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明朝假太监 > 第89章:让饥民去挖煤!

穿越明朝假太监 第89章:让饥民去挖煤!

作者:宫堡鸡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4:13:40

第89章:让饥民去挖煤!

对于借调曹文诏一事,朱由检一口答应下来。

只不过,要等到关宁军夺回关内四城,将皇太极彻底赶出长城,才能将曹文诏调往山西。

对此,王立表示理解。

……

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二月下旬,王立率两千锦衣卫西出居庸关,奔赴山西。

行军路线,与当年明英宗的北伐路线基本相同:经怀来、土木堡、宣抚、天镇、阳和卫至大同。

“满将军,在阳和卫,是不是有个与蒙古人交易的官市?”

“厂公,你真想买蒙古战马?那可不便宜哦!”

在锦衣卫的搀扶下,满桂勉强可以走路,却还是累得气喘吁吁:“组建一支骑兵,没你想象中那么简单!”

满桂毫不客气地泼冷水,王立却满不在乎:“按照去年的价格,一匹上等良马,价格是五十两吧?”

“没这么简单!”满桂还是摇摇头,解释道:“骑兵不是有了战马就行!

还要打造马鞍、马掌、护具、铁甲,价格真不便宜!

而且,一匹战马的粮食消耗,大约相当于二十名青壮士卒!

所以,袁将军督师蓟辽的时候,他只能扩建一支轻骑兵,没有足够的银子扩建关宁铁骑!”

战马……还要吃粮食?

牛、马、羊不都是吃草的么?

王立实在难以相信,目不转睛盯着满桂。

后者看出了王立的疑惑,耐心解释道:“如果战马只吃青草,它的爆发力和耐力非常差,很难上场作战;

只有在草料中加入豆饼、谷物、麦饼等精粮,战马才能保持足够的体力;

否则,这匹战马跑不出十里,必会累得气喘吁吁,口吐白沫!”

满桂的解释,让王立从头凉到脚!

他打听过战马的价格,本以为五十万两银子买一万匹战马,再加上骑手的俸禄,就算是骑兵了!

哪里知道,战马还要吃粮食!

还相当于二十个士兵的消耗!

尼玛!

士兵都吃不饱,哪有足够的粮食喂马?

还要打造战马的护具和骑手的铁甲,再配上火铳砍刀,岂不得一百万两银子?

袁崇焕把关宁铁骑看成宝贝,生怕打没了,原来是这般道理!

唉!

堂堂的西厂提督,要是带一支步卒出去混,岂不太没面子?

不行!步卒就是垃圾!

宁缺毋滥!

但是,自己的银子都在福建啊!

把银子运到大同,那得几个月时间!

黄花菜都凉了!

“满将军,万岁爷……给了你一万两银子吧……”

提起银子,满桂立刻警觉起来:“厂公,我这个大同总兵已经是光杆将军了,你还想鸡爪上拔毛?”

“不是,我的意思是……先借来用用嘛!到时候还你,我加利息!”

“厂公,你的救命之恩,满某没齿难忘!

但,这笔银子真不敢乱用啊!

厂公,你好好看看地图,就明白满某的苦衷了!”

满桂委婉地拒绝,王立再难开口了。

确实,现在的满桂就是个光杆将军!

在京师保卫战时,他的麾下还有一万兵马!

但,他受伤之后,这支部队就转交给了孙承宗;

此时,这支部队又被调往宣抚!

王立不懂军事,却能看懂基本的地图!

大同和宣抚,都属“九边重镇”,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节点!

明英宗时期的也先部队,就是从阳和卫越过长城,直扑宣抚与土木堡,距离居庸关仅一步之遥!

也先撤回北方的时候,更是在大同劫掠了一番,然后才大摇大摆地北上!

此时的大同,边军早已溃散!

只要皇太极愿意,他随时可以走也先曾经的路线,从大同或阳和卫越过长城,劫掠山西!

朱由检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这才加强大同与宣抚的兵力。

然而,他只给了满桂一万两银子!

只够一万步卒的两月俸禄!

还是不吃不喝,手无寸铁!

这点兵力想保大同不失,简直比登天还难!

唉!

想从满桂的手上抠点银子,没戏了!

“满将军,阳和卫的官市,大明与蒙古人主要交易些什么?”

“跟普通的市场一样,几乎所有东西都在交易。

蒙古人主要出售马匹、牛羊和裘皮;

大明出售的东西就多了,丝绸、茶叶、粮食、瓷器、铁锅、木炭、煤炭……”

“慢着……慢着……”

王立急忙打断满桂的话,有些难以相信:“大明出售铁锅、煤炭和木炭?”

“是啊!蒙古人不会铸铁,也没有铁矿,大明的铁锅非常好卖!

另外,蒙古那边比京师还要冷!

要是冬天没有木炭取暖,没有煤炭生火,恐怕蒙古人都要冻死!”

索噶!

王立就像发现了新大陆,欣喜若狂!

……

大军沿着阳水的官道西行,刚刚进入山西地界,就被一队乱民堵住了!

黑压压的一大片,估计有七八千人!

