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八支队 >

八支队 三

作者:峰海青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4:17:17

一个巨大的坟茔立在铁岭村东头前秀才的院落中。

被鬼子烧死的乡亲尸体不可辨认,更是无法分离,只能就地埋葬,堆成一个大坟埸。坟堆上,洒满了厚厚的纸钱,风一起,如同雪花,漫天飞午。

经活下来的乡亲们回忆和合计,最后一致认定,在这个大坟里,葬着五十七位。年龄最大的七十三岁,最小的才五个月。

铁岭村被屠,轰动了整个来原县。上了太原的报纸,北平的报纸,上海的报纸。

三天后的下午,在前往铁岭村的路上,低头走着一位姑娘,个不高,为了挡风,围巾遮住了大半个脸。

她从村西口走进了村子,放缓了步伐,顺着村道,边走边透过矮墙向一座座院落里面张望着。

“有财叔。”被称作有财叔的正是那天对鬼子轰了猎一枪的中年汉子。他提着一铁锨正从窑洞走出来。

“你是。。。。?”

“我是如月,我是赵如月啊。”说着解开了包着头的围巾。一个刚满十八岁的姑娘,一个略显单薄的姑娘。白净的脸上长着双细长的眼睛。

“是如月姑娘啊。”有财扭头朝屋里喊着。“屋里的,如月姑娘回来啦。”

三步并着二步,打开了院门,迎进赵如月。

“你婶和我想可能这二天你就会回来,一直叫我到村口迎迎你,这不,我这会正想到村口照照。

“如月姑娘回来了啦。”有财媳妇一阵子风冲了出来,拉住如月的手就往屋里走。“快到屋里来暖和暖和。外面这风多大啊。”

一会儿,屋内传出了哭声。

下午,当有财一家人和乡亲们拥着身穿孝服的赵如月去上完坟,刚往回走了几步,一个人匆匆同他们擦肩 而过,走到坟前咚的一声跪下,甩下肩上背着的包袱,摘下棉帽,連磕了三个响头后大声说道:“爹娘,弟妹,你们死的好冤哪。你们一辈子都老实本份,从来没招过誰没惹过誰,却摊上这么大的祸害,天理不公啊。”一阵哽咽,泣不成声。深深的喘了口气后,抺去泪水,接着转身对众人说:“各位长辈和兄弟姐妹们,你们同我家人都在一个坟,都是我的亲人。今天我孙大宝在这发誓,我一定要为乡亲们报仇,血债血还。”

“说的好。”随着一声。在大宝身边又跪下了二人,“爹娘,小妹,还有各位乡亲,我知道你们在那边闭不上眼,今个我李子同也在这发誓,杀鬼子,报血仇,为乡亲们报仇。”

子同大哥。

大宝兄弟。

他们对视了一眼,又对着坟磕了三个响头后,牵着手一起站了起来。

“大侄子。”有财上前几步,一手握着一人,上下打量着,“说的好,你们说的好啊。不愧是我们铁岭村的人。这仇一定的报。对了,如月姑娘也是今天刚回来的。”

赵如月大方的地走过来,对有财说:“这位大哥眼生的很眼生。”

“你小时在城里上学,加上子同他十一二岁就跟着他姑丈在东北学做生意。可能见了也没什么印象,那会你们都还小。”

“哦”赵如月礼貌的欠了欠身。

“大宝我认识,记的有一年他偷梨吃,从树上摔下来伤了骨头,,他爹来我家借了驴车,到镇上看的大夫。没落下什么病根吧。”

“早就好了,没事。赵小姐记性真好,那是八年前的事。”

“大宝,我记的比你大,你就叫我姐吧。”赵如月把眼光移向那座大坟,“你说的好,咱们的亲人都在一个坟里,是一家人。”

“姐,我记下了。”

“这位兄弟是。。。。。”有财指着子同身边的小伙子。

“他是我的个兄弟,你们叫他丁子就行。”

“丁子,认一下大家。”

丁子十分机灵,当下就把在埸的哥姐叔婶叫了个遍。

“好,见到你们真高兴。鬼子想绝我们铁岭村,做梦。走,都跟我回家去。”

