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唐好圣孙! > 第100章 肃清朝堂!

大唐好圣孙! 第100章 肃清朝堂!

作者:林家龙女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2:51:00

第100章 肃清朝堂!

第100章 肃清朝堂!

从李世民宣布让孙思邈进殿的一刻起,王翊就觉得要出事儿。

而身后的崔民干,离他更远了。

崔民干现在心底也在庆幸,好在方才没有过于替王翊说话,不然的话一会儿可真是要吃不了兜着走。

孙思邈进入殿内后,先是对李世民打了一个稽首。

“贫道孙思邈,见过圣人。”

“真人免礼。”李世民对着孙思邈颔首道。

随后他看向诸位臣工,沉声说道:“朕的爱女长乐公主与晋阳公主气疾缠身,想必你们也是知道的。前日里,太子为给二位公主治病,便邀请孙真人进京。”

“然而一开始,孙真人也对气疾束手无策,百般无奈之下,太子只得派人去江南购买医书,以求能有一线生机。”

“后来太子百般打听之下,终于听闻《伤寒杂病论》当中,有一治疗气疾的古方,而后便派人前往江南。”

说到这里,李世民的目光看向了王翊。

说归说,闹归闹,老李终究是没给孙思邈拉仇恨。

毕竟老孙就是一道士,没必要让他出去顶缸。

“此事还是太子与我说起,太子,事情可是这般?”李世民又转向李承乾。

李承乾躬身说道:“确有此事,东宫侍卫纥干承基与张思政,现在正在殿外等候。”

“宣。”李世民说道。

不多时,纥干承基和张思政便被带入殿内。

“臣纥干承基(张思政)见过圣人,见过太子。”

二人先是行礼道。

由于是东宫属官,所以在见过李世民这个皇帝之后,还要对太子行礼。

毕竟太子在法理上也是君,更是他们二人的顶头之君。

“太子令尔等前往江南寻找医书,可有此事?”李世民问道。

纥干承基躬身一礼,而后说道:“回禀圣人,确有此事。”

“详细说来。”李世民不置可否地说道。

纥干承基并不害怕,来之前李象已经给他们打好了预防针。

无论如何,李世民都不会治他们的罪。

抛开别的不谈,好歹也是把最爱的两个女儿给救了回来,李世民并不是那种卸磨杀驴的人。

其实李象已经想好了,就算老李脑子一抽,想要治这两人的罪,他都有办法给他们俩脱罪。

一个晋阳姑姑不行,不是还有长乐姑姑吗?再不行就叫上新城和城阳两位姑姑。

四个嫡女一起求情,不信你老李不就范!

稍微组织一番语言之后,纥干承基便开口说道:“禀圣人,此事还要从臣与张思政到江南说起。”

“臣等经过探听之后,听闻义兴周氏收藏有《伤寒杂病论》一本,于是臣便带着人去他府上,提出想要重金购买,或者乞请抄录一份。”

“臣等先是表明身份,却不料被那周氏老儿辱骂出去。臣等又言说是为了公主之病,然而那老儿却不为所动,反而令家丁将臣等赶了出去。”

纥干承基说到这里,低下了头,眼中的光芒一闪而逝。

“臣一是气不过,二也是忧心公主病情,所以一怒之下,便下令弟兄们将周家阖府上下给绑了,然后问出《伤寒杂病论》所在,以十贯钱的成本价买了过来。”

“臣之所言,句句属实,义兴周氏之人,臣等也是秋毫无犯,只是将他们绑了起来,并未伤及人命……”

听到这里,崔民干绝望地闭上了双眼。

我靠嫩娘啊,王翊……

这下特么有理也变成没理了,人家都表明自己是东宫侍卫,买这本书是为了救治公主,结果你那妹夫干什么?非但不卖,还要把人赶出去?!

这么重要的情报,伱为什么不早说!

群臣也面面相觑,本以为太子是为了什么“壮阳方子”才会要东宫侍卫去江南抢劫,弄了半天,是为了医治两个妹妹?

这倒是情有可原了,不,不仅是情有可原,在古代社会,“孝悌”一直是最为推崇的政治正确。

而李承乾想要救治两位妹妹,就是最大的政治正确!

