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唐好圣孙! > 第264章 殿下!请下命令吧!

大唐好圣孙! 第264章 殿下!请下命令吧!

作者:林家龙女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2:51:00

第264章 殿下!请下命令吧!

“怀先生”自然是化名,化的名儿叫“怀英”。

早在运动会突厥请求内附的时候,骆宾王便和李象提起了这么个人物。

按照骆宾王的说法,此人姓狄,名仁杰,字怀英,并州人士,其才学胜他十倍。

好家伙,你也是程昱?

计量单位是吧。

为了稳妥起见,所以骆宾王推荐了狄仁杰,修书让他前往薛延陀,去游说夷男。

效果自然是显而易见的,狄仁杰作为衔接房、杜和姚、宋的宰辅,能力那自然是不用说的。

作为李唐的铁杆,他一向是不掩饰自己的政治倾向的。武则天也是心知肚明,但她还是要捏着鼻子用狄仁杰。

无他,总不能用大菜叶武三思吧?抑或是张昌宗张易之等人,他没那个能力你知道吧……

其实阿武也是两头堵,铁了心和她混的没一个有能力,有能力的人心里都装着李唐。

狄仁杰很快就取得了拔灼的信任,毕竟他也和骆宾王一样,常年在北境支教,早就混了个脸熟。

出门在外,人设是自己给的,狄仁杰的人设就是屡试不第且怀才不遇的书生。

“殿下,殿下!”骆宾王敲着李象的门。

现在是工作时间,但李象也没什么需要处理的政务,他正在编写小学数学教材。

听到骆宾王的声音,他说道:“进来吧。”

骆宾王进了房门,将信件呈递给了李象。

“殿下,这是从漠北来的信,狄怀英已经取得了拔灼的信任。”

李象接过信,大致扫了一眼,便明白了狄仁杰在漠北都做了些什么。

对于狄仁杰的名声,他可谓是如雷贯耳。

当年的几部《神探狄仁杰》,可谓是他的电子羽绒服。

与《是,大臣》、《地下交通站》并列为他的三大下饭剧。

“狄怀英果然是干才。”李象欣喜地赞赏一句,“这样一来,薛延陀内部和大度设各执一词,朝廷也有了不干涉的理由,蛮好。”

“走吧,现在也到了吃午饭的时候,一起。”李象起身说道。

在李象的改制下,京兆府衙门设立了食堂,在京兆府工作的官吏都可以在京兆府内,花上一枚开元通宝,吃上一顿饱饱的午饭。

当然了,只供应一顿。

味道不错,有肉有菜,厨师都是在江湖酒楼进修过的。

李象打了两道素菜,两道荤菜,又加了四个馒头,拿着餐盘坐在靠窗的座位上。

他现在正是最能吃的长身体年纪,必须要多多摄入营养。

“京兆府食堂的这道鱼汤,孤一直很喜欢。”李象又让人端来一碗鱼汤,笑着对骆宾王说道。

“殿下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多吃些鱼也是好事。”骆宾王应道。

李象嗯了一声,又说道:“狄怀英此次功劳不小,若是能够促成突厥内附一事,孤当给他请个首功。”

“殿下所言甚是。”骆宾王附和了一句,又有些担心,“只是狄怀英的安全……”

“嗯,这的确是重中之重。”李象伸手敲敲桌子,“狄怀英乃是大才,万万不能有失,的确也应该挑几个有能力的人去保护他的安全。”

“臣以为,这护卫必须机警。”骆宾王说道。

“也必须懂得审时度势。”李象也说。

“也要通晓草原语言风俗。”骆宾王又说。

“更要在关键时刻,能够身段灵活,甚至绝处逢生,化险为夷,把保护目标安然无损地带回大唐。”李象最后说道。

说到这里,二人福至心灵,尽皆想起一个人来。

他们对视一眼,尽皆笑了起来。

“哈哈哈……”

“这可不行,不行……”骆宾王擦擦笑出来的眼泪,和李象说道:“若是再让纥干将军与张将军去的话,臣怕狄怀英也会……哈哈哈哈……”

