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最后的党项 > 《》上部八十六

最后的党项 《》上部八十六

作者:李玉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3:52:15

《》上部八十六

李玉岿《最后的党项》上部八十六,铁器时代的到来

李保顺和李保民,这后来亲力亲为,总是扑在烧焦.炼铁.炼硅和炼钢第一线,一些活计,已经将他们两个人由两个外行,变成了两个内行。包括他们的副手郭龙.韩明明.高水旺和刘偏头,也全部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了。甚至包括史六小和三扁片等一大批干将,也都变成了炼铁相关方面一个个熟练工。

史六小和三扁片这以后由于吃得好,穿得好,心情好,已经彻底脱胎换骨变了一个人,从里到外和之前判若两人。

按照李保山私下里的嘱咐,李保顺和李保民两个人单独给他们说,让他们好好干,不要担心什么户籍不户籍的事情,那只是为了给别人听,给别人看的,事实上他们两个人已经是野驼山大队的正式村民了。最终等移民的事情差不多以后,就会自然而然的给大家宣布他们两个人已经是野驼山大队的人这件事情的。

当时听到李保顺和李保民的这一番话以后,史六小和三扁片这两个从小吃苦受罪,受尽白眼,肚子经常饿得咕咕响的人,一下子就哭了。他们两个人当时分别做出了要给李保顺和李保民下跪的动作。

李保顺和李保民制止了他们进一步的动作,还对他们说,老三给他们说了,以后他要瞅年龄合适,没有男人的女人,给他们各配一个老婆,还让他们生娃,把根牢牢地扎在这里。

李保顺和李保民,包括围绕在他们身边的这些副手和技术骨干们,这以后在烧焦和炼铁方面,基本已经做到了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按照李保山的说法,他们结合自己的经验,开始迅速的烧焦了。

不久以后,他们亲自烧出来的焦炭,明显的感觉到和之前的焦炭有了很大的不同。经人工打成半拉拳头大小的那些焦炭,整整装装,就包括边缘也是有棱有角。互相之间磕碰以后,也很少会产生过去那种大量的碎末,还发出类似瓷器那么一种声音。而且里面的孔隙更均匀,更清晰。

不用入炉,仅仅是凭着他们的经验就知道,这样的焦炭绝对能炼更高质量的硅铁和钢材。

随即他们经过实际操作以后得出来的结果是,这样的焦炭升温快,用量少,炼铁的时间短,更主要的是无论生铁硅铁,还是钢材,质量整体来说比之前提升了一个明显的档次。

当然,按照李保山的意思,这种钢材,只用在镰刀.斧头.铁锹.镐头和菜刀,包括偶尔打造的一些铁胎弓和长刀短刀方面。其他方面的用具,依然还用之前的做法。毕竟这种新的炼铁做法,太费人工,周期性更长,不适合于大量的生产。那些犁铧子.基座,还有家里用的铁锅.和水壶等,没有必要用这么费劲炼出来的好铁。

本来之前野驼山大队出产的各种铁器,其质量已经顶呱呱了,经他们这么一操作,各种铁材料用具,其质量就在不知不觉中更加上了一个台阶。

三喇嘛除了从酿酒岩洞往山前驮白酒之外,其实大量的往出驮的,就是各种各样的铁器,包括老鹰沟烧制的一些瓷器。

刚开始,三喇嘛的驼队进来野驼山的时候,驮了大量的粮食,后来野驼山不需要他们驮粮食了,根据这边的需要清单,他们就给野驼山里驮开了其他东西,比如瓜果啊,食盐啊,棉花啊,布匹啊,各种调料啊,针头线脑一些东西。但是很快野驼山也不需要这些东西了。因为毕竟山里消化这些东西的数量非常有限,从而他们进来的时候就是空垛,是专门进来驮各种铁器的。

