喘着气,其中的一个小伙子把一封信双手递给李昆玉。这会儿这个房间里只有他们三个人,两个小伙子喘着气,激动不已地低声对李昆玉说,天大的好消息!他们一时半会儿跟叔叔说不清楚,信里应该都写明白了,让叔叔先看吧。他们去二狼山里听到看到的,人家不让他们两个人给别人说,他们两个人必须要守口如瓶。所以是什么情况,叔叔看完信自己看着对村里的人说吧。反正别人问起他们,他们就说把那些东西送过去了,人家好吃好招待他们,但是其他的,人家什么也没有和他们说,他们什么也没有看到。

李昆玉激动地说:“你们做的太对了,以后永远要这样做!”

这个信封很大,很厚实,说明里面的内容很多。这个信封是用一种精致的纸张做的。虽然李昆玉没有什么见识,但是他之前偶尔也接触过的一些纸张,他可以确信这个信封的纸张不是国产的,是进口的,而且封口还是用火漆封着的。

李昆玉小心翼翼的打开信封,从里面抽出三张大草纸。他一看笔迹,没错,是三儿子给他写的亲笔信。他们这些党项人的后裔,一直从祖上延续着习武和识字的传统。功夫就不要说了,差不多是他们祖上传下来安身立命的根本。而读书认字虽然在实际生活中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多大的好处,但是依然还是由每个家庭的爷爷或者父亲,要给那些儿孙们教授的。他的这三个儿子差不多都是他手把手教的功夫,教的识字,所以三儿子的字迹,李昆玉一眼就认出了。

看了三儿子信里开头的一段内容,李昆玉头上的冷汗差不多一下子就下来了。他的心里说,我的老天爷呀,原来已经有好多人找过于海明营长,已经准备想移民到野驼山,移民南海子和北海子了……!而且去年腊月有几拨人还是通过老表訾二找的于海明营长,还都是老家那边的人,还都想移民到野驼山!

这个时候李昆玉才想到,三儿子头脑有多么超前,有多么聪明啊。儿子把他没想到的事情早想到了。

信里继续说,但是到目前为止,于海明营长考虑到怕给当地制造成混乱,始终没有答应别人。于海明营长答应了他的要求,在野驼山百八十里的范围内,不设立第2个村庄。新成立野驼山大队,完全按照他的意思在南海子和北海子设立两个村庄,分别为野驼山大队的俩个小队。适当可以给南海子多移民一些,北海子要少移民一些。总的来说刚开始两个地方移民的数量不要太多,总数控制在五六百内。根据发展慢慢的再逐渐扩大移民量。

于海明营长还任命他李昆玉为野驼山大队的大铁队长,他身边的那几个老哥们儿,可以根据他的意思任命俩个副队长作为他的助手。另外他可以让身边的三个老哥们,出任南海子和北海子的队长。另外再给他们各自配一个年轻有为,精力旺盛的年轻人,成为他们的副手。这个人事问题由父亲和五个叔叔大爷们合计考虑安排。因为下一步考虑到要隔三差五骑马从野驼山到南海子和北海子,处理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几个副队长,或者说他们的助手,一定要是那种有能力不怕辛苦,一天能骑三匹马跑三四百里路的人,也是甘愿积极主动做这些事情的人。

李保山被于海明营长任命为野驼山大队的保卫连连长,郭虎.韩云龙.高喜财和刘黑子他们四个结义弟兄,分别被任命为副连长,负责野驼山大队山前山后所有的安全事务,同时辅助处理大小队他们这些叔叔大爷们的所有事务。

野驼山村和下一步的野驼山大队,已经成为二狼山下属的一个后勤供应基地了。他们已经成为了二狼山里的一份子,以后谁要敢对付他们,就是在和二狼山作对。

于海明营长要给他们大小队的领导,还有李保山他们5个人配备各种枪械。现在让这两个年轻人直接把枪械带回来,怕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枪械等他们从黑头山返回来的时候,自然就带回来了。

щшш⊙тт an⊙¢ ○

如果不是身边还有两个年轻人的话,这会儿的李昆玉早就跳起来高喊二叫了。因为信里说的这些内容实在是太激动人心,让他太高兴了。之前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忽然之间全部来到了眼前啊……李昆玉的心里说,三子啊,你实在给大大太长脸了,我们这一代人一辈子不敢想的事情,你就这么给办成了!我们以前总感觉到自己客居在野驼山,隐隐的有一种朝不保夕的担心,总认为有可能随时随地来一帮强人就把我们撵走了,所有之前我们做的那些都是在给别人打前站做铺垫。你这么一做,就把我们的根基在这里彻底扎下来了,还让我们升了官。这都是你的功劳啊!

