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最后的党项 > 《》上部八十三

最后的党项 《》上部八十三

作者:李玉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3:52:15

《》上部八十三

李玉岿《最后的党项》上部八十三,酿酒和炼铁

大家兴高采烈的来到酿酒岩洞不远处的时候,60个军人有的迅速的上去把守在了门口,有的在这周围做出了警戒的模样。

虽然李保山他们感觉到非常不适应这样的情况,况且他们知道,野驼山这边百八十里的范围内,只有他们这些人,实在再安全不过了,哪有必要这样啊。可是看样子这些军人们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另外这些官员们,也视而不见,所以他们也就不说什么了。

这时,大家就看到大厨郭拴子带领着十几个酿酒师傅,也从酿酒岩洞出来迎接他们了。

大厨郭拴子和身后的十几个人,对于这些持枪的军人有一些担惊害怕的模样,但是李保山随口和他们说了几句话,同时对他们挥了挥手,这十几个人一下子就释然了。

随后,李保山给大厨郭拴子和其他人,隆重的介绍了这些官员的身份。

郭拴子和这些师傅们一个个笑脸相迎客气不已的模样。

门口一溜宽大的房间其中一间房子里,大家在大厨郭拴子和十几个人的帮助下,把脚下的泥巴处理干净,又在大厨郭拴子和十几个师傅的引导下,出了这间房子,转到后面。

他们面前,出现的是两扇新做的.特别宏大阔气,同时也非常厚实的榆木大门。俩扇榆木大门的四周,还用带毛的羊皮做了密封圈,从而将岩洞里面和外面,隔绝得严严实实的。

在这俩扇榆木大门前面的地下,整个铺了一大片干干净净的草垫子。在大厨郭拴子他们十几个人的招呼下,大家再一次在地下的草垫子上,把各自的脚底擦了多遍,确认干净以后,才在大厨郝他们的引导下,进入了这个酿酒岩洞。

他们刚刚进入岩洞以后,后面的俩扇榆木大门随后就被人关闭了。

一股热流夹杂着一种浓烈的酒糟味扑鼻而来,这是刚进入这里的所有人的第一感觉。这是一种非常好闻而又醉人的气息。当然由于里面的温度比外面高了很多,再加上在两扇大门关闭的那一刻,大家猛然间感觉到这里的光线一下子暗淡了下来,让进来的人突然间还有些不太适应。

好在里面的岩壁上,不远不近的挂着一盏盏马灯,所以他们进来稍稍地适应了一下之后,也就略有一些模糊地看清了里面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了。

在大厨郭拴子他们的在引导下,大家斜着走下了一道大约有六七丈长的缓坡走廊。随着这个走廊越来越宽阔,越来越深入到了地下,大家眼前也变的开阔和明亮起来。

大家又往前走了几步,眼前是一处比较开阔的.类似天井的石壁大厅的地方。这里是类似一个货物的中转站或者集散地之类的地方。

在大厨郭拴子他们十几个人的引导下,大家通过一个较宽阔的走廊,又往前走了几十步,转入到下面一个更加宏大的场所。这是一处类似一个大仓库或者大车间的地方,四周都是齐刷刷的石壁。顶子是那种带弧形穹顶的样式,当然全部是齐刷刷的石壁。四周的石壁上不远不近地挂着一盏盏马灯,从而将这间空旷的大厅照射的很明亮的感觉。

这里的酒糟味儿也更加浓烈,给人一种扑鼻而来的感觉。这处大厅,除了场地中央堆放着好几堆破碎了的粮食,看样子准备发酵酿酒,四周的一些窖池里,已经发酵着一池池的粮食。窖池周围,摆放着一个接一个超大的酒缸。再就是大厅里不远不近的排列着好几个蒸锅,正在热气腾腾的像蒸馒头似的,蒸煮着什么东西。那些蒸锅下面的炉灶里,噼里啪啦燃着很多碎木材。炉灶里红红的火焰,和整个四周的那些马灯互相照应着,从而这一处大厅,显得比刚才他们过来的那些地方要明亮得多。

