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大契昏君,败光国运成天帝 > 第0143章 前任丞相,现在的穆员外

第0143章 前任丞相,现在的穆员外

江南之地可是肥差,那可是整个大契最富庶的地方。

这里的官位怎么可能会空缺出来呢?

可陛下金口玉言已经说了,总不可能让他收回去的,但问题就在于位置是满的,难不成还要别人来让位置?

这样的做法显然不符合吏部的规定啊!

吏部尚书很是为难,也就来找芈天正询问该如何了。

“陛下金口玉言岂能不作数?”

“本相听闻,上次江南安抚使来信说,要在花河设府,不然就趁这个机会把花河设为花河府吧,让土铭做第一任知府就好了。”

运河之乱后,原本只是一个小渔村的花河,现在已经变成了重要的海运枢纽。

江南的粮食都要通过花河这个地方送往港口,然后乘坐海船一路北上。

江南安抚使也觉得花河这个地方越来越重要,所以就立即上书给了朝廷,请求将花河升为花河府。

升级为花河府之后,这一个小渔村就可以统领附近的几个县城了。

“丞相,一下子让状元郎直接担此大任,真的合适吗?”

吏部尚书有些惊讶的问道。

然而,芈天正却笑了笑。

“本相看到状元郎殿试的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曰:格物致志知行合一!”

“他能有这般志向,肯定不是普通之人,倒不如让他去试试,若是无法担此重任在找得力官员替换掉便是了。”

听到芈天正的建议,吏部尚书也是点了点头。

“那就这样办吧。”

接下来,土铭顺利的接到了花河府的任命。

他干脆连同聚会全都推掉了,在燕京城里都没过夜,直接乘坐着轨道车去了海州港口。

然后坐着海船一路南下,抵达了花河府。

海运之上的便捷一览无余,土铭坐在船上看到了不少的海船来来往往。

自从王月征服了高立和倭国之后,他们与大契之间的三国贸易往来就变得密切很多了。

不仅仅是官方层面上的交易,在大契解除了海禁之后,不少的商人也开始跑起了民间海运。

以赵王月原本的想法,是想让高立把多余的粮食拿出来贩卖给倭国,但很快大契商人就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把江南多余的粮食卖到倭国,成本要比在高立收购粮食低的多。

从花河府直接去往倭国的航线,迅速的被这群商人给开辟了出来。

之后商人又发现,江南的绸缎在倭国也是特别畅销的货物,于是便有了更多的商人把大契的丝绸倒卖到倭国去了。

如此一来,海上贸易变得更加繁荣,花河府的商人更是直接开辟了专属的航线。

这样虽然让大契的商人赚得盆满钵满,但却是坑惨了高立。

原本在高立这边能够出口的就只有粮食,现在江南粮商一进来,就直接把高立商人打的节节败退,他们只能放弃贩卖粮食,跑到大山里去挖人参了。

土铭抵达花河府,出了船之后他站在甲板上,看到的是码头上密密麻麻的都是海船。

如此之多的海船就摆在土铭的眼前,他瞬间就想明白了,自己上任要做的第一件事!

抽取商船税!

没错!

就是要对来往花河府的商船收税!

这命令一出,江南的海船集体抗议,就连江南的读书人也都骂土铭,说他与民夺利!

不过土铭并没有管这些,依旧是强硬的设立了口岸,还禁止了那些不肯交税的商船靠岸。

这场官与民之间的官司,最后打到了江南安抚使那边。

碍于土铭新科状元的身份,再加之是陛下钦点的官职,安抚使也只能与他站在一起。

有了安抚使的支持,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才算平息下来。

可还没多久,土铭就又惹事了!

他直接对花河府的丝绸工厂,征收布料税。

这直接就引起了江南民众的民愤。

当然,这里的民指的可不是普通老百姓,这个明民指的是江南的那些大财主,还有当地供养的读书人。

只有像穆员外,张老爹,王主顾这样的大财主,才能称得上是民。

穆员外在花河就拥有着良田千亩,是这一代最大的地主。

他同样也是花河府有头有脸的人物,这一代所有的读书人都知道他,甚至还会经常来参加他发起的诗词会。

每年都有不少歌颂他的诗词问世。

之所以会这样,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对读书人的供养,而另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他之前的身份。

这位穆员外叫做穆自清,乃是前任一品丞相!

在花河府这位穆员外,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

虽然是大财主,但这位穆员外对读书人还是很不错的,经常会资助一些家里贫寒,读不起私塾的年轻人。

可就是这样一个对读书人慈善的员外,对待普通的佃户可就没有那么仁慈了。

每年累死在他家田地里的佃户,不说成千上万也得有千八百之多。

花河府的人都说穆员外是大善之人,可那些在他家丝绸工坊里的女人们,经常被烧开的染布水烫伤或烫死,却没人说他是恶。

自从发现了海运贸易很赚钱之后,辞官回乡的穆自清就做起了海运生意,他做的便是绸缎工坊。

这种工坊大多数都是需要女人来做劳工的,他需要这些女人将手放进滚烫的热水当中把蚕丝剥离开来。

时间长了,这些女工的手基本上都没了知觉。

这些女工每天只能待在狭小又阴暗的工坊里作者最简单却最伤身的工作。

因为工作的强度很大,每日工作的时间还很长,所以这些女工基本上都是拖着疲惫的身躯在完成最艰苦的工作,稍有一点不留神,一头栽进染缸当中可就没命了。

大契以前是没有商税的,所以穆志清家的田地是不需要交税的,像这种工坊也是不需要交税的。

所以穆自清干脆建立了很多这样的工厂,把那些没有地种的农民全都忽悠进了工坊。

女的就做染布剥蚕,男的就做些搬搬扛扛的事情。

而这些被剥削的劳力却不知道,在外面的读书人是怎样对穆自清歌功颂德的。

穆自清以前是丞相,所以回到江南之后朝廷的官员依旧对他恭恭敬敬。

要知道,丞相虽然辞官了,但这么多年积累的人脉还在,可不是他们能惹得起的存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