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夏商之际革个命 > 第007章 成为伊尹

夏商之际革个命 第007章 成为伊尹

作者:知北you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4:11:29

第007章 成为伊尹

这时,二公子仲木出来行礼:“父亲,儿臣以为,挚立了大功,应该给他个封地。”

“哦?封地?好好,很对。可是给哪里呢?”莘伯尚看看众臣。

“儿臣知道,前不久,伊水边上伊聚的聚尹伯弶(激àng)死了,他又没有继承人,那里没有聚尹,伊聚的人来求重新任命一个伊尹,父亲何不就把那里封给挚呢?”仲木建议说。

“啊,伊聚,倒是个不错的地方,就是……离都邑太远了。”莘伯尚迟疑着。

挚立刻知道仲木在使坏,他因为女鸠、女方的事儿怀恨在心,想把自己从都邑里赶出去。

转念又一想,离开都邑也不错啊,至少可以远离这帮欺负人的垃圾,少受点儿气,而且有个村聚当封地,那里自己说了算,多好。

于是就说:“君上,臣下愿意到伊聚去当聚尹。”

“啊?哈,好,那么,”莘伯尚很高兴,就宣布:“本伯就任命庖人挚为伊尹,位列小臣,立刻去伊聚上任。”

挚脑袋晕晕的,激动得浑身发软,心脏砰砰直跳——他真是没想到,自己竟然真的成了小臣,成了“大人”,灵乌雅儿的话竟然应验了。

注意哈,夏、商时代没有“大臣”,凡是王室诸侯手下的大臣,都称为“小臣”,也称为“尹”,到了周代的时候称为“大夫”。

当时的小臣也分三六九等,《五行大义》里说:

“三代(夏商周)命官,皆止于九,故士有三等:下士一命,中士二命,上士三命。大夫三等:下大夫四命,中大夫五命,上大夫六命。卿已上亦三:少卿七命,大卿八命,公则九命。”

在内官系统的小臣(即朝廷里为官),分上、中、下三品,周代的大夫也是如此,所以有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之分,夏商时期的小臣也是一样的;至于外官系统的小臣,也如此分品级。

有莘是个小国,国都称“邑”,下面辖制的只有乡和聚,大点的“乡”相当于镇子,小点的就是“聚”,就是村子,官职都是“尹”。

对于有莘来说,乡尹就是乡长,属于“封疆大吏”;聚尹也就是村长,属于据地小吏,但都属于重要官员,所以也是“小臣”。

不过在当时,“聚尹”是小臣中的最低档次,和在国君身边的那些小臣不能比。好处是身份不再是奴仆,也可以算是贵族之列了。

从此,挚就有了一个特定的称号——伊尹,也称“小臣伊尹”,简称“小臣”。

因为那时候的诸多小臣的名字都没流传下来,现在看到说夏商之交的书里凡是称“小臣”的,一律是指伊尹,也称“伊小臣”,成了他的一个专称。

可如果看看殷墟甲骨卜辞就会知道,直到殷商之时,他们的“小臣”还有一堆,官职也有高有低,甚至还有女性,说明“小臣”不是某个人的专称。

伊尹成了有莘国的小臣,自以为很不错的,很痛快地去上任了,带的人有两个,算是仆从,就是自己的好朋友义伯和仲伯,这二位在都城也受够了鸟气,所以愿意跟着伊尹到外面混混。

伊尹把十朋贝都交给老爸鼎得冈,走的时候只带了一个陶鼎和一个俎,至少到那里可以自己做饭吃。

老爸庖人冈带着几个人,一直把他送到城外,摇头叹息:“儿咂,本来我想让你继承我的庖人之职呢,没想到你这么有出息,很好!可惜就老爸本人而言,徒弟靠不住,儿咂也有点靠不住。”

伊尹背着鼎俎,带着两个仆从,翻越丘陵山岗,穿过沼泽密林,走了好几天,到了伊聚一看,顿时心里拔凉拔凉的。

尼玛!这是个只有五六十户人家的小村子,就在伊水边上,地势低洼,农田也少,四周都是沼泽和密林,村里人主要靠渔猎和采集为生,农业很少,还过着半原始的生活,人民饥一顿、饱一顿,生活没有稳定性。