这里有几十个穿得很单薄的人们,正在各个地方手忙脚乱地做着酿酒相关的一些工作。看到大家进来,这些人也不说话,只是非常礼貌的对他们微笑一下,然后就各管各忙他们手头的一些事情去了。

这些人,差不多清一色都是两次移民来到这里的那些老家人。他们这以后吃得好,穿得好,顿顿管饱肉,让他们的身体迅速的强壮了起来,再加上他们心情好,天天能够看到将来的希望,一个个精神饱满,干劲十足。现在他们没有丝毫的二心。现在,即使他们掌握了这样那样的技术,他们也绝对不会离开野驼山大队去别处谋私利去,因为第一良心不允许他们这样做,第二他们都是明白人,心里都清楚野驼山大队这杆大旗是一杆屹立不倒,没有人能够撼动的大旗。而相比之下,他们如果有二心,这样那样做的话,就是一种非常不明智的选择了。另外他们心中也非常清楚,那就是一种自寻倒霉,自找死路的做法。不要说他们那样做了,可能稍稍有一点苗头,就会被李满粮把他们一个个都弄死的。

这会儿,一同和大厨郭拴子进来的其他十几个人,已经换了这里那种单薄的衣服,手忙脚乱的忙他们手头各自的一些事情去了。不用说,看样子刚才他们是正在忙乱手头酿酒一些事情的时候,得到门口人们的通知,才匆忙扔下手头的工作跑出外面迎接大家的。

大厨郭拴子引导着大家,又往里面走了十几步,一边在这个大厅四周转悠着,一边给大家介绍着发酵池啊,酿酒蒸锅啊,酿酒粮食搭配啊等等这些情况……

这个大厅其他几面地方,还放射状的穿进里面好几个洞窟,穿过不远处的幽暗走廊,里面同样是灯火辉煌,人烟吵闹的模样,那些地方,似乎也在做着和这里大同小异 的酿酒工作。

整个这个酿酒岩洞里,都给人一种特别繁忙的酿酒景象。

野驼山大队的发展太快了,让他们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同样这个酿酒岩洞也太宏大太壮阔了,也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

这些官员们好奇不已,都叽叽喳喳询问着大厨郭拴子相关酿酒方面的一些情况,比如一斤粮食能酿出多少酒啊?什么粮食更适合于酿酒啊,酿出来的酒如何勾兑啊,酒的度数啊,存放多长时间适合与人饮用啊等等问题。

大厨郭拴子给大家一一解释着。

这会儿,于海明营长关心的却不是这些问题。刚才来到酿酒岩洞外面的时候,他一眼就看出来,外面的房子都是新盖的,而且房子周围,还堆放着大量凿岩洞倾倒出来的那种如同磨石一般的沙石。何况关于这个酿酒岩洞的情况,前几天李保山到二狼山,也给他说过了。刚才进入这里面的时候,凭这一种常识,于海明营长也能看出来,这个酿酒岩洞就是刚刚凿出来的。

于海明营长明明知道,这个酿酒岩洞就是最近这段时间凿的,也是新筹备酿酒的一个作坊,但是他又不敢相信。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人工怎么能够凿下这么宏大的一个石壁洞窟?凿下还不说,还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在这里已经开始酿酒了。而且今天马上就要出酒!

随后,郭拴子又领着大家,穿过一个个回廊,把四周一个个类似这个大厅的酿酒地方,都转悠看了一遍。

这时,空气中那种浓烈的酒糟味儿更有一种扑鼻而来的感觉。他们越往里走,似乎越发开阔,同时刚才他们进入这个岩洞内,那种扑面而来的热浪越发明显,那种种浓浓的非常扑鼻的酒糟味儿,似乎把他们彻底包围了似的。