以上关于驮货的情况,只是这一年开业盛典以后一段时间的情况。到秋天以后,南海子6000亩土地收获了大量的粮食和秸秆以后,三喇嘛他们再从山前往这边放空垛的时候,李保山就和三喇嘛他们商讨,给他们出了一点很小的费用,让他们顺便把南海子大量的玉米和大量的秸秆,包括荒草,给驮到了老鹰沟铁厂。随后,李保山又安排野驼山大队的500峰骆驼,把这些草料提前左一垛又一垛的,驮给了***他们牧场,看***和阿爸如何给周围的牧民们分配这些草料。

等到山前的草料驮的差不多了,李保山又安排这500峰骆驼,将北海子今年收下的多一半玉米,和大量的秸秆和荒草,也给山北大草原那边源源不断的驮着。

原来野驼山有350峰骆驼,上次开业盛典结束,吉雅泰他们回到山北大草原不久之后,吉雅泰的这20多个牧人安达们,就从他们各家的牧场精选出了150峰骆驼,驮了很多皮毛,一起送到了野驼山。从而让这边驮货的骆驼数量,一下子增加到了500峰。

后来按照吉雅泰的说法,这年冬天和第2年的春天,整个山北大草原死亡的牲畜,比起过去来少而又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山北大草原有一半以上的牲畜,是李保山侄儿给驮去的这些草料保住命的。因此,保住了山北大草原大量的牲畜,让那些牲畜得以迅速的繁殖,数量迅速的扩大,都是李保山的功劳。当然这是后话。

说到这些草料的事情,不得不说一下今年南海子和北海子耕种土地的情况。今年南海子耕种地喜获丰收,差不多是之前大家100%都预料到了的。所有那些农作物的最终长势和产量,最终都比他们提前预测的要好得多。

让人们略微感觉到有些意外的是,今年就是北海子4000亩土地,也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大丰收。小麦糜子黍子谷子和荞麦,还有各种豆类,还有土豆和萝卜,夏天涨势那么好的时候,大家就都能够预测到收成不错,因为这些农作物生长期都比较短。唯独生长期较长的玉米,他们有些担心到时候被霜打了,但是让大家万分惊喜的是,差不多在那些玉米基本已经熟透的情况下,北海子才落霜的。

今年北海子种植的这些农作物,长势最喜人,最让大家感觉到意外的是土豆。这边土豆的产量,至少要比南海子多出1/3,居然达到了每亩2300斤的产量。当然萝卜的产量也是非常惊人的,而且不管怎么说,小麦和这两种农作物,以后在这边绝对是可以大量耕种的。

今年北海子的种地能有如此大的收成,让大家非常高兴。虽然相比之下北海子今年耕种的土地比南海子要少,可是要知道北海子东西还有许许多多的荒地,包括北面,更是有大面积的,无以计数的荒地,下一步只要需要,只要他们有能力耕种,整个北海子可拓展的空间实在是太大了。而他们种出的这些粮食和秸秆,包括荒草,又大量的提供给了山北大草原的牧人,那边的牧人更是没有不支持他们种地的。

今年,野驼山在原来耕种土地的基础上,又开了很多荒地,收了很多粮食,这里出产的粮食,管够野驼山和老鹰沟铁厂这里人们食用的,包括喂牲畜和酿酒的都够用。

当然不可否认,由于一夏天山前给驮来的粮食太多,所以酿酒岩洞很长一段时间酿酒的粮食,用的是人家的粮食,这就造成了即使秋天以后很长时间,酿酒也不用他们自己粮食的一个原因,从而让他们这边有了大量的粮食。

二狼山于海明营长,只让李保山他们给驮去了少量的白面.土豆和萝卜等,其他的粮食,暂时都让他们保存或者自行处理好了。所以今年南海子和北海子出产的大量粮食,除了给山北大草原送去部分,绝大多数还是在这两个地方就地盖的仓库保存起来了。只把部分土豆和萝卜驮回到了野驼山饲养院。萝卜喂牲畜,绝大多数的土豆,都磨了土豆粉。

