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八支队 > 十八

八支队 十八

作者:峰海青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4:17:17

十八

太平镇。

黑夜下的太平镇,一片寂静,除了那行驶的火车外,只能偶尔听到一二声婴儿啼哭。

在镇南边的一处大院里,是警备团的队部。在这大院的东厢房里,警备团长罗东山叼着烟敞着怀,正在赌着钱,这会一个小兵推门进来,走到罗东山身边在耳说了几句后转身走了。

“今晚就到这,都散了散了都散了,何团长回来了。”罗东山压低了声音边说边把桌面上自个的钱抓入口袋里边整理军容,拉开门就向外走去。

“报告。”罗东山来到大院的西厢房头一间门口,这是警备 团长何人地在太平镇上吃住和办公的地方。

“进来。”

罗东山多少有点怯生生的走进了屋。当年罗东山流落到这原平县时,两手空空,没有着落,在火车站上扛了二天活,就受不了那苦,还因为工钱把工头打了一顿,能在地面上做扛活工头的也不是个省油灯,走投无路的他一怒之下上了八王岭投奔牛大天,在山上罗东山把自己早年在东北当土匪后遭鬼子清剿流落到此的经历陈述了一遍,当下,牛大天就客气对罗东山说明,山寨从老辈就传下来规矩,不收外地人,但可在八王岭上住三天,在这三天里,可在山上与同行切蹉武艺,交流枪法,三天后,罗东山拿着牛大天送的二块银元下了山。下了山,想到太平镇上买张去长治的火车票,好歹是个大地方,管他的,反正一个人,混到那算那。不过,想法和现实的距离有时看起来很近,其实却好远。他人还没走到太平镇,就让外出催粮的警备团的人围上了,别看这警备团的人行军打仗不行,但对这识人辩物,敲诈勒索却是行家里手。象他这样没有良民证,说的外地口音,身上还有二块大洋,正是他们最喜欢的目标,一般情况下,财产没收,吓虎二句就放了。但没想到这汉子居然同他们动起了手,要不是马久仁当机立断,对他开了一枪,虽然他们间相差五米都没击中,但还真把他给镇在那儿,这会边上的人趁机一拥而上,才把他给捆上。那几天刚好何人地在这太平镇上,晚间他听说了这么挡子事后,叫人把罗东山给带过来,也就是这间厢房。何人地就着猪头肉喝着酒,见罗东山进来,他放下酒杯,细细打量了起来。只见面前这个年龄有二十七八的年青人,虽然饿了二餐加上冻了一个下午,但那腰板还挺的很直,脸上虽然被冻的涕水涟涟,两眼却透着股倔犟。“你是什么人?”在何人地打量罗东山时,罗东山也在观察着这个顶着个大脑袋,长的双蛤蟆眼的家伙。何人地突然一声断喝,那声音加上形态却实把他给吓的后退了一步。不知怎的,平时话语不多的他,这会却滔滔不绝的把自己如何在关外上山为匪,如何让日本人打散,又如何游荡到关内,流落到来原,怎么上了八王岭, 为什么又下了山,何人地听完,心里马上感觉到,面前的这个人是他需要的人。人和人就是这样,有的人天天请你吃请你喝,你就是看他不顺眼,有的人只要三言二语,立马感觉是你的亲兄弟。他让勤务兵给罗东山解开绳,打了盆热水,让他擦了把脸,并命伙房给他煮了碗汤面。当热气腾腾的汤面放罗东山面前时,他去不动筷子,二眼直盯着桌子上的酒。何人地一笑,叫勤务兵再拿个杯子来,不想罗东山一把抓到酒瓶,仰着头,把酒直接倒入口中。倒光了酒,端起汤面就吃,吃了一半,他居然把何人地就酒的那盘猪头肉都倒 到面里,一阵呼噜,全下了肚子。吃完,嘴一抺,双膝一弯,跪在何人地面前。

“长官,要杀要剐全由你,我罗东山决无二话。”

“一个要杀的人,我才不给他好吃好喝上路,我不是善人。

“长官,上刀山,下火海,你吱声。”

“这才象个男人说的话。起来说话。”

