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唐好圣孙! > 第272章 已有取死之道(求订阅)

第272章 已有取死之道(求订阅)

薛延陀人的这次突袭,可谓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按道理来说,如此大规模的突袭,突厥人如果不是傻子的话,早就应该发现薛延陀人的踪迹。

但是致命的问题在于,薛延陀人的这次行动,是有人配合的。

早在李思摩在朝中答应李泰的条件时,便引起了突厥一部分人的不满。

他们其实本来就看不太起李思摩,原本大唐让他们在定襄建藩竖屏之时,便不太配合李思摩的工作,更何况现如今李思摩还答应了大唐那么过分的要求。

这部分突厥人实际上并不想来定襄,对于彻底内附大唐,他们也是拒绝的。

之前在河套待的好好的,为什么非得动地方呢?

不过相比于彻底内附,他们则更希望在定襄这地方暂时苟且。

在他们看来,哪怕在北方苦寒一点,也要比失去突厥的习俗和身份,彻底融入到大唐要好。

若真是削去突厥名号,改易汉人风俗,行耕种之事,不出三代,突厥就会彻底消失在世界上,取而代之的便是新汉人。

另一方面,则是他们并不想放弃特权。

所以,在以阿史那弘恩为首的突厥首领的串联之下,突厥内部纠集出半数不愿意听从李思摩的部族,派遣使者来到了薛延陀的牙帐。

本就想要搞事的拔灼在得知这件事情之后,和阿史那弘恩这一派可谓是一拍即合。

双方当即一拍即合,并且就突袭定襄的事宜达成了一致。

双方约定,归附阿史那弘恩一同协从薛延陀的部族,会在头上围一条巾帻把脸蒙住,以此来区分敌我。

而约定的时间,正是阿史那弘恩负责定襄安全防卫的时间段,这也是薛延陀能够悄然无息接近定襄的原因。

有内鬼,终止交易。

拔灼一马当先,站在队伍的最前方。

深沉的目光望去,心里还在想着他爹夷男当年未竟的事业。

贞观十五年,当时的薛延陀正处于强盛时期,夷男膨胀之下,就想吞并突厥。

刚开始还算顺利,但直到李世绩带着三千骑兵入场之后,局势便急转直下,薛延陀人一溃千里。

经过这次大战,崛起强盛的薛延陀汗国遭到沉重打击,实力大幅削弱,夷男再也不敢想吞并突厥的事情,而是躲在角落里暗暗舔舐伤口。

对于这场失败,薛延陀人一直都耿耿于怀。

不能释怀的原因不止是因为打碎了他们称雄漠北的野望,更是因为在复盘之后,薛延陀人发现了自己的失策。

和大唐这样的庞然大物作战,单打独斗已有取死之道,必须要纠集一切能够纠集的力量。

于是,在总结出这些教训以后,新罗人就找上了门来。

拔灼又不是老实人,所以当然不会拒绝新罗人的邀请。

并且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之下,拔灼创造性地想起了西突厥人。

西突厥和大唐在贞观十六年的冲突,拔灼自然是有所耳闻,这也是他找上门的原因。

果然不出他所料,阿史那贺鲁的心里也放不下安西都护府。

现如今联盟已成,拔灼的心潮也万分澎湃。

如此牢不可破的联盟,还有谁能够抵挡?

就算是如大唐这般的庞然大物,恐怕也无法阻止我吞并突厥,称雄北地吧?

他现在有着绝对的自信,毕竟鲸吞突厥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

“传本汗的命令!”拔灼高声喝道:“捉住大度设,死活勿论!本汗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得大度设者,赏牛羊万匹!”

拔灼的悬赏,伴随着一声接一声的传话,从头传到了尾。

在如此重金的悬赏之下,薛延陀的士兵发出一阵欢呼声。

他们跃跃欲试,想要抓住大度设,向新任的可汗请赏。

拔灼张弓搭箭,冲着定襄城的牙帐射出一支鸣镝,高声命令道:“全军听令!进攻!”

