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大契昏君,败光国运成天帝 > 第0362章 契货

我,大契昏君,败光国运成天帝 第0362章 契货

作者:疯子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4:02:40

第0362章 契货

要说这些官吏也是实在没有办法了。

现在的江南农户基本上都开始种植桑田了,根本就不能可完成朝廷派发下来的粮食任务。

如果官府要强制这些百姓上缴粮食,那肯定要引起很大的抵触,甚至可能会发生矛盾。

到时候,若是引起了民变的话,那可就不好收场了。

官府统一向南洋采进粮食,这本来是个很好的办法,百姓们因为中间有利可图,所以对官府的这种做法也是很支持的,就算是让他们交钱也是没问题的。

而且官府统一采购的方式,也是购买量很大的,南洋那边的商人也是很乐意接单的,甚至有的时候还是很好议价的。

这本来可以说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若是现在也能低价采购来粮食,官府到是可以多出一些银子,这也是可以的。

所以,如何能够低价的购进粮食,这也是成为了江南所有官府都关注到的事情。

孙殿笑着说道:“办法很简单啊,你们只需要找那些南洋商人去签订个价格就好了。”

众人闻言,脸上皆是茫然。

孙殿见他们没有听懂,便继续说道:“你们以前跟南洋商人签订价格的时候,是不是只购买了他们手中的现货了?”

“这次你们不买他们手中的现货,转而去买他们几个月以后的粮食。”

“但是要在契约上写明白了,到提货的时候,价格也要按照现在双方签订的价格来。”

“这样一来,官府在收到银子之前就先和那些南洋商人签好了文契,只需要等到了日子,购买完税之后的粮食就好了。”

众官员一听,恍然大悟。

“大人是要咱们先付银子,购买日后的粮食?”

孙殿点了点头。

“不错!”

“你们先挪用一笔银子,把商人的钱付了,然后约定几个月之后交粮就好了。”

“这样不管粮食的价格如何变,衙门总是能收购到足量且合心的粮食了。”

众官想了想,居然全都觉得孙殿这个办法可行。

先给银子,然后等几个月后再给粮食。

这样的话就相当于把涨价的风险给转嫁到商人头上了。

就算到时候粮食的价格比较贵,商人们也必须要按照之前签订的文契来交付粮食。

如果再遇到了上次海盗的事情,官府完全可以凭着文契拿到粮食。

这样的交易方式,那些大粮商也是很愿意接受的。

因为约定好的收购价格也并不是很低,如果到时候粮食的价格掉了,他们也不用把银子退还给官府,这样他们也就能在其中赚上一笔了。

商人们如果觉得不保险,怕日后的粮价会涨,也完全可以拿着官府的钱来囤一部分粮食,等到了约定的日期,把这些粮食给交付出去就行了。

如此一来,粮商们手中有了更多的活钱,他们也可以拿出去做别的,说不定还能赚到更多的银子呢。

这一举动可谓是双方互惠互利了。

江南的官员全都纷纷称赞。

激动之余,他们对孙殿询问道:“孙大人啊,那就请您给这样的交易方式赐个名吧。”

孙殿想了想,直言说道:“既然签的是契约,买的是他日之货,那就叫契货吧。”

契货!

众人品味了一会,纷纷点头。

所有人都觉得这个名字叫的朗朗上口,也很容易就能被人理解。

于是契货这种交易的方式,很快的就在花河府治内流传了开来。

没多久后,在花河府最大的粮食市场上,契货的交易方式就正式的被推出了。

这样的交易方式一经推出,就立刻受到了买主和商人的大力支持和欢迎。

负责采购粮食的各个衙门口都高兴坏了。

虽然这样赚的银子少了点,但好歹不会像之前那样亏本了。

而那些商人们也是很高兴的。

能够先拿到银子,这样手中就有了很多的活钱,也不用囤积那么多的粮食了,风险也就小了很多。

而契货定价的时候,总会比当前市场上的价格高一些,所以只要他们在交付日的时候,能比现在的价格低一点点,他们都能赚到钱。

一些稍微保守点的商人,他们则是开始兴建起了粮仓。

干脆把粮食先一步买进来,然后存在粮仓中,等到交付日的时候,只赚那么一点点差价就行了。

……

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大契正是发行银票的日子了。

按照孙文钱的要求,在燕京城建立了一个大契金储票行,这里是专门存放朝廷的信誉金的。

信誉金。

就是每发行一张银票,朝廷就会在大契金储票行中存进等额的金子。

当然,除了燕京城之外,朝廷在另外十多个经济发达的城市,也都建立了这样的分行。

这些分行也是会跟着总行,一起承担发行银票的任务。

政事堂的官吏们手中拿着的,就是最新印发出来的银票。

淡雅清香的油墨味,还依然在纸上留香。

所有人看到这印刷精美的票子,全都震惊了。

大契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也在迅猛发展中。

因为新朝报的用纸需求巨大,所以还是按照之前的造纸法肯定是不行的。

若是依旧沿用之前的造纸术,别说是新朝报,就是这次银票恐怕都印刷不过来。

就在前一段时间,几名造纸老工匠坐在一起研究了起来。

他们在户部的指导下,联合开办了一间燕京城造纸工坊。

这家造纸工坊所使用的是完完全全的流水作业,从木材打成纸浆,再到出成纸张,全都是清一水的流水线。

这样一来,大契的造纸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几名老工匠的造纸工坊也发了一笔大财。

新朝报知道了这件事之后,立刻和造纸工坊签订了长久合作的契约,约定每个月都会固定日期来工坊中进购纸张。

不过,新朝报用的纸张并不是很精致的那种,甚至摸起来还很粗糙。

倒不是因为新朝报抠门,也不是经费问题,完全是因为报纸这种东西看过一次之后很少会有人在看了,印刷的很精美成本自然也会涨上来,也就产生了不必要的浪费。

但银票的印刷可不能这么粗糙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