夜间,一盞马灯放在炕桌上,发出明亮的光芒,屋里几个年轻人围着有财叔坐着,他把那天发生的事,详详细细地说了一遍。

一阵沉默。说者泪水涟涟,听者涟涟泪水。慢慢抽泣声,由小到大,赵如月最后忍不住扑到婶子怀里。

“咱们这个原先有着二十三户的村子,现只有五家人了,就是这五家,人也不全。你们看,田水亲眼见那埸面后,吓出了魔症,这二天才好些。那鬼子真是畜牲不如啊。”

“叔,你说亲眼看打那鬼子军官让人打死了?”李子同问道。

“是啊。还打伤了个鬼子”

“是什么人打的?”

“这几天我也 一直在捉摸着这事。是八路,不象,咱这一带还没见过什么八路活动。我想这事会不会是八王岭上牛爷的人干的。”

“八王岭上的土匪?”

“虽说是匪,除了有时会来要些粮食外,也不会找什么麻烦。”

“就一个人?”

“就一个人,打完枪,我见那人一闪就没了。说明对这地方很熟悉。枪打的也准。”

“叔,那鬼子这军官会不会只是受了伤?”

“肯定死了。他们还抢救了一阵子,后来又嚎又叫,还脱帽低头。我看的很清楚。后来气的我受不了朝打了他们一枪,我那枪虽只能打个五六丈,根本够不着他们,他们也不理我,背起人就走,来我后来听镇上的人说,那鬼子到镇上后给烧了,说是火葬,日怪的很。”

“你们都还走吗?”一直怔怔坐在边上一言不发的田水,突然问了一句。

“我回来就是报仇的,不走了。”大宝坚决的说。

“我不走了,我要为爹娘和乡亲们报仇。”赵如月抬起头,拭去泪水。

“如月姑娘,报仇的事就交给我们爷们。你放心好了。”

“叔,我虽然是个女娃,打枪不会我可以学,他们上前线我可以为他们做饭,我还可以向民众宣传抗日,让更多的人参加到抗日的队伍里来。我一定不会给爹娘丢脸,他们都在看着我。”

有财惊愕的看着如月,点了点头。

“我不走了。下午我在乡亲面前发过誓。”子同说。

“哥你别看我,我说过,这辈子哥到那我到那。”丁子脱去外面的大棉袄,显出十分刚劲的身材。

“好,大家都不走,我同你一起杀鬼子?原先我还想去投军,找不到就去八王岭投牛爷,只要能杀鬼子就行。”田水跳下炕,原先孤单心情一扫而光。

“你们如果是去投军抗日。叔不拦着你们,队伍上人多势大,也有人管教。可就凭你们几个,昨天还在种地打场,連只鸡都不敢杀,今天就敢杀人?就怕你们到时鬼子没杀成,把自己的小命给搭上。你们都是咱铁岭村的后,你们如果有个三长二短的,我将来还有什么脸见你们家的人哪?咱们铁岭村不能绝了啊。”

一阵沉默。

“有财叔说的对,我们千万不能鬼子还没打成就把自己的命给搭上。咱们铁岭村每个人的命都金贵着呢。鬼子是什么东西,那是杀人不眨眼的货,他们每天醒来要做的事,就是杀人,他们杀个人就象我们平时上山割草一样。所以大家一定要想好。要想杀鬼子,除了咱们要抱团,要乡亲们的支持外,咱们也得有纪律有能耐,没有能耐也没关系,可以学。有财叔,要不这样,大家各自先说说,也就是说会些什么,做过些什么,将来做事心中也有个底。”李子同说完,把马灯拔亮了些。

“行。大家伙说说。”

“我先说。”孙大宝刷地站起来,说道:“在家种过地,外出下过煤窑,跟人打过窑洞,学过做炮仗,会修各种锁。”

“好。会的东西不少。”

“我是从医士学校毕业,只会打针和配药,知道些药理药名和药的作用。一般的伤病我能治。”

“如月姑娘了不起。”

“我只会种地,会赶车,会爬树,会逮兔子。别的我好象啥也不会。”田水有点不好意思的低着头。

“还会没钱买糖吃,捉蝎子吓货郎。”

“才叔。。。。。。”

哈哈。。。。。。。

“你多大了?”

