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唐好圣孙! > 第287章 蜀王来了不纳粮(求月票)

第287章 蜀王来了不纳粮(求月票)

听到李景仁那急切的声音,许敬宗心里打了个突。

会不会是殿下觉得许某的手段过于酷烈了?

一直以来,李象便是以点到为止讲武德著称,很少会对人行赶尽杀绝之事。

许敬宗心中也在嘀咕,到底是怎么个事儿。

他从李景仁的手中接过信件,深吸一口气,颤颤巍巍地去拆封。

“老许,你怎么了?”李景仁狐疑地问道。

“我无事。”许敬宗报以一记勉强的微笑。

他拆开信后,低头一看,不禁愕然。

信上哪里是批评他手段过于酷烈,而是批评他过于心慈手软。

好家伙,这么个保守派是吧,嫌弃我这个激进派过于保守?

按照李象的说法就是,像是这种蓄意对抗朝廷政策的,全收拾掉也无所谓,甚至还能够给地方扫平不少障碍,清扫出一部分尸位素餐之人,给更有能力的人以机会。

不过既然已经办了,事情就这么样吧。

总不能已经收了钱,又要反悔把他们拿下,这就是出尔反尔了。

许敬宗面色复杂地放下信,语带感慨地说道:“我真是没想到,殿下竟然会支持我如此处理宋家。”

“他也明确表示你心慈手软了,是吧?”冯清瞄了一眼那封信,笑着问道。

“嗯。”李景仁摇头叹道。

“当初殿下刚来登州的时候,若不是这五大家族识时务,恐怕早就被殿下所铲平了。”冯清追忆地说道:“从那时候起,我就知道,殿下不是一个心慈手软的人。”

“现在我知道了。”许敬宗将信件递给冯清,而后对他说道:“殿下的意思,这收缴上来的钱财,登州大都督府留下一百五十万贯,剩下的尽数押解到幽州听用。”

“嗯,”冯清虽说是不太舍得那些钱,但考虑到幽州建设也需要钱财,所以也就只能无奈忍痛割爱。

其实就算他不同意,也是无效的。

看到冯清有些唏嘘,许敬宗笑着安慰道:“冯长史也不必忧虑,其实事情也不是没有转圜余地。”

“哦?”冯清挑眉问道。

“你想啊,虽说这次这四家逃脱了制裁,但未必以后不会犯在检校的手里。”许敬宗笑呵呵地说道:“现在放过他们也好,这就像是年猪一样,等到养肥了再杀,总好过现在已经榨出油水再杀。”

杀年猪嘛,汉族自古以来的传统,吃的就是猪肉,不是什么狗屁大肉,没必要在乎任何牛鬼蛇神的情绪。

听到许敬宗的宽慰,冯清的眉头舒展开来。

“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那就暂且留着他们好了。”

说罢,冯清又说道:“不独是在登州,等到你们回到幽州之后,怕是又要掀起一阵腥风血雨。”

“殿下想要改革的心情十分迫切,若是改革的话,定然会牵扯到一部分当地豪强的根本利益,若是他们肯低头还则罢了,若是不肯低头,非要梗着脖子与殿下对抗,那可真就不知道死字是怎么写了。”

听到这句话,许敬宗不以为意地笑笑。

“既然他们找死,那就怪不得我许某人了。”

这话刚说完,外面便又传来一道声音。

“不是刚刚来信吗?”听到声音后,李景仁惊愕地看了一眼冯清和许敬宗,转身噔噔噔地跑了出去,不一会儿又拿着一封信走了回来。

“这是给你的,冯长史。”李景仁将信交给了冯清。

冯清不敢怠慢,他接过信,拆开后仔细一看,面色立刻凝重了起来。

“怎么了?”李景仁和许敬宗关切地问道。

“是安东大都护府。”冯清踱了两步,叹气道:“方才殿下来信,言说安东大都护府战事吃紧,新罗王室军节节败退,似乎是有五万倭国的军队渡海,加入了新罗叛军的一方,苏定方和刘仁轨已经下达命令,准备投入战斗,帮助新罗王室军抵抗叛军和倭国的合流。”

“什么?!”李景仁皱眉道:“倭国不是先前在海战当中败给了大唐吗,怎么还能组织起五万的人马?”