“为什么不呢?”李象也笑:“他们二人毕竟是专业的,对于营救与保护都有成功的例子,我觉得他们俩很适合。”

话音刚落,从后面便走来了端着餐盘的权万纪。

“殿下。”权万纪坐下之后,开始和李象简单聊一聊京兆府的案子。

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他是不上报的,涉及到刑罚他才会往上报。

等到他汇报完毕后,李象便说道:“权长史,孤问你个问题。”

“殿下您说。”权万纪将小本本收起来,揣回怀里。

李象问道:“孤打算派纥干承基去薛延陀,保护狄怀英,你觉得如何?”

听到这么个消息,权万纪的嘴几次开合,瞅瞅李象,又看看骆宾王,似乎是不敢相信李象的安排。

骆宾王极力压制着自己的嘴角,试图不让自己乐出声儿。

半晌后,权万纪才反应过劲儿来。

“纥干承基?”他问道。

李象颔首。

“去保护狄怀英?”权万纪再问。

李象再度颔首。

权万纪整个人都怔住了,仿佛时间就此凝固一般。

半晌后,他白眼一翻。

“哕……”

“权长史,您的意思是不赞成?”骆宾王关切地问道。

老权深吸一口气,翻翻白眼,但不是针对骆宾王。

“我……觉得可以……”

“好!”李象一锤定音道:“权长史是见识过纥干承基的可靠……”

“哕……”权万纪又干哕了一声。

“好吧,咱们吃饭的时候不要提他。”李象连忙安抚住权万纪,然而权万纪缓过神来之后,第一反应是端着餐盘告退。

开玩笑,再和你们聊下去,这饭我也不用吃了。

吃过饭后,李象便让人传召纥干承基与张思政。

“殿下!”二人齐刷刷地叉手一礼。

你别说,虽说当年二人是李承干豢养的死士,但是被李象洗白了之后,现在都快成李小象的死士了。

能给他们一个阳光下行走的身份,还给他们以地位,更兼李象给的工资出手也阔绰,这怎能不让他们二人死心塌地?

再加上李象还和二人约定下来,若是以后孩子想学文就去院,想学武就去军事学院,这个待遇更让他们忠诚度爆棚。

国人活在世上,无非为的就是一个子孙后代。

“孤打算交给你们二人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李象目光灼灼地看着他们俩。

“殿下,请下命令吧!”二人齐声说道。

“好!”李象十分满意他们俩的态度:“此前你们二人营救权万纪,已经证明了伱们的能力;如今在草原之上,有一位士子正冒着生命危险,为我大唐谋划,若不出意外,此人在孤身边历练个一二十年,便是我大唐的下一个房相。”

“孤决定派你们二人潜伏到他的身边,保护他的安全,必要的时候可以带他回到大唐。”

听到这个任务,纥干承基和张思政对视一眼,尽皆点头。

“殿下,没问题!这个任务我们接了!”

能不接吗?李象给出的这个评语,就意味着此人以后就是板上钉钉的宰辅。

能和未来的宰辅打好关系,去草原护卫他周全混个脸热,这简直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事儿。

这俩人,李象倒是也有大用,不过也要等到他们俩回来之后再说。

狄仁杰啊,必须得重视起来!

当然了,李象也是好信儿,想看看这狄仁杰是不是胖乎乎的模样。

纥干承基和张思政也不愧是死士出身,行动速度就是快。

经过两天的准备,他们带上了骆宾王的信物后,便启程前往草原,去寻找狄仁杰。

寻找狄仁杰自然是需要一点时间,与此同时,李象也收到了来自安东大都护府的战报。

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准确的说,是安东大都护府遇到了一点小麻烦。

新罗军队和唐军在阿利水附近有局部的冲突,按照刘仁轨和苏定方的说法,是新罗军队先对唐军进行挑衅,随后一支新罗的百人队被唐军全歼,尸体扔进了阿利水当中顺着河冲了下去。