信里还说,他们5个人就在这一半天离开二狼山去黑头山学习冶炼技术,预计大概要走一个月的时间。

三个儿子在信里特别强调,以上这些事情只有他李昆玉一个人知道真实的内幕就可以了,就包括他身边的几个老哥们儿也不能给说出来。让他给所有人都说,移民啊,成立小队啊,将野驼山升格为大队啊这些事情都是他李保山的意思,不能提于海明营长半个字。关于枪的事情更不能说真实内幕,到时候他们带回来的时候,会对大家说,是他们半路花高价从走私贩子手里买回来的就可以了。

他让儿子亲手交给表哥訾二的礼物,由于那些礼物太贵重,刚开表哥訾二推辞不敢接受,直到最后儿子直接把这件事情和于海明营长说破以后,表哥訾二才高高兴兴地收下了那些礼物。表哥訾二对野驼山非常关心,对他们几位老弟兄问候了多遍,对他们给二狼山送礼这件事情又吃惊又赞同。

如果他们不能在二月初二赶回到野驼山,过完二月初二,就安排几个人把孩子们送到柳家庄园。不能耽搁。

让老家来这里过年的那两个亲戚,立刻动身回老家通知移民的事情吧,但是要给他们说清楚,移民的数量不能超过六百人,这里多一个人也不接收,来也白来。不是谁想来这里就能来这里的。

当然这里下一步会给他们提供移民机会的,让他们不要着急,也不要失去信心。父亲和几位叔叔可以和村里的几个上了年岁的人合计一下,老家周围百八十里他们所知道的那些为富不仁的家族,和一些乡村恶霸,趁早提前通知这两个亲戚,通知他们不要来了,来了这里也不接收。这个标准和尺度,就让父亲和几位叔叔自己把握吧。

看完这封信以后,李昆玉差点激动得要流出眼泪来,只不过是身边有两个年轻人,他不方便这样做罢了。这个时候他才再一次认识了自己家三儿子的厉害。现在回想起来,差不多所有的事情都在三儿子提前的预料和把握之中啊。

自从上次三儿子和他说了移民的事情,就像这件事情压根就没发生一样,再不和他提起第2次。过年前后,李昆玉就是在分析判断和思考这件事情中度过的。他在思索这件事情的利弊。他的大脑里不断地回响着当初老家那些不愿意跟着他们来这里的人的态度和嘴脸。这是一件让他委决不下的事情啊,他实在是不甘心啊……再者他也担心,一旦移民来很多人,那其中的一些强悍的角色会把他的这个村长的权利夺取了。好多次,这件事情把他折磨得欲死欲活。

直到初四,眼看着第2天儿子他们几个人就要去二狼山给送礼去了,儿子除了送礼随即还要到黑头山学习炼铁技术,他知道至少要走一个多月,而移民不移民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决定。因为这存在着一个赶节令的问题。如果赶紧把这件事情决定下来,赶紧让老家来的这两个人回去通知,就一点也不耽误今年春天开荒种地的事情。如果这件事情不能马上决定下来,等他们从黑头山回来,老家的两个人再回去通知人们移民,等到人们搬迁来的时候,今年种地的事情就彻底耽误不说,随后各方面的损失就大了。

可是儿子忙忙乱乱,就是不主动和他提起这方面的事情,好像把这方面的事情压根儿就忘记了似的。为此初四那天上午,瞅了一个空档,李昆玉只好拉下脸,把儿子喊到他家窑洞的炕头上,主动和儿子说起移民的事情。

当时李昆玉说:“你说于海明营长能同意我们移民的设想吗?”

