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明朝假太监 > 第196章:是否出兵援朝

穿越明朝假太监 第196章:是否出兵援朝

作者:宫堡鸡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4:13:40

第196章:是否出兵援朝

王立嘴上说着“话已至此”,但面对众人的询问,却不厌其烦地解释,耐心十足。

唾沫横飞,解释了老半天,就连王承恩和曹化淳都被哄得云里雾里,却没一人掏钱!

人已散尽,王立还愣在当场,一脸懵逼!

“厂公,这下好了吧?酒菜钱赔了一千多两!

耽误翠红楼半日的生意,又赔了三千多两!”

王立本就郁闷,宋哲还哪壶不开提哪壶!

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独自喝着闷酒!

本以为,经过自己的巧舌如簧,把“川西大开发”的前景描绘得天花乱坠,必能收割一波脑残粉!

哪知道,那些家伙,全都狡猾狡猾的!

一个也没上当!

本以为,有朱由检作为挡箭牌,又有司礼监在现场“打掩护”,必能大赚一笔!

哪知道,一个铜板没捞到,还赔了几千两!

本想着,在几十个“锦衣业务员”跟前展示自己的推销技能,哪知道,自己打自己的脸!

此时的大明,各级官员,各地的皇室宗亲,各地的门阀世子,富户豪强,全都富得流油!

让他们深陷庞氏骗局,钝刀割肉,必能赚得盆满钵满——从逻辑上来说,应该没有问题啊!

可是,为什么没人上当?

想不通,实在想不通!

“报……厂公:京师著名的盐课商人鲍天琦,得知厂公在翠红楼饮酒,特来询问“川西大开发”的报名之法!”

哦?

有人主动找上门!

这是几个意思?

王立本以为自己喝醉了,或者自己听错了!

正在疑惑,又有人来报,京师栖凤楼的老鸨,也来询问“川西大开发”的报名之法!

紧接着,京师的药材商人,瓷器商人,皮货商人,酒庄掌柜……

昌平的丝绸商,顺义的茶叶商,通州的陈铁匠,三河的赵掌柜,房山的陈瓦匠……

来了,来了,争先恐后地,全都来了!

这架势,数量何止五十!

恐怕,两三百都不成问题!

“赶紧的,把他们分流到各个包厢“详加考察”,一个都不要放过!”

宋哲一脸懵逼,王立却想到了其中缘由!

在西厂面前,在王承恩和曹化淳面前,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员,哪敢透露自己的身家?

只能借用别人的身份来参加,以保自己真实的财产不被发现!

幸好,王承恩和曹化淳早早地离开了!

要是他们看到这一盛况,朱由检又要想办法征税了!

这一晚,王立新激动得彻夜难眠!

只邀请了五百来人,却收割了七百多个脑残粉,累计收五千多万!

不必说,有人购买了两份,三份,甚至更多!

这样的捞钱速度,比几百年后的石油大亨快多了!

如果没有猜错,这还只是开始!

随着庞氏骗局蔓延到江南,蔓延到全国,脑残粉必将越来越多!

在“三次冥”的疯狂增长下,自己的财富,很快就能超越和珅,成为封建时期的头号富翁!

大明啊大明,遍地都是银子!

取之不尽!

对了,自己拉了多少脑残粉,千万不能让别人知道!

特别是朱由检!

赶紧的,让“锦衣业务员”通知自己的下线,就说……就说“川西大开发”的发财项目,现在只是试点!

如果参加的人数太多,很可能引起朱由检的妒忌,随时可能被叫停!

从今日起,“锦衣业务员”只能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发展下线,绝不能像昨天那样公开聚会!

呵!

想不到,自己的庞氏骗局如此顺利!

这一个月,没有白忙活!

对了,自己在京师,逗留的时间实在太久了!

虽说没影响西北的剿贼,朱由检在心理上,始终不会舒服!

毕竟,没有哪个上司,喜欢自己的员工成天在办公室“吹空调”!

湖广的荆都府,有长江穿境而过,交通便利;

荆都北部的郧阳府和襄阳府,分别跟陕西与河南接壤,时常有流贼活动!