当然了,涉事双方最后均称误会。

所谓阿利水,便是现如今的汉江。

在半岛三国时期,高句丽称之为阿利水,百济称之为郁里河,新罗人则称之为泥河。

唐军称误会的原因是不粘锅,新罗人称误会是因为敢怒不敢言。

李象看到这封战报后,在上面批阅道:“高句丽已亡,阿利水之名不详,此后便改名做汉江”。

他也没当回事儿,再说李象现在已经先入为主,就认为是高句丽人先进行的挑衅,所以才有的这次局部冲突。

李象不觉得有什么,但是这件事在新罗当中,却引起了轩然大波。

新罗朝野上下,俨然就已经分成了三派。

一派是以国王善德女王、辅臣金春秋为首,认为这件事的确不占理,就算是理论到天可汗面前,依旧讨不到什么好。

毕竟你新罗人不仅在泥河里撒尿,甚至还想独占泥河,不让唐军在泥河里取水。

另一派则是以真骨贵族毗昙、廉宗为首,他们认为大唐是在蔑视新罗,不把新罗放在眼里。

泥河本就应该是新罗所有,就算大唐是天朝上国,可也总得讲点道理吧?

所谓真骨贵族,便是新罗现如今的血统制度。

其实论起来就和印度的种姓制度一样,古时新罗实行的一种严苛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决定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社会等级制度。

新罗国的统治集团是由三姓王族和六部贵族组成,为巩固其特权地位,大姓贵族为了“别婚姻”,以森严的“骨品制”来划分血统与身分的阶级地位,在新罗贵族间实行了带有奴隶制残余的封建制的“骨品制”。

朴、昔、金三家王族地位最高,称为“圣骨”,大小贵族依次分为“真骨”、六头品、五头品、四头品等四个等级。

“圣骨”贵族能继承王位,在圣骨绝嗣之后,才轮到真骨来继承王位。

各骨品都自我封闭,互不通婚。

除此之外,等而下之的,还有三头品、二头品、一头品、平民、奴隶等等,不过这些都是不在贵族之列的非骨品,统称“贱骨头”。

现如今的新罗,“圣骨”只剩下了善德女王金德曼,还有她的妹妹真德女王金胜曼。

新罗人从中原学了一个同姓之间不能通婚,然后又为了保持血统纯洁性,就搞了一个女儿随母姓的骚操作。

长年累月的近亲通婚之下,导致圣骨的血脉越来越稀薄,这也是圣骨就剩下金德曼和金胜曼两个人的原因。

第三派,则是以金春秋的好友金庾信为首的一派,他们持以中立的态度,哪边都不想偏帮。

新罗的朝堂之上,已经开始因为这件事情而吵嚷不休。

毗昙和廉宗这一派,看似是为了所谓的“大唐不把新罗放在眼里”而愤愤不平,可实际上却代表着广大新罗贵族们的看法。

在他们看来,百济和高句丽,都应该是新罗的,毕竟新罗独自抗击半岛两国这么多年,对他们两国进行多年的削弱,这才能够让大唐轻而易举灭掉两国。

现如今大唐灭了两国,非但不走,反而还摘了桃子,在本地建立都护府,这可就真是让人难以忍受了。

高句丽和百济所占之地,本就应该为新罗所有,怎能让大唐独占呢?

其实说到底还是土地闹的,若是能够吞并高句丽和百济,那就代表贵族们也能分得更多的土地,他们又怎能不眼热?

别说是其他贵族,就算是和白会议的上大等阏川,也是默认了毗昙和廉宗的主张。

这想法听起来有些搞笑,但却是大多数新罗贵族们内心的真实写照。

而善德女王金胜曼,还有辅政大臣金春秋因为到过大唐,见识过大唐的强大,所以本质上是不愿意与唐朝起冲突的。

“王上!”毗昙站在下首,痛心疾首地陈述利害:“若是大唐一进再进,我等一退再退,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还请王上三思,团结我新罗上下,共抗大唐!”

听到毗昙的话,金胜曼默然不语。

其实道理她也懂,但现在大唐过于强大,她也不敢轻举妄动。

“住口!”金春秋呵斥道:“尔等竟敢口出妄言,难道就不怕天兵一到,让尔等立成齑粉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