伴随着拔灼的命令,薛延陀人开始向定襄城发起冲击。

今儿的月色不甚明,借着夜色的掩护,薛延陀人冲到了定襄城下。

早已经在此准备好的阿史那弘恩将城门打开,薛延陀人如潮水一般涌进了定襄城当中。

按照约定,帐篷上挂着毛毡的为投诚的突厥人,薛延陀的军队倒也恪守约定,并未对这些帐篷发起进攻。

在薛延陀人进入定襄城之后,突厥人也终于反应了过来。

只是此时已经为时已晚,他们根本组织不起任何有效的抵抗。

亲近李思摩的阿史那默咄见事情不妙,叫上了大度设一起,仓皇逃离了定襄城,前往南方避难。

定襄城当中,一共有四万余突厥人,并精兵三万人驻扎在此。

在阿史那弘恩的配合之下,薛延陀几乎是兵不血刃,只以损失不到百人的代价,就占据了定襄城,完成了先可汗吞并突厥的夙愿。

这样辉煌的战果,无疑是让所有人大为震惊。

薛延陀各部族在震惊之余,也开始对这位自立的新可汗归心。

草原上的人都认同强者,就像是他们认同李世民一样,不是因为天可汗这个名号,而是因为李世民手里握着数十万大唐精锐,是方圆数万里内最强的男人。

与女频的刻板印象不同,天可汗的伟力并不是来自于这个头衔,而是来自于他威服四海的兵马。

权力的来源是自下而上的,架构的时候才是自上而下,切记不要混为一谈。

拔灼能够取得薛延陀的汗位,一是夷男的认可,二是来自于他麾下三个嫡系部族和六万兵马。

而兵不血刃拿下定襄,则证明了他身为可汗的能力。

不过,在拿下定襄之后,拔灼却有些犯了难。

让他暴打突厥,那他的胆子不仅有,而且很大。

但要是让他打大唐的话,那就有点纠结了。

一方面是因为独抗大唐的话的确打不过,他虽然有些自大,但对于大唐和薛延陀之间的实力差距还是有着清醒认知的;另一方面则是在他的计划当中,的确是要与大唐交战,但绝对不是现在,而是等到唐军进入新罗之后。

现在去和大唐开战,那岂不是把大唐的注意力吸引到了他薛延陀身上了吗?

最起码也要等到西突厥或者新罗和大唐交手以后吧?

不过拔灼也没纠结太久,他很快便想起了一个人,一个帮他排忧解难,就像是诸葛亮一样足智多谋的青年。

他来到定襄突厥牙帐当中,派人去请怀先生。

拔灼知道自己的智商不是很够用,至少得比怀先生少两斤,所以他特地叮嘱了去请人的人,一定要毕恭毕敬,态度一定要好。

没过多久,怀先生就来到了帐篷当中,身后还跟着两个人。

“怀先生。”拔灼冲着狄仁杰一拱手。

狄仁杰身后这两个人他也认识,还是他在汉地给怀先生招募的护卫。

是的,这二人便是纥干承基还有张思政。

别看这哼哈二将平时脱线,但关键时刻总是能够神出鬼没,圆满地完成任务。

前段时间拔灼觉得狄仁杰孤身一人在薛延陀,也没人伺候他起居不是很方便,若是用薛延陀人吧……不懂汉话不说,还粗手粗脚的,根本没法子伺候人。

思想前后之下,便派人去南方的朔州请两名汉人护卫。

这个机会也正好被抓住,于是乎,纥干承基和张思政便顺理成章地来到了狄仁杰的身边。

“怀先生,怀先生……”

看到狄仁杰的第一刻起,拔灼便迎了上去。

这是对有大智慧之人的尊重,这一点拔灼还是相当懂的。

汉人管这个叫什么来的?对……礼……那个什么贤下士。

“可汗陛下。”狄仁杰笑呵呵地行礼。

“先生不必多礼,请坐。”拔灼先请狄仁杰坐下,而后自己坐在了一旁。

分主次坐定之后,狄仁杰率先开口问道:“不知可汗夤夜请怀某来此,所为何事?”