里面都是那些乱哄哄,忙忙乱乱的人,再就是那些发酵的窖池和一排排的酒缸,还有地下一堆堆破碎后的粮食,当然也有一个个炉灶和蒸锅,红红的火焰……

在里面整个一大圈转悠参观下来以后,大家又回到了刚才那个地方。

大家追问大厨郭拴子,这么封闭的地方,适当也得换一下空气啊。

大厨郭拴子给大家说,开凿洞窟的时候早就想好了这个问题,顶子上有呢,只不过是隔一段时间,根据里面的温度情况,把塞在换气口的塞子打开换气。

整个这周围一个个宏大的大厅和一处处人烟嘈闹的酿酒地方,深深地震撼了大家。

于海明营长不由自主的问李保山:“你们在短短这么两个月的时间,就凿下了这么大的岩石洞窟?又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你们就开始酿酒了?”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众人都是巨震。

郭拴子非常自豪的给人们说:“我们陕北移民到这里的这些老家人们,吃饱穿暖以后,我估计一个人顶5个人的干劲。他们尤其是在凿岩洞方面,每个人天生都是行家里手。他们每天除了四五个小时的睡觉和不到一个小时的吃饭时间,其他时间都在拼命的干活。短短一两天的时间,他们就能往进凿好几丈的速度,快得让我们都感觉到吃惊。”

于海明营长不由自主地感慨道:“你们的炼铁成功了,烧磁也成功了,不用说那些酒缸肯定是你们瓷窑上新烧的吧?”

李保山说:“都是老鹰沟磁窑上新烧的大酒缸。”

说话间,大家就看到几个蒸锅上的工人们,吵吵闹闹的说要开始放酒了。

郭拴子也赶紧跑到几个蒸锅旁边,招呼放酒的事情去了。

李保山和父亲他们,赶紧招呼着大家去几个蒸锅旁边,看放酒的情况。

随后,在一些工人忙忙碌碌中,几个蒸锅下面,同时流出了清凌凌的白酒。这时整个大厅里,刚才已经够浓烈的酒糟味儿,更加浓烈了,真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

李昆玉和身边的几个老弟兄们,赶紧上去用几个瓷碗接了一碗碗白酒,让于海明营长他们品尝。

于海明营长接住一碗白酒,二话不说咕咚咕咚几口就把一碗酒干了。

其他人也有样学样,都把端到他们面前的一碗碗白酒喝了进去。

李昆玉他们几个人,多次给大家端来一碗碗白酒。

这时,郭拴子略有一些抱歉的上来对大家说,刚流出来的酒,热乎乎的好喝够味儿,但是也不免有些辣嗓子。实际上最好喝的酒,还是勾兑一下,再存放两年以后才更柔和,更好喝呢。

于海明营长说:“你们以前给我送的那种自酿白酒确实太好喝了,我甚至都有些舍不得喝。当然这个也好喝,各是各的味儿。”话毕,他给韩国龙和宝音**他们两个人以及他们身边的那些随从说:“不用说,李保山今天中午肯定是要给咱们喝存放两年以上的那些白酒。你们喝吧,我相信你们喝完以后肯定要说,这是你们喝过其中最好的一种白酒。”

韩国龙和宝音**叽叽喳喳的说,就是今天刚流出来的这种白酒,他们也感觉到非常不错,再略加勾兑再放上两年以后,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其实不用说,他们也能够想象得到,那绝对是太好喝了。

李保山说:“我们老家陕北无定河的这些乡亲们,也可能是生活在那一块贫穷落后的地方,让他们变得都是生活中的多面手,都是烧磁,炼铁,打铁,酿酒,做木匠,皮毛活方方面面的行家里手。可惜了,陕北物质贫乏,他们手艺再好也没有用。来到这里,他们突然之间一下子见到这么多东西,再加上他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让他们干劲十足。如果你们确实要是喜欢的话,那么从此以后你们喝酒方面的事情,就由我给你们包了。全部给你们免费赠送。”

