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唐好圣孙! > 第306章 日后在战场吃了败仗,别说是朕的学

第306章 日后在战场吃了败仗,别说是朕的学生就行

第306章 日后在战场吃了败仗,别说是朕的学生就行

“方才孙儿去了一趟大唐皇家文学院。”李象屁股半挂在案几上,“在幽州的时候,孙儿就以新教材培养了二十名教师,暂时让他们在学校当中任教,教授学生们一到六年级的课程。”

“嗯,朕听你在信中说过这件事。”李世民注意到孙子这不太雅观却有几分小帅的造型,眼角抽了抽,“有一句话你说的深得朕心,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确是这个道理。”

“阿翁果然有眼光。”李象竖起大拇指,而后说道:“其实今天来不止是和阿翁汇报这件事情,还有另一件事要和您说。”

“哦?”李世民挑挑眉:“你说,我听听。”

“就是,文学院有老师授课,军事学院当然也不能落下,所以便想请阿翁出面,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将们去军事学院授课。”李象笑着说道:“这样一来,年纪大的老将也能继续发光发热,还能把衣钵传承下去,大唐也得到了一批经受良好教育的将才,这可谓是一举两得啊。”

听到李象的话,李世民先是仔细想了一下人选。

嗯……药师不错,现在他还在府上深居简出,若是能将衣钵传承下来,也不失为一条路。

还有懋功,也是很不错的老师人选……

想到这里,李世民忽然就皱起眉头。

不对啊,这孙子……

请老将授课,竟然不请我?

独独忘了你身经百战,百战百胜的阿翁?!

李象早就注意到了李世民面色的变化,心中笑而不语。

“咳咳,那象儿觉得,都有谁适合去教书呢?”李世民清清嗓子,试图暗示自己的乖孙,请自己去军事学院当老师。

李象也是故意的,他故作沉吟:“嗯,依孙儿看,这老师,必须要选择身经百战的名将,而且要有赫赫战功,不然压不住军事学院的这群小子——孙儿觉得,卫国公就很合适,英国公也可以,江夏郡王其实也不错。”

“还有呢?”李世民又咳嗽两声。

“嗯,其实卢国公和鄂国公也行。”李象故意说道。

卢国公就是程咬金,而鄂国公则是尉迟敬德。

“他们两个?”李世民深吸一口气。

入你外姑(丈母娘)的,你请这两个脑子里长肌肉的,都不请朕这个名帅是吧?

“是啊,有经验的将军,他们二人不就是吗?”李象仿佛没意识到一样,自言自语,而后又说道:“鄂国公是将才,自然也可以教授冲阵的本事。”

听到这话,李世民不由得深吸一口气。

真正的冲阵名将,就在你面前呢!

没等老李生闷气多久,就听到李象悠然的话。

“对了,孙儿忽然想起来,阿翁您不就是大唐现如今最杰出的军事家,兼名将吗?”

这孙子……有眼光!

老李一下就欢喜起来,他给了李象一个“小子你很懂事”的眼神,又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十分矜持地说道:“是吗?朕在象儿眼中,是名将?”

“那是自然,就算孙吴复生,也不及阿翁万分之一也!”李象开始拍马屁,丝毫不讲基本法。

“咳咳,朕哪里敢与古人相比?”李世民瞪了李象一眼,不过这话语却没有丝毫怪罪的意思。

而后,话锋又是一转:“不过既然是象儿所请,那朕也不好拒绝,便勉为其难在闲暇时,偶尔去给学生们讲讲课吧。”

“那孙儿就代同学们谢过阿翁了……”李象笑着拱手道:“有阿翁为这些学生们授课,这些学生想不成才都难啊。”

李世民叹了口气,摆摆手说道:“说什么成才不成才,日后在战场上吃了败仗,别说是朕教的就行了……”

李象被这话噎了一下。

你别说,这话倒是还有几分道理。

“既然阿翁应允,那孙儿就放心了。”李象没去管老李那句话,而是继续说道:“等过几日孙儿分别去各位将军府上拜访,聊一聊让他们去军事学院授课的事情。”

