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鉴宝神瞳 > 第一百二十七章 金揸扬州杭集

鉴宝神瞳 第一百二十七章 金揸扬州杭集

作者:黄金指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1-19 04:10:12

第一百二十七章 金揸扬州杭集

鉴宝神瞳正文第一百二十七章金揸扬州杭集“咳咳,老板,这笔筒的价格多少还是得根据年代来定的。”

王维眉头微皱,又左右看了看笔筒:“怎么说呢,咋咱打开门做生意也是有一说一的。”

“这笔筒整体看上去包浆还算不错,在笔筒瓷壁上用小篆写有:‘己巳桂月制,偶写于一丹阁。’”

“再从这笔筒的款式以及色调来看,应该是清青花的款式。”王维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又翻过看了看底款。

笔筒底部有一红方印记:‘一丹阁印’。

“一丹阁……这印记我倒没听过啊。”王维嘀咕一声,转头对何林问道:“何哥,我掌眼就差不多这样了,要让我估价我还真估不出来。”

“呵呵,马马虎虎,书本知识还是很扎实的。”

何林笑了笑,接过笔筒又打量一番说道:“老板,你这一笔筒确实是清青花的,看着风格和款式也就大概雍正年间的物件儿。”

“虽说这保存程度和花色都算的上是中上品,但你也看见了,它落款是‘一丹阁’。”

“这‘一丹阁’并不是官窑,应该只是当时的一个民窑。”

“综上几点,这个笔筒我收的话,价格最多只能给你开个6万。”

“6万?!”

那汉子眉头微微一皱,迟疑片刻开口说道:“小掌柜,你要不再多给一点,7万怎么样,我妈手里的东西应该都不是便宜货,至少你给个7万嘛,我也好去还了赌债。”

“大哥,咱这里是古玩店,可不是善堂啊。”王维瘪了瘪嘴,说道:“这价格也不是咱想提就提的啊,要是给你提了,那到头来还不是咱自个儿亏嘛。”

谁知那汉子并没有理会王维,反倒是盯着何林:“小掌柜,怎么样,再稍微提一点吧?”

这笔筒他其实之前拿去几家小店铺出价都只在5万左右,何林出价6万已经高出了不少。

但他瞧着何林年轻,所以才想试探试探能不能再提一点儿价,毕竟这钱谁会嫌多呢

谁道何林也只是微微摇了摇头,苦笑不语。

一看何林这态度那么坚决,那汉子只得作罢,一咬牙接着说道:“行吧,行吧,6万就6万!”

“小掌柜,那你再给我看看这两样玩意儿,要是价钱合适,我就一并出了!”

说着,他就将身前的那一支类似毛刷之物还有就是一个古旧的易拉罐型的存钱罐全部从麻布里面取了出来放到了桌上。

“咦——?!”

何林拿起那支毛刷一看,一股冰凉的感觉瞬间袭上他的大脑,又是一段信息出现在脑海之中:“金揸王永清扬州杭集湖笔,清乾隆时期制造。”

“果然是官宦之后啊,家里这些全都是清代老东西!”何林心中不由得暗惊。

但他面上却是淡淡一笑,偏头望向王维,玩味道:“老王,你再把这玩意儿掌掌眼,看能认出是什么?”

王维白了何林一眼,嘀咕道:“何哥,你这完全就是借机考察我的业务能力掌握得怎么样啊!”

何林嘴角含笑,却不言语。

王维接过湖笔看了看,他发现湖笔竹管上有刻字:“金揸扬州杭集。”

然后又左右上下细看一番,皆无其他印记。

王维挠了挠头,对着何林说道:“何哥,这应该是一只湖笔吧?”