“倭国虽说地小国微,可毕竟孤悬海外,也没有什么战争侵扰。”冯清回答道:“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再次组织起五万兵马,渡海参与对新罗王室的作战,也实属正常——毕竟从辰韩时期,倭国就视新罗为禁脔。”

“不过这一次倭国似乎也是用上了全部的力气。”许敬宗笑笑:“就那片弹丸之地,先后派出十余万的人马渡海作战,估计已经到了极限了。”

“嗯。”冯清将信收好,放在案几上,而后说道:“当务之急,是要筹措出军需运输到安东大都护府。如今大唐还要应付来自草原上薛延陀的威胁,一时间无暇顾及安东大都护府,所以现如今,留给苏定方和刘仁轨的压力是空前的。”

“需要我们做什么?”李景仁挑眉问道。

冯清摇头说道:“并不需要,登州有直接通往平壤的航线,这件事我去办就好,你们还要回去复命,我就不给你们添麻烦了。”

“也好。”许敬宗颔首说道,“时间紧迫,我等明日便出发,从海路回往武清。”

在登州逗留了一夜,一是休整,二是等待将财货粮草装船,一时之间倒也出发不得。

第二天中午,等到装载完毕之后,许敬宗和李景仁也踏上了回到幽州的路途。

“景仁,这么早就回去也?”李愔在他那艘“镇远大将军”号旗舰上挥着手问道。

其实他一直对这艘旗舰的名字感到不满意,在他看来,这“镇远大将军”五个字实在是太长了,也太俗气了。

想了又想,他决定给大将军三个字优化掉,就叫镇远舰。

“不回去不行啊。”李景仁回答道:“安东大都护府的战况吃紧,倭国向新罗叛军增兵五万,新罗王室军节节败退,我们还要急着回去复命呢。”

“什么?”李愔眉毛一挑:“倭国人去新罗搞事情了?”

“谁说不是呢,这群小矮子。”李景仁冲着海水吐了一口唾沫,又冲着李愔叉手道:“大王,就此别过。”

李愔脑子里现在都是倭国参加新罗的事儿,哪有心思去回复李景仁,只是胡乱冲他叉叉手,便自顾自回到了船舱。

“这蜀王,怎么心不在焉的?”许敬宗在李景仁身边看到了李愔的神色,便笑着问道。

“不知道。”李景仁摊摊手:“他就是这么个人,人来疯的性子,许是又有了什么新乐子去寻,我们不必理会。”

许敬宗点点头,也没当回事儿。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李愔即将给他们整个大的。

回到船舱后的李愔心事重重地坐在胡凳上,好像那个叫做《思想者》的雕塑。

“大王,您怎么了?”蜀王府典军张思礼问道。

李愔没听见张思礼的话,还在那思考。

妈的,这群小倭奴,竟敢派兵前往新罗,帮助那群乱臣贼子?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大王?”张思礼再次问道。

这下李愔听到了,他回过神,啊了一声问道:“怎么了你?”

“属下是问大王可有心事。”张思礼关切地问道。

“无事。”李愔摇摇头,“只是方才听说,倭国向新罗那群乱臣贼子当中增兵五万,现如今安东大都护府战事吃紧,新罗王室军节节败退,本王想着,如今大唐首要的目的是处理薛延陀,至于安东大都护府,还要等到处理完薛延陀的事情才能腾出手来,所以……”

说到这儿,李愔问道:“你觉得本王能做点什么?”

“做……点什么?”张思礼虎躯一震,大王竟然还有这闲心呢?

“对,本王身为皇帝的儿子,大唐的蜀王,怎能袖手旁观?”李愔一副铁肩担道义的神情,看起来是那么的……不丢份儿。

“属下觉得,新罗、倭国联军势大——恕属下说一句不好听的话,就咱们蜀王府水军这两千多人,就算填进安东大都护府,也是杯水车薪啊。”张思礼迟疑地说道。

李愔一手揣在怀里,仰天四十五度角叹息道:“我又何尝不知道,但咱总归是应该做些什么……王府水军训练得怎么样了?”

