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鉴宝神瞳 > 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铁锅皇帝

鉴宝神瞳 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铁锅皇帝

作者:黄金指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1-19 04:10:12

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铁锅皇帝

鉴宝神瞳

“什么?!”

何林这话一出,王维跟白世翁两人都是忍不住一怔。

“何哥,真的假的?!”

王维面上满是惊鄂,开口询问道:“这,这元代当中还有帝王的名号是铁锅?!”

“就是啊,小何兄弟这听上去怎么有点儿离谱呢?”

饶是白世翁这个时候也是忍不住眉头一挑,老脸上全是不解:“铁锅皇帝……这属实别扭啊!”

“呵呵,乍听之下确实是有点儿别扭,”

何林呵呵一笑,开口解释说道:“但是你们细想,元朝那是我华夏历史上首次一个以少数名族建立的统一王朝,他们的统治者都是为蒙古孛儿只斤氏,再加上由蒙古文译为汉语的意思本就不一,出现‘铁锅’这含义也就不足为奇了。”

王维跟白世翁闻言,这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

感情何林说的‘铁锅’皇帝,是蒙古语译为了汉语的字面意思,而并非真叫‘铁锅’皇帝!

“何哥,你口中的那‘铁锅’皇帝究竟是谁啊,赶紧给我们说说吧!”

王维忍不住低声询问一声。

“就是,小何你给咱说一下这有关皇帝的信息,这对于咱等下进墓发掘也指不定会有不小的帮助。”

白世翁在一旁也是点点头,轻声追问一句。

“‘铁锅’皇帝……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元朝最后的一位帝王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

何林面色微沉,看着墓穴大门上方的石刻说道:“他作为元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名字由蒙古语翻译过来正好就是‘铁锅’的意思。”

“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

王维一愣,一拍脑袋开口说道:“何哥,你说的难道就是那个昏庸无能,治国无方的傀儡皇帝元顺帝?”

“嗯,没错,正是他。”

何林点点头,缓缓说道:“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作为元朝的最后一代统治者,他跟之前几代元朝帝王一样,推行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并把这种压迫政策推向极致,甚至于对汉族和其他民族采取极端的歧视政策!”

“元顺帝继任期间就曾多次下诏,禁止汉人、南人、高丽人持有武器,饲养马匹,为此他还专门颁布一条法令:蒙古人殴打汉人、南人,汉人和南人不得还手;若还手打伤蒙古人罪可当诛!”

“不仅如此,元顺帝还允许蒙古贵族占有战俘中的汉人,让他们成为从事繁重劳役的农奴和家庭中的奴隶,男曰奴,女曰婢,总称驱口,并规定打死这些奴隶不需偿命。”

“龟龟,格老子的……”

白世翁闻言,眉头不由得一沉:“这他娘的不仅是个昏君,还有极强的种族歧视啊!”

“要是他娘的现在我们还在这货的统治下,那地位不就跟猪狗无异了?”

“白老这话话糙理不糙!”

王维也点点头,开口说道:“我记得以前在大学书本上曾记载过,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当时为了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他还大量地从农民手里夺取土地赐给皇亲国戚、权臣、寺院等各方实势力!”

“他曾赏给宠臣伯颜一人的土地就达二万多顷啊,他还一次性赐给公主田地多达五千多顷!这他娘的要种多少粮食啊?”

“嗯,老王这话没错。”

何林赞同的应答一声,继续说道:“不仅如此,由于他既信佛又信道,所以对寺院和道观同样也都大量赐田,使他们成为实际上的大庄园。”

“这方面的突出事例在历史中记载的就有:一次赐给大承天护圣寺十六万顷土地,加上以前所赐的土地,总数达三十多万顷!”

“在对贵族阶层大量赐地的同时,元顺帝另一方面却进一步加重了对农民的盘削,”

“他榨取民旨民膏的名目繁多,不仅在农民们地租剥削方面就达到对半分成以上的严重程度,而且还在税粮和“科差”等正税之外,以柴,米,油,盐等主要生活物质和金、银、铜、铁等重要民用资源方面,也一律设置了纳税项目!”

“这一系列的政策惹得是哀鸿遍野,民不聊生!不少百姓为了应付杂税,不得不变卖家产,甚至卖儿卖女!”

“格老子的,这丫的还是人吗?”

白世翁气得又是低骂一声,不满道:“要是我活在那个年代,非给他反了不可!”

“嗯,白老这话所言不错。”

何林面色沉然,点头说道:“伴随着元顺帝的严酷暴政,也许是上天也看不下去了,各种天灾病患也不断地降临到元朝人民的头上:黄河决堤,疾病流行,元朝百姓一时间死亡无数!”

“一边是百姓们的哀鸿遍野,流离失所,另一边的元顺帝整天沉迷于酒色之中,尽情享受酒色!”

“传言元顺帝当时曾亲自设计制造了一条长一百二十尺,宽二十尺的巨型豪华龙舟,和嫔妃、宫女登舟去内湖戏游饮宴。”

“另外又在天宫高阁处建筑豪华舞台一座,日以继夜,观赏舞蹈,充耳不闻民间疾苦!”

“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在即位之后,由于挥霍无度,使得宫廷开支猛增了二十倍之多!”

“为此,他不仅没有想着自洁反省,反倒是为了更快的增加财源,采取了最直接的办法——“变钞”!”

“直接发行一种新的纸币“至元宝钞”,代替流通中的“中统宝钞”。”

“这种新币不仅价值低,十锭‘至元宝钞’还买不了一斗米,而且质量差,流通不久,即破烂不堪,变得一文一值。”

“由于变钞的原因,却使得物价飞涨,受苦的还是农民们!“

“最终元顺帝恶政终于激起了农民反元大起义的爆发,在公元1348年至1355年几年之间,台州方国珍、颍州刘福通,泰州张士诚,风阳朱元璋等人纷纷起兵造反!”

“最终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朝,元顺帝被迫率太子、后妃以及大臣等人仓皇逃走,徐达率明军攻陷大都,由忽必烈建立的元朝政权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风雨飘摇之后,宣告结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