本来老李想提醒一下,现在李靖在家里可是咸鱼得很,不一定会答应他的邀请。

但转念一想,刚才这混蛋孙子竟然敢以下犯上,公然调戏他老李,这钉子还是让你这年轻人去碰一碰吧。

想到此处,李世民便嗯了一声,表示你小子赶快走吧。

“那孙儿就告退了。”李象拱拱手,笑着离开了立政殿。

去老将们的府邸暂时也不着急,李象思来想去,琢磨着应当再弄一个成熟的武举。

军事学院与文学院一样,都是秋学制,李象也不打算给军事学院搞小学期,毕竟这课程也不像文学院一样紧赶慢赶,还有充足的时间去准备。

毕竟文学院讲什么课他有所准备,但军事学院应该上什么课他可是一头雾水。

倒不是说他专业性不行,只是没上过军校,他也不知道应该教什么课程。

不过话说回来,除了军事上的教育,思想方面也不能落后。

毕竟在李象看来,堂堂正规军就要有正规军的作风,可不能像土匪一样。

再说了,也得保证军队的忠诚性嘛。

在这方面,李象还是一直有觉悟的。

这样想着,李象便离开了立政殿当中,但他也没回武德殿,而是一路走出了宫,带着人来到了京兆府。

京兆府当中,坐堂当值的是骆宾王。

骆宾王正在案几后翻阅卷宗,见到李象来到京兆府,骆宾王还挺意外。

“殿下?什么风把您吹来了?”

他当然意外,自家殿下是什么性格他是真的知道,能休息绝对不会干活。

现如今有了十天的休沐,应该在武德殿莺歌燕舞呢,怎么会忽然来到京兆府?

“有点事儿,”李象左右看看:“升之呢?”

“升之兄在文学院处整理教材,顺便在拟定招生简章。”骆宾王忍着别扭说了一个后世的名词,而后问李象:“殿下,这文学院的招生究竟如何进行,这些日子可是有不少消息灵通的人过来打听,都想着让自家的孩子来上文学院中就读。”对于这些家长的反应,无论是骆宾王还是卢照邻,抑或是李象,都是不意外的。

毕竟这可是如今的大唐皇太孙办的学院,说明风向即将在未来发生改变。

现在不上车,还等着什么时候上车呢?

就算是傻子都能想明白,皇太孙是板上钉钉的接班人,他现在的政策就代表着以后他登基时候的改革方向。

不在这个时候打好提前量,难道等着临时抱佛脚吗?

“看来他们消息还是不够灵通啊,不然的话就知道应当如何进行招生了。”李象笑呵呵地说道。

“殿下您说笑了,招生的细节只有您和我知道,就连升之都是不知晓的。”骆宾王同样自信地回答道:“任那些人消息再如何灵通,都不会得知其中的具体细节。”

“孤相信观光。”李象和煦地说道,而后又问:“孤这次来就是为了这件事,拟定一下,十二月十五日正式开始招生考试,过几日升之的招生简章写好了,就在长安城的大街小巷张贴,无论出身,只要成绩足够优秀,文学院一概录取。”

听到这话,骆宾王张张嘴问道:“殿下,那番邦之人呢?”

“若是像怀化郡王所部突厥,可以入学;若是新罗人,两年后方可入学;若是高句丽、百济这一部分通过平叛进入到大唐之中的,三年后才可以入学就读。”李象挑挑眉,对骆宾王说道。