李保山这一番话刚刚说完,这些官员们就说,好喝确实好喝,但是不需要他送,他们购买就可以了。

于海明营长说:“购买是以后的事儿了,暂时我看就让李保山给你们送一些酒吧。你们就给这边送一些粮食,充当酒钱吧。他这边暂时缺乏粮食呢。本来以前野驼山出产的粮食也不少,可是前段时间都救济给山北大草原那些蒙古朋友了,搞得这边现在连他们自己酿酒的粮食也快没有了。”

随后在韩国龙和宝音**的追问下,李保山给他们说了原委。

韩国龙县长和宝音**旗长对视了一眼,俩个人差不多异口同声的说,随后他们会安排几百峰骆驼,给这里驮来大量酿酒的玉米高粱和麸皮等。

李保山说:“谢谢!让这些骆驼返回去的时候,就把我们这边酿出来的酒,打造出来的铁器和烧出来的陶瓷,大量的给你们驮回去,作为粮食的款项吧。”

这时,大厨郭拴子转到后面,给拿出来一个小磁罐子让大家看。

于海明营长接过这个磁罐子把玩着。说是罐子,其实这种罐子的造型,是类似后世一个放大号的酒瓶子的造型,只不过不是玻璃,而是瓷器材质的罐子。而且开口也只有擀面杖那么粗。

于海明营长看了一会儿这个罐子,又递给了韩国龙县长和宝音**旗长。在这两个人分别端详这个磁罐子的时候,李保山给他们说:“这是我们老鹰沟磁窑刚烧出来的,准备下一步装酒用。每个罐子标准装5斤酒。这种罐子口还是螺纹状的,我们还特别烧制了一些和这种罐口匹配的盖子,到时候抹上我们自己熬的松胶,把罐口一封,然后在罐口周围用松胶密封一下,即使把这个罐子倒立起来,放几天也不会洒一滴酒。以后我们要给你们送酒的时候,就用这种小罐子来装酒了。”

经李保山这么一说,人们又争抢着把那个小罐子拿在手里,不断地端详着。都说这样好啊,不像过去的那种酒篓,驮运不方便,容易打碎不说,喝的时候也不方便。王统雄司令那边生产的玻璃酒瓶,又太精致,增加了成本,适合于大量的向外地拉运,在当地销售有一些浪费。

……

那会儿于海明营长他们即将准备离开酿酒岩洞之前,李昆玉代表身边的几个老弟兄们对于海明营长他们说,马上就要放铁水了,他们几个人需要赶紧到红炉上,招呼一下一些铸造铁器的事情。

等到李保山陪着于海明营长他们一行官员,来到炼铁炉这边的时候,李昆玉他们几个人已经一个个穿了一身工衣,正在好几个红炉周围的铁砧子上,叮叮咣咣的打造着一根根烧红的铁条了。

他们现在用的这种铁砧子,是前段时间李保山专门加了硅铁给他们铸造的铁砧子,不要说用普通的手锤正常击打使用了,就是用那种大锤使劲儿击打边缘部位,也不会被磕损的那种。李昆玉他们非常喜欢这种铁砧子,用起来感觉到特别称手,再也不担心稍不留意就把铁砧子打碎的事情了。

他们红炉旁边,支架着各种各样多个模具。好多人都在忙忙乱乱地做着铸造前的一些最后的工序。

正好于海明营长他们刚来到炼铁炉这边的时候,刚才嗵嗵嗵一通大锤击打铁钎子的声音响过,那个炼钢炉的铁口就被打开了。

周围二三十号人一下子变得忙乱起来。人们似乎有一种争分夺秒在忙乱这件事情的模样。

刚开始俩铁勺铁水被回炉之后,后面的铁水,就被一铁勺一铁勺接住,随即这些忙乱甚至在奔跑的人们,就把这些铁水端着,倒在了旁边一个个摆放着的模具里……

于海明营长他们似乎从来就没有见过炼铁方面的事情,从而非常好奇不已的在眼盯眼看着人们如此这般的操作着。

随即在李保山的带领下,于海明营长他们又来到了红炉旁边,看李昆玉和几个老弟兄打铁。

这会儿,李昆玉他们那会儿正在击打的那一根根铁条,有的已经重新放在了红炉上加温,有的还在趁热击打。

李昆玉他们抽空和于海明营长他们说了几句话,又继续忙乱手中的活计去了。

他们不断的从红炉上拽出一根根被烧得嫩红的.长长的铁条,各管各在铁砧子上击打着。他们的速度都非常快,有一种争分夺秒的感觉。

于海明营长略有一些吃惊的问李保山:“这不是在打铁胎弓吗?”