两人坐定,何人地从桌边上又取出一瓶酒,一人斟了一杯。“就你这外地口音,除了会打枪什么也不会,連个良民证都没有,能从关外走到太平镇,能活到今天,就算你命大,还想去长治?我看你一人也不容易,为人也忠义,我老家离这不远,有些财产,这兵荒马乱的,你先到我家去看场护院,到时候你听老人家支应就行。”。罗东山在何老财家倒是尽心十分,鞍前马后,跑里跑外,就是一喝酒就发酒疯,管不住自己,有时喝的在半夜里又喊又唱,让人受不了。何人地只好把他调到警备团上,不想到了队上,他如鱼得水。在队里同人人都称兄道弟,加上为人仗义,出手大方,外出抓夫派款时,嗓门大,调子高,在几次围剿被打散的小股国民党部队时,冲锋在前,有股不怕死的劲头,日本人都很赏识他,没多久就提成了小队长,统辖太平镇上的三十多个警备团的人。所以他视何人地为恩人,就是在发酒疯时,只要一说何团长,他立马就规矩了。

西厢屋里暖洋洋的,屋当中那大炉子上坐着个水壶,呼呼呼冒着热气,茶桌上摆着一盘卤肉一盘花生米,二只酒盅一瓶老汾酒。

“手气如何啊?”何人地半躺在办公桌后的椅子上,脸上捂着块热气腾腾的毛巾,那小勤务兵站在边上伺候着。

“弟兄们闲的没事,小玩玩小玩玩。这天太冷。”

“是啊,天真他娘的冷。”何人地取下脸上的毛巾,在手上擦了二把,顺手递给了勤务兵。“队上的情况如何啊?”

“一切正常。”

“镇上的情况呢?”

“一切正常。”

“我看你的脑袋什么时候搬家都不知道。 一切正常?!”

“是。”罗东山一个立正站在那不敢动。

“站在那干什么?来,倒酒,陪我喝二杯。”

“是。”

“坐。”

“是。”

“坐!”

“是。”

“今天是在休息时间,咱们俩啦啦话。别那么多礼节。”

“是。”

“咱俩喝酒,不敬酒,不劝酒,随便点。”

“是。”

“来一块,这可是县里东关孙记老驴肉。”

“谢团长。”

二杯酒下肚,身上渐渐缓过劲来了。

“队伍都还好吧?”

“一切正........都还好,还好。”

“你是赶上好时候了,前些年一到晚上处都是枪声,搞的都不敢出据点。直到皇军开始大扫荡后,日子才安稳了些。”

“我是托团长的福啊。团长对我的恩,我都记着那。还是那句话上刀山,下火海,你吱声。”

“我知道你是个忠义之人。来,干一杯。”显然,罗东山的话让他很受用。

“团长这么晚了还到这镇上来,是不是有什么任务啊?”

“唉,咱这地面上自从冒出了个八支队,闹的是鸡飞狗跳的。皇军决定对大东沟以东的三个村庄进行彻底搜查。”

“有线索啦?”

”哪有什么线索?我回来看了地图才琢磨出来,咱们的据点,大东沟,还有那几个村庄,都在一条线上。皇军认为,那天晚上前面可能是游击队,扔了二颗手榴 弹打了几枪就跑了,后面在大东沟袭击车队的可能是八支队。他们打了岗楼的冷枪后,在回去的路上发现了皇军的车队,就顺手打个了埋伏。所以就认定八支队落脚点可能那三个村庄。”

“行,我听团长的。不过,这效果可能不太好。这几个村庄都是在那个梁上,还没等咱们队伍到,他们早就看见跑了。”

“所以我想夜袭。”

“夜袭?”

“对。大东沟公路袭击皇军的事,损失太大了,太原都怪罪下来了,皇军正上着火,到处抓人杀人,就差点没把我给劈了。咱们怎么也得把面上的事做足了。”

“这日本人也太过份了,太不把咱们中国人当人看了,他们如果真敢对团长有什么,我就反了他娘的。”

罗东山把桌前的一杯酒,一口就干了。

“你啊,这话可别乱说。咱们给日本人当差,就得小心伺候着,咱端的是人家的饭碗,虽说有时受气挨骂,干活的那有不受东家的气。有人骂咱们是汉奸,可有多少人想当汉奸,人家还不要哪。你以为是个人就能当汉奸啊?”

何人地喝了一杯酒后,接着说了下去。

“有人说汉奸名声不好,名声好顶个屁用,现在我们二个汉奸在这喝酒吃肉,那些名声好的連窝头都啃不上。有人说咱们是中国人什么的,我最讨厌听这句话,中国人最他娘不是个东西,当年你上山当胡子,是日本人逼的吗?那会日本人不是还没来吗?”

“是啊。什么政 府,除了抢粮派款外,没见他办过一件好事,也见不到他的影。现日本人打进来了,政 府叫大家抗日,说我们是中国人了,呸!平时不把我们当人看,,到要命的时候才想起我们,这是什么国家,什么政 府,国家跟我有个屁关系。”

“就说你,堂堂一汉子,硬是养不活自己,連个落脚 处都没有,投了日本人才吃了几天安稳饭,时不时还喝点酒吃点肉。古人说的好,有奶便是娘啊。”

“团长教导的是。”

“你今年多大了?”

