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大契昏君,败光国运成天帝 > 第0285章 误人子弟

第0285章 误人子弟

“现在江南懂得元学的大儒也不是很多吧?”

孙殿听他这样问,随着点了点头。

朝廷推广元学的,立元学为朝廷正统学术,这件事办的实际上有些仓促。

元学在燕京城的传播还是比较广的,但在江南一带就没有那么多读书人学习元学了。

而且,土铭除了在新朝报上刊登过几篇文章以外,也没有出过什么像样的经文,为了能够凑齐元学的基础教材,那篇佚名的《拓论》都被塞进了元学经典之中。

反正元学就是个大框架,只要符合元学的理论,什么东西都是可以塞进来的。

元学到底要怎么来学,到底要考些什么,朝廷自己都不知道呢!

更不要说元学的课程该教一些什么了。

林玉说道:“大人,咱们现在要在江南找个元学大儒,那铁定是找不到的。”

“莫不如先开设几个课程,然后让学生们按照自己的意思去选学。”

“现在礼部也没有将考试的纲要编纂好,那就找一些比较实用的课程先用上,反正这些内容学生们学了也不会吃亏的。”

孙殿思索着点了点头。

他问道:“那现如今有什么课程实用呢?”

林玉立刻说道:“当下江南商贸繁荣,最实用者莫过于算术了。”

“各家店铺都需要会记账的先生,前几日我还听说花河府的账房先生辞职了,说是被一家海贸商行给挖去了,开了三倍的银子。”

孙殿倒吸了一口气。

江南的财政富庶,官吏的月银一般都不是很低,最起码保证生活开销是够的。

三倍的银子,完全能够证明账房先生在江南的紧俏了。

林玉继续说道:“那咱们就先开设一些算术的课程让学生们先学着,反正这些知识也都是能用得上的。”

孙殿点了点头,来公学院求学的都是些穷苦人家的孩子。

现在江南士绅大户人家都还在观望状态,而且都是耻于将子弟送来公学院的。

不要钱还管饭,这就有不少家境贫寒的人家,为了能让孩子有更好的发展,把他们送来公学院了。

这些孩子们的野心不是很大的那种,非要一定考上举人进士不可。

只要能够在衙门口里找到个吏员的公差,不少家庭都觉得是自家祖坟冒青烟了。

所以,让他们先学习算术,一定是可以的!

他们也一定会很愿意接受的。

林玉继续说道:“据我所知,这元学讲究个格物致知。”

“我听说现如今江南也缺少能摆弄机械的人。”

“要不然再开设一门工匠方面的课程,这样应该也是很不错的。”

孙殿想了想也是点头认同。

眼下工匠的地位也是在不断攀升的,高永鑫升迁之路虽然有他皇亲国戚的身份原因在,但至少也能说明朝廷对工匠的重视。

高永鑫的很多徒弟也都走上了仕途的道路。

不少地方上的名匠,也都得到了朝廷官员的身份。

讲一些关于机械方面的原理,教一教关于机械运行方面的理论,这也算得上是元学的范畴吧?

也算是,对不对?

孙殿自己也不懂的元学,只能任由自己想象着来了。

林玉又说道:“算术和机械这两门课程都有了,诗词歌赋方面的也应该教授一些,这些在江南肯定能招募到先生的,这个就不必愁了。”

孙殿依旧点头。

林玉又继续说道:“当下江南海贸繁荣昌盛,也需要能够与番邦之人交流的人士来做翻译。”

“要是能弄上几门语言课程,聘请一些先生,看看学生们都喜欢什么语言,这方面就可以不必强求了,让学生们自己选修就行了。”

孙殿连连点头,总觉得林玉说的什么都对。

“最后就是音律绘画方面的了,这一类和语言方面的差不多,都让学生们选修就行。”

林玉说完,孙殿很是满意的说道:“先生大才,你的这些建议实在是太好了。”

两人欢快的把这件事情给定了下来,但他俩似乎都没发现,自己搞的这个公学院,好像没有什么是教授儒学的课程了。

朝廷对于兴办公学院这件事,还是比较看重的。

户部大笔一挥,直接从孙殿查抄盐商的财产中,拨出了很大一部分交给他来办公学院。

户部还准许孙殿征用了盐商的大府邸,改造成了江南公学院。

大契刚刚建朝那会也是有公学院的,不过还没有坚持几年的光景,随着地方财政上的困难,公学院就面临了银两拨款不足的问题了。

教育就是这样,有人退市就一定会有人入场。

朝廷的公学院开不下去了,那士绅投入的私塾就开始上场了。

大契建朝时期公学院的收入全都是要依靠着朝廷拨款的,但朝廷刚刚建朝本来开销就是很大的,又遇到连年旱灾或是荒年,经常没有多余的钱两给公学院开支。

孙殿和林玉聊天的时候就提起了这件事,他想着一定要吸取当年的教训,能让公学院自负盈亏那就更好了。

之前听取了林玉的意见,孙殿在花河府开设了公学院,设立了元学、算术、机械等课程,又外设了琴棋书画与诗词歌赋等选修课。

这样的课程设计一出,果然就被花河府的士绅们给讥笑了。

地方上的士绅豪强,都说孙殿就是个啥也不懂的文盲。

如此的文盲居然还好意思牵头办学?

居然要在学院中教授学子们这些下三滥的东西!

简直就是误人子弟!

然而,孙殿的课程安排虽然士绅们看不上眼,但却受到了百姓家的追捧。

自从土铭在花河府开始了变法之后,这里就成为了江南一带最为富庶的地区。

凭借着花河港口的地缘优势,现在花河府已经是江南最大的郡县了。

而花河府所在的特殊地理位置,也决定了这里对人才的苛求。

不管是会算术的账房先生,还是懂得机械维修的师傅,亦或是懂得番邦语言的翻译官,甚至是会些吹拉弹唱的人,也有很多酒楼争相聘请。

公学院开设的课程,在老百姓的眼中看来,那是绝对务实的,如此自然受到了百姓们的追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