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唐好圣孙! > 第102章 我愚蠢的弟弟啊

大唐好圣孙! 第102章 我愚蠢的弟弟啊

作者:林家龙女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2:51:00

第102章 我愚蠢的弟弟啊

第102章 我愚蠢的弟弟啊……

山东士族的势力被一举驱逐出长安,只留下小猫两三只,还是在朝臣当中掀起不小的震动。

一时之间,人人尽皆感慨着皇帝的手段。

这士族看起来是声势浩大,却在皇权的压制之下,竟然毫无还手之力。

皇帝兵不血刃之下,就将山东士族驱逐得一干二净,甚至还让天下人都挑不出毛病。

到底是天可汗啊!

越来越多被士族营造的声势唬住的人,开始清醒过来。

和皇权比起来,士族就是没牙的老虎,看起来吓人,但也只是看起来吓人。

真正的权势,到底还是在皇帝手里啊。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心中破除对士族的滤镜,选择倾向于皇权。

然而还有一部分对士族尚且抱有希望的人,心中还在嘀咕。

这士族怎么可能就这样忍气吞声?不知道后续将会如何对皇帝进行反击。

这下子,可就有好戏看喽……

下朝之后,江夏王府当中,李道宗正在和两个儿子一起吃饭。

“兄长……”李景仁欲言又止。

他想吃一块儿排骨,但是够不到。

李景恒瞟了他一眼,眼神之中满是嫌弃,一副“这愚蠢的弟弟”的模样。

“谁是你的兄长,你兄长不是恒山郡王吗?”

说着,又阴阳怪气地说道:“啧,你瞧瞧伱这出息,认一个比你小的人做兄长也就算了,这兄长竟然还比你小上一辈,也不怕丢我江夏王府的人!”

“我不许你这样说兄长!”李景仁的脸色都涨红了。

“老大!”李道宗呵斥一句。

“阿耶真是偏心,只许景仁做,不许我说么?”李景恒瞥了一眼李景仁,嫌弃地撇撇嘴。

“就凭李象的能力,还有他在圣人面前的恩宠,景仁认他做兄长,为父是不反对的。”李道宗轻抚胡须,给李景恒解释道:“你刚刚回京,当然不知道长安最近发生的事情,你可知道汉王是怎么死的?侯君集是怎么倒台的?”

“这……这都和李象有关?”李景恒哆嗦了一下。

由不得他不哆嗦,侯君集那可是人的名树的影,毕竟是一方大将,立过显赫的战功,说让李象扳倒就扳倒了?

“不然呢?”李道宗给了他一个拿衣服的眼神,“现在还因为李象年纪小,就看不起他吗?”

“这……”李景恒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李景仁立刻从刚才的愤愤不平之色,转换到了与有荣焉的样子。

那神情分明是“瞧,看我兄长多厉害!”

李道宗又说道:“今日朝会,皇帝以雷霆手段,将山东士族之人尽数驱逐出长安,你可知道,李象在其中功不可没?”

“这……竟然还有兄长的功劳?”李景仁立刻捧哏道,说话间还得意洋洋地看着李景恒。

李道宗擦擦嘴,笑着说道:“无论是从布局,抑或是从其他方面来说,都有李象的影子。更何况太子与魏王能够通力合作,其中出力最大的,非李象莫属!”

李景恒顿时心中一惊,太子和魏王之间关系到了什么地步,他是有所耳闻的。现在你告诉我,李象竟然能让他俩摒弃前嫌,通力合作?

他又迟疑地问道:“只是……阿耶,士族竟然这样简单,就被圣人驱逐得一干二净了吗?”

“士族?呵。”李道宗扯扯嘴角,“士族不过是有些影响力罢了,真正的权势,还是掌握在皇家的手中。”

还有一句话李道宗没说,那就是士族手里只有声望,却没有兵权;皇家的手中是既有声望这个大义,又有兵权作为辅助,你世家拿什么和皇权斗?

若不是当今圣人不想让隋末以来千疮百孔的天下再次陷入动乱,早就以雷霆手段收拾这些山东士族了。

听到李道宗的话,李景恒若有所思地点头,而李景仁也在琢磨,应该怎么样再给兄长的事业添砖加瓦。

……

立政殿当中,李象刚给自己夹起一块糖醋鲤鱼,就听到一道陌生的声音。

“好呀,耶耶悄悄享用美食,也不说叫上我!”