说到于海明营长这位老兄,李保山真不知道该如何感谢人家呢。这可是他一生中的一个大恩人啊。

按照约定的时间,在上次于海明营长离开大概一个月左右的某天,李保山安排驼队给二狼山驮去大量的工兵镐,工兵锹,野营铁锅和野营水壶,还有野营的简易毛毡蒙古包的时候,人家已经把之前答应李保山的东西,都准备好了。那50套带轴承的车轴和车轱辘,还有很多备品备件,包括从王司令下面的那些牧场买的100匹种母马和几匹种公马,都已经预备在了二狼山,就等着他们这边来人呢。实际上人家王统雄的这些种母马,本身就是通过多代杂交的优良骒马,还都是已经怀了品种优良的小马驹。

驼队随后把这些车轴车轱辘驮回来之后,李昆宝父子三人亲自设计了一些配套的铸钢件,让炼铁炉上铸造,这父子三人又亲自带领着好多木工,做了结实耐用的榆木车辕,和其他的榆木配套件。

这父子三人设计的这种马拉车,与整个河套地区之前的马拉车是完全不同的,是类似后世机动车后面有三角牵引架的那种,带转盘的牵引转盘,这个转盘上又固定了两根伸出前面的车辕。当然其实说到底也不是他们设计有多么新颖,主要是那个转舵的“立人轴”和辅助的一些铁材料,是需要强度非常高的一些铸钢件的,没有高强度的铸钢件,想也不敢想这种设计。而现在野驼山恰恰已能炼出强度要多高就有多高的铸钢件,所以就把这个难题解决了。从而他们随后生产和组装出来的这种马拉车,在平地能拉好几千斤以上,甚至上万斤。

由于有胶皮轮子,不颠簸,更重要的是铁轴和车轱辘的接触部位有轴承,从而让牲畜拉起这种车来,就非常轻松愉快了。

秋天他们在南海子和北海子收割那么大一片地里的秸秆和荒草,包括大量的粮食入库,用的全部是这种新式马车。当时如果这两个地方没有这些马车,即使有那么多骆驼也驮不过来,因为需要驮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刚开始收秋的时候,于海明营长就安排来了150名军人。这其中除了野驼山开业盛典的时候来的那50名军人,剩余的也是100名未婚青年。按照于海明营长给这150名军人的命令,他们来野驼山这边,就是让他们相亲的。当然在相亲的过程中,他们除了早晚的训练,其他的时间也要全天候的帮着野驼山大队干各个方面的活计。

这些小伙子们一个个身强体壮,魁梧有力,都是干各种活计的好手。何况又有于海明营长的命令,何况他们既然想在野驼山这边踅摸一个对象,所以一个个都想尽一切办法表现。

何况他们也不敢不表现。来野驼山之前,于海明营长任命了这150名军人其中俩个为副连长,于海明营长私下里给这些军人嘱咐,他们这支暂时命名为“二狼山下属野驼山特别行动连”的连长,就是李保山。因为这是上面的意思,不是他个人的意思。只不过上面出于一个不便于对外公开的原因,暂时不能将这个任命公布于众。但是也让他们150个军人明白,虽然李保山表面上看上去是一个普通人,事实上就是他们的连长。

这150名军人,秋天某一天来到野驼山,把于海明营长给李保山写的那封亲笔信呈上以后,李保山看了其中的内容,就什么都明白了。这不是他愿意不愿意接受的一件事情,是他必须接受的。当然李保山的内心是非常激动和高兴的。毕竟这是一个天大的荣誉啊,也是他本人和野驼山大队整个的一张护身符啊。五爷和王统雄是漠南草原地区实实在在一声喝到底的两个统治者,而于海明营长又是这两位大人物下面的一个得力干将,那么这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好好的按于海明营长这封信里说的,干好这份工作,把这150名军人领导好,是他的一个本职工作啊。别人打上灯笼也找不到的一件天大的好事情,却这么轻飘飘地砸到了他的头上,这种时候谁要不接,那才是一个标准的傻瓜呢。