群臣再次抬头,重新打量起这位不太一样的太子。

“噢。”李世民未置可否,而是看向孙思邈,明知故问道:“真人,治疗气疾之方,可是从此书当中获得?”

“回圣人,确是如此。”孙思邈颔首道:“仲景之《伤寒杂病论》,不止记载了如何治疗气疾,对于以往医家诸多束手无策之疾,也有良方医治……”

这话一出,群臣哗然。

这么好的医书,就从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一直被你们王家藏起来了?

这东西不像是什么《尚书》啊之类的文学类著作,一不能吃二没什么大用的。

《伤寒杂病论》可是医书啊!里面的方子若是公开了,能多救活多少条人命啊!

老孙可是对这些人意见很大,这也是他站出来作证的原因之一。

程咬金想站出来揶揄两句王家,但是抬头一看李世民那脸色,立刻决定闭嘴。

“好啊,好啊……”

李世民的目光闪动,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此时的他已是到了暴怒的边缘。

“贞观十年,皇后病笃,朕延选天下医者,入京为皇后诊治,然诸医师皆对气疾束手无策,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与朕恩爱的皇后撒手人寰,丢下朕与几名儿女溘然长逝……”

“朕本以为气疾是不治之症,皇后病逝乃是天意……然而今天却有人告诉朕,这气疾,本在后汉时期,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之上,便有医治之法?!”

说到此处,李世民看着王翊,怒声喝问道:“王翊!你告诉朕!尔等藏匿此书,意欲何为!”

王翊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面色苍白地辩解道:“臣……臣实不知啊!”

“哎,刚才这可是你说的,那本医书,是你们家的传家之宝。”

程咬金忽然补刀,刀法精准直接封喉。

他又看向殿内群臣说道:“方才大家可都是听到了,王侍郎刚刚亲口所言,那医书就是他们家的传家之宝。”

“对,老夫也听见了。”李世绩捋着胡子,眼神不善地看着王翊。

妈的,让你刚才拿老子说事?

本来李世绩并不打算掺和这趟浑水,但谁让王翊先拿他“不行”说事儿呢?

众所周知,男人最忌讳的,便是被人说不行。

王翊立刻辩解道:“那医书本是偏房所藏,臣家是诗书传家,对医书并不感兴趣,故而才会作为偏房女之陪嫁……”

为了撇清关系,王翊现在妹妹都不叫了,直接叫“偏房女”。

“偏房之人许是知道义兴周氏乃是医师世家,故而才会将《伤寒杂病论》陪嫁,这都是前隋大业年间之事了,与臣并无关系!”

“是吗?并无关系?”

李世民冷笑一声。

“既然并无关系,为何还要帮助其出头?竟然在朝堂之上,公然攻讦太子?!”

虽然不足以借机彻底拔除太原王氏,但是给整个山东士族集团以重创还是可以做到的。

老李毕竟是讲道理的皇帝,凡事不能不教而诛,那就是暴虐了。

师出有名,循序渐进,这才是他的方针。

“臣……臣有失察之罪,望乞圣人恕罪!”

王翊如同斗败的公鸡一样,垂头丧脑地跪在了地上。

同时心中也在暗自庆幸,既然皇帝说‘帮其出头’,那就是已经将这件事情定性,不打算追究太原王氏本房。

至于偏房和义兴周氏?

哈,祝他长寿。

“徐崇林、王第、崔建业……”

李世民没有宣布王翊的处理结果,而是先一连点了二十多个人的名字,都是刚才群起攻击李承乾的山东士族一党。

沉吟片刻,将他们发配到了边远州郡做参军,甚至更小的官吏。

山东士族经营二十余年,在长安朝廷内积攒的有限一点儿的力量,在老李这一次批发式的贬谪当中,几乎被根除得一干二净。

被点到名字的人脸色灰败,他们知道,这一次出长安,就已经代表政治生命的彻底结束了。

想要再回长安,只能等到改朝换代——但这谈何容易?