“二十八了。”

“应该成个家,别成天偷鸡摸狗的。正经讨个女人,生个娃,将来万一,你也对的起列祖列宗,也不枉在这世上走了一遭。”

“团长,还是那句话,上刀山,下火海,你吱声。我敬你一杯。”

“咕咚”一声,罗东山双膝着地,捧着一杯酒,高高举过头顶。

十九

时近晌午。太阳当空。

阳光是温暖的,可全让那西北风给刮跑了。地上的雪没有一点消融的样子。眺望远处披着白雪的山梁,象一把开了刃的刀锋迎向天空。

这时出现了一个扎着红腰带挑着担子的货郎走在刀锋上。

货郎老孙眯着眼抿着嘴挑着担迈着腿,如同往常一样速度,不慌不忙不快不慢行走在这不知走过多少遍的山梁的路上。一阵劲风吹过,打乱了他原有的步伐,抬头看了看天,前后望了望嘴里嘟囔了一句,拐下了山梁,熟门熟路走进了一个无人居住的旧窑洞。

进了窑洞,放下担子,解开腰带,习惯的走到门外拍打一下身上的灰土。折回窑洞,从窑洞角落抽出几根干树技,点燃窑洞中央的小火塘,从货郎担子里掏出二个黄生生的玉米窝头,放在火塘边上的石板上烤着,又从货郎担子里取出一个表面已经是坑坑洼洼的铝杯,到窑洞外背阴处装满一怀雪架到了炉上,忙完这些,靠在火塘边上,从怀里掏出一小酒壶,打开盖子,美美的呡上一口,憋了好久后才长长的吐了口气。

塘里的火苗欢快的跳跃着,塘上铝杯里的雪水已经化了,渐渐冒出了热气,窑洞里的温度明显升高,再加上一口高粱酒下肚,老孙感觉到从四肢到五脏从皮肉到骨头没有一处不舒服的。他取过烤热了的窝头,放到鼻子下面闻了闻,瓣开来送到嘴里有滋有味的吃起来。

“孙掌柜的在吗?”

一声呼号从梁上传下来,他立马停止了咀嚼,侧身静听,长条脸上的小眼睛放出机警的光芒。

“老孙头在吗?”

他笑了。起身朝外走去,站在门外,朝梁上喊道。

“在咧,下来暖和暖和。”

一个身材墩实比老孙年轻几岁卖面酱的货郎挑着二只面酱桶如走平地一般从梁上下来。

走进窑洞,放下担子。

“你咋知道我在咧?”

“这是你老孙歇脚的地,谁不知道,我路过都会照照,喊上一嗓子。这天,太冷了。”说着从怀里也掏出一小酒壶,一阵子谦让后,喝了二口。

“你还没吃饭?”他望着老孙手中的窝头。

“我正吃着呢,就听到你喊我。来,一块吃。”

“我吃过了咧。你慢慢吃,我去装点雪,再烧点开水。娘的,这天太冷了,风吹的我全身都不得劲。”

取回雪,架好铝杯,拨旺塘火,抽出旱烟袋。

“真吃过了?”

“真吃过了。”

“是不是又是在后弯村那个小银寡妇家蹭的饭?”

“孙掌柜也在取笑我。”

“小银人不错,带着个孩子,日子不好过,你也是一个人,对心思的话,凑一起过算了。”

“不満老哥,我同小银商量好了,准备今年中秋就把事给事办了。我也想抓紧时间多跑跑,多挣几个,让小银娘俩以后日子好过些。”

“这才是过日子的想法。到时候可别忘了请我喝喜酒哟。”

“一准请大哥。”

“来,我先祝贺你。你看有什么用的着我老孙头的就说话。”

?ttKan?¢o

俩人举起各自的小酒壶碰了一下,呡了一口。

“大哥。”

“嗯。”

“上次那太平镇拉面大会上认错人的那个掌柜,听说散会后人就跑了,連家都没回。你说他会不会是八路?”

“不跑怎么办,让鬼子掂上了有个好?鬼子杀个人,比你打死个耗子还容易。日本鬼子真是鬼,装成咱们的人,骗人上钩。不管那掌柜的是什么人,那天他总是想救咱们中国人,是个好人。”

“是哩。日本鬼子真他娘的鬼大。还有那山灵也了不得,大白天就敢在镇上打死鬼子,还把那几个没人认的人给救了。那天我回到家里,都迷糊了好几天,太吓人咧。”

“你咋知道那是山灵打死鬼子救的人?”

