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唐好圣孙! > 第308章 哎哟,你脸红啦?

大唐好圣孙! 第308章 哎哟,你脸红啦?

作者:林家龙女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2:51:00

第308章 哎哟,你脸红啦?

在海上漂泊了近一年,裴行俭现在就连走路都觉得飘飘悠悠的。

没奈何,在海上的时间太久了,每次路过南方的小国时,都是在陆上待不了几天,便重新回到船上,启程前往下一个国家。

好在他的收获还算不错,这一次从海上运了两百多万石的粮食。

毕竟这一次出海带的船也多,运力也充足。

只不过这些粮食若是想从洛阳运送到长安的话,多少还要费一些力气。

在洛阳筹备了几天,再加上之前便让人来到洛阳通过气,裴行俭便上下打点完毕,正式启程回到长安。

这一走就走了五天,等到他回到长安的时候,已经是十天后的事情了。

李象本来在长安城各处检查下水道的修建,听说大舅哥回到了长安,他当即便扔下房遗爱,回到了京兆府当中。

房遗爱:所以爱会消失的对嘛?

回到京兆府的时候,裴行俭正坐在椅子上和狄仁杰还有骆宾王喝茶,看到李象回来,他连忙站起身。

“守约,守约!”李象声音洪亮,伸着手走过去,一把握住了裴行俭的胳膊,“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

“殿下,臣幸不辱命。”裴行俭语气中带着激动:“这一次臣不仅带回了两百万石的粮食,更为大唐寻回了高产作物!”

“你的功劳,孤会如实上报给朝廷。”李象拉着他的胳膊,坐在一旁:“在海上漂泊这么多日子,可曾想念长安?”

“回殿下,臣没有一日不在想念大唐。”裴行俭目光闪动。

“既然回来了,就好好歇息些日子,”李象伸手拍拍裴行俭的胳膊:“辛苦了这么久,总该有些休沐的日子,一会儿先随孤进宫,与圣人报捷,而后再去武德殿见见阿姐,你们兄妹二人也有日子没见,阿姐还经常与我言说兄长在外漂泊,甚为思念呢。”

“是,殿下。”裴行俭沉稳地说道。

而后他又有些迟疑:“殿下,臣身为外臣,就这样去武德殿是不是不太……”

“没什么不好的。”李象摆摆手:“再说阿姐现在怀胎已有八月,身子总归不便,你还是入宫去探望她比较好。”

“雪青怀孕了?”裴行俭愕然地问道。

李象这才想起来,裴雪青还是在裴行俭走了之后才查出来怀孕的。

“这件事说来也是凑巧,你刚前脚离开长安,后脚太医便诊出阿姐怀孕。”李象笑呵呵地说道。

裴行俭感慨地说道:“我……”

还没说完,就把话给憋了回去。

这话多少有点不合时宜,本来想和杨戬一样感慨自家有后,却忽然想起来这孩子姓李不姓裴。

“你怎么?”李象关切地问道:“可是身子不适?”

“臣无碍,谢殿下关怀。”裴行俭擦擦汗,而后说道:“臣只是感慨,雪青当初还这么高的时候……”

说着,裴行俭比比一个孩童的身高。

“还在院中荡秋千的年纪,仿佛就在眼前,没想到时间一晃而过,都有孩子了……”

“谁说不是,倒是守约你,如今眼看着就奔而立之年去,还没有个家室。”李象上下瞅瞅裴行俭:“要不孤做主,给你介绍一个?”

“殿下说笑了。”裴行俭的脸腾地一下就红了,他长这么大还没对男女之事有过心思呢。

之前也是一直在琢磨进步的事情,另一方面也是在和苏定方学兵法,一来二去就把事情给耽搁了。

现在李象忽然提起来给他保媒,裴行俭竟然还有些害羞。

“哟,你脸红啦?”李象调笑着抻头看看他,眼见着裴行俭把头别过去,便和狄仁杰还有骆宾王对视一眼,尽皆大笑。

骆宾王擦擦笑出来的眼泪,调侃道:“我倒是没想到,裴将军竟然还会脸红……”

“谁说不是,要我说啊,裴将军身为殿下的外兄,就莫要客气。”狄仁杰也在旁边说道:“殿下既然有给你保媒的意思,那就应下便是,说起来,臣和观光还有升之的终身之事,也要靠殿下帮衬一二呢,哈哈哈哈……”

“好说,怀英,守约,还有观光,你们看上谁了,尽管说便是。”李象笑呵呵地说道:“到时候孤亲自替你们保媒。”

还未等三人说些什么,便听到外面一道青春的声音在呼唤。

“兄长!”