辖域内,沿江的巴东、归州和宜都,皆是扼守四川的重要门户!

将总督府设于荆都,不仅远离京师,而且进能攻,退能守!

既然孙传庭跟杨嗣昌有种,那就给他们几万两银子,分别到郧阳和襄阳,给我招兵买马!

正要起程南下,张彝宪却匆匆赶来,请王立到武英殿议事!

……

“据闻,多尔衮、岳托等人领兵万人渡河,招降林丹汗部众于额哲;

林丹汗的妻子和儿子归降,已经交出可汗印信,向建奴表示臣服;

至此,蒙古各部,已经完全归顺建奴!

其势力的快速增长,实在不可小觑!

另外,就在上个月,皇太极派遣使者前往朝鲜,传达出称帝之意愿;

朝鲜国主李倧,拒绝向使者三拜九叩,可能已经激怒皇太极!

今,朝鲜国主李倧,正在命人加固城池,积极备战!

并派使臣送来奏书,请求我大明出兵相助!

不知,诸位有何建议?”

朱由检话音刚落,兵部侍郎唐世济立刻进言:“皇上,朝鲜只是我大明之藩属国,每年的进贡之物,远远不及大明的赏赐之物!

下官员以为,就算皇太极有吞并朝鲜之意,亦不值得大明劳师动众!

今,我大明外有强寇,内有流贼,兵力早就捉襟见肘,自顾不暇;不值得为个遥远的藩属国,进一步激怒皇太极!”

“唐大人,此言差矣!”

监察御使张捷手持笏板,上前一步:“皇上,朝鲜虽是大明之藩属,却是拖住建奴之重要力量,更是威胁倭国的重要力量!

正所谓,唇亡齿寒!

朝鲜若在,辽东和朝鲜可同时出兵,对皇太极形成夹击之势;

朝鲜若亡,建奴将获得大批的物资钱粮,再次犯境将无后顾之忧!

微臣以为,我大明应该即刻发兵,援助朝鲜!”

“御使大人之言,确实有道理!不过……”

内阁辅臣何如宠上前一步,表面上支持张捷的意见,却话锋一转:“下官认为,唐大人之言更有道理!

长久以来,朝鲜虽是我之藩属,却从未尽到藩属国之责任,简直是个巨大的包袱!

万历年间的朝鲜之役,我大明劳师动众远征朝鲜,耗费钱粮无数,终于击败丰臣秀吉,力保朝鲜不失!

然而,朝鲜国主不知感恩,反而以自己的地域优势,不停地向我要钱要粮,索取无度!

这样的藩属国,留之有何用?”

“何大人,你身为内阁辅臣,目光为何这般狭隘?”户部尚书侯恂上前一步,指着何如宠厉声呵斥:

“我与朝鲜既是宗藩,亦是唇亡齿寒之兄弟邻邦!

今,建奴平定蒙古各部,再无顾忌!

如果集中兵力南下,如果大明援助不及,朝鲜必亡!

此消彼长之下,建奴的势力将进一步增强!

再次犯我疆界之时,将再无后顾之忧!

早年,我万历皇帝虽然不问朝政,听说朝鲜遭到倭国入侵,却在第一时间发兵援朝!

由此可见,朝鲜若亡,我大明必危!

臣以为……”

“尚书大人,尚书大人……”

温体仁满脸堆笑,打断了侯恂的话:“万历年间的倭国攻朝,与当前的建奴南下攻朝,其实大有不同!

倭国,东边之深海小国,以水师见长;

万历皇出兵援朝,其最终目的,是让朝鲜拖住倭国水师,使其不敢长驱直入犯我疆土!

尚书大人,你可别忘了:如今之建奴,并无水师!

不论他是否吞并朝鲜,要想举全国之兵犯我疆土,只能走山海关!”

说到这里,温体仁转向朱由检,继续说道:“皇上,如今之大明,既要抵御东北的皇太极,又要平定西北诸省之流贼;

两线作战,早已不堪重负,国力难支!

若要出兵援朝,将会面临三线作战之困境!

银子从哪里来?

兵马钱粮从哪里来?