李保山说:“我可以确定,能。这方面的事情你就不要操心了,只要你愿意,那么现在你就赶紧考虑下一步移民的具体事情吧。”

“还有……”

当时李保山就说:“大,你就安安稳稳地当好你的村长吧,现在将来,除非你老的实在干不动了,不然的话,任何人不会把你这个位子夺了,我也不允许。你儿子我手中的刀和弓箭不是吃素的。我们辛辛苦苦逃荒要饭,来这里站住脚跟打下一片基业,让别人轻飘飘的来了把你挤下位子,可能吗?我们答应吗?谁想强行把你这个位子夺了,他就连我这一关也通不过。我要让你成为所有这些移民的一个最高统帅,必须让他们言听计从你的命令。也让这些人的到来帮着我们把野驼山各方面搞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也不耽误咱们那些孩子们出外面上学。”

儿子和他当时说的那番话,此刻犹在耳边,而所有的这一切,都照儿子的设想来到了眼前……

……

早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一队人马就要从野驼山饲养院出发了。老家那两个即将要回去通知移民的亲戚訾金旺和蔡八,眼泪汪汪的,一次次的和大家告别,他们说话的声音也都拖着哭腔,因为他们实在是太激动了。他们万万没想到这次来到野驼山过年,能够得到这么一个惊天的好消息,他们曾经多次梦想迁移到这里生活。可是不要说别人,就他们各自的妹妹妹夫,都斩钉截铁的给他们说,来野驼山过年可以,每年来过都没问题,但是移民的事情就不要提了,因为就没有这种可能。两个地方的生活差异太大,人家这边的人不愿意把他们辛苦创造下的这个美好家园和别人平分。更重要的是,当初他们移民来这里的时候,老家绝大多数人尤其是那些至亲的那种态度,彻底伤透了这边的几个当家人的心,所以现在人家压根就不让他们提这方面的事情。

唉,没办法啊!可是这么一个天大的消息居然突然降临到了他们头顶!他们能够想象得到,这个天大的好消息给老家传回去以后,老家方圆百八十里的那些亲戚朋友们会激动成一个什么样的模样,因为他们移民的心理,就是老家所有那一带人的写照。那一带的人们的日子过得苦啊,相比这边天地之差,何况近俩三年,那边的天气大旱,庄稼的收成还不如前几年,大家现在梦想的一件事情就是赶紧脱离开那个苦海移民到这里,就是人家这边不答应,他们也没有一点办法。

这两个亲戚从老家来的时候,是背着一卷破烂铺盖和一些干粮,穿的就像两个叫花子走着来的。而这次回去的时候,他们每人居然骑了一头毛驴。身上也穿的光鲜亮丽。

按照李昆玉的意思,要让他们每人骑一匹高头大马回去,但是这两个人无论如何不同意,他们说太乍眼,他们担心一路上被强人盯上,不仅会把他们的高头大马抢走,还可能因此丢了他们两个人的性命。李昆玉一想也是这么回事儿,就只好按照他们两个人的意思,让他们每人骑着一头毛驴回去。

李保山的大哥和二哥,还有郭虎的大哥郭家龙,还有和韩云龙的大哥韩明明,共计四个人一起护送他们两个人离开村里。他们准备送这两个亲戚过了黄河再返回来,然后他们4个人准备把南海子周边好好的看一看,提前考虑一下移民的事情。

关于移民方面的一套详细的方案和流程,在此之前儿子李保山都和他探讨过了,昨天晚上,李昆玉把这一项一项内容,早已给这两个人做了详细的交代过了。这会儿,李昆玉再一次给这些人嘱咐一遍注意的事项之后,然后大手一挥说:“好了,赶紧走吧,不要这么婆婆妈妈说这些没用的话了。回去代问老家那些亲戚朋友好。记住了,一定要给他们把话讲清楚,在二月二十前,移民的人要不能赶到这里,就告诉他们不要来了,恐怕来了也没有他们的地方了。因为还不知道有多少人,要从别处什么地方来移民填充这里呢,这也是保山他们几个人不知道多少次和我求情的结果。”

两个亲戚叽叽喳喳的说,这个天大的好消息,他们回去给那些乡亲们说了以后,人们呛了鼻子碰了牙,也要往这边赶,谁会在这方面耽误时间啊!