“快要十五了。”

“一直在村里种地吗?”

“是啊,連县城都没去过。”

“那咱们这一带的沟沟坡坡你们熟悉吗?”

“跟自己家一样熟悉。”

“好。”

“现在说说我自己。”李子同也站了起来,他身材中等,单眼皮的那双眼睛十分有神。“大家知道,我十二岁就跟我姑姑到东北学做山货生意,日本人来了以后,生意做不下去了,投了**。后来倒也跟日本人打过几仗,由于打起仗不不惜命,让我当了个連长。后来一听到咱村出了事,我就赶回来了。”他没说当年日本人说他通抗联,逼着他上山当了土匪,后来受招安带人加入了**。他知道,在老百姓心中,再好的土匪子也不是个正道的人。

“唉呀呀,大侄子都当上**連长了。你才二十吧?”有财叔一脸兴奋,别的人也都投来佩服的眼光。“那你这不回去,队伍不会有说法?”

“不管那么多了。现在队伍尽是往后撒。再说,在哪不是打鬼子。”

“好、好、好。那我就放心了。”

“有财叔,我想这样,现在村里虽然只剩的人不多,铁岭村不但不能在咱们这辈绝了,还要发展起来,还有村里要有个人主事,这是大事,我看也只有财叔能做的了。至于打鬼子,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还的好好谋划。”

“行,我听大侄子的。真看不出来,都当了**連长了。能耐。”有财乐呵呵的承应下了。 “那就让子同带领大伙打鬼子,大伙看行不?”

“行。”

风停了,雪停了,一派银装素裹,远远望去,那一条条沟,一面面坡,在阳光的照耀下,象一支支利剑,发出一道道寒光。

“丁子,想好了吗?”李子同和丁子站在坡顶。“你上过学,有文化,加上有二掌柜他们帮衬,你在队伍上可以奔个前程。”

“哥,你一请假要回来就没打算要回队伍上吧?”丁子没有回答子同的话,二眼盯着子同。“其实要走的那晚,虽然都喝了酒,可大家伙心中都明白。大伙为什么哭?不就兄弟一埸吗?“

“我对不起兄弟们啊。”

“为爹娘报仇,天经地义,要不枉为男儿。大伙都明这个理。”丁子说道:“我跟着你回来,也是弟兄们的意思,万一有什么事也好有个照应。”

“兄弟们。我在这谢谢大伙了。我的好兄弟。我对不住兄弟们哪。”李子同面仰面朝天,一声长嘶。

“大哥。”

“丁子,现在咱们既然钻进了阎王的肚子里,那就闹他个天翻地覆。”

“对,闹他的天翻地覆。”

正月初四,半夜下起了的大雪,天刚放亮,从铁岭村里冒雪走出了一行人,他们个个身着重孝,手捧祀品,神情肃穆,走进庄西头的赵家院,在大坟前,依序上供品,行大礼。

大风吹的雪花漫天飞午,久久不能落地。

大家伙面对大坟,手端盛着小米粥的碗,李有财举起一碗小米粥,高声说道:“乡亲们,今天是正月初四了,我领着咱们庄上拾陆位后人,来跟乡亲们一起过年了。我李有财是个种地吃苦的粗人,不会说个话,但今天有几句话,要说给全庄的人听。狗日的日本鬼子,咱们好吃好喝供着他,却祸害了咱们村,要不是亲眼所见,那敢想这世上还有这样的人,畜牲不如啊,他们想灭咱们庄,办不到!咱们铁岭村人与日本鬼子不共戴天。乡亲们放心,这个仇我们一定要报,血债血还。为了让后人永远要记住这次大难,从今个起,咱铁岭村的春节定为每年的正月初四,代代相传,口口相告。照咱祖上的规矩,大年的头一餐是要喝小米粥,乡亲们喝了这碗粥,放心走好,你们的心事我们知道,你们想要办的事,我们一定会办到。咱们一起喝了这碗粥,从此咱这铁岭村的十六个人就是一家人,咱整个铁岭村就是一家人,团结一心杀鬼子。”

“团结一心杀鬼子。”

风萧萧,雪飘飘,一声嘶叫动山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