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明朝假太监 > 第50章:杨鹤的“元气”学说

穿越明朝假太监 第50章:杨鹤的“元气”学说

作者:宫堡鸡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4:13:40

第50章:杨鹤的“元气”学说

明代教坊司的妓女,以歌舞妓和乐妓为主,她们地位低下,经常遭到凌辱而无处申诉。

相比起来,王立更喜欢秦淮河两岸的民间青楼。

明代的青楼,其实称为“勾栏”。

其中的“妓”女,真正的卖身者极少。

严格说来,她们应该称为“技”女,歌舞声乐、琴棋书画无一不精。

甚至,还出现了专门陪人游玩的交际女,个个国色天香,才华横溢。

文人雅仕和江南才子,都喜欢带这样的妓女划船游湖,逼格瞬间就高了不少。

而王立,还是喜欢听妓女们抚琴喝曲,一听就听到天亮。

心满意足地来到码头,王立揉揉眼睛,有些懵圈了。

“我去!咱们从海宁出发时,不是五条大船么?怎么多了十几条大船?”

“厂公,你不是说……把南京城的红薯、土豆和玉米全都买下么……实在装不下,所以另购了十二条大船……”

宋哲一脸的疲惫,一脸的无辜。

唐世济也是一脸疲惫,小心地迎上来:“厂公,那边还有两船的土豆,三船红薯,一船玉米,等装船完毕就过来汇合!

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官复原职的事儿,就拜托厂公了!”

听清二人的话,王立一脸黑线。

想死的心都有人!

十八船的红薯、土豆和玉米!

你们想撑死我是不?

我哪里知道,这小小的南京城,竟有这么多的红薯、土豆和玉米!

尼玛!

全都买下了!

这得多少银子啊!

你们就不劝劝我?

“厂公,加上买船的钱,一共两万七千两银子;因为时间很紧,每条船多加了四百两银子;

另外,雇了二百多民夫、二十两马车帮忙搬运装船,工钱一共是七十五两;

另外……”

“不必说了,不就一点银子嘛!做得不错!本厂公很满意!”

王立连声叫好,心里却在滴血!

将近三万两银子,就这么没了!

呜呼……哀哉……

……

二十多条大船,呼拉拉沿着大运河而上。

王立还未返京,弹劾的奏折却早早地到了!

“皇上,王二狗只是个三品提督,月俸三十五石,他哪来的钱逛勾栏?哪来的钱买大船?

若说他没有贪腐行为,满朝文武都不会相信!

皇上,还请即刻降旨,彻查王二狗!”

“皇上,有人看到西厂锦衣卫抄钱谦益家的时候,悄悄运走十几辆车的物资!

这,一定是王二狗的指使!皇上,还请速速彻查!”

“皇上,王二狗返京时,曾在船上,与前兵部侍郎唐世济密谋数日!

如果王二狗提议启用唐世济,就证明他收了贿赂!有结党营私之嫌!”

河南道御使侯恂、南京城守备朱国弼、礼部侍郎周延儒、副都御使杨鹤等等一众文官,接连上奏弹劾。

或许是“三人成虎”的原因,本来对王立抱以信任的朱由检,逐渐有些动摇了。

他正要发话,一旁的王承恩却咳嗽了几声。

朱由检秒懂了其中的意思!

还好,还好,没有铸成大错!

朝中文臣群起弹劾王二狗,正好说明,自己的“制衡”之术起效了!

有王二狗转移众臣的视线,有王二狗替自己背锅,不是一直想要的么!

“咳……咳……”

朱由检咳嗽几声,郑重地说道:“朕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王二狗是否存在贪腐行为,他回朝后可与诸位当面对质!

今日朝会,要议的不是王二狗是否贪腐,而是如何解决陕北、山西两地的民变!”

此话一出,众臣全都低着头,殿上瞬间就鸦雀无声!

朱由检失望地摇摇头,将目光转向杨鹤,耐着性子说道:

“诸位大人,三边总督武之望的奏书,你们全都看过了!

陕北各县“民变蜂起”,“流贼猖獗”,军中因缺饷而谋乱者多不胜数!

朕,想听听诸位的解决办法!”

殿内,还是鸦雀无声!

过了许久,杨鹤手执朝笏,上前一步:

皇上,微臣的奏书,你应该看过了,可惜一直没有批复!

臣以为,我大明已经伤了“元气”,急需固本培元!

诸位都知道,自万历皇帝以来,赋税一加再加,又逢天灾不断,民不聊生,我大明的“小民元气”已然大伤;

辽东战事节节溃败,西南边陲捉襟见肘,前后丧师失律,士马钱粮器械一时俱尽,封疆元气已然大伤;

朝中,士大夫们分门别户,彼此相攻,后波前浪互为起伏……”

说到这里,杨鹤怒视着魏忠贤,咬牙继续说道:

“自天启皇帝以来,阉党作恶不断,屠戮忠良,死无完骨,朝臣敢怒不敢言,我大明的“士大夫元气”也然大伤!

幸得皇上登基,勤政爱民,广进忠言,励精图治,我大明犹如重病之人获得良药;

大明已然有了起色,但百脉未调,风邪易入;

当务之急,在于培养元气!