不知道为什么,从昨天下午收到儿子的那封信到现在,忽然之间李昆玉感觉到就像年轻了10岁似的,一下子有一种使不完的力气。他的心里非常激动,走起路来有种身轻如燕的感觉。以前有段时间,他似乎感觉到老了不中用了,该退下来把这个位置让给三儿子的那种想法,从昨天下午开始彻底的没有了。昨天到今天,他的大脑里不断的规划着下一步南海子和北海子还有野驼山的蓝图。大队长,管理着山南山北这俩个村子那么多人,他一个人说了算……

不,李昆玉提醒自己,虽然儿子的信里没有给他明说,但是李昆玉可以猜想到,他的这个大队长的职务,是儿子替他争取来的。听上去儿子的那个保卫连连长似乎是在他这个大队长领导下的一个官职,不过从昨天到今天,李昆玉越想已经越明白了,事实上从人家于海明营长的思路和想法,让他李昆玉来当这个大队长,绝对是在儿子的争取下,人家看在儿子的面上抬举他,让他当这个大队长的。事实上从现在开始,野驼山村也好,大队也好,真正的当家人不应该是他这个队长,而应该是他的三儿子。

不过想通了这个道理之后,李昆玉并不感觉到沮丧,反倒是隐隐的有一种非常幸福和自豪的感觉,毕竟那是自己的三儿子啊。

李昆玉把身边的几个老弟兄喊到饲养院的一个小房间里,几个人随便落座之后,李昆玉说:“怎么样,昨天我和你们说的事情,你们考虑好了吗?下一步你们看谁给我当这个副大队长,谁去这两个地方当队长,最近这段时间你们就互相合计一下吧。当然不管是在哪里当不在哪里当,都不是固定的,我想下一步根据实际情况,肯定会要经常调换的。”

郭娃子和韩骡驹,高狗蛋.刘羊换和郝驴子几个老弟兄,互相略微羞涩的对视了一眼,都有一点不好意思的对李昆玉说,还是看大哥的安排吧,他们没有什么主张,大哥说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

李昆玉说:“你们有这么个思想准备就行,倒不是需要立刻决定。但是我现在和你们几个人说的意思是,咱们原计划一直要红火热闹吃喝到正月初八这个思路,需要改一改了。”

弟兄们都不置可否的望着李昆玉。其实一直以来差不多就是这样的情况,李昆玉身边的这些老弟兄们,绝大多数充其量就是他的一个听众和具体实施者,多数的时候他说什么这些老弟兄们就是什么。

李昆玉说:“你们也知道,原本我们老家的生活就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那种日子,最近这两年咱们老家那一带又大旱,人们的生活非常不好,而这两年恰恰我们野驼山的收成却一年比一年好,地里的粮食也打得多,马牛羊繁殖得也特别多,两个地方相比之下,现在的生活差异太大了。等这两个人回到老家,随后不知道要往我们这边涌来多少移民呢。不过,哼,来与不来的权利不在他们手里,在我们手里。不想让他们多来,他们多来一个也不行!”

几个老弟兄们叽叽喳喳的说,老家那些人现在吃了上顿没下顿,一年都见不到几次荤腥。这边的生活好坏早已经不知道给老家传回过多少遍了,他们早就听说老家那边的人,这一两年快眼红死了,过去他们搬迁到这里的时候,躲得他们远远的,不搭理他们的那些亲人们,这两年除了悔恨就是悔恨,都在想尽一切办法和他们这边套近乎,看看让这边怎么接济他们一下呢。最好是能迁移到这里生活呢。只要这两个人回到老家,轰的一下,那边就会涌来大批的移民。过去想让他们来,就像拉他们上战场一样艰难,现在想多来一个,哼,门儿也没有!

李昆玉说:“这些人里,恶人肯定有;过去躲着我们,不搭理我们的那些亲人更是不少,虽然直到今天我还没有原谅了他们,但是既然我们最终决定了要这样做,而且我们认为从长远来说,我家三儿子的这个思路绝对是正确的思路,那么我们好坏也得配合他这样做了。当然你们要记住,极个别曾经伤害过我们的那些人,不管是我的还是你们几位哥们弟兄的至亲,移民到这里以后,如果下一步他们要在一些事情上做得过分,让我们不高兴,我就要毫不客气的收拾他们!”说到这里的时候,李昆玉忽然变得有些怒气冲冲起来。

身边的这些老弟兄们能够理解李昆玉,也赞同他的说法。大家纷纷表态说,他们没有意见,如果这些人来到这里还要像过去那样不识相,不管是谁的亲戚也不行,就连他们那一关也过不了!

