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明朝假太监 > 第205章:阶段性胜利

穿越明朝假太监 第205章:阶段性胜利

作者:宫堡鸡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4:13:40

第205章:阶段性胜利

“闯王,咱们……今天晚上吃啥啊……”

“要么吃草,要么吃肉!”

高迎祥愤愤地回答着,有气无力地闭上眼睛。

打问的小统领不敢多言,怏怏离开。

二十余万的流贼,被明军围在米脂县北部的山区,已经半月有余!

对于贼兵来说,吃草或者吃肉,就成了个大问题!

粮食,早已断绝!

但,马肉还是有的!

只不过,全是腐肉!

没办法!

累死饿死的战马实在太多,兵卒们吃不过来,全都成了腐肉,闻着就想作呕!

实在饿得慌,烤着也能吃!

只不过,吃了之后,是否会上吐下泻,是否会全身发烧四肢无力,谁也无法保证!

活着的战马新鲜,却没人敢杀!

所以,能吃到青草,反而成了一种幸运!

只可惜,陕北一带连年旱灾,寸草难生!

就算没有旱灾,黄土高原上也没有多少青草!

吃草,说得很容易!

能否找到青草,那得看运气了!

“闯王,你的脑袋,已经涨到三百万两;我和黄虎的脑袋更值钱,已经涨到五百万!”

听到李自成的话,高迎祥睁开疲惫的双眼。

上下打量着李自成,再看看身边的张献忠,自尊心受到严重的打击,郁闷地闭上眼睛。

确实很郁闷!

我才是闯王好不好?

为何我的人头,还比不上李自成和张献忠?

刘国能和罗汝才更加郁闷!

自己也是响当当的首领,为何,自己的脑袋一文不值?

“闯王啊,如果再不设法突围,下面的人可能会哗变啊!”

听到张献忠的话,高迎祥浑身一个激灵,猛地坐起身。

兵士哗变,这不是闹着玩的!

唉!

明军的大炮,实在厉害!

只要一炸响,再多的人都要望风而逃!

明军有大炮也就罢了,竟然无耻地,又用出“高额悬赏”这一招!

当年的“带头大哥”王嘉胤,就是在走投无路的时候,被下面的人割了脑袋,以此投降了明军!

最可气的是,割掉王嘉胤脑袋的人,是他的妻弟张立位,以及最信任的部将王国忠!

张立位投降明军之后,不仅获得几千两银子的赏赐,还被封为宁夏左卫的副将!

那一次的悬赏,才几千两!

这一次的悬赏,竟然是几百万!

摸摸自己的脖子,高迎祥冷汗直冒!

生怕在睡梦中,被自己的外甥或张献忠割了脑袋!

此时的米脂县周边,西有洪承畴,东有卢象升,北有左良玉,南有曹文诏!

想要全军突围,几乎没有可能!

各部首领麾下的士卒,真正能打仗的不过三五万,如何突围?

就算突围成功,又能去往哪里?

又能跑多远?

更可气的是,新来的那个“五省剿贼总督”,据说是个太监!

这家伙心狠手辣,竟然不接受投降!

贿赂或者假投降,再也没有指望了!

“闯王,据我几日来的观察,明军在无定河沿线,防御比较松懈——只有在每日的卯时和申时,才会有一队骑兵巡逻至此!

如果,咱们佯装四路突围,却集重兵于无定河一线,必能成功!”

“不错!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张献忠咽下一大块腐肉,还打了个嗝:“闯王,咱们沿着无定河而上,去往延绥!

如果明军杀来,咱们就越过长城继续北上,去往蒙古的袄儿都司境内!

到了那里,我就不信明军还敢追来!”

闻到张献忠嘴里的腐臭味,高迎祥阵阵作呕,赶紧捂住鼻子!

稍一细想,往西北方向进入蒙古地界,看起来危险重重,实则有一线生机!

因为,蒙古各部跟明军打了二百多年,早就没了往日辉煌!

还听说,他们投靠女真人之后,一个个富得流油!

而且,女真人远在东北!

正好把袄儿都司的蒙古各部洗劫一遍!