宦海浮沉多年,一朝站错了队伍,多年奋斗尽成空。

王翊一屁股坐在地上,双目无神地看着前方。

“说完他们,也该轮到义兴周氏了。”

李世民双眼微微眯起,看向王翊。

“义兴周氏,藏匿医书,致使天下患者死于无妄……”

“知晓皇后疾病却隐而不报,以谋逆罪论处!”

“夷三族!”

所谓夷三族,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父母、兄弟、妻子为三族;还有的说是以父亲一家、母亲一家、妻子一家为三族。

义兴周氏被夷三族,其中就包含了太原王氏的那一支偏房。

当然牵扯不到王翊所在的本房,但也够他们受得了。

而诛九族这个……一般来说很少见,至少汉唐是不太用这个的,顶多夷个三族拉倒了。

在场群臣根本没有打算上来劝皇帝收回成命的,甚至还有人在心里暗自叫好。

这年头谁没有个头疼脑热的,万一所谓的绝症,在《伤寒杂病论》当中若是能够找到合适的方子,那不就不用死了吗?

就算是为了自己的这条命,也没人打算出言进谏。

死就死了吧,义兴周氏,还有那藏匿几百年医书的王氏偏房,不死不足以平民愤!

“至于王翊、崔民干。”

李世民看向他们二人,轻飘飘地说道:“贬王翊为陕州司马,崔民干为幽州司马。”

崔民干叹息一声,终究是没逃过这一劫。

不过毕竟留着这一条命在,总归是有卷土重来的时候。

“臣崔民干,谢恩!”

崔民干冲着李世民躬身一礼,随后昂首挺胸地走到一旁。

群臣互相对视着,心中尽皆震惊不已。

随之而来的,是对李世民浓浓的钦佩之情。

皇帝的手段实在是太高明了,利用这件事情做文章,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还有大义的名分,将山东士族的力量一举逐出朝堂。

甚至天下人还会拍手称快,没有人会因此来攻讦皇帝,反倒是会有人对山东士族颇有微词。

人家皇帝也是为了天下人,而你们这些士族呢?藏着医书,宝贝得很,让天下这么多人平白无故地受着病痛的折磨视而不见。

呸!就这样还称礼仪世家!

其实这就是李世民手段的高明之处了,如何能够在不留下骂名的情况下收拾世家门阀,这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

学黄巢或者大西王杀杀杀杀杀,固然十分痛快,但却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所为。

处理完有罪的,有功之人也应当奖赏。

李世民沉声道:“太子有功,赐钱万贯,绢一千匹。”

李承乾立刻弓身谢礼:“谢圣人赏赐。”

“纥干承基、张思政,寻找医书有功,着晋东宫府千牛。”老李再次宣布道。

哼哈二将立刻跪下,大礼谢恩道:“臣纥干承基(张思政),谢圣人恩典!”

“散朝吧!”李世民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纥干承基,但没有说话。

纥干承基以前那点破事儿,他也有所耳闻。

但是既然此人跑前跑后,也出了不少力,李世民也打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以前嗯破事一笔勾销就是。

老李是个赏罚分明的人,尤其是对于功臣,更是有着无与伦比的宽容胸怀。

朝会结束之后,老李便悠哉地回到了立政殿。

他甚至没有叫肩舆,而是轻飘飘地走着,走路都带着风。

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能够如此轻松随意地将山东士族之人的大半数都赶出长安,他怎能不开心?

胸怀宽广是一方面,小心眼儿也是有的。

当年氏族志一箭之仇,老李可是一直记到了现在。

把博陵崔氏的崔民干列为第一等,这不仅仅只是列为第一等,其中的政治隐喻更是让李世民十分不舒服。

怎么,你山东士族就高人一等,连我李家皇族都看不起?

这已经不是一般的反动行为了,必须要出重拳!

然而走到虔化门的时候,却听到宫墙之内传来一阵欢声笑语。

他走过去看时,恰好看到绿萝和连翘的腿上抻着什么东西,他的好大孙正在和女儿一起,蹦蹦跳跳地在做着什么游戏。

看样子……很有弹性,老李一下就联想到了做弓箭的牛筋……

好小子!

宫中嬉戏,竟还如此轻佻!

老李一下就火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