“嗯哼。”何林微微点头。

王维紧接着嘿嘿一笑,说道:“这湖笔方面我倒是还没记多少知识,只知道这湖笔一流派是有元代浙江湖州著名制笔师傅冯应科首创。他用山羊毛,野兔毛和黄鼠狼尾毛,经过浸、拨、并、配等七十多道工序精制而成,故称作“湖笔”。”

““湖笔”特点就是笔锋坚韧,浑圆饱满,修削整齐,具有“尖、齐、圆、健”的笔之“四德”。”

“但是……,这一支湖笔不管从保存完整度还是制笔风格来看都不像是元代的东西啊。”王维挠挠脑袋,笑道:“何哥,要不你给我讲解讲解?”

‘“老王,你这知识只知其大概,不知细节可不行啊!”

何林苦笑着摇摇脑袋,说笑道:“自己记得下去好好补一补这方面知识才行!”

“哎,了解!”

王维应了一声,将湖笔递还给了何林。

何林拿过湖笔,对着那汉子说道:“老板,刚才我这伙计说得不错,这一支笔学名叫湖笔。”

“噢噢,湖笔……”

那汉子所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说道:“小时我常看我妈拿着它在宣纸上刷,我还以为这是刷子来着。”

何林摇头笑了笑,说道:“这湖笔也算是华夏毛笔中的一种,可以用于书法以及绘画,起源于元代冯应科。”

“小掌柜的,你意思我这支湖笔是元代玩意儿?!”那汉子激动问道。

“哎,先生,这一支湖笔在笔管刻字上已经写得很明白了啊。”

何林摇摇头,笑着说道:“金揸扬州杭集。”

“什么意思?”那汉子眉头一皱:“元代扬州的笔?”

何林苦笑,看样子这大兄弟是一点都不了解古玩知识啊,还真是完完全全只求财!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还真是个老实人!

“先生,这支笔可不是元代的玩意儿。”

何林淡淡说道:“揸扬州杭集,是清代制笔师傅王永清的特有标记。”

“这一支湖笔也是真是出自王永清之手,王永清很会制笔,他制的湖笔做工精细,当时很受文人墨客喜爱。”

“但是他制笔从不收徒弟,只在自己家里制作,做好的笔也不设门市出卖。所以制作出来的笔数量也不多,只是送给亲朋好友。”

“哎,何哥!”

就在这个时候,王维开口道:“你说这王永清制笔全靠自己手工,也没个徒弟,也没摊位,这些可都算是野史方面的知识了,我不知道也正常啊。”

何林苦笑摇头,继续说道:“这支笔采用竹制笔管,笔顶、笔斗为木制,笔毫为羊毫,从各个细节都能看出王永清制笔的精湛技术。”

“对了,何哥。”

这个时候,王维又突然说道:“那个我想插一句嘴。”

“你插。”

“这个羊毫和狼毫区别在哪儿来着,古人题字我记得普遍是用的狼毫来着。”王维说道。

“这个问题还得要根据时间线来说。”何林白了王维一眼,说道:“老王,你好歹也是历史学毕业的呢,毕业了知识都换回去了?”

王维嘿嘿一笑,打趣道:“何哥,你就给我再讲解讲解嘛。”

何林白了王维一眼,解释道:“羊毫,是以青羊或黄羊的须部或尾部的毛毫制成。”

“在南北朝之前,文人墨客书法最重笔力,狼毫硬而有力所以在清朝以前基本书法均用狼毫,羊毫柔而无锋,书亦“柔弱无骨”,历代书法家都很少使用。”

“羊毫造笔,大约是南宋以后才慢慢开始盛行。”

“至于羊毫被普遍采用,那就已经是清初之后的事了。”

“因为清代书法讲究圆润含蓄,不可露才扬己,只有柔腴的羊毫能达到当时的要求才被普遍使用。”

“而且羊毫笔柔软,吸墨量也大,适于写表现圆浑厚实的点画,比起狼毫笔更加经久耐用。”

何林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羊毫的柔软程度也差别,要是和纸墨配合得当,就能表现出不同丰腴柔媚风格,再加上当时羊毫笔廉价易找,所以你细品……”

说完,何林便朝着王维使了一个眼神。

王维恍然大悟,嘴巴呈‘o’字型:“噢!怪不得清朝羊毫盛行,原来还是便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