“不瞒先生,本汗的确是有事想请教。”拔灼当即便说道。

“哦?请教不敢当,陛下有话直接问怀某便是。”狄仁杰依旧是那副笑呵呵的神情,看起来就有一种莫大的亲和力,很难让人升起敌意。

“如今定襄城也已经尽归我手,剩余突厥残部已不足为虑。”拔灼组织一番语言后说道:“本汗现在尚有疑虑,下一步应当如何去做。”

“可汗陛下的疑虑,怀某自是知晓。”狄仁杰颔首而笑:“若是现在就和大唐正面对决,那么大唐定然会暂时搁置新罗方向,而全力对付薛延陀;而可汗的意思是,想要等到西突厥和新罗方向都开战之后,再坐收渔翁之利,可是如此?”

“怀先生果然神机妙算,什么都瞒不过您的眼睛。”拔灼心服口服地抚胸说道。

“怀某倒是有一个问题,想要问一问可汗陛下。”狄仁杰笑着问道。

“怀先生请说。”拔灼正襟危坐地问道,对于狄仁杰的问话,他一直都是严肃以待。

“怀某想问可汗陛下,薛延陀的敌人,只有一个突厥或者大唐吗?”狄仁杰问道。

拔灼想了一下,摇头说道:“不,大唐的仆从国也有许多,他们都是薛延陀的敌人。”

狄仁杰解释道:“这便是了,就像是前番贞观十六年时,在大唐的号召之下,突厥、吐谷浑、回纥、契丹、靺鞨、乌罗护、阿跌、拔野古、仆骨、同罗、敕勒九姓都加入了对薛延陀的战争当中,唐军在后方掠阵,其他部族在前方劫掠薛延陀。”

“而今薛延陀吞并突厥,已经在事实上走到了大唐的对立面,大唐对薛延陀进行征讨,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既然现在不能吸引大唐的注意,可汗陛下为何不先下手为强,翦除大唐羽翼,对回纥、契丹等部族先手进行打击,以免在将来和大唐的战争当中,这些部族在薛延陀的后方骚扰呢?”

“正所谓先小后大,先易后难,这个道理,怀某想可汗陛下应该不会不懂。”狄仁杰最后一锤定音道。

若是拔灼是穿越者,那肯定不会相信狄仁杰的话。

毕竟在七百多年后,也有一个大聪明听从了这么个“先小后大,先易后难”的建议,先将周王贬为庶人,逼迫湘王**,再将齐、代、岷三王接连找寻借口废为庶人。

后面的故事大家就都知道了,有一个燕王无奈之下只好奉天靖难,杀进南京,夺了鸟位。

щшш?Tтkд n?¢ 〇

而那个大聪明,也在宫里点了一把火,自己的下落也成了千古悬案。

但拔灼毕竟不知道这么个事儿,细细一思考,你别说,嘿……这怀先生说的还真的挺有道理。

“先生之言,令本汗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拔灼恍然大悟道:“前番在朔州之时,回纥等部族劫掠我薛延陀,此仇仍未得雪。而今,便是我薛延陀报仇雪恨之日!”

该说不说,这一套下来,多少有点吕布的既视感。

狄仁杰没有答话,而是自顾自地喝了一口薛延陀特色奶茶。

说真的,即便在薛延陀待了这么久,狄仁杰仍旧是没习惯这口味道。

不过有的喝就不错了,他也没嫌弃,把一碗奶茶喝得溜干净。

“事不宜迟,本汗这就去传令,让大军做好准备。”拔灼当即便起身说道:“谢过先生为本汗指点迷津。”

“指点迷津谈不上,可汗谬赞。”狄仁杰也起身还礼。

等到拔灼出去之后,狄仁杰又倒上两碗奶茶,给纥干承基和张思政一人一碗。

“谢谢怀先生。”二人应道。

别看他们俩是从四品,但面对狄仁杰这个太孙李象看重的人才,二人还是拿不起大的。

再说俩人也不是那种门缝里看人的人,这也是李象挺喜欢他们俩,觉得用着很顺手的原因。

当然了,看不起蛮夷,打一顿倭国使节并不算看不起人。

在突厥牙帐当中,狄仁杰也没多说什么,二人也是如此。

毕竟在别人的屋檐之下,万事还是小心为上比较好。

不多时,拔灼便派了人走进牙帐当中。

“怀先生,可汗请您过去。”

“嗯。”狄仁杰颔首,看了一眼张思政还有纥干承基,三人一起走出了突厥牙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