况且,朝鲜,值得大明去救?

努尔哈赤起兵至今,二十年有余,两次越过长城侵我疆界!

其间,朝鲜是否有过一次出兵援助?

所以,臣以为,这样的藩属国,这样的兄弟之邦,不要也罢!”

温体仁说话的同时,朱由检的目光移到王立身上,充满了期待!

见状,王立赶紧低下头!

因为,对于是否出兵援朝,大臣们分成了鲜明的两派,各自的话都有道理!

对现在的大明来说,东边的倭国绝对是个威胁!因为朝鲜的战略位置特殊,所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此时此刻,对于北方也一样——如果朝鲜兵强马壮,如果与大明同心同德,确实可以两路出兵,对皇太极形成夹击之势!

然而,此时的朝鲜,就是一只弱鸡!

皇太极入寇大明,它只会远远地观望!

指望着朝鲜出兵援助,无疑是天方夜谭!

以当前的情形来看,温体仁、唐世济、何如宠之言,似乎更有道理!

不论朝鲜倒向哪一边,自始至终,皇太极都会威胁着山海关!

随时随地,都可以无拘无束地越过长城犯境!

所以,此时的出兵援朝,除了让大明陷入三线作战,毫无意义!

朱由检的目光中,充满期待!

很明显,他想出兵援朝!

确实,朝鲜臣服于大明,距今二百年有余!

若是改投了皇太极,他朱由检的面子往哪搁?

君王,考虑最多的还是政治!

或者说,是后世对于自己的评价!

但是,此刻援朝,确实得不偿失!

王立躲着他的目光,正是为此!

朝臣的争吵还未停止,趁着间隙,朱由检还是想听听王立的意见!

“厂公,依你之见,朕该如何应对?”

靠!

躲都躲不掉!

早知如此,就该称病不来!

不必说,朱由检已经做了决定!

只要自己点了头,他必会咬紧牙关,节衣缩食!

狠命拨出一笔银两,招兵买马,援助朝鲜!

然而,以现在的情况来看,援朝必败!

他日追究起来,同意援朝的人,必会背黑锅!

这样的事情,我可不干!

于是,王立眼珠一转,耍出一招“化骨绵掌”:

“万岁爷,小奴以为,殿上众臣的话,都有一定的道理,不存在谁是谁非!

静观其变,是基于大明国情的现实考虑;

出兵援朝,是基于大明整体国防的考虑,目光长远,值得敬佩;

然而,攘外必先安内!

此时的大明,流贼未除,边关不固!

如果仓促出兵,两线作战,确实不妥!”

王立的话,朝中两派皆不得罪,却是一纸空文,毫无营养!

大臣们满意了,朱由检却有些失望!

正想表达自己的意见,王立又说话了:“依小奴之见,如果皇太极真有吞并朝鲜之意,我大明作为宗主国,绝不能坐视不顾!

但是,还是应该避免三线作战,不宜直接出兵朝鲜!

而应该,让关宁军做好“围魏救赵”之准备!

待皇太极南下攻朝之际,可派一军围攻沈阳,迫使皇太极从朝鲜撤军;

同时,再派一支劲旅伏于要道,给皇太极来个“以逸待劳”!

如此一来,我大明既保住了朝鲜,又能借机重创皇太极,还不会增加军费支出,实为一石三鸟之上计!

当然,此计并不成熟,还需诸位大人帮忙查漏补缺,将其进一步完善;

同时,还需关宁军诸将大胆出击,英勇奋战!

最终能否成功,变数颇多,还需天时、地利与人和!”

“妙计,果然妙计啊!”

朱由检激动得猛拍桌子,满朝官员再也不分派别,一致赞成!

至此,王立终于松了口气!

没有得罪任何一派的朝臣,自己的“庞氏骗局”必能顺利推进!

朱由检满意,朝臣满意,大家满意!

最终能否成功,我已经说了“变数颇多”;

此计纵有纰漏,只能怪朝臣们没有“查漏补阙”,或者关宁军不够“英勇大胆”,或者没有“天时地利与人和”;

反正,怪不到我的头上!

如果失败,休想让我背黑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