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大契昏君,败光国运成天帝 > 第0294章 恶法?

我,大契昏君,败光国运成天帝 第0294章 恶法?

作者:疯子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4:02:40

第0294章 恶法?

其实理由也很简单,甚至有些摆烂。

属实是因为大契朝廷没有那么多人力和物力,去核算商客们到底赚了多少钱,应该缴纳多少税。

在大契这个年头又没有税务系统,也没有银行t 1结算系统,一个人能赚多少钱,可能连店铺里的伙计都算不明白。

甚至很多的掌柜的,他们都不知道自己准确赚了多少钱。

大契朝廷的一个县令管辖范围是很大的,而且县衙要管理的事务是方方面面的,从刑事诉讼到劝农劝学,从水利建设到郡县发展。

甚至连县里的乡勇操练这种事,有可能都需要县令亲自去操管。

而就算把整个县衙里的官吏,再加上私募来的吏员全都放在一起,那也不过百人。

这百十来人站在一个屋子里看着挺多,但若是对接那么多工作的话,就显得远远不够了。

朝廷对于县令的考核也是比较严苛的,最主要的考核部分主要集中在掌管的郡县内,人口增长指数上。

所以对于商税征收的事情,就算是县令想要收,那也是没能力收的。

大契现在的商税并不多,只是百两抽二,也就是一年的收入只抽取百分之二。

不过就算如此,商税这方面的征收依然是连年下降。

孙文钱给出的理由倒也挺充沛的,大契建国的时候,征收的商税比现在多多了。

而现在大契的商业,要比建朝初期还要好的很多,可商税却比当时少太多了,这明显是不合理的。

孙文钱是这样认为。

这倒并不是朝廷政策的问题,而是商客之中普遍存在瞒税的行为。

但孙文乾认为,能出现这种事情全都是因为县令玩忽职守造成的。

朝廷应该把商税的征收,纳入到对县令考核里。

孙文钱的奏折一出,整个朝堂立刻震动了起来。

言官们纷纷指责,说孙文钱这种做法就是与民夺利!

其实言官们的说法倒也是正确的,如果把商税的增长作为朝廷考核的目标,而县令这个级别的官员,对于他们来说考核就是升迁标准。

如果连续两次考核都不通过的话,那很有可能就会被免职了。

真要这么一来的话,县令们为了自己的考核能够顺利通过,必然会将压力转到百姓身上,以此来填补商税。

甚至很有可能会出现,普通百姓因为县令征收商税而破产,好不容易过上的小日子直接破灭。

这种事情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真的有先例。

言官们拿出前朝时期的教训,来反对孙文钱的奏折。

所以,孙文钱提出要加重商税的征收,这一说法直接就犯了众怒。

文武百官甚至普通百姓不满,但方景确实很开心,很满意。

他立刻降下圣旨,支持了这一条新政。

圣旨一下,言官们全都说不出话了。

上次他们被廷仗之后,对于皇帝的旨意敢于反驳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这次的新政,那可是皇上和政事堂次相一同颁布的法令,谁敢作对?

反对皇上很有可能被杖责,反对政事堂就有可能被发配。

难道是在燕京城为官不香了?

于是,在朝廷的反对声中,孙文钱下发的第一条法令得到了实施。

大契全域范围内,正是加收商税并且纳入到县令的考核之中。

如果没有遭遇灾情的话,商税依然出现减少情况,那么这个郡县的县令就要被追究责任。

这条法令立刻就实施了起来。

然而,朝廷上下都反对的政策,刊登在新朝报上之后,却受到了广大百姓的一致好评。

理由也很简单。

这些表示欢迎的百姓都是最底层的,他们的想法也很简单,就是仇富。

有钱的人多交点税怎么了?

大家不都很开心吗!

而且,有不少的大户人家也都是那种为富不仁的存在,他们多交税正常啊!

如果说孙文钱的第一条法令只是引起朝廷议论的话,那么第二条法令则是遭遇了巨大的反对。

孙文钱认为,百姓们抵御灾年的能力很差,经常会出现辛辛苦苦几十年,一下回到富裕前。

所以朝廷就应该扶持这些百姓!

孙文钱要求朝廷重新施行“春苗法”,为百姓们提供无息借贷。

这本奏折一出,朝廷方面彻底混乱了起来。

孙文钱所做的这一切,到是和已经离开燕京城的芈天正,关系不大了。

作为这次对战古波斯的使相,朝廷的恩宠可以说是相当的重了。

大契朝廷破天荒的拿出了同三司的待遇给芈天正。

同三司,其实就是一种加官。

三司代表的是,太尉、太傅、太师。

这三位都是正一品的大官,在大契朝廷来说,三司一般都是死后才给追认的,所以芈天正被授予的头衔是同三司。

也就是可以享受三司的待遇,继续丞相的官位和权力。

这在大契朝廷的历代之中,也是前无古人的。

芈天正也是万分的激动,这充分说明了朝廷对他的信任和支持。

芈天正此时已经坐着轨道车来到了青州。

前任政事堂五房公事李彪,本来就是芈天正的人,如今他也从政事堂中退了下来,跟着芈天正成为了他的长史.。

这芈府长史算得上是正四品的官了,这么说的话他李彪就是跟着升官发财了。

芈天正和李彪正在讨论着当下朝廷中的大事,听闻孙文钱迫不及待的要实施春苗法案,就连芈天正也叹了口气。

“这个春苗法,当年我就和孙文钱商量过,不过因为阻力实在太大了,所以就一直没有推行下去。”

李彪说道:“这是为何?”

“春苗法不就是朝廷给百姓提供低息借贷的吗?”

芈天正点了点头说道:“也可以这么说,但也不然。”

“这春苗法从秦初便有了,之所以当下朝廷对此法案如此敏感,实在是因为前朝王大夫的变法,其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这个法案。”

“自从王大夫变法失败之后,后代的读书人就都将这败的责任归结给了春苗法。”

“这一点在读书人的心里,已经达成了共识。”

“孙文钱现在想要重新实施春苗法,阻力自然是不会小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