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明朝假太监 > 第48章:该来的迟早会来

穿越明朝假太监 第48章:该来的迟早会来

作者:宫堡鸡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4:13:40

第48章:该来的迟早会来

此时的大明,仍是由于以农业税为主。

自万历“三大征”之始,朝廷外患不断,财政几近崩溃。

然而,在长江以南,特别是沿海各地,由于工商业的蓬勃发展,许多官员和商贾却富得流油!

若用“富可敌国”来形容,绝不为过!

就如郑芝龙的庞大船队!

就算大明朝廷倾尽所有,恐怕,也打造不出这样的船队!

所以,让郑芝龙归顺大明朝廷,既能赢得熊文灿的十万两银子,又能稳定辽阔的沿海一带,对通商是百利无害!

或者说,对自己的捞钱百利无害!

“呵呵呵……本厂公的假胡子,足以以假乱真吧!”王立呵呵一笑,赶紧把话题引到别处:

“郑大当家,想必你早就打听过了!

在浙江,只要有船由和商引,一切的贸易行为都是合法的!

你,是继续做海贼,还是做大明的顺民?

你,是想继续走私,还是光明正大地出海贸易?”

“是么?”

郑芝仍旧淡然一笑,目不转睛地盯着王立:“我需要一批瓷器,大约二十万件!

如果能在海宁成功装船,让我做大明的顺民,也不是不可以!”

“本厂公说过,只要办了船由和商引,再依法缴税,没人会拦你!

在浙江,没有“四十四条船”的限制,没有任何限制!

我巴不得,你每天都能卖二十万件!

只要你依法缴税,傻子才会阻你装船!”

“哦?还要缴税,怎么收?”

“月港那边,每件瓷器征税十钱;在浙江,每件征税三十钱!

你,要不要考虑一下?”

“反正只是试一试,多征二十钱也无妨!”

关税加了两倍,郑芝龙却一口答应下来!

这,在王立的预料这中!

月港那边,由于诸多的贸易限制,关税再低也毫无意义!

因为,海外贸易被官员垄断了——就连郑芝龙这样的大商队,也拿不到船由和商引!

而在浙江,一切的贸易行为,都不会受到限制!

通过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江南各地的商品汇于海宁,沿途没人敢阻挠!

别说征三十钱,就算征五十钱,八十钱,郑芝龙也会同意!

“郑大当家,你只办一百个船由?与你的实力不相符啊!”

“怎么?你想反悔?”

“不,不,不!本厂公说一不二,绝无反悔的道理!”

王立拍着胸脯保证,想死的心都有了!

唉,亏了!

亏大了!

王立哪里会想到,郑芝龙的船,太特么大了吧!

他的一艘船,就抵得上别人几十条船!

而船由,仍是一千两银子!

唉!

罢了,罢了!

大船也有大船的好处!

他一条船缴纳的关税,是别人的几十倍!

关税,才是港口贸易的主要收入!

细水长流,源源不断!

……

郑芝龙,真的做了顺民!

他的船队,此时正停靠在海宁港!

得知消息,熊文灿日夜兼程,从福建匆匆赶来。

“厂公,咱俩说好的,十万两哦!”

熊文灿几乎是点头哈腰,恭敬地递上银票,脸都快笑烂了!

王立淡淡一笑,毫不客气地接过!

名留青史,我呸!

青史能值几个钱?

今生的大富大贵,才是最重要的!

银子,只有银子!

除此之外,一切都是浮云!

……

两月后。

在熊文灿的支持下,在福建的平海卫,无数的大船扬帆出海!

王立整日数着银票,京师的朱由检,却在焦头烂额!

“皇上,山西之旱灾,简直是百年不遇啊!

赤地千里,粮食颗粒无收,饥民四起啊!

如果再不拨发银子赈灾,民变恐更烈啊!”

“皇上!陕西的旱灾比去年更甚!草根树皮皆被饥民食尽!易子而食者不计其数!

自去年,暴民王二斩杀澄城知县之后,应者不计其数!

今,王二还未被剿灭,王嘉胤又煽动暴民闹事!

如果再不赈灾,后果不堪设想啊!”

山西巡抚耿如杞、陕西巡抚练国事痛哭流涕,朱由检嘴角动了动,却没有说话,将目光移向毕自严。

“皇上,户部实在拨不出银子了!

去年,全国应收税款五百六十万两,实际只到二百八十余万;

皇上,这笔银子只能用在辽东!下官实在不敢乱用啊!”

朱由检无奈叹了口气,又将目光移向魏忠贤。

见状,魏忠贤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老奴也想替万岁爷分忧,奈何贼寇实在猖獗!老奴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哼!满朝的文武,竟无一人能替朕分忧!要你们有何用!”

愤愤的骂声中,朱由检拂袖而去!

上个月,魏忠贤就回了京师。

然而,原山西巡抚牟志夔贪腐的“一百万”两白银,并没有全部运抵京师!

因为,其中的很大一部分,被贼寇劫走了!

不仅如此,犯官牟志夔,以及二百多东厂锦衣卫,也遭贼寇毒手!

魏忠贤“拼尽了老命”,这才护送仅存的十万两子,侥幸回了京师!

其实,陕北的“王二民变”,早在去年就如火如荼了!