“乡亲们都这么说。传说这人上山下坡跟走平地一样,来无踪去无影,枪打的又准。大哥,你见过山灵吗?”

“没有。”

“要是多几个山灵就好咧。前些天,警备团的那个马久仁说我一直没有去报告情报,我哪有什么情报,他说声不对,就打了我一巴掌,还要把我关起来,说我通抗日分子,硬生生的讹走我一块大洋。一块大洋啊,大哥。”

“那你就去给他报告些情报呗。”

“大哥,我就一个货郎,那有什么情报?就是看到了什么,我也不敢说啊。”

他往门外看了看,朝孙掌柜身边凑了凑,低声说道。

“那鬼子汉奸咱惹不起,可那八路**还有八王岭上的土匪咱能惹的起?咱成天都是一个人走在这梁上坡下的,谁要是打了咱的闷棍,扔到沟里喂了狼都不知道。再说了,咱再不济,也是中国人,也不能向着日本人不是。”

“看不出,你心里还挺硬气。”

“那是。”

“可日本人警备团那边老挑你的事,这日子也过不安定。”

“谁说不是啊。大哥.......”

“有事啊?”

“有件事,我是不信啊。也不知是那个吃饱撑着的人瞎编排。”

“啥事啊?”

“是说你.......”

“什么事?”

“大哥,这事你可千万别往心里去。”

“你倒 是说啊。”

“那我就说了?”

“你想急死我啊。”

“说你近些日子常去警备团,还得了赏钱?”

“就这事啊?”

“嗯。”

“有啊。”

“还真有?”

“白给钱谁不要?”

“白给钱?”

“给钱是小事,有就拿着,没有就拉倒。主要是省的他们找麻烦。我今天还要去报告呢。”

“今天还要去报告?”

“是啊。”

“今天遇上啥了?”

“非得要遇上啥才能报告?”

“那......?”

“那天拉面大会你不也在吗?”

“在啊。”

“何怪在会上不是说了,凡是发现有关外口音,有带枪的,邻里有陌生人的,违反良民行为的都要举报。”

“有吗,谁去听他那个?”

“就知道吃。訛了你一块大洋,那得吃多少回拉面啊,亏大发了。”

“可不是咋的,狗日的马久仁。大哥,咱们在这山梁上一起走了有十多年了吧?大哥是什么人,可我心里有数,大哥一定是有化解的办法,求求大哥救小弟我一命,不但是救我,也救了小银和那孩子,要不我这跑断了腿也经不住警备团讹我。”

“瞧你把话说到哪了?你知道我去警备报告啥了吗?”

“不知道。”

“那天开拉面大会,何怪在会上说了,后来街上布告上也有说,遇到这四种情况要报告。一是发现有带枪支的人,可这你敢报吗?”

“不敢。”

“我也不敢,这年头有枪就是王,谁敢招惹他们啊。第二条是发现邻家有陌生的人,可你会去报吗?”

“不会。”

“是啊,报告了以后在乡亲面前还怎么做人啊。第三是发现违反良民行为的。”

“什么是良民行为?”

“我也到现在还没弄明白什么是良民行为。第四是发现有关外口音的,你听的出关外口音吗?”

“我没去过关外,也不知关外是啥口音啊。等等,你等等,有枪的不敢报,邻里不能报,良民行为咱也不懂,那就只剩下这关外口音这一条了。”

“聪明。咱不懂啥叫关外口音,报告时就说是外地口音就成。”

孙掌柜的起身走到窑洞外张望了一下,回来低声说道。

“这么跟你说吧,待会回去,我就直奔太平镇,报告说在这坡下的窑洞发现了几个说外地口音的人。”

“可是这没有什么外地口音的人啊。哦,我明白了。他们要来看怎么办?”

“他们如要来,我就带着他们来,咱们货郎别的没有,不就练的一双脚吗?如不来,也省日后 他们找我麻烦。”

“来了看没人咋办?”

“没人没关系 ,只要他们来到这,看到这塘里的灰是热的,边上的石头是烫的就说明有人来过,咱们没瞎说就成。这一去一回小十里路,这么长时间,也许人家是歇个脚就走了。”

“大哥,这办法好。”

“好了。咱这是饭也吃好了,晌也歇好了,回去报告的事也整好了。起身,准备回咧。”

“大哥大哥。”

“怎么了?”

“你看能不能把这次报告的机会让给我。自从拉面大会后,一次都没报告过,警备团都找过我好几回了,每天回家这心里都是虚的。”

“你敢?”

“这有甚不敢?”

“行。不过你一定要记住,不管鬼子汉奸怎么吓唬你,你千万不能改口,一口咬定听到的是外地的口音。”

“记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