按照于海明营长给李保山这封信里说的意思,如果这些未婚青年随后能和野驼山大队这些姑娘结成一对对夫妻,就像上次说的,他要让他们成为驻扎在野驼山的一个个农垦兵。至于说这些军人的数量,会根据以后他们的婚姻状况和其他情况,或增加或减少的。他如果感觉到合适,可以给他4个结义兄弟透露他被任命为这个特别连连长的情况。以后根据情况,也会吸收他的四个结义弟兄为军人,任命一些职务的。暂时在上面没有允许之前,他被任命的这个秘密不能再向其他人透露,因为这样关系到上面对好多事情的布局。

当然这其中是为什么,李保山的心里一清二楚。

于海明营长在信里还对李保山说,他也要将野驼山大队17到25岁之间的年轻后生,也可以包括部分自己愿意的姑娘,混杂在150名军人中,早晚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尽可能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包括加强拳脚方面的练习。这是藏兵于民真正屯兵的一种方向。等到了一定的时候,就是说他们这边不需要隐瞒大家真实的身份和情况的时候,这些加强训练,各方面都具备军人素质的人们,经过上面考核,都会吸纳他们为军人的。

看完于海明营长这封信之后,李保山狂喜不已。尽管李保山是一个非常淡定的人,可是这封信,还是让他略微有些不淡定。这封信不仅对于他,对整个的野驼山大队的当下和未来,都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那么就是说他们不仅已经深深地在野驼山里扎下了根,而且从此以后还找到了一个通往更高层次的跳板。

当时,李保山飞马到了老鹰沟铁厂,在其中一个蒙古包里,关起门来把这个消息给郭虎他们4个小子说了以后,这4个人狂喜不已,一下子激动得快要发疯了。

刘黑子猛然间跳起来,原地打了好几个转转,用那种吓人的声音说:“保山哥,这是真的吗?于海明营长不会诓我们吧?!”其实他问出的这句话,差不多也是其他三个小子想问出李保山的一句话。

李保山说:“除非于海明营长是和我演双簧来欺骗你们,否则你们说有这种可能吗?”

就连郭虎都说:“问题是这个消息有些太惊人了啊,简直让人高兴得有些不敢相信啊!”

韩云龙和高喜财正要激动不已的说出他们一番大同小异的话语,李保山挥挥手打断他们的话说:“你们不说出来,我也知道你们要说的是什么意思。我要给你们说的意思是,人家于海明营长上次来我们这里,对一系列事情的安排,包括这次安排这些军人们来这里屯兵,参与给我们干活,要安排这些军人和我们野驼山大队的姑娘们相亲,又要任命我当连长,下一步重用你们4个人,我可以100%的确定,这么重大的事情绝对不是他一个人随便决定的,都是请示了上面的结果。”

四个结义弟兄都异口同声地说,那是绝对的,这么大一系事情,他不可能自己做主。

李保山说:“都是因为在此之前我们把方方面面的事情,都做的那么精彩,又是那么迅速,我们的各个厂子规模又那么大……总之,每一件事情都是让人家又高兴又放心,最终加起来,才有今天人家给我写这封信里说的情况!”

韩云龙说:“保山哥,这都是你的功劳啊。一般人要是贪财傻里傻气的,人家韩国龙县长和宝音**旗长一下子给了那么大金额的两张银票,肯定要先装起来,看怎么考虑独吞的事情。你却二话不说,把两张银票全部让三喇嘛给他们捎回去,直接交给于海明营长,还说你没有权利直接接收这两张银票!我相信你的这一套做法,大大的感动了于海明营长,也让人家彻彻底底的认定,你是一个聪明人,也是一个明事理做大事儿的人。更重要的是人家通过这些事情,确定你是一个看淡钱财的人。随后,人家才不让我们把这边的东西给二狼山送去。虽然我们自己认为应该给人家那边送去粮食啊,税收啊好处,但是在人家可能认为,反正咱们现在把这些东西给人家交过去,人家也没地方存放,也没有多大用处,还不如让咱们自己先把这些财物,用在野驼山迅速壮大和再生产方面。”

李保山说:“说的对,我也基本认为就是这么一个情况。也就是说所有这些事情,我们每一件都干的那么漂亮,让人家认定我们是值得信赖的人。有了以前这些基础,才会出现意想不到砸到我头上的这个大馅饼。那么……”

郭虎说:“保山哥,你的意思是不是说,从现在开始,我们更要倍加努力,更要在各方面注意,把任何一件事情给人家干得漂漂亮亮的,才能巩固我们以前的地位,给我们下一步开拓出一条更加光明的道路?”