直到这时,王立才想起:自己的队伍是锦衣卫!

忘了换边军的衣服!

“我去!赶紧警戒!挡住他们!”

王立连连后退,却有几个锦衣卫,骑着战马迎面而来。

宋哲将其拦下,几人嘀咕几句后,大步来到王立跟前:“厂公,那是大同府天镇县的百姓!

得知厂公再临山西,他们自发前来迎接!

他们在天镇府,已经等候五天了!”

这话,雷得王立七昏八素!

在朝臣和百姓眼中,锦衣卫都是恶魔一般的存在,人人避之不及!

上次到山西,王立也不敢暴露锦衣卫的身份,全都伪装成普通士卒!

此刻,若说百姓们自发迎接“西厂厂公”,有谁会相信?

确实不相信!

打死也不相信!

?ttan?c o

“既然……百姓们前来迎接本厂公,为何不提前来报?”

“厂公,刘指挥使不许属下来报!说是给厂公一个惊喜!”

刘指挥使?

哦,就是留在山西的刘冬!

去年离开时,王立曾做出承诺:只要刘冬管理好卷烟厂,再保证桑干河两岸红薯、土豆的收成,就升他为“锦衣卫指挥使”。

这一切,刘冬做到了!

桑干河两岸,土豆和红薯获得了大丰收!

平均亩产达五千多斤!

而且,新种下的红薯和土豆,又在发芽了!

不仅如此,山西境内的几十条大小河流,两岸全都种上了红薯和土豆!

就连已经干涸的黄河河床,也种满了红薯和土豆!

前方的几千百姓,确实是自发地迎候厂公!

这些百姓,虽然还是饿得皮包骨,但因为有了红薯和土豆充饥,几乎没人被饿死!

百姓们期待着,厂公这次来到山西,能带来更多的赈灾措施,能让百姓们全都吃饱!

其它的赈灾措施,王立从没想过!

山西境内,稍稍湿润的河流两岸,全都种上了红薯和土豆;就算再获丰收,就算红薯藤和土豆苗也吃了,还是无法让所有百姓吃饱!

能半死不活地吊着命,已经不错了!

要让百姓全都吃饱,只能购来更多的粮食!

但,这不要钱么?

让我自掏腰包,可能么?

废话,肯定不可能!

所以,百姓要想吃饱,只能等到旱灾缓解!

否则,神仙也没办法!

不过嘛,“精神粮食”还是能吃饱的!

“宋哲,你去告诉那些百姓,就说……本厂公确实有赈灾措施!

只要大家团结一致,有“斗天斗地”的决心,只要不怕吃苦,必能吃上饱饭!

让他们,赶紧散了吧!

看着怪吓人的!”

宋哲虽有疑惑,却还是忠实地传话去了。

然而,百姓们不仅没有散去,反而呼啦啦地迎上来!

我去!

还带了一顶轿子!

我可不是杨鹤!

我可不想当什么土皇帝!

不过嘛,坐轿子,确实比骑马舒服多了!

……

因为山西的连年旱灾,乱民四起,连蒙古人都怕!

阳和卫的官市,已经停顿了一年多!

在阳和卫等了三天,竟然不见一个蒙古人!

“宋哲,找几个懂蒙语的百姓,去北边找一找!

如果遇到蒙古人,就说本厂公强力赈灾,山西已经没有民变!

他们的马匹、牛羊什么的,全都拉过来!

本厂公有多少要多少!”

“厂公,你没开玩笑吧?咱们哪来的银子?莫非……你想打劫……”

“噗……”

王立刚刚喝下的水,喷出一丈多远!

“我去!东北的皇太极已经够难对付了,我哪敢再惹蒙古人?”

王立神秘一笑,胸有成竹:“咱们没有银子,却有铁锅、木炭和煤炭嘛!

难道,以物易物不行么?”

“可是……咱们哪来的铁锅……”

“靠!没有现成的铁锅,咱开矿铸铁不行么?

没有木炭,让百姓们砍树烧不行么?

没有煤炭,让百姓去山里挖不行么?”

王立的话,震得宋哲一愣一愣的!

但,王立却百分百的肯定,大同附近必有煤矿!

如果开采出来,够那蒙古人烧上几百年!

具体在什么,让百姓们去找一找,应该能找到!

既然山西的饥民那么多,又没有太多的土地可以耕种,正好让他们去挖煤!

免得他们闲得没事做!

这些家伙,若是聚在一起,若是经人挑拨,很容易就能造反!

让他们去挖煤,累得他们没时间睡觉,看他们哪来的力气造反!

当然,这些饥民狡猾狡猾的!

让他们白干,几乎不可能的!

给他们一日两餐,每天再加三五个铜板,应该会抢着干吧?

应该是吧!

都快饿死了,突然有了“包吃包住”的工作,傻子才不干呢!

就如那满桂!

一月只给五百钱的俸禄,再加两顿军粮,饥民们全都抢着当兵!

不到半天时间,他就招了六千多人!

所以嘛,挖煤虽然辛苦,却不需要拼命,必能招到足够的矿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