“可以一战。”张思礼自信地说道。

李愔想了想,背着手在船舱里走了几步,而后说道:“若是在海上,与倭国运输粮草的水军交锋,你觉得有几成胜算?”

“这……若是敌我力量过于悬殊,恐怕吃不到什么便宜。”张思礼沉吟一番后继续说道:“但咱们的船胜在高大,就算打不过,跑也是可以跑的。”

李愔点点头,对张思礼说道:“去,以本王的名义,在登州筹买粮草……”

说着,李愔眉头一挑。

听到李愔的话语停下,张思礼迟疑地问道:“大王,您怎么了?”

谁曾想,李愔却忽然露出汤姆猫一般的坏笑。

“有了!”

“什么?”张思礼没反应过来。

“我是说,我有办法了!”李愔笑嘻嘻地说道:“去,传令下去,筹措一个月的军粮,随后同我出海,直捣倭国!”

听到李愔的话语,张思礼的嘴巴都张得老大,跟蛤蟆似的。

不是,大王……

您这就打算直接进击到倭国了?

“怎么,你有什么疑问吗?”李愔看了一眼还在惊讶的张思礼,不悦地问道。

“没,没有。”张思礼咽了口唾沫:“只是属下没想到,大王竟然这么大胆。”

“大胆吗?”李愔呵呵一笑:“常言说得好,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你想啊,前番倭国在与百济、高句丽的联合作战当中,水师尽丧;而今又派遣出五万军马前往新罗作战,国内防务定然空虚,若是我们趁着这个绝佳的机会,登陆倭国,从背后捅他的X眼儿,岂不让他们措手不及?”

你别说,你还真别说……

张思礼想了一下,觉得李愔这个计划虽说是十分大胆,但特么仔细一想还有点河里怎么回事?

但话又说回来了,这么就去倭国冒险……

“大王,这,咱们毫无准备,就带着这么多弟兄进入倭国,能行吗?”张思礼面色犹豫地问道。

“能行吗?”李愔冷哼一声:“有什么不行?本王身为一国亲王,皇帝的儿子,都能够以身犯险,难道就不能给弟兄们做出表率吗?”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毕竟咱们到倭国……”张思礼还在迟疑。

“张思礼!”李愔面色冷了下来。

“到!”张思礼下意识地回应道,用的还是李象的新军训练法作为回应。

“立正!”李愔再次下命令,而后上下一打量张思礼:“我问你,咱王府水军,谁是总指挥啊?”

“报告大王,总指挥是大王您。”张思礼回答道。

“大点声!”李愔叫道。

“报告大王!王府水军的总指挥,是蜀王!回答完毕!”张思礼嗷地一声。

“执行命令吧!”李愔最后下达命令道。

“是!”张思礼无奈,只得走出去,准备执行李愔的命令。

他倒是想劝李愔,但事实证明他劝不了。

现如今能够劝阻李愔的,也只有李世民和李象了。

但是问题在于,李世民在长安,往返一个来回,就算八百里加急也要半个月;李象在幽州,八百里加急往返也得七八天,等到消息传递回来,他们早就启航出发了。

至于说冯清,根本不在他的考虑当中。

就李愔这个浑人,给冯清面子叫一声叔,不给冯清面子直接让他滚粗。

无奈之下,张思礼只能严格执行李愔的命令,一丝一毫都不敢打折扣。

毕竟是要带着兄弟们一起出海的,总不能让兄弟们真因为后勤不足,在倭国饿肚子吧?

想到这里,张思礼也有点犯愁。

就算准备一个月两个月的军粮,多少也是沾点捉襟见肘。

他还在心中哀叹,能买多少就买多少吧,听天由命就是。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李愔当然也是知道这一点的,但是他根本就不慌。

在李愔看来,没粮食?那无所谓啊,倭国人有的是啊……

口号都是现成的,还是之前李象给他编的顺口溜。

吃他娘,喝他娘,蜀王来了不纳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