李象回过头,一下就看到黑了一圈儿的程处弼。

“处弼?”李象站起身,笑着走上前,伸手在他脸上揉揉:“怎地几月不见,却这般黑了?当心卢国公看到你,不认你这儿子了。”

本来程处弼酝酿的挺好的情绪,被李象这句话给撞稀碎。

他在脑海里想了一下,这事儿他爹还真的能干出来。

平日里天天嘲讽人家尉迟恭是黑炭团,现在他儿子成黑炭团了,多少有点多年之前打出去的回旋镖扎在自己脸上那种感觉。

还是扎一脸血的那种。

“兄长说笑了。”程处弼垂头丧气地低下头,整个人都失去了色彩。

“你这程三,殿下在逗你兀自不知?”裴行俭哭笑不得地说道:“这一次出海,可是立下大功,卢国公脸上也有光,爱你还不及,又怎会不认你这儿子?”

“是啊,按照卢国公的性子,恨不得和全大唐宣布,你就是他亲亲的儿子。”骆宾王也说道。

“当真?”程处弼虎躯一震。

“自然是当真。”狄仁杰含笑说道。

“那看来兄长又在骗我。”程处弼挠挠头,瞅瞅李象,又瞅瞅身后,没吱声。

李象:……

他现在多少觉得自己有点不道德。

耳旁也传来了一道熟悉的声音……

给程傻子买瓜子去……又笑着聊了一会儿,李象掐算着早朝时间已过,便带着裴行俭还有程处弼来到了皇宫。

两仪殿中,李世民抱着茶碗,拿盖子拨茶叶,细细地呷着茶水。

脸上也露出满足的神情,毕竟这大冷天的,喝上点热乎水实在是再美好不过的事情了。

“陛下,太孙殿下求见。”王德走进来说道。

李世民挑起眉,嘴上嘀咕了一句这孙子怎么忽然这么懂礼貌了?也不忘了说道:“宣他进来。”

王德走了出去,没多一会儿,便带着李象和裴行俭还有程处弼走进了两仪殿当中。

“阿翁。”李象很随意地打招呼,身后的两人却是老老实实地大礼参拜。

“臣裴行俭(程处弼),拜见圣人!”

“平身吧。”李世民扬起眉毛,他知道这两个人前几个月出海的事情,现在既然回到了大唐,那自然是有所收获。

李象招呼着内侍给二人看座,而后上前对李世民说道:“阿翁,这次守约还有处弼出海,共在南方诸国买了两百万石的粮食,还寻到了高产作物,现如今粮食已经被押送到了长安,后续事宜还请阿翁定夺。”

“两百万石?”李世民一下坐直了身子。

两百万石粮食,已经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这么多的粮草,已经足够支撑大唐发动一次灭国战役了。

“是的,两百余万。”李象笑呵呵地回答。

“不得不说,你们还真是给了朕一个惊喜。”李世民放下手中的书卷,笑着说道:“不止带回了大唐现如今最需要的粮食,更寻到了高产作物……”

“臣不敢居功,若没有殿下给出的方略,臣等也不会有寻找到高产作物、购买回这些粮食的机会。”裴行俭谦虚地说道。

“自家人知自家事,守约你就不必谦虚了。”李世民颔首道,对于裴行俭这小伙子,他很满意。

不仅是因为这小伙子是孙媳妇的兄长,更是因为这小伙子知进退,识大体。

“王德。”李世民唤道。

王德立刻站出来:“奴婢在。”

