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大契昏君,败光国运成天帝 > 第0327章 朝廷真正的危机

第0327章 朝廷真正的危机

吏部犯案的官员居然没有受到一丁点的惩罚,而他们的主官,吏部尚书却因为这件事丢了官。

很快,吏部侍郎就将变革的方案呈给了方景。

“抽签?”

方景看着奚言呈上来的奏折,心里很是疑惑。

奚言是吏部的侍郎,现在吏部尚书已经辞去了官职,那么他便是这吏部当中最高的主官了。

方景斥责了吏部一通,没想到这奚言居然拿出来了这么一个方案。

抽签决定!

若是遇到朝廷有哪里的官职空缺了,那就让候补的官吏们进行抽签。

谁抽到了哪里,就要去到哪里为官。

抽到官职的就立马去上任,没有抽到官职的那就只能等待下一次。

这个方案嘛……

怎么有点蛋疼的感觉呢?

方景看着手中的折子,总感觉奚言给出的这个方案有些不靠谱。

对啊!

不靠谱就对了!

若是这个方案给出的太好了,那岂不是国运又要涨涨涨了?

不靠谱的法子,反而成了很不错的选择呢!

没毛病!

方景看过之后,对奚言赞许的说道:“好!”

“这个法子甚好!”

“奚爱卿果真是才子啊!”

“今后这吏部选人,就用抽签的方式了!”

这结果一出,整个燕京城都不淡定了。

朝廷任命官员岂能儿戏?

朝廷现在居然要用抽签的法子来解决?

燕京城的读书人甚至编排出了一个故事,说这吏部侍郎奚言就是抽签抽来的官。

不管这些读书人是怎么非议的,吏部最后还是照用了这个法子。

朝廷对吏部变革的消息也传到了国子监这里。

当下,土铭已经就任国子监祭酒了。

彭华是这国子监上三舍的监生。

现如今朝廷更是加强了对国子监的重视,监生的身份也比之前要尊贵的很多。

这监生的授官起点就很高,起码也是七品以上,但他们不能担任朝廷中这些清流的官。

不过这样一来,也是比举人的起点高出很多了。

当下燕京城中的权贵大户,也是很乐意将自家子弟送进国子监中读书的。

彭华倒不是什么权贵家的子弟。

他是真真实实的从国子监中一路披荆斩棘,这才获得了监生的资格。

现在的他就要被授官了,所以特地跑来国子监中找祭酒土铭,来辞行的。

“大人,学生就要去授官了。”

彭华对未来很是期待,他兴奋的说道。

这踏入官场仕途的第一步,必然是很重要的。

他彭华除了兴奋之外,多少也是很忐忑的。

“听说眼下吏部授官都是用抽签的方式,朝廷任用官员这等大事,怎会如此儿戏啊?”

“眼下朝野内外都传,说吏部侍郎奚言大人,他就是抽签抽来的。”

“坊间学生还听说,他的侍郎位置,也是陛下抽签给他抽到的。”

彭华摇了摇头说道:“学生是万万没有想到,朝廷居然要到这种地步了。”

土铭却微微一笑说道:“不然啊,我倒是觉得这个法子很不错。”

彭华一愣,随之抬头看向了土铭。

“大人?”

土铭说道:“这世间最难之事是何?”

“我觉得当属公平二字了。”

“那些等待选官的人也是最希望公平的。”

“眼下还有比抽签决定,更公平的法子吗?”

彭华愣住了。

他辩驳道:“难道不是以才学量高低的吗?”

土铭摇头笑道:“大家都是举人,都是科考正牌出身,难道要为了一个官职再考一次?”

彭华闻言摇头。

土铭又说道:“再者说,一次科举真的就能证实出一个人的才华高低?”

“多少贤能都出身非科?”

这下子,彭华彻底愣住了。

他也并非是科举三甲出身,所以才走了国子监监生的路子。

确实不能仅是通过一次的科举,就决定出一个人的才能有多少。

土铭又说道:“把话说回来,就算科举完全公平,那就能说明,才学高的人就一定是好官?”

彭华依旧呆愣。

土铭说道:“咱就说孙殿孙大人吧,他的才学如何?”

“这一点大家都是知道的,可这并不妨碍人家成为一个好官。”

彭华对土铭所说的,一时间无言以对。

土铭笑着说道:“若是以家财来计,以学识来计,这不又回到了中庸之道的老路上了吗。”

“不管是什么样的选官方式,那些权贵必将能找到漏洞,就像之前那些舞弊之人一样。”

彭华点了点头,似乎是听懂了。

以前吏部选官,自然是要把那些有关系有背景的人分去肥差的地方,那些有权有势的子弟一定能分到很好的官职。

彭华在国子监待了很多年,也见过不少比他聪颖比他还要有学识的师兄,可最后他们还是被分去了很偏僻的地方为官。

那些权贵家的子弟,不管有没有多少学识,只要一授官,铁定是个肥差。

这种不公平在寒门学子的心中,早已不是权臣歹人的计谋了,已经是朝廷不公正的印记。

现在吏部要用抽签的方式授官,虽然寒门学子时不时也会戏谑几句,但他们还是觉得这种方式挺好的。

毕竟之前那些肥差是怎么也不可能落在他们这些人头上的,现在却有了一丝丝的希望。

而且,抽签之后就算是没抽到好地方,那也只能赖自己的命不好,自然是心服口服的。

土铭又说道:“再者说了,科举的最根本目的就是给朝廷选贤举能的吗?”

一听这话,彭华立刻反问道:“大人,难道不是吗?”

土铭摇了摇头说道:“前朝并没有开过恩科,那朝廷就没有良人贤臣了?”

彭华又愣住了。

土铭继续说道:“不管是秦时的军功爵位,还是汉时举孝廉,朝廷都是有人才可用的。”

“其实朝廷开恩科,本来就不是为了选拔人才的,只是为了抑制豪门,给寒门子弟一个出路罢了。”

“本朝建朝不过百年,吏部中就有人败坏成了如今的样子,那些权贵家的子弟踏上仕途,总要比寒门子弟好出头吧?”

“起点是不同的,自然结果也各不相同了。”

“这才是朝廷真正要面对的危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