李昆玉点了一下头说:“很好,你们要这样说我就太高兴了。不过,既然要让他们来了,至少我们现在要提前来考虑一下这方面的事情啊。口里出口外,他们来这里,最多也就是背点破烂铺盖,不可能把老家的房子和窑洞搬到这里。他们来到这里的时候,又不是盖房子的季节,恰恰是耕种地的季节。所以首先要考虑他们来了以后马上耕种地的事情。盖房子的事情至少也要在把这一茬地耕种下去,正好有一段农闲时候,才能考虑。而一旦涌来那么多人,每家每户好坏需要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啊。”

身边的这些老弟兄们都说,就是这么回事儿,提前考虑这方面的事情是对的。

“咱们大集体的库房啊,饲养院啊,肯定住不下这么多人,况且让他们住在这些地方也会影响到我们干这干那。另外,不管是在南海子还是北海子,当时耕种地的时候,晚上肯定要就地安营扎寨休息吃饭,就是野驼山有住的地方,这么远也不能跑回来吃住。我的意思是从今天开始,咱们就结束每天大家凑在饲养院吃喝热闹这件事情吧,咱们村集体的库房里,这两年不是剪下很多羊毛吗?我们最近这段时间什么也不要做,村里男女老少所有人都齐上阵,集中力量赶制一些简易的毛毡蒙古包吧。到时候这些人来了以后,每一家给他们领一顶简易的毛毡蒙古包,这不把住宿的问题都解决了吗?”

李昆玉身边的这些老弟兄们说,这是一个好主意,库房里的羊毛太多了,多不敢说,往出赶制两三千个简易的毛毡蒙古包没问题。另外,反正大家都在一起,不管是吃也好闹也好,干活也好,都一样,过年就结束吧!

李昆玉说:“我们把这种简易的毛毡蒙古包大小不要做成一模一样的,有能挤挤插插住四五个人的,也有能挤挤插插住**十来个人的,到时候根据他们人多人少,给他们领大小不等的简易毛毡蒙古包。让他们自己弄些荒草铺在地上,再给每家每户领几张羊皮,让他们往荒草上一铺,这不就把临时住宿的问题基本解决了吗?我们村集体库房的羊皮也很多。粮食嘛,我们村集体太多了,根本就不用考虑够吃不够吃的问题。”

身边的这些老弟兄们都由衷地赞叹说,昆玉哥真有办法,把这些想的很周到,这么复杂的事情,让他这么一说,差不多就如同解决了。虽然听上去是一个简易的毛毡蒙古包,但是其实想想这个条件,比他们四年前刚来到野驼山的条件,不知道已经好了多少倍了。至少现在在他们没有来这边的时候,就有人替他们考虑这些事情,更不存在饿肚子的事情。而四年前他们来到这里的时候,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不存在的。

“你们心里有气,其实我比你们心里的气更大,更不愿意让他们凭空得到这个好处,只不过……嗨,是什么原因?昨天晚上我都给你们说过了。也正因为我们提前来这里吃了那么多苦,受了那么多罪,把他们需要受的苦都提前替他们受了,所以我们现在才能在这里给他们当大爷,他们来这里得乖乖听我们的。谁要敢给我们呲毛,看到时候我们怎么明里暗里的收拾他们!哈,不说这些话了,你们心里清楚就行了,记住,这也是我和你们这些老弟兄说了,换一个场合,我绝对不会把这番话说出来的,所以你们也千万憋在心里,不要对外人说出这一番话。”

身边的这些老弟兄们,都重重地点着头。

“还有,我们这段时间抽空,提前多给打造一些铁锅啊,水壶啊,差不多就把他们来到这里必须要用的一些东西都解决了。接下来他们生活中需要的一些必不可少的东西,到时候就能让他们在我们的指挥下,以他们为主力,自己来解决吧。”

人们在村集体的大食堂吃过早饭以后,随即就在其中的一个库房里,开始撕羊毛和弹羊毛,擀简易蒙古包毡的工作。

虽然不少人对把老家那些人迁移到这里的事情,一度有很大的怨言,但是绝大多数人对这件事情还是非常期待,非常高兴的。因为毕竟下一步要迁移到这里的,主要是目前野驼山村里人们的至亲,下一步能和老家那些亲人们长久的团聚,住在一起,这对于他们这些口里出口外,总感觉到形单影只的人来说,是一件骨肉重逢的惊天之喜,为此他们今天做起简易的毛毡蒙古包这件事情来,格外卖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