等到女真人杀奔过来,那就躲到长城以南,坐看明军跟女真人两虎相争!

嗯,这主意好!

就这么办!

……

其实,故意放松无定河上游的防御,将流贼逼至塞外,是陈奇瑜的强烈建议!

王立苦思半日,欣然同意!

正如陈奇瑜所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流贼在山区活动,很难将其彻底剿灭!

如果把他们逼到长城以北,那就不一样了!

流贼会袭挠劫掠蒙古部落,这是肯定的!

皇太极引兵过来报仇,几乎也是肯定的!

真能如此,正好策应了关宁军的“围魏救赵”;

就算皇太极不肯回援,流贼的劫掠,或多或少也能削弱女真和蒙古的实力;

而且,长城以北地势平坦,自己的骑兵可以任意驰骋!

流贼再多,也只能被动挨打!

很可能,被明军、蒙古人和女真人轮番暴打!

最关键的是,流贼去了长城以北,大明的西北几省正好获得安宁!

嗯,这主意好!

就这么办!

……

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十一月。

二十余万的贼兵奋力冲杀,终于突破明军的包围圈,北出长城!

在延绥镇的保宁堡,王立登上长城,望着荒凉孤寂的塞北草原,心里哇凉哇凉的!

尼玛!

延绥镇,好歹,是大明的九边重镇之一吧!

这一带的长城,为何如此残破?

这样的城墙,挡得住蒙古人和女真人?

什么?甘肃、宁夏、延绥和太原一线的长城,全都这样残破不堪?

我勒个去!

为何没人提前告诉我?

这样的城墙,有个鸟用?

千余里的边塞,谁知道流贼会从哪里南下?

“弟弟啊,你不必太过担心!”洪承畴指着长城以南的沟壑土塬,满不在乎地笑道:

“皇太极两次从长城入关,何时选择过大同以西?

你看看这一带的地形,蒙古人和八旗兵,谁敢来?

恐怕,山还没翻过几座,他们的粮食就已吃完!

除了退兵,还能干嘛?”

“听起来好像不错,可是……流贼跟蒙古人和八旗不一样啊!

长城以南的地形地貌,他们非常熟悉!

他们在塞外吃饱喝足了,随时会杀回来!

而咱们,不可能在长城沿线长久驻兵吧?”

王立满心忧虑,叫苦不迭!

洪承畴仍然不屑一顾,笑道:“长城的防御,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并非仅仅依赖几段土墙!

我在延绥和固原各驻一军,不论何时,敌兵都不敢轻易越过长城南下!”

“嗯!”

王立谨慎地点点头!

稍一细想,这话不无道理!

洪承畴口中的“固原”,也是九边重镇之一!

与其它八镇不同的是,固原镇并非与长城连接,而是在长城以南二百余里!

即便如此,固原镇的防御范围非常广阔!

竟然,东起延绥镇,西达兰州与临洮,全长五百余里。

从战略意义来说,固原镇是甘肃、宁夏和延绥三镇的“大后方”!

如果在固原驻一支重兵,进可支援北方三镇,退可袭扰入侵敌军的后方!

蒙古人和八旗兵,若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胆,还真不敢从此处入侵!

此时此刻,木已成舟,就算后悔也晚了!

只希望,流贼也不敢轻易南下吧!

……

塞北草原,地势平坦。

这里是蒙古人的控制区域,明军骑兵却没有止步,完全超出高迎祥的预料!

连续的追剿之下,曹文诏能带回的耳朵越少越少!

到了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的三月,诺大的塞北草原上,再也寻不到流贼的影子!

各路总兵欢天喜地,王立却担忧起来!

在他看来,没有寻到各路贼首,并不表示已将其全歼!

不知是洪承畴还是史官的上奏,反正,朱由检知道了“流贼被剿灭”的消息!

在朱由检和满朝的官员看来,流贼在寒冷的冬季被逐至塞外,又遭骑兵数月的剿杀,肯定全军覆没了!

再不济,明军也取得了阶段性的、决定性的胜利!

于是,催促王立回京的诏书,一封接一封地送来!

王立连番上书解释,朱由检始终置若罔闻,仍在不停地催促回京!