清脆的声音从身后响起,李象回头看去,却没有看到人。

片刻之后,才看到一位明艳的女子从外面走进来。

“瞧瞧,咱们家的无赖来了。”

李世民放下碗筷,一副嫌弃的模样,可嘴角的笑容却是出卖了他。

不多时,那位女子便走到近前,一一见礼之后,像是发现新大陆一样,挤到了李象和李明达的中间。

老李笑着让王德去添一副碗筷,问道:“漱儿今日怎地有闲暇入宫探望耶耶?”

“嘢——人家是来探望兕子的,看望耶耶只是顺路诶。”李漱抱住李明达的手臂,瞧瞧桌子上的饭菜,嬉笑着说道:“看来我来的正是时候。”

“可不是时候吗,我们才刚刚动筷。”李泰在一旁笑着说道。

由于李漱出生没多久母亲就已过世,所以一直被长孙皇后养在左右。故而对待她,无论是李承乾,还是李泰和李治,都算不上疏远。

“象儿,还不快见过你高阳姑姑?”老李给二人介绍道:“漱儿,这就是你的大侄儿李象。”

“见过姑母。”

李象刚要起身,就被李漱拽着坐回凳子上。

“耶耶又要难为孩子,象儿不要理会你阿翁,那么多礼做什么!”李漱挑着一双柳叶眉,不由分说地按着李象不让他起身见礼。

李世民语气间对李漱的宠溺简直溢于言表:“你可要小心些,被咱们家这位无赖沾上,你可要吃不了兜着走。”

李象看向自己的这位高阳姑姑,有很多例子在先,他并不敢用野史逸闻来评判一个人。

众所周知,《新唐书》是大汴朝修的。

而大汴朝对于唐朝,就像是正宗大肥猪对待美女一样,恶意简直溢出书本。

宋朝是世界上最大的唐黑,其实说穿了就像是一头丑猪在评价一只孔雀,他知道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成为孔雀,于是只能歇斯底里,极尽诋毁之能事。

像什么所谓高阳公主出轨与辩机私通,完全不见于《旧唐书》和《唐会要》这两本五代时期修撰的史料上。首次出现,还是在百余年后欧阳修主编的《新唐书》上。

其实网上论调什么“大唐公主娶不得”,实在也是过于偏颇。

真要是这样的话,穿唐就不会必绿长孙冲了。

自从李漱过来之后,饭桌上的欢声笑语更是多了起来。

这位姑母玲珑八面,情商也足够高,凭心而论,李象并不讨厌她。

“象儿现在是长身体的时候,要多吃一些肉才是。”

李漱不断地在给李象布菜,李明达见了也不甘示弱地给李象碗里添砖加瓦。

没过多久,李象面前的碗里都堆到冒尖儿了。

这沉甸甸的爱啊……

李象抬起头,一脸无辜地看着咬牙切齿的李世民,挠头问道:“阿翁为什么不吃菜,是不饿吗?”

这话问的,李世民差点被哽住。

好小子,你就这么气你阿翁是吧。

李泰坐在一旁也没多心,只当是李漱在爱护侄儿,毕竟房遗爱一向和他亲厚。

然而他却想不到,李漱正在心里盘算着,应该怎样让房遗爱多去和李象接触接触。

这何尝不是一种牛头人?

李象终究是没忍心一直气老李,他又给老李夹了几道菜,这才看到阿翁翘着胡子,哼哼唧唧地摸摸他的头。

刚吃了两口菜,李世民便忽然想起,光顾着处理山东士族了,却忘了处理于志宁。

他手中端着碗,不经意地问道:“漱儿,前番耶耶听兕子聊起,你听你的婆母说于志宁的儿子要迎娶荥阳郑氏女?”

这话还真是顺口问了一句,就算是怀疑,他总归是不会怀疑到李明达身上的。

但李明达也只是顺口编了一句,还没来得及和李漱串供呢。

李漱低头看看提心吊胆的李象,又感觉到李明达悄悄扯扯自己的衣角,唇角勾起一抹微笑。

瞧瞧,这机会不就来了?