随着于海明营长的这句话,韩国龙县长和宝音**旗长,还有身边的那些官员,也都露出了一脸又惊又喜的神色。

李保山说:“是啊,就是在打造铁胎弓。那是上一炉炼出来的钢材,由于钢材的质量上乘,我大他们就合计把这炉钢材打造成铁胎弓。”

李保山的这一番话还没有说完,身边的这些人呼啦一下,就围拢在了李昆玉和那几个老弟兄们各自的铁砧子周围。

这时,四周的那些军人们,也好奇不已的凑上来看个究竟。他们都想看看在80丈的距离内,能够随手一箭射死一只野兔的铁胎弓,究竟是如何打造的。

其实,所有来宾们,本能地有一种想看看这些铁矿石和焦炭,是如何变成钢材,最后如何变成一把把射程那么远,威力那么强劲的铁胎弓。

李昆玉和几个老弟兄们确实是打铁方面的行家里手,那些冷冰冰硬戗戗的铁材料,在他们一次次在红炉上烧红以后,在他们左手用铁钳子捏着那一根根又长又扁的铁条,右手的锤子不断的上下翻飞击打这些铁条的时候,这些铁条就像一个巧媳妇手里的面条似的柔软,完全是一派被他们随心所欲打出各种弧度和厚度的模样。

李保山说:“于营长,韩县长,宝音旗长,下一步如果你们要是需要,想把这些铁胎弓发放给你们的下属,或者作为一种礼品送给一些人,根据你们提供的硬度,野驼山可以给你们打造好送过去。”

这几个人高兴不已,忙不迭的对李保山说,很好,太感谢了。

就在大家好奇不已,甚至如痴如狂地看着李昆玉和几个老哥们儿如何击打铁胎弓的时候,他们身后卸模具那些叮叮咣咣的声音惊动了大家,为此他们赶紧向后面看去。

原来刚才倾倒在一个个大小不等的模具里的那些铸钢件,这会儿由于已经冷却,所以那些模具被众人七手八脚一个个的打开。

在李保山的带领下,大家返身过去一看,一把把镐头或者斧头,或者铁犁的那根弯曲的中轴和基座,赫然出现在大家眼前。

李保山给大家说,这些用具稍加简单的打磨处理之后,基本就是成品了。

其他的不用说,这些人都认识,但是铁犁的基座,他们或多或少还是有些陌生。

李保山给他们做了简单的解释。

李保山并没有长篇大论地展开说什么,但是他关键的几句话,让身边这些人已经把这种铁犁的好处听得明明白白了:牲畜拉起这种铁犁,要省力得多,相比于过去那种老犁,这种新式的铁犁,每一天翻地差不多比老犁多一倍。铁犁能把地表的荒草扣在下面,便于耕种,也能给土地随后增加肥力,增加产量。

就在这些人听李保山这番话既新奇,又特别感兴趣的时候,刚才有几个小伙子已经把模具里取出来的那些镐头和斧头,趁热在旁边的一个水盆里蘸了水。随后他们手脚麻利,蹭蹭蹭就给那一些镐头和斧头上安装了一根根标准的榆木把子。接下来,让于海明营长他们大感意外也大吃一惊的事情出现了:就看到他们对着水盆旁边一块块大青石嗵嗵嗵,不断地或砍或刨着。

这种斧头的削砍或者镐头的猛刨,不是普通的那种轻飘飘的动作,而是使尽了他们浑身力气,破坏性的试验钢口的那种做法。

这些人们在这边试验斧头和镐头钢口的做法,让于海明营长他们一个个心中巨震。他们在心里说,哪有这么试验这些工具的做法,就是五爷和王统雄司令下辖的那些铁材料制造工厂,那些用洋机器做出来的镐头和斧头的钢口,也经不住这么使啊!