对此,王立把心一横,选择了视而不见!

“厂公,万岁爷已经发来十二道诏书!如果再不回京,恐满朝的官员借题发挥啊!”

“我也想回京,但这两月的情况你也看到了,我敢回京么?”

“唉!”

宋哲轻叹口气,也是没辙了!

本来,二月的那场春雨,连降好几天!

几省的旱灾,已经有了缓和迹象!

为防新的流贼“春风吹又生”,朱由检按王立的建议,咬牙下拨了二十万的赈灾钱粮,并从全国调来一批农作物种子!

如果自己一走,这批赈灾物资,不知又会去往何处!

西北的乱局,其实并未结束!

二月十日,刚刚恢复驻守的九边重镇宁夏,兵变再起,饥兵群起围攻官署!

右佥都御史兼巡抚王楫,因不能措饷,被饥兵“鼓噪而杀之”!

兵备副使丁启睿率军赶到,捕获并处斩为首者七人,兵变总算被镇压下来!

三月,在西厂的眼皮底下,河南又发生了贪腐赈灾钱粮之事!

饥民无粮,树皮、草叶皆被啃食一空!

“人相食”的惨状,再次上演!

数十位官员被剥皮实草,西厂紧急调来一批赈灾物资,却无法安抚全省百姓之心!

西北几省的乱象,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贼必然再起!

王立很想力挽狂澜,却感到有心无力!

他只是“五省剿贼总督”,而不是“五省督师”——只管军政,无法管民政!

朱由检急催王立回京,其实也能理解!

因为,孙承宗老爷子的“围魏救赵”,确实调回了入侵朝鲜的八旗兵!

但在同时,因为孙老爷子的谨慎,关宁军并未取得预定的战果!

并因此激怒了皇太极!

此时的大凌河,被八万多八旗兵重重围困,形势万分危急!

在王立看来,以孙老爷子的谨慎,明军守住大凌河、锦州和宁远并不困难!

然而,朱由检和满朝的官员,并不这么认为!

“不必管他!”

王立咬咬牙,把诏书扔到一旁,令道:“曹文耀、曹鼎蛟、曹变蛟、宋義,各率三千骑兵深入袄儿都司,务必取得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刘国能、罗汝才等贼首之首级!”

“喏!”

“陕西、河南、山西、宁夏、甘萧五省之巡抚,皆以“涉嫌贪腐”为由捉拿;

陕西之赈灾事宜,以及延绥、固原二镇之防务,由洪承畴全权负责!

河南之赈灾事宜,暂由左良玉负责;

山西之赈灾事宜,暂由曹文诏负责;

宁夏之赈灾事宜,暂由卢象升负责;

甘肃之赈灾事宜,暂由杨嗣昌负责;

此五省,再有贪腐赈灾钱粮,复耕不力之事发生,本厂公绝不轻饶!”

“喏……”

“王总督,宁夏与甘肃……”

左良玉话到嘴边,突然发现不对劲,硬生生地,把话咽了回去!

因为,王立这个“五省剿贼总督”,其管辖范围不包括宁夏与甘肃!

更不包括几省之政务!

按律,几省巡抚,必须由朝廷指派!

王立自己指派总兵负责赈灾和民政,明显是僭越皇权,这是诛九族的大罪!

但是,刚才,王立并非自称“总督”,而是自称“厂公”!

“西厂提督”,要捉拿一省巡抚或者地方官员,无需向朝廷上奏!

并且,王立的手上,紧握着尚方宝剑!

于是,洪承畴和几位总兵不敢违抗,纷纷领命而出!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如果赈灾不力,流贼必会再起!

如果复耕不力,赈灾永无止境!

既然,剿贼之事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王立实在不想轻易放弃!

好不容易旱灾缓解,好不容易把流贼逼到了塞外!

如果把握得好,今年,必是延长大明国祚的绝好机会!

朱由检催促自己回京,应该是受了众臣的蛊惑!

只要详加解释,悉心开导,他应该会明白!

如果他还不明白,那就逼着他明白!

大不了,翻脸呗!

反正,西北诸省不平,自己绝不回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