她‘啊’了一声,笑着说道:“确有此事,不过女儿也是路过正堂的时候听到婆母说起。”

“哼,方才朝会之上,还把这个于志宁给忘了。”李世民放下碗筷,语气不悦地说道:“这种吃里扒外的小人,也不必留在东宫了,免得把高明给教坏了!”

一句话,就给于志宁定了性。

李承乾一下就眉飞色舞起来,高兴,太高兴了!心腹大患已除,还有什么不值得高兴的呢?

至于李泰?哈……

只要我儿子还在,青雀就构不成威胁!

李象面带感激地看了一眼李漱,却发现对方回给他一记意味深长的眼神。

最近总和人精打交道的李象哪里不明白,刚才欠了李漱多大的一个人情。

该还的总是要还的,李象也不介意还李漱一个人情。

吃过晚饭,又在立政殿逗留一会儿,等到三兄弟离开以后,李漱便也准备告退。

探望也探望过了,毕竟是已婚妇女,再留在立政殿就不太合适了。

“象儿,替我送送你姑母。”李世民摆摆手,晚上吃得有点饱,他暂时不太想动。

“好的阿翁。”李象乖巧地起身,与李漱一起走出立政殿。

李漱伸出手,牵起李象的小手,二人一起向外走去。

到了虔化门的时候,李象忽然说道:“方才谢谢姑母。”

“是哦,你就光嘴上感谢吗?”李漱低下头,脸上露出小恶魔一般的神情,伸手扯扯李象的脸蛋。

手感真好,现在不扯的话,以后万一当上太子,再当上皇帝,可就没法动手了,李漱心里如是想。

“姑母若有所求,侄儿定无不应!”李象拍着胸脯,仰视着李漱说道。

李漱满意地点头,她个子比较高,或许是基因的原因,据李象目测,至少得有一米七。

李漱笑盈盈地看着他道:“那我可记住了,日后你发达了,可莫要忘了今日之言。”

李象闻弦歌而知雅意,当然知道李漱的意思。

看样子,是有要和东宫亲近一番的想法。

至于房遗爱和李泰亲近,李象完全没在乎这件事情。

在房家,至少是在李漱和房遗爱这个小家,拿主意的必然是高阳公主。

无论是史书记载,抑或是平日里老李的表现,对于房遗爱这个人,都是超乎寻常的喜爱。

宠冠诸婿可不是闹的,甚至连长孙冲都比不过他。

或许……没什么心眼儿的单细胞生物就是招人稀罕?

从这儿李象大概就能够理解了,为何李治上台后,高阳公主会忽然被扣了一个谋反的帽子。

怕不是其中的水……想象不到的深啊。

对于这位姑母,李象打算再好好了解一番,不能轻易就去下结论。

能拉拢的话,是一定要拉拢的,毕竟她的公公叫房玄龄。

若是她真的如《新唐书》中所说的那般,贞观末年房玄龄病重的时候,房玄龄和老李又怎么会让她做中间人,来回奔波传话?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她和吴王李恪的关系比较好。

对于这位三叔,李象也是打算好好交往一番,毕竟将来的计划还要用到这位三叔。

“留步吧,象儿。”

走过虔化门的时候,李漱松开手。

“嗯,姑母再见。”

李象乖巧地说道。

“嗯。”李漱应了一声,转身登上马车。

对于这位大侄儿,李漱还不是很了解。

今天的所作所为,做个顺水人情而已。

目送李漱离开后,李象也转回身,打算回立政殿稍微待一会儿后就离开。

马上就到秋猎了,他准备教福宝弄点卤味,届时在秋猎的时候吃。

须知,秋猎并不是满清的专属,早在商朝就有畋猎的记载,而到了周朝时期,便有“春猎为蒐,夏猎为苗,秋猎为狝,冬猎为狩”的说法。

更何况,对于李象来说,秋猎本身并不是重点,出去野餐更不是重点,重点在于秋猎的交际。

考虑到有程咬金这个不太在乎世俗看法的男人,还有一个一向和他差不多的尉迟恭,李象决定让福宝多做一些卤味。

然而回到立政殿的时候,李象正好看到李世民正在和李明达一起跳皮筋。

李象深吸一口气,转头就走。

坚决不能破坏我心中天可汗那高大的纯爷们形象!

(三更送到!求月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