为此,这些人禁不住围拢上来看个究竟。

让他们大吃一惊的是,不管是镐头也好,斧头也好,就是在那些工人们如此卖力的那么用劲的击打下来,和青石接触部位的刃口处,只有一些发白的痕迹,钢材本身没有一点断裂和卷刃的迹象。而那些大青石,却纷纷被砸下一些石头的粉末碎屑。

于海明营长他们甚至还亲自拿过那些镐头和斧头查看了究竟。他们要看看在如此疯狂的.破坏性的试验下,这些斧头和镐头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查看以后,让他们更加变得震惊不已。凭他们以往的经验判断,一般意义上说的好钢材,在如此这般的破坏性的试验下,即使是十件以上,也已经豁口了,不断裂成几截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

在大家震惊不已的时候,李保山说:“我们的铁犁,我估计比一般铁匠铺上打造出来的铁犁,耐磕碰和耐磨方面,至少要强出五六倍以上。我们这种铁犁,通过我们今年春天在南海子和北海子,还有野驼山耕地磕碰和磨损的情况看,一般来说五六年都用不坏,最多一年换三俩个犁铧子。如果下一步黄河县和卫拉特尔前旗耕种地需要的话,我可以大量无偿的给你们捐赠。这样对于你们两个县的农业,也是一大推进。”

闻听此言,韩国龙县长和宝音**旗长以及他们的随从,在震惊过后赶紧对李保山说着感谢的话语。当然同时他们也表示,不需要他捐赠,只要按合理的价格给他们出售就可以了。其实不是他们需要不需要的事情,是看野驼山这边能不能大量给他们出售的事情。因为其他的不说,仅仅是他说的那几种优点,就是之前他们那些地方使用的老犁没法比的。

这时,于海明营长上去悄悄的拽了一下韩国龙县长和宝音**旗长的衣襟,让他们撤到一边,然后他对着他们两个人低声耳语道:“实际上野驼山大队是我们二狼山下属的一个农垦基地。这个情况上面已经同意了。下一步这边种出更多的粮食,打造铁器换取的钱财,人家都要拿出大头给我们充作军饷的。实际上你们现在就是花再多的钱买这里各种各样的东西,也如同把左手的钱倒在了右手,里外里都是咱们的。你们多给这边花一些钱,还能让人家大大地增加生产的积极性呢!”

韩国龙县长和宝音**旗长哦了一声以后,就什么也明白了。

李保山继续说:“不光是这些用具,我们打造出来的铁锹,还有镰刀和锄头等用具,都是这种锋利的钢口,绝不会轻易损坏的。我们的镰刀不要说割庄稼了,就是割小擀面杖粗的灌木都没有一点问题,完事以后,我拿几把镰刀给你们示范一下,你们就知道我们的镰刀有多么锋利了。下一步只要二狼山或者其他军队,需要我们这里的斧头镐头和铁锹,作为开挖壕沟的工具,我们都会尽我们最大的生产力,免费给予提供的。”

于海明营长一声感慨以后才说:“李保山,把你放在这里,实在是有些屈才了。下一步如果你要愿意,就去别处出任一个军职吧。”

李保山赶紧说,恐怕他不是那块料,以后再说吧。

于海明营长又一番感慨之后说:“免费就不需要了,你们这么多人吃喝拉撒,也需要过生活啊。回头我让二狼山,再推荐别处的队伍,把这种镐头和斧头还有铁锹,各订购几万把吧。你说的太正确了,我看这些工具是军队下一步开挖壕沟再好没有的军工用具了。即使其他地方用机器一次成型挤压出来的斧头和镐头,也不一定有这么锋利。”