李保山高兴得说:“你说的太对了,我没有说出的话,都让你替我说了。所以至少我们5个人从现在开始,要以身作则,以一个军人的标准来要求我们,我们除了要把野驼山大队的人管理好,把各个厂子开的更大,生产的产品更多更好,也要把野驼山大队适龄的男女训练方面抓上去!只要我们努力把这方面的工作做好,这些男女们下一步都会成为二狼山下属的一个个正式军人。”

相关方面的事情,随后他们合计了很多,也合计得很细,等到散会的时候,他们已经决定,从这会儿开始,他们就要大张旗鼓地这样做了。

这150名军人来到野驼山,称呼李保山为李连长,在野驼山的人们以为,是因为李保山是保卫连的连长,所以他们才这样称呼。实际上人家称呼李保山的这个连长,和野驼山这边人理解的那个连长,完全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当然这150名军人虽然心知肚明,但是他们都是严格执行命令的军人,于海明营长给他们嘱咐的那些话,他们绝对牢记在心,无论如何不会泄露丝毫机密。

从这150名军人来到野驼山这一天开始,在两个副连长陈祖龙和曹旺请示了李保山这个连长的情况下,除了迅速的投入到老鹰沟铁厂烧焦.炼铁.炼钢和磁窑各方面的工作中之外,早晚还不耽误严苛的训练。

很快的,李保山他们5个人,包括他们组织的一帮人,包括野驼山大队的部分姑娘,也加入到了这150名军人的训练队伍中。

不久,这150名军人就和野驼山大队好多姑娘,确立了男女方面的关系。

李保山和父亲他们几个叔叔大爷们,经过慎重的考虑,也经过安排人去二狼山和于海明营长沟通确定,为了慎重起见,让这些军人们和野驼山的姑娘们,互相之间再多了解一段时间,如果确定没有什么异议的话,在腊月农闲的时候,给他们,包括给野驼山的男男女女们,还有柳家庄园的男男女女们,统一在野驼山举办一个集体婚礼。

……

秋天以后,随着黄河县和卫拉特尔前旗大量的使用了野驼山牌的那些铁器,从而迅速地证明老鹰沟铁厂打造的那些铁器,都是顶呱呱的好用,比起过去他们用的那种老犁和镰刀的性能,有着天地之间的差异,老鹰沟铁厂生产的农业用具,一时间到了一种疯狂抢购的地步。

河套地区的这些可爱的农民门,一个个都是野驼山牌农业用具的活广告,凡是使用过野驼山牌农用具的人们,逢人就说,河套地区当地铁匠铺上打出的那些铁片子,嗨,那也叫镰刀吗?也叫犁吗?哎吆吆,简直,就是铁片子!稍不注意,就把刃口崩了,这已经是家常便饭的事情了!再一不注意,一天掰断三五个镰刀头也是家常便饭的事情!而人家野驼山生产的这种镰刀,不要说掰断了,就是把刃口崩出豁口,都是一件非常稀罕的事情!

是啊,事实确实如此。一般来说,早晨把镰刀磨好,一直割地到中午,刃口基本不变。中午也就是随便再磨一磨,就又能割一下午。与他们以前的那种镰刀,简直是两个世界的东西。这一把不要说贵五六倍的价格,就是贵五六十倍的价格,也一定要买这种镰刀,不买以前的那种镰刀。以前王统雄司令的工厂,那些机器生产的铁器,刃口当然没有一点问题,但是这以后人家已经不生产这些农用产品了,这以后主要转向生产军工产品了。所以他们现在即使拿上再多的钱,想从人家那些大厂买这种农业用具也买不到。而野驼山生产的这种农业用具,恰恰弥补了这个空白。

