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明朝假太监 > 第62章:被逼上任的杨总督

穿越明朝假太监 第62章:被逼上任的杨总督

作者:宫堡鸡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4:13:40

第62章:被逼上任的杨总督

时间,转眼来到崇祯二年,三月。

北方的冬天,似乎才刚刚开始。

千里之外的京师,也看不到回春的迹象。

或许是天气太冷,朱由检多日不朝,彪悍无比的言官,竟无一人开骂。

大臣们,似乎习惯了不上朝。

大小事情,递上奏书就行。

乾清宫里,朱由检守在火炉旁,看着魏忠贤的奏报,心情凉到了冰点!

陕西与山西,民变愈来愈烈!

除了原有的“二王民变”,又增加了张妙手、白九儿、一阵风、七郎、大夭王……

还有九条龙、四天王、丫头子、齐夭王、映山红、催山虎……

这边还有冲天柱、油里滑、屹烈眼、李晋王、党家、破甲锥、八金刚、混天王……

尼玛!

奏表中,满篇都是造反头头的名字!

捧着奏书,朱由检浑身直抖!

再不敢往下看!

过了许久,朱由检终于抬起头:“这些人的名字……怎会如此奇怪?”

“万岁爷,魏公公在另一份奏书里解释过:

造反的人都没什么文化,都不敢用真名,都想取个响当当的名号;

据说,很多名号实在太响亮,经常是好几个造反首领在用;

有时候,某个造反首领已经内哄而死,又有人接着用这个名号;

所以,很难将名号与真名一一对应。”

朱由检摇摇头,又拿起几份秦书。

看过后,眉头紧皱。

“这个……胡廷宴是什么来历?他何时当上了陕西巡抚?

这几份奏书,要么是胡廷宴弹劾延绥巡抚岳和声,要么是岳和声弹劾胡廷宴!

这两人,难道啥事都不干?

只知道弹劾对方“养寇为患”?”

“万岁爷,你怎么给忘了?”王承恩上前两步,轻声说道:

“上个月,原陕西巡抚武之望……死了……内阁一致推荐胡廷宴迁任陕西巡抚……”

“死了?怎么死的?”朱由检满脸愕然,刚要追问,突然想起昨日的奏书。

唉!

这段时间的朱由检,脑子里总是昏昏沉沉!

只要提到陕西和山西,马上就头痛欲裂!

选择性地忘了许多事情!

确实,陕西巡抚武之望死了!

正当壮年,却死得不明不白!

对了,想起来了!

魏忠贤前往陕西调查,昨日的奏书说得很清楚:武之望,是畏罪自杀!

民变愈演愈烈,士兵又在哗变!

武之望害怕承担渎职之罪,自寻短见了!

唉!

他又是何必呢?

连续两年,陕西三边没发一个铜板的军饷,士兵不哗变才怪!

朱由检理解武之望的绝望,却又毫无办法!

确实是毫无办法!

每次上朝,大臣们要么在打嘴炮,要么就沉默不语!

连续几个月的朝会,也没商议出有效的应对之策!

过了许久,朱由检终于缓过来,拿起另一封秦书。

“这个吴襄!到底有完没完!连续十几封奏书,都在弹劾王二狗!”

朱由检怒火中烧,一把将奏书扔得老远,愤愤骂道:“满朝广武,就没一个干事儿的?

除了袁崇焕和王二狗,就没一个真正做事的?

整天就知道弹劾别人,到底有完没完?”

眼看朱由检气喘不止,王承恩赶紧递上一碗参茶。

朱由检随手接过,懒得再看其它奏书,满心期待地问道:“有没有王二狗的奏书?”

“暂时……还没有……”

没有!

没有!

朱由检失望不已!

自从王立去了辽东,这几个月里,能让朱由检欣喜的,只有两封奏书!

第一封,是袁崇焕收复西平堡的奏书。

他到辽东不到一年,就收复了三百多里土地!

在奏书中,袁崇焕没有居功自傲,而是帮王二狗请了首功!

对此,朱由检着实欣慰!

照此速度,明年就能收复沈阳;

后年,就能收复赫图阿拉!

再一年,就能收复整个努尔干都司,诛灭皇太极的十族!

照此速度,不用五年就能平辽!

另一封,是王立的奏书!

这封奏书,让朱由检感动了一个月:与皇太极的议和,终于定了!

原计划用一百万两银子,竟然,只用了九十五万两!

并且,皇太极是诚心议和!

他转托王二狗,送来一整箱上等人参!

而且,兵力薄弱的西平堡,皇太极再也没有觊觎!

王二狗送回的停战协议,早就盖了玉玺!

不知道,是否已经送到沈阳!

只要王二狗确认了,银子马上就起运!

只要辽东无事,剿灭陕西、山西二省的民变,最多只需一年!

届时,就算皇太极还想议和,我也不会同意!

只要国内安定了,还怕你个皇太极?

喝了口参茶,揉揉太阳穴,朱由检咬牙拿起一封奏书,却没敢打开。

“对了,陕西三边(定边、安边、靖边)总督的人选,吏部有何建议?”

“万岁爷,吏部还没有人选推荐,也没人自荐,所以……”

王承恩的回答,又让朱由检心烦意乱!

