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史上第一败家子 > 第267章:试点

史上第一败家子 第267章:试点

作者:回想序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4:46:21

第267章:试点

史上第一败家子

梁高等人的下场,彻底震慑了建康府所有的粮商,大家不知道他们被抓的具体原因,这是秦凌云特地嘱咐保密的。

但是实实在在的抄家,却看在了所有人的眼里。

就这一下的杀鸡儆猴,也不用秦凌云再请其他人喝茶了,粮价立马恢复到受灾前的价格。毕竟没有谁想去步梁高他们几人的后尘,钱固然好,但是也要有命赚有命花。

同时,由于抄了最大几家的粮商的家,受灾三县的粮食得到了做够的保障。秦凌云立即下文,以工代赈,所有受灾的村县免费放粮十日,这是朝廷的恩典,也是秦凌云让大家用这十日来调理身体。

十日一过,所有人都必须动起来,重建工作已经开始提上了日程。想要继续吃粮的,就必须加入到重建家园的队伍中去。哪怕你是老人小孩,拔拔杂草,清理碎石都行。

总之一句话,所有人都要付出劳动,才有粮食。除非是身患疾病或者不良于行之人,否则就别想得到一粒粮食。

秦凌云处理这事的方式也很粗暴,直接交代下去,让那些乡长里长士绅等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去管理。

管得好,到时候报给王珏的请功折子上就会出现你的名字,搞不好你就能进入皇帝的发言之中,指不定还会得到些赏赐,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所以那些人一得了消息,各个都积极行动了起来。

但若是管理得不好,比如趁着天灾放贷,兼并土地的,有一个算一个,拿到证据直接砍。

秦凌云的凶名在外,但凡消息灵通之人都知道这位最擅长的就是先斩后奏。成都府、横山寨、还有刚刚结束的建康府粮商一事,都成就了他的赫赫威名。

被他盯上,到时候砍了也是白砍,人都死了,还会有谁出来为你申冤雪恨的吗?人走茶凉可不只是在官场适用,用在哪都是一样的。

也正是因为秦凌云喜欢搞先斩后奏,如今王珏的案几上又堆满了弹劾他私自抄家的奏章。

能当上一府大粮商的,背后若是没有电后台那就有鬼了。

所以,当秦凌云前脚抄家,后脚立马就有急报进了临安城。

有不少御史上奏弹劾,这些都是想求名之辈,才不管对方是谁。只要有些捕风捉影之事,没的说,弹他。

秦宏逸正好刚离开,所以这事他就是想压也压不下去。

更何况上奏弹劾的还不止御史,也有不少官员参合其中。

王珏早已收到了秦凌云的密报,只等着秦宏逸前去,然后将建康府一事调查得清清楚楚,最后再由他出面解决此事。

不是他不信任秦凌云,而是秦凌云如今鲜花着锦,表面光鲜。处理灾情一事已经十分完美的解决了,算是立了不小的功劳。

但这厮太过年轻,而且进入官场也并不久,若是贪腐一案再由他来解决,到时候怎么论功行赏?

王珏敢保证,即便他压着不赏,底下的官员也会鼓动着大家让他升秦凌云的官。

捧杀啊!

想想就觉得有些头疼,好在秦凌云也意识道了这点,粮商一事并未对外宣布,周三和扬日出也没抓,就等着秦宏逸前去收尾。

年纪轻轻能顾大局,王珏对这个便宜女婿越来越满意了。

秦宏逸也不负众望,感到建康府后第一时间便接手贪腐一案。一天!只用了一天,他就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全部调查得清清楚楚。

并且将已经逃出建康府的通判杨日出和被秦凌云吓得只敢躲在姘头家的周三给抓捕归案。

至于那些粮商,一纸通告将他们的罪行说得清清楚楚。

至此,建康府贪腐一案水落石出,那些降价的粮商纷纷怒骂秦凌云卑鄙。若是早知道他抓人抄家是因为此事,那大家还害怕个屁!只是如今想涨价也没什么赚头了,有了前几日的降价缓冲,如今百姓们早已在家中备齐了足够的粮食。现在再去降,一来是跟秦凌云过不去,而来也没意义,只得捏着鼻子认了。

秦宏逸的奏折也很快进了皇城,当天的朝会上,那些弹劾秦凌云的人仿佛脸上被狠狠刷了一个耳光。你们不是说哥先斩后奏吗?不是说我乱来吗?你再叫一个试试。

趁此机会,王珏又清洗了几名官员,其中官职最大的都到一部主事了。原因是他们弹劾秦凌云是出于私心,有与梁高等人的利益来往。

这还真就不是王珏胡乱安罪名,是皇城司给顺藤摸瓜给揪出来的,算是证据确凿。

秦凌云的名字再一次响彻临安城!

哥虽然不在临安,但想弹劾我,就要做好被反噬的机会。

大街小巷到处充斥了关于赈灾一事的最新报道,百姓们对于这些朝堂之事最为喜欢津津乐道。

“老夫这次却是愧领了这份功劳。”

建康府中,秦宏逸正在住处与秦凌云议事。

秦凌云只是微微笑了一下,说道:

“秦大人客气了,小子还年轻,功劳多了反而不是好事,这件事其实小子反倒要感谢大人才是。”

秦宏逸笑着指了指他,然后才说道:

“你明白便好,懂进退的臣子才会得到陛下的重用。赈灾一事你还是要抓紧盯着,暂时别回临安。”

秦凌云知道这位是想让自己等风头过去些再回临安,算是一片好意,于是拱手谢过。

“多谢大人关爱,小子本也没打算这么快回去。”

秦宏逸闻言愣了一愣,好奇道:

“哦?可是还有什么事情好处理?”

如今各地传来消息,受灾的各村县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重建工作,百姓们对于这个以工代赈很是喜欢。

尤其是得知家中青壮不用被征召去当厢兵,甚至有村子要写万名书给王珏,以表示皇帝的英明。

秦凌云此刻说出不打算回去,自然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处理,秦宏逸对此不得不好奇了起来。

秦凌云见他一大把年纪了,好奇心还这么重,于是便笑道:

“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打铁趁热,以工代赈的实行受到了这几个县的广泛欢迎,小子就想将这几个县弄为试点,试试以工代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