铁犁和其他农业用具,和镰刀都是大同小异的情况。

也正因为到秋天以后,野驼山牌农业用具被不断疯狂抢购着,李保山和父亲还有其他的那些叔叔大爷们已经多次合计,等秋收完以后,要立刻让老家的人们大量的移民。

当地的气候在秋天以后说变天就变天,也许一夜之间,眼前绿油油的一片的景色,就会被白茫茫的一片所取代,随后就会进入冰天雪地的冬季。而到那个时候想做一些土建工程就难上加难了。因为考虑到气候的问题,包括秋收以后,要大量从老家移民的事情,到时候让移民来的老家人都要投入到老鹰沟铁厂烧焦.炼铁和炼钢的工作中,为此李保山计划,就在秋天天气好的季节,至少要将多个烧焦.炼铁和炼钢这些炉子的基础工作做好,即便老家的那些人马移民到这里,这边已经是冰天雪地了,只要之前把一些基础的,也是最主要的土建工作做完,到下一步大量的移民涌到这里以后,有了大量的人手,其他的工作,在大帐篷里烧热水,也可以比较艰难的进行,到最后也不耽误新炉在冬天里进行烧焦.炼铁和炼钢。

但是一些基础的.精细化的工作,要不是由李保山和四个结义弟兄提前认真仔细,手把手的做完,冬天涌来再多的人,至少这些新建的炉,也不可能烧焦.炼铁和炼钢。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尽管今年秋天野驼山村里与南海子和北海子农业方面非常繁忙,人们都在昼夜不停地给人家赶制着那些农用具的情况下,可是李保山和四个结义弟兄,还是亲力亲为的带领一帮人,在老鹰沟铁厂原来的那些烧焦.炼硅,炼铁和炼钢炉旁边,又建了一座座如此这般炉子的基座。那些最重要的,不方便在上冻做的泥水活儿,他们基本都做了。最终实在没有人手了,就暂时扔下一座座看上去如同一个个烂尾炉的炉子。实际上他们是只等着老家来的那些大部队,帮着他们迅速的进行完善后期的工作呢。

今年秋天,于海明营长安排来的这150名军人,在南海子和北海子的收割方面,还有老鹰沟铁厂,都给帮了大忙。

当然还包括***和他阿爸,今年秋天也领了一大帮山北大草原的牧民朋友,来野驼山各个方面都给帮了大忙。

白展雄和陶梦龙,也领着一大帮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和姑娘,来野驼山给忙里忙外帮了一段时间忙。柳家庄园这些小伙子和姑娘们,主要都是以未婚青年为主。哈,帮忙,不用说是诚心诚意的,顺带着也加强了他们与这边未婚男女青年婚姻方面的事情。真是一举两得啊。

河套地区农忙完以后,韩国龙县长和宝音**旗长特意让下面几个副手,通知各村镇一些人来野驼山干活儿,或者跟着三喇嘛进来驮货。当然实际上是让他们来这边走动,促成与这边通婚的事情。在这方面,两位县长也是煞费苦心。

老家陕北那边的秋收比这边平均要早近一个月的时间。李保山安排訾金旺和蔡八提前回到了陕北老家,通知了移民的事情。为此老家人那边好多人尽可能早早地收拾完地里的庄稼,把那些该处理的都便宜处理了,随后在这边上冻之前,就迅速涌来了大量移民。这次移民来的老家人范围大,人员也比较多,所以不是一次过来的,前后在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之内,陆陆续续的来了俩千人左右。

好了,够了,暂时不能再接收了!

从这些移民刚来到这里的时候,李保山就和四个结义弟兄组织他们,迅速地把之前那些半半拉拉的炉子收拾建了起来,最终在当地的严寒真正到来之前,这些新建的炉子,也陆续都点燃,都开始烧焦.炼铁.炼硅铁和炼钢了。

有了这么多人手,再加上又新建设了这么多炉,铁器方面的产量,一下子就大量的增加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