那时的朱由检刚刚登基,忙着巩固自己的权势,以为“闹一闹”就会过去,并没有引起重视。

或者说,朱由检并非没有重视,而是选择性地忽略了!

究其原因,无非就两个字:没钱!

派兵围剿,要钱!

招抚暴民,也要钱!

朝廷的户部,没钱!

魏忠贤带回的十万两银子,不过是杯水车薪!

这笔钱只能交给户部,用于辽东的开销!

朱由检的小金库,也没多少钱了!

原定今年年初的选秀,也因没钱而取消了!

朱由检和他的后宫嫔妃,三天才能吃一次肉!

如今,王二的民变还未平息,又来一个王嘉胤!

朱由检如何不着急!

但是,既没钱派兵围剿,又没钱招安乱民,光是急有什么用?

“万岁爷,要不……把王二狗调回来?听听他的意见?”

王承恩的话,让朱由检眼睛一亮!

若说花钱最省,又能办成事的人,恐怕只有王二狗!

去年,只给了他三万两银子的“前期费用”,他就把西厂重建起来!

直至今日,半年有余,西厂发展到两千多人,他却没开口再要一两银子!

他去浙江和福建试点收税,不仅没引起朝臣的反对,还上交了十万两银子!

就连浙江巡抚张延登,以及福建巡抚熊文灿,也对他赞不绝口!

听闻,熊文灿能招抚海贼郑芝龙,也是王二狗在背后出谋划策!

这样的能臣,理当委以重任!

于是,一道诏令,紧急送往福建。

……

“厂公,你抄钱谦益的家,除了上缴户部的五万两子,另有二十万两没有上账;

你在浙江、福建发放船由和商引,共获得一百三十万两银子,你只向万岁爷报了十万两;

另外,你收了兵部尚书刘廷元十四万两银子,却出尔反尔!

此事,若不是我帮你摆平,你早就被弹劾了千百遍!

所以,你与魏公公商议的五五分……”

崔呈秀咄咄逼人,王立却不惧怕!

“崔兄啊,我都没向魏公公要钱,你怎能恶人向告状?”

崔呈秀刚要说话,王立又举起酒碗,呵呵一笑:“崔兄,你们查抄牟志夔的老窝,总共获利三百万两,却只向户部报了十万两!

“被贼寇所劫”的话,只能骗过万岁爷和朝臣,却瞒不过我!

所以,按照五五分的原则,我该分一百四十五万两吧?

诚如你所说,扣去我该分给魏公公的八十二万两,你义父还该补我六十三万两!你说是吧?”

崔呈秀举着酒碗,脸上的笑容却凝固了!

没想到,这家伙远在福建,却对朝中和山西发生的一切,了如指掌!

“崔兄,福建军器局是个小衙门,一年也赚不了几个钱!

熊文灿那边没有意见,南都的兵部、工部和福建布政司,就劳烦你帮我摆平吧!

这些家伙整天上门找麻烦,若对他们硬来,恐伤了东西两厂的和气,你说是吧!”

“王公公,一个小小的福建军器局,我送给你便是!不过,账不是你那么算的!

海宁港和平海港,每日那么多的船只出入,所收的关税怎么算?

浙江和福建两地的商税,这又怎么算?

我义父让你补钱,难道有错?”

“不,不,不!”王立连连摇头,正色说道:“关税其实收不了多少,商税才是大头啊!

只可惜,西厂始终人手不足,商税很难收取啊!”

“王公公,有人说过“你的心不够狠”!”崔呈秀神秘一笑,举起了酒碗:“要不,浙江和福建的商税,我来帮你收?

咱们仍旧五五分账,你看如何?”

呵!

王立等的就是这句话!

在浙江和福建各开了一个港口,“专用军港”变成了商港,朱由检虽有生气,却也没怪罪!

毕竟,圣旨是他的心腹之臣王承恩转述,由司礼监草拟发出!

他还以为自己喝醉了,语言不清,这才让王承恩会错了意!

最关键的是,王立上缴的十万两子,不是上缴给户部,而是进了朱由检的小金库!

而且,军港变商港,商贾和官员全都从中受益!

大殿上的歌功颂德之声,让朱由检的自尊心,获得了极大满足!

这事,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摆平了!

然而,真要征收商税,王立就小心翼翼了!

以东西两厂的联盟,商税肯定能征到一些!

对此,王立有足够的自信!

然而,这将得罪一大群文臣!

弹劾、抹黑的奏折,必会雪片一般飞往京师!

如果没有朱由检的绝对信任,王立不敢轻易冒险!

没想到,王立畏首畏尾的事情,崔呈秀却拍起了胸口!

正好,刘廷元之事得罪了他!

他没有当面提,却能感觉到他的不满!

既然他对征税有兴趣,那就做个顺水人情!

危险让他去冒,黑锅由他去背,我只管收钱!

有什么不好?

于是,二人一拍即合!

饮酒间,几名司礼监的太监匆匆入殿。

“厂公!陕西暴乱不止,万岁爷诏你紧急返京!”

“啊?有人作乱?”王立张大了嘴,赶紧接过圣旨:“何人做乱?是不是李自成?”

“李……李自成?”

传旨太监一脸懵逼,如实说道:“王公公,作乱者是你的本家,两个都姓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