吏部!

朱由检摇了摇头。

吏部尚书,仍是周应秋!

魏忠贤的党羽!

想让吏部推荐人选,几乎不可能!

哼!

魏忠贤!

朱由检的头,似乎又要炸裂!

如果不是没人可用,魏忠贤早被五马分尸了!

为了稳住魏忠贤,朝中的大小官员,并没有太大的调整。

工部尚书,仍是崔呈秀!

吏部尚书,仍是周应秋!

空缺的职位,争抢最激烈的是内阁成员!

为了平衡各方势力,朱由检破天荒采用了“抓阄”的方式!

钱龙锡,是第一个被抓中的内阁成员!

后面,依次是李标、来宗道、杨景辰。

内阁是有了,内阁首辅的位子,又该给谁呢?

无所谓!

谁想做,上奏书就行!

只要朝臣没意见,朱由检也没意见!

反正,内阁也办不了什么事!

有了内阁,反而束手束脚!

内阁可有可无,但是……

平时高谈阔论的大臣,骂起人来彪悍无比的言官,不论官职大小,竟无一人看上“总督”之位!

陕西三边总督,正二品!

无人自荐也就罢了,吏部也推荐不出人选!

唉!

陕西三边总督,要尽快上任!

次日,一大早,王承恩敲响了召集大臣铜钟。

朝会上,众臣全都哈欠连天,朱由检强忍着怒火,再次提到三边总督的人选。

跟上个月一样,众臣全都低着头,沉默不语。

呵!

陕西的三边总督,傻子才去呢!

明摆着,是个苦差事!

对于民变,户部拿不出银子,不可能招抚!

那就,只剩下镇压!

但,军饷都没发!

士兵正在哗变,拿什么镇压?

如果去了陕西,要么死在哗变士兵的刀下,要么死在疯狂乱民的刀下!

若是运气不好,很可能被他们生吞活剥!

就算侥幸不死,也干不成什么事!

到头来,轻则被革职入狱,重者被千刀万剐!

横竖都是个死!

所以,这个正二品的“总督”,还是再等等吧!

官当不成,可以再等。

脑袋,可不像韭菜一样,割了一茬还有一茬!

不可能再长出来!

提到这个职位,众臣的后背都在发凉!

殿上寂静无声,朱由检的心也在发凉!

就像千年的寒冰!

等候多时,终于,有人说话了!

“皇上,以下官之见,陕西三边总督,非杨御使莫属!

私下里,下官曾多次与杨大人勾通,希望他为皇上排忧解难!

只可惜,杨大人再三拒绝,下官没敢轻易上书推荐。”

话音未落,杨鹤就怒视着周应秋。

刚要推辞,礼部侍郎温体仁又开了口:“皇上,杨大人的元气之说,微臣深以为然;

今,大明的小民元气、封疆元气和士大夫元气皆被损伤,陕西的小民元气急需培养!

纵观朝中众臣,杨大人确实是最适合的人选!”

温体仁说罢,杨鹤赶紧上前:“皇上!微臣区区一个副都御使,对陕西的民情毫不了解,实在不敢当此大任啊!”

“杨大人,你这话就不对了!”周延儒上前一步,拉着杨鹤的手,显得无比亲切:

“杨大人在督察院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皇上和众臣全都看在眼里!

副都御使乃是正三品,此刻,升任二品总督,正当其时!

杨大人“元气”之说的高论,让本官惊为天人!

辗转半月,夜不能寐,苦苦领悟,实终不得要领!

刚才,温大人说得没错,陕西的“小民元气”,急需杨大人前去培养!

所以,没人比你更适合啊!”

杨鹤正要推辞,刚上任的内阁首辅来宗道,抢着说道:“

皇上,在私下里,杨大人曾说过:

乱民,皆是我大明的子民!

如果强力清剿,受损的“小民元气”将会越发严重,很难恢复!

由此可见,对于陕西的民变,杨大人早就绸缪在胸!”

说到这里,来宗道将目光移向杨鹤:“既然如此,杨大人,你何不替皇上分忧呢?”

“对,对,对!陕西三边总督一职,非杨大人莫属!”

“杨大人,正所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你就不要推辞嘛!”

“杨大人,如果你都不能胜任,满朝文武,再没一人可以胜任!”

“没错,三边总督一职,杨大人千万不要推辞啊!”

“臣附议!”

“臣附议!”

“臣也附议”

“我……我……皇上……唉……”

杨鹤急得面红耳赤,汗珠涔涔,一心想要反对,却没找到说话的机会!

此时的大殿上,不管阉党还是东林党,亦或是无党派的温体仁或新任内阁,全都众口一词!

面对几十张嘴,杨鹤脑袋里轰轰直响,很难组织语言去反驳!

大殿上,第一次没有嘴炮!

第一次众志成城!

坚持了两个多时辰,杨鹤几近崩溃!

恍惚中,鬼使神差地同意了!

司礼监当庭拟旨,内阁当场通过!

“杨大人,此去陕西,你不必有太大的压力!

千万,别像武之望那样寻短见!

很快,朕会召回西厂的王公公!

有他相助于你,陕西的民变,不出半年就难平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