“拟旨,封裴行俭为闻喜县公,程处弼为东阿伯。”李世民几乎没怎么思考,便拟定好了二人的封赏。

“谢圣人!”二人喜出望外地拜谢天恩。

这两个封号,可都是有出处的。

裴行俭是绛州闻喜县人,所以按照这个原则被封为闻喜县公。

说来也是有意思,在历史上裴行俭便因为功劳不显而被封为闻喜县公,而现在的裴行俭起步就是闻喜县公,不得不说,有后台也的确是在官场上往上爬的基本法。

在裴行俭平定突厥之乱时,他曾向阿史那伏念许诺不杀他们,而侍中裴炎妒忌他的功劳,向高宗陈述意见说,阿史那伏念被程务挺、张虔勖威胁追赶,又遭碛北回纥的逼迫,没有办法才投降的。

李治自然是相信了裴炎的话,或许这个芝麻汤圆也有自己的考量在其中,总之结果导致阿史那伏念及阿史德温傅被处死,裴行俭的功劳也不予记载,只被封为闻喜县公。

而程处弼的东阿伯则是因为他爹程咬金的老家是济州东阿,所以便被封为东阿伯。

老李爱屋及乌,喜爱孙子之余,所以也就十分大方地给程处弼封了个伯。

可别小瞧这个伯爵,要知道程咬金是卢国公,这个爵位将来也是要传给长子程处默的;现在程处弼被封为东阿伯,程家可谓是一门双爵。

而程处弼也年轻,更是太孙的心腹之臣,将来程家一门双国公也不是没可能。

“平身吧。”李世民和煦地笑着,等到二人就座之后,他又问道:“看此前太孙绘制的地图,这半岛尚且不及大唐三分之一大,为何你们却能购买到这么多的粮食?”

“陛下有所不知。”裴行俭回答道:“半岛上一年四季炎热,只有夏天,没有冬天,全年都适合种植粮食;且半岛的作物产量也要比大唐高上几成,故而半岛诸国最不缺的就是粮食。”

“竟然一年四季都是夏天?”李世民一下就来了兴趣,“怪不得,怪不得,难怪他们那里盛产粮食,原来还有这个原因……”

李象眼看着李世民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就给他还有裴行俭、程处弼科普了一下为何会有一年四季,为何中南半岛会整年都处于炎热当中。

“自然果然瑰美。”李世民感慨地说道:“想不到一个四季之说,也能有这么多的学问……”

“是啊,若不是殿下今日如此开解迷惑,臣还真是百思不得其解。”裴行俭也同样在感慨。

“这世界也真是奇妙,北半球越往北越冷,南半球是越往南越冷。”程处弼对这个学说也十分感兴趣:“真想去南方看一看,看看这南极是不是如同兄长所说那般寒冷。”

“那可要等到造船业再升升级才行。”李象失笑说道:“现如今的海船,还不足以进行如此远的远洋航行。”

几人从天文地理,一直聊到中南半岛的风土人情。

这方面裴行俭和程处弼有话说,毕竟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他们俩是真正行了万里路的人,对于中南半岛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李世民也听着很感兴趣,眼中的光芒不断在闪烁。

“可惜这一片沃土,不能为大唐所有啊……”裴行俭最后做着总结,“若能被大唐所开发,那我大唐就在南方有了粮仓……”

“这件事不急于一时。”李象含笑说道:“先和半岛上的国家做生意嘛,让他们为我大唐种粮食,咱们用丝绸、茶叶等奢侈品来换取就是。”

“是人都会有贪欲,等到半岛诸国的王室贵族对来自大唐的奢侈品上了心,手中粮食却不够的时候,势必会对国中百姓课以重税,届时其国中自然民怨四起,而后……”

说到这里,李象住口不言。

有些话也没必要说得那么透,说透了反倒没意思了。

你别说,这话一出,在场的人都陷入思索。

喝,别说哈,这办法损是损了点,可的确也是管用啊。

再说这办法也不能说损,毕竟大唐也没蛊惑对方,锅也甩不到大唐的身上,那是你们自己国家的统治阶级不当人,我大唐只是来做生意的,和我有个锤子的关系?

(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