就在于海明营长对李保山说这一番话的时候,短暂的一两分钟时间内,韩国龙县长和宝音**旗长几句耳语之后,随即两个人就分别对李保山当然也是对于海明营长说,把他刚才说的那种铁犁,他们每个县,先各采购2万套。镰刀总共订购十万只。镐头.斧头和铁锹,总数加起来采购10万件。所有这些用具的价格吗?就让他随便报好了。

李保山对韩国龙县长和宝音**旗长说:“恐怕我们没有那么大的生产能力,只能有多少给你们生产多少了。秋天最需要的是铁犁和镰刀,我先尽量的给你们生产这两样东西。价格嘛,我还准备给你们送呢,哪能给你们卖高价!最多也就是给你们要一个合理的价格销售就可以了。”

他们正在这边说话间,一彪有100多号人马,从南面骑马向这边飞奔而来。

李保山定睛一看,是柳庄主.白展雄和陶梦龙他们,带领着柳家庄园那帮活力四射的男男女女,还有***父子,以及吉雅泰的那些安达朋友们。

除了以上人,还有郭虎.韩云龙.高喜财和刘黑子他们几个人,包括野驼山大队的一些十**岁的未婚小伙子。

昨天晚上,李保山特意安排野驼山大队那些年轻的未婚男男女女,和柳庄主他们领来的那些男女们在一起吃喝热闹,彼此增加了解和印象,目的嘛,哈,实际上即使不给野驼山大队的男女们明说,大家也早已经看出眉目了。

柳庄主他们带来的那些小伙子们,不用说都是习武走镖的剽悍角色,一个个不拘小节,豪气冲天。即使那些姑娘们,一个个都是江湖儿女,骑马射箭,甚至开枪,都不比一个个男人差多少。

而野驼山大队这些男男女女们,在这方面可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他们的祖上都是一次次从硝烟弥漫的死人堆里走出来的,身上都带着战斗的基因呢。只不过生活和条件的局限,似乎他们现在在这方面比起人家柳家庄园的男女,整体要差了一个档次似的。

不过具有一双慧眼,又具有非同一般威望的柳庄主,一再给这些都是他子侄辈的男男女女们强调,不要小看野驼山这些人,更不要小看野驼山大队。也许再连一两年都用不了,人家这边的实力就要比他们柳家庄园不知道要强大出多少倍。何况这边的男男女女们,智力都很高,男的高大威猛,女的妩媚动人,绝对是他们绝佳的配偶。

今天早晨,李保山特意让郭虎他们四个结义弟兄,带领着柳庄主和这些男男女女们,去往了老鹰沟。毕竟野驼山大队的绝大多数人,都在那里。让柳家庄园这些男女们去那边,和昨天晚上没有见面的那些年轻人见见面,各自好好的选择一下他们的心上人。

当然,其实这个时候郭虎他们4个人究竟要和哪4个姑娘组成一对,已经基本确定了。而这4个姑娘这次也都来了。

早晨,***他们山北大草原这一彪人马,也随着这些人去往了老鹰沟。

这俩天,***他们一行20多人,受到了李保山他们父子俩人,和整个野驼山人们的隆重接待。这种发自内心的热情,让他们有种来到最亲最近的亲人家里做客的感觉,从而让这20多人感激不已。人家这边的发展势头和发展规模,让他们震惊不已,比他们想象的不知道要宏大多少倍。相比之下,他们感觉自己就是一些穷光蛋了。可是人家这边却如此这般的抬举他们,这让这些在草原上每天吃喝得迷迷糊糊的人们,想想就有一种要落泪的感觉。

柳擒虎他们一行,当然也受到了李保山这边高规格的礼遇,另外和他们一行来的那些男男女女们,和这边的男男女女们,也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这是一种让大家都互相非常惊喜的事情。总之柳庄主和团队成员们,都是非常高兴的,他们总有一种和这边的人认识有些晚的感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