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大契昏君,败光国运成天帝 > 第0487章 万一要是考中了呢!

第0487章 万一要是考中了呢!

虽说是没什么太大的用处,但在大契上下来说,能有个秀才的身份还是很吃香的。

因为中了秀才也算是有了功名在身,若是不想继续赶考了,就留在当地,在官府之中寻个吏员当当,也是非常轻松的。

如果嫌弃吏员赚的太少,那也完全可以去工坊和商铺之中。

秀才完全可以做个掌柜了。

若是碰上个胆子大点的,愿意出去游历闯荡的,那也可以去很多的地方。

比如说去了东宁、圣麋、高立亦或是倭国,就算是到安南或是南洋,最起码也能被委任一方,做个县太爷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如果更有闯劲的,去了利亚大陆或是身笃的话,那完全可以当得上当地的高官了。

所以,别看大契现如今的读书人多,可是秀才的含金量确实只增不减。

当然,这些出路都是中了秀才之后不愿意再继续赶考的了。

如果想要继续赶考的话,中了秀才之后还可以考举人。

如果像是熊泰和郑景那样考中了举人的话,那可就厉害了。

如今朝廷礼部已经修改了法案,只要是中得举人就可以免去一切费用,入国子监进修。

只要在国子监研修三年期满,毕业成绩合格者,都可以去吏部寻个小官来做。

这样一来的话,举人完全是有资格出任那些偏远一点的小地方,去当个县太爷的。

或者去一些比较富庶的地方,做个主簿也是不错的。

在眼下这个光景里,谁要是能中个举人,那对于普通人家来说,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了。

当然,中了举人之后也并非是只能入国子监进修后外派为官,还可以有另外的一条路。

那就是能在国子监中读好书,之后快毕业的时候去参加三监会考。

如果能够顺利通过三监会考的话,那在国子监中毕了业之后就可以获得正牌进士的身份。

若是真的能拿到进士的身份,那可是祖坟冒青烟的了。

显然,和文的父亲对他也并没有那么高的期望。

他的父亲只是想着,他能考中个秀才,那就可以回家来继承家业了。

而景仲就又是一样了。

景仲的家境也是很不错的那种,但他并不是像和文那样,他只是家中的次子。

要知道,按照大契人的传统,次子只能得到一笔财产,之后就需要自己去另立门户了。

现在家中的基业,那都是长子的。

景仲的母亲是很喜欢他这个幼子的,所以这才让他从小就读书,也是为了给他谋一条后路。

如果真的能够考中秀才,那他就会继续赶考。

若是能够如愿中的举人,那日后也就富贵不愁了。

两人虽说是旧相识,但处境却完全的不一样。

他们在房中读书,两人一夜无话,都在紧张的准备着第二天的考试。

翌日清晨。

考场外热闹非凡。

乡试,在文风盛行的江南,那可是一直都是万众瞩目的事情。

此时考场外已经围了很多的人。

这其中有一部分是前来赶考的学子,而更多的则是来看热闹的百姓。

考场的门前站着一排兵丁,这些兵丁都是从隔壁的县郡衙门里抽调过来的。

而抽调则是在今天早上应卯之后,才开始的。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考场舞弊。

兵丁们手中都拿着武器,眼神从人们的身上划过,那神情就好像是看谁都是可疑之人一般。

三声钟响之后,考场的大门被从里面打开。

十几个膀大腰圆的官兵站在了门的两旁,他们开始一个接一个的搜查着前来考试的学子。

不少读书人不愿意赶考就是因为这一点,在他们看来,这样的搜查简直就是对读书人的侮辱!

这些官兵从上到下检察一遍,每个来考试的学子都要把身上的衣服脱光,甚至屁股里都要检察看看有没有夹带。

虽然大部分的读书人都觉得这是一种耻辱,但和文与景仲到是觉得,若真的能抓到徇私舞弊之人,也算是对读书人的交代。

这何尝不是对读书人最大的尊重呢!

现如今的考场可是要比之前的环境好很多了。

考生们也不要挤在狭小而又潮湿的考棚中了。

现如今的考棚已经被工部改成了一座座宽敞的小房子,这房间当中不仅通风很好,更是有单独的如厕之地。

考生们完全可以安安心心的在这里完成考试。

因为乡试只有一天的时间,所以大部分的地区都不会给考生准备吃食。

待考试完成之后,就会有本地的县令和提学,再加上县衙之中的书吏们,一起来阅卷评分。

一个县郡当中,一年只有不到二十个秀才的名额,像是花河府治下的大县郡,名额可能会稍稍多一点,但也绝对不会超过三十。

可整个州府至少也要有几十个县郡,每个县郡也得有几百个考生。

可以说,现如今的秀才考试,竞争是越来越激烈了。

以前花河府还是县郡的时候,一年来参加乡试的人,最多也不超五十到一百。

但现在花河府下面的一个县郡,一年来参加乡试的人,就得有五六百人。

这还不是因为现如今印刷技术的成熟,让书籍的价格在不断的下跌。

四书五经基本上是普通人家都会购买的书籍了。

寻常的普通人家,一家三口只要认认真真的工作,供孩子脱产读书还是很轻松的。

买一套四书五经回家,有人在家自学,也有人会参加各种启蒙的私塾,或是有钱一些的会去找教书先生来家中学。

所以读书人才会越来越多。

不过,在现如今的这个时代,想要考上秀才的话还是需要有名师指点的。

若是没有名师指点的话,纯是凭着自己的悟性来读书,还是很困难的。

但是有了书可以读,大家都要想着来碰碰运气呢!

万一要是考中了呢!

有了秀才的身份,那就可以有更多的学习资源了。

大家都是抱着这种想法,所以参加乡试的人才会这么多。

和文与景仲,他们俩看着人山人海,只觉得压力空前的巨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