伊尹叹口气,当这样村子的聚尹,比当奴仆好不那里去,名义上是升了官,实际上是被流放了,还不如在都城里当庖人好呢,至少,能见到女鸠、女方,现在是不能想了。

村子里的“美女”们倒是不少,可和女鸠、女方没有可比性,都蓬头垢面、灰头土脸,脏兮兮的,没法看,影响食欲。

伊尹知道自己被仲木那孙子给害了,可又说不出来。

没办法,既然来了,日子总得过下去。

伊尹开始身体力行,带领村民们修整村容村貌,开荒种地,发展农业,自己也亲自参与耕种,所以《孟子·万章上》说“伊尹耕于有莘之野”,就是这个时候。

他毕竟聪明,耕种有所发明,农田开垦了很多,而且根据当年田祖(即田地之神)叔均留下来的方法,开沟挖渠,进行水利浇灌。

也就年把的光景,伊村人都惊奇地发现,脏乱差破的村子变得整洁干净,房屋整齐、道路平整,最主要的是,自己开始不挨饿,能吃饱了。

上古时期的人和近现代的人也没什么差别,衣食住行中,“食”是第一位的。

当时黄河流域气候温暖,类似亚热带,还有象、犀、鳄鱼、孔雀之类的动物,也有冬天,但很短,也会很冷,甚至下霜下雪,只是很少见的,所以衣服、住处有没有无所谓。野人(即乡下人)也不在乎赤身露体,有点东西挡挡就能过。

至于住处,山洞、树杈、草窠都是选择,勤快的盖几间草棚子,属于高档住宅,所以那时候想开发房地产难度挺大的。

只要有腿,出行也不是问题,没有汽车、高铁照样可以到达目的地,虽然慢点儿,至少都不会危及生命,也不会有扒车门、霸座的事儿。

可要是吃不上饭,准定是要死人的,所以吃饭是生存的关键之关键。

正因为如此呢,人群的头领,最大、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让手下人吃饱,也就是说,只要能让大家吃饱,那就是英明、伟大、圣贤的好领导人。

伊尹既然能让大家吃饱,自然,伊聚人认为,他们有了一位贤明有智慧的村长,高兴得不得了,到处传扬他们村尹的贤德。

到了后来他成为汤的臣子,商遇到旱灾,他就发明“区田”之法,而且发明了追肥、人工灌溉等一系列新技术,保证农田在逢旱时也能丰收。《氾胜之书》里说:“汤有旱灾,伊尹作为区田,教民粪种,负水浇稼,收至亩百石”,和他在有莘国种过地的经历密不可分。当然这是后话。

不管怎么样,他“革命”取得了初步进展,至少,身份不是奴仆了,可他很不满,知道这不过只比奴仆的地位高那么一丢丢,所以,他想继续他的“革命事业”。

他和义伯、仲伯一起吃饭闲谈的时候,经常流露出这种思想。

义伯说:“伊尹大人,革命这事儿吧,难度挺大的,但是也不是不好实现。您看,现在这么多国家,为了地盘的事儿经常打打闹闹的,他们需要人,而且需要有本事的贤人。看看您,饭做得这么好,地种得这么棒,能看懂木片上的那些画,会治病,还会喂乌鸦,有的是本事。”

“唉!这些在那些大人们眼里,算什么本事?”伊尹郁闷地摇摇头。

“怎么不算?”仲伯到底是歌巫的儿子,经常听老爸唱史诗,知道的事儿多:“当年,舜爷只会种地作陶器,禹爷就会挖排水沟,夔大人会敲着石头唱摇滚,伯夷大人会写村规民约,伯益大人会养宠物,皋陶大人会调解民事纠纷,结果都成了大贤人。”

“这证明了什么呢?”

“证明了哲人亚里士多德说的:‘革命不是琐碎小事,但它起源于琐碎小事。’”

“哦,那我……能是大贤人?”

“大人,您会做饭、会治病、会图画、会种地、还会喂乌鸦,比他们会得都多,为什么不能是大贤人?”

“嗯,好像……也对啊!”经过仲伯这么一说,伊尹自己都开始相信了,可又摇摇头:“就算真有本事,这么个穷乡僻壤的,谁能知道……”

“这需要炒作,也就是宣传!”仲伯说:“大人,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巷子太深的确也不好办,毕竟酒香有限,何况,您现在还不是太香。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也就是老百姓的嘴,让他们给您宣传、造势,名声在外了,事儿就好办。”

“嗯?嗯,是有道理。”伊尹点着头。

“大人,这事儿您不用操心了,俺们兄弟去办,放心吧。”义伯说。

于是,义伯、仲伯开始了策划了一个很庞大的计划——“造贤人宣传计划”,他们把村民们找来,告诉他们,伊尹大人是个古今难得的奇才,是上天赐予下土的圣贤,无论走到哪里,哪里就会繁荣富强:没有吃的会有吃的,没有穿的会有穿的,没有老婆会有老婆,没有房子会有房子,没有车的会有车……

那时的老百姓很朴实,他们看到伊尹大人的确让自己好吃好喝,而且做得一手好饭、种得一手好田,的确不是普通人,都信了,自然也乐得宣传,于是伊尹的名声由点到面地逐渐传扬开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