臣以为,一切国计民生,吏治边防,皇上执要,臣下执详;皇上严为之程,宽为之地,图之以渐,镇之以静;

但令常如今日,何忧不致太平?”

杨鹤长篇大论,说得唾沫横飞,殿内窃窃私语不断,朱由检未置可否。

甚至,还有些失望。

杨鹤把大明比做“伤了元气”的病人,敢于直言魏忠贤和文臣的结党内斗,可谓一发中的!

然而,朱由检要的不是阐述“病因”,要的是“治病良方”!

只可惜,连续数日的朝会,只看见朝臣的彼此弹劾,内斗不断,却无一人能平息民变!

今日的朝会,朱由检满怀希望而来,还是失望而归。

……

这日,天还没亮,京师的大运河码头,其热闹程度不亚于皇帝出巡!

满朝官员齐聚码头,名义上是“迎侯厂公回京”,暗地里都在幸灾乐祸!

不少官员的奏折,早就写好了!

只要船舱一打开,这些奏折马上就递到朱由检手中!

二十三条大船,得装多少的金银珠宝!

众目睽睽之下,你来不及转移赃款了吧!

哪怕一点点没有合法来源,就能将你剥皮实草!

然后,海宁和平海的两个港口,就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了!

朝中的一品大员也来迎候,王立并不惧怕,甚至没给他半点好脸色!

“本厂公区区三品小官,怎敢劳烦百官迎候?这不是折煞本公嘛!

诸位大人,有礼了!”

王立向众人拱手致意,跳上马车想要离开,却被众人拦住。

“厂公啊,你的大船实在壮观,堪比郑和的宝船啊!不邀咱们参观一下?”

“厂公,你的大船吃水如此之深,竟然能从大运河回京,实在是奇迹啊!

对了,你船上装了什么宝物?不让咱们开开眼界么?”

“厂公真是刚正不阿啊,一到福建就拿了二十七名贪官,全都被皇上剥皮实草了!

皇上还诏令全国,要求所有官员向厂公学习呢!对了,你船上装的是大炮,还是火枪啊?你哪来的钱买?”

众臣群起逼问,王立自然不惧,呵呵笑道:

“哎呀,不是说陕西、山西二省遭了旱灾嘛,本厂公从南京返回时,顺便带回些赈灾之物;

对了,既然诸位大人都在这里,就请大家帮忙卸船吧,哈哈哈!”

王立再次向众人拱手,往不远处的魏忠贤投以笑容,钻入马车匆匆离开。

其实,在南京的时候,十八条大船是在一夜之间完成装船。

除了魏忠贤之外,没有其它官员知晓。

当然,也有官员打听到货物的类别,却保持着怀疑态度:堂堂的西厂提督,从千里之外带些红薯或玉米棒子回京,谁也不会相信!

但是,船舱一打开,众人不得不相信了!

朝会上,得知大船所装货物,朱由检哭笑不得。

“万岁爷,十八船的红薯、土豆和玉米,都是粗糙之粮,朝中官员没人看得上!

正因为没人看得上,就不会有人贪腐!

但,它们能确确实实地填饱肚子,总比树皮草根强上千百倍吧!

陕西和山西饥民众多,小奴能力有限,实在没有救灾之法;

无奈之下,只好斗胆挪用了五万两税银,购回十八船粗粮;

众多的饥民,小奴能救一个算一个了!”

“不错,还是厂公想得周到!

满朝百官,若全都像厂公这样用心,天下又哪来的饥民?哪来的民变?

毕自严!立刻派人,将十八船粮食运往山西!

另外,户部再拨十万两白银,速速从南方采购粗粮,速速运往二省赈灾!”

“皇上,户部……实在拨不出银子啊!

大家都知道,去年和前年的税银,还有一大半没有收上来啊!

辽东那边的军饷,不能停啊!

户部那点银子,很难撑到年底啊!”

说话的同时,毕自严快要哭出来!

满朝官员尽皆点头,朱由检咬咬牙,站起身:“罢了!朕出五万两银子,户部速速安排赈灾!

另外,免除陕西、山西二省欠缴之税银!

朕,不想再听到民变之事发生!”

朱由检脸色铁青,正要离开,王承恩却入殿来报:“万岁爷,辽东军因欠饷发生兵变!

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毕自肃大人,在巡查宁远时被兵卒劫持!

据言,要拿二十万两银子,他们才肯放人!

袁督师已经星夜前往宁远,特派人回京禀报!”

“兵变?欠饷?”

朱由检顿时就怒了,指着毕自严的鼻子:“你不是说,关外驻军没有欠饷么?为何会有兵变?

被兵卒劫持的毕自肃,是你亲弟弟吧!

这件事,你自己看着办!”

朱由检气得吹胡子瞪眼,几乎就要喘不过气!

毕自严脸色铁青,像木桩一般矗立在殿内。

众臣窃窃私语一番,却无解决办法。

全都像看戏一样,静静等侯毕自严的“解决办法”。

唉!

王立无奈地摇摇头,叹息不止。

后世的学者都说,“大明是唯一一个被穷死的王朝”,这话果真不假!

眼前这大明,真的没救了!

就算自己想救,也有心无力!

所以,赶紧捞点钱,尽早抽身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