李象这样想也没毛病,毕竟历史已经证明了高句丽人对于大唐的忠诚。

不过实际上在高句丽覆灭之后,也就没了高句丽这个概念,提起来高仙芝,谁会觉得他是高句丽人?都是妥妥的唐人。

他分出年限,也是给长安当中的汉人一个交代,一个缓冲的时间,毕竟手心的肉还是更厚一些。

而给李思摩部突厥人如此机会,则是因为给他们机会也未必中用……

李象可不搞什么区别对待,在文学院的招生考试当中,不管你什么出身,都是实打实的分数,没有任何优待。

甭管你是什么突厥人还是高句丽新罗人,来到文学院一视同仁。

你别说你什么汉话说不明白,汉字认不多,这里是大唐,学不好汉字说不好汉话就别来文学院凑这热乎闹。

又想出人头地,又不肯融入我大唐,你让我也很难办啊。

这一点不仅是针对他们,同样是在针对达官显贵。

像是以权压人,想要多吃多占多弄几个名额进皇家文学院的,不可以,绝对不可以。

你今天敢以权压书院,明天就敢压皇太孙,后天就敢压太子,大后天就敢压在李世民身上。

怎地,大唐装不下你了?

要不要老李拿着弓,绝对让你体会到如兄弟一般温暖的掏心窝子(物理)。

骆宾王自然是知道李象的想法,他心悦诚服地拱手道:“殿下深谋远虑,臣远不能及!”

“瞧瞧,要不孤喜欢听你说话呢。”李象笑着赞了一句。

这话没说完,便听到外面传来一道声音。

“这不是象儿吗?怎么在休沐的日子不去探望我,却要在这京兆府当中枯坐?”

“是我高阳姑母来了。”李象无奈地说道,这人还没走进正堂呢,声音先传过来了。

果然,李象的话说完,便看李漱掀开帘子走进了正堂当中,一双凤眼似嗔非嗔地看着他。

“姑母。”李象礼貌地打着招呼。

“小没良心的,回家这么多天了,也不说来府上探望我和你长乐姑母。”李漱眯着眼睛走过去,坐在了李象一旁的椅子上。

身后的侍女将暖手炉递到李漱的手上,李漱顺势接过那兽形的暖炉,放到了腿上,藏在了狐裘当中。

虽说现在棉花生意铺开了,但像李漱这样的贵女,并没有穿那种肥厚的大棉袄,而是继续穿着华贵的皮草。

毕竟那棉袄实在是太蠢了,虽说保暖,可看起来一点都不美观。

“哪有好多天,我也是前天才回到家的。”李象连忙叫起撞天屈:“正打算今天的事情忙完之后再去探望姑母,却不想姑母先来了。”

话是这么说,但探望李漱还真不在他今天的日程表上。

李漱哼了一下。

“前日咱家家宴,姑母怎地没来?”李象小心地问道。

“前两日身体不适。”李漱摇头说道。

“身体不适?可让孙真人看过?”李象关切地问道,这关心还真不是作假。

看李象这丝毫不作假的关心,李漱浅浅一笑,而后说道:“无事,象儿放心就好,昨日已是好了,不然今日也不会来到京兆府。”

李象舒了一口气,笑着说道:“那就行,姑母可千万不要强撑着,有病的话就多多休息,你要累坏了谁帮我打理……”

“合着你小子关心我,就是为了让我给你做苦力?”李漱一脸黑线地问道。

李象嘻嘻一笑,刚才那话是他故意的,调节调节气氛罢了。

“看姑母说的,哪儿能啊?”

“哼。”李漱白了他一眼,又说道:“你姑丈不负你所托,长安下水改造工程完成得很圆满,具体的报告,我已经让人拟定好了,等到过几日你上值之后再交给你过目。”

“好的姑母。”李象颔首道,对房遗爱表示夸赞:“姑丈果然得力,姑母真是驭夫有道,调教的好啊!”

听到李象这句话,李漱开心地眯起眼睛。

这话说的可真是滴水不漏,既夸赞了房遗爱的能力出色,又夸赞了她李漱调教手段高明。

要不然说人家是皇太孙呢,就这情商抠出来上称一量,都得比正常人多两斤。

“这小嘴真甜。”李漱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棉花的制品在前几日也已经正式铺开,你别说,用棉絮填充的被子,果然要比锦被暖和好多……”

李象心想锦被?那是什么玩意儿?那在后世都是被称作夏凉被的玩意儿。

你想用这个东西来御寒?能比得上大棉被一团棉花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