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寻龙记 > 第二百四十八章 峡谷漂流

三国寻龙记 第二百四十八章 峡谷漂流

作者:东车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4:55:42

第二百四十八章 峡谷漂流

第二百四十八章峡谷漂流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道路古来难。手机端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唐.刘禹锡

话说青龙军从陇南县城出发,深入益州与凉州交界的群山,试图寻找到进入广元剑阁栈道的道路,从而绕过易守难攻的阳平关天险。实际情况也正如陈龙所料,即使有马超、张郃、高览之勇,荀攸、徐庶、潘濬之智,也难以短期内打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阳平雄关,更何况阳平关背后是兵精粮足的汉郡,各类补给源源不断送了阳平关的城头。

守卫阳平关的,是张鲁的亲弟弟张卫,此人有勇有谋,颇识大体。马腾大军攻到阳平关下之时,张鲁闻马超之勇,心畏惧,与弟张卫商议退敌之策。张卫曰:“兄长勿忧。汉最险无如阳平关;可于关之左右,依山傍林,下十余个寨栅迎敌。兄在汉宁,多拨粮草辎重应付即可。”张鲁依言,遣大将杨昂、杨任,随从其弟张卫即日起程。

马超、马腾前军随到,闻阳平关已有准备,离关一十五里下寨。是夜,军士疲困,各自歇息。忽寨后一把火起,杨昂、杨任两路兵杀来劫寨。马腾、马超猝不及防,急得马,四下里已是汉大兵拥入,西凉兵大败,只得弃了寨栅,退三十里下寨。

次日,马超引兵为前队,再次杀到关下。马超见山势险恶,林木丛杂,不知路径,恐有伏兵,即引军回寨,谓其父马腾曰:“吾若知此处如此险恶,必不能起兵来。”马腾曰:“兵已至此,奈何?难道坐等陈龙兵到?却被人笑话,明日待我观之。”

次日,马腾马,只带马超、马铁两个儿子,前来看张卫寨栅。三匹马转过山坡,早望见张卫寨栅。马腾扬鞭遥指,对两个儿子道:“寨栅如此坚固,绝壁如此陡峭,真是急切难下!”言未已,背后一声喊起,箭如雨发,杨昂、杨任分两路杀来。马腾大惊失色,马超大呼曰:“弟弟善保父亲退走,待我来杀贼!”说罢,绰枪纵马,向前力敌二将。杨昂、杨任也是汉名将,但竭尽全力也不能当马超之勇,以一敌二,仍被马超杀的盔歪甲斜,不得已回马退去,其余众将更不敢向前。马铁保着父亲奔过山坡,前面又一军到;看时,却是西凉军马听得喊声,马休忙引军杀来接应,方救得马腾回寨。马腾见阳平关地势如此险恶,终日愁眉不展,连城墙边都摸不到,每日搦战,也不见张卫来与西凉兵决战。

正在一筹莫展,荀攸兵到,骑兵一无所用,只有连弩兵可堪大用。刚好后续的十几万支连弩箭矢送到,荀攸、徐庶设计,令士兵勘察两面陡坡,终于发现一处可以攀爬的峭壁,令人用绳索将连弩尽数送高崖,架设起来。虽射不到阳平关内,但刚好能够射到张卫设立的几个寨栅内,这一下日日箭如雨下,张卫兵躲在营内,吓得整日提心吊胆,顶着盾牌走路,不几日弃了寨栅,统统撤回阳平关内。马腾、荀攸联军,终于得以到了关下,离阳平关十里处下寨。

山路窄小,西凉军和青龙军将整个道路堵得严严实实,连绵数十里长。能够强行架设云梯的部队,摆开了也能同时几十架,强攻了几次城墙,根本是隔靴搔痒,基本连城墙都爬不去,云梯被烧断或推开,攻城部队死伤无数。

荀攸再次定计,在营前用巨木搭起高台,准备再次在高台用连弩对城*击。可惜高台进入了城内羽箭的射程,几次搭台都被火箭烧毁。荀攸见搭台不成,苦思无计,只得每天日夜派人骚扰城墙,希望用疲兵之计,再看机会袭。

这样围攻了二十余日,战况毫无进展,张卫背后有的是汉的补给和替换的士兵,城墙的疲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个个都是饱餐足睡、生龙活虎。庸的战斗也胶着于攻守之间,完全没有影响汉对阳平关的防守,整场战争似乎会旷日持久。战船穿梭于汉江之,沙摩柯的部队也即将加入庸争夺战,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影响汉之战的平衡。

陈龙的兵,在琵琶村老猎户的儿子带领下,深入群山,去寻找五马溪源头。五马溪在两座高山之外的张家村旁流过,那老猎户带着儿子亲自在前引领方向,青龙军也不知砍断了多少拦路的树藤,赶走了多少凶猛的虎豹,终于到了五马溪边。张家村旁这一段水面最窄,好在还算平缓,游是一条细细的瀑布,从大山断崖喷涌而出,那老猎户指着水路说道:“这大山层峦叠嶂,不知有多少级激流瀑布,如何行得船”众兵将听说,都是面面相觑,这种水路,怎么可能让大军前行

陈龙一路行来,已经知道老猎户叫宝翁,他儿子叫金玉卡,典型的苗人名字发音。陈龙问金玉卡道:“金玉卡,你说的前辈是如何从水路出去的”金玉卡显然不知,看着小溪连道:“来到溪边,才知道这五马溪不太可能出去。我看只是传说罢了。”

众将更是沮丧,不料沉默了半天的宝翁开口道:“那故事是真的。”

一句话如同拨云见日,陈龙问道:“难道那位前辈有铜头铁臂这里到处是断崖瀑布,摔也摔死了。”

那宝翁叹息着道:“所以才说太危险了!不是凡人能走的路,还是回去吧,将军!”

陈龙不甘心道:“哎,宝翁老汉,你且说来听听,传说那人是如何沿水路漂流而下的”

宝翁犹豫半晌,终于说道:“听说附近的山有一种藤蔓,遇水能漂,十分结实,若围成囚笼,可藏身于内,顺水漂流而下。藤蔓韧性十足,不易折断,可保不至于在跌落碰撞受重伤。剩下的要看造化了,若漂入支流崖缝,难保能走出这大山。”

陈龙大喜,想起血战诸葛的藤甲军,刀枪不入,遇水能漂,除了容易被火烧,几乎没有弱点。当夜,大军露宿在张家村外。张家村不过几户猎户人家,早逃得不知去向。陈龙让老猎户、周不疑和伤病员住了,自己和士兵一起搭起帐篷露宿。

转天,整个部队分成四部分,全都了周边的高山寻找适宜的藤蔓。老猎户带着陈龙一组人,经过在大山兜兜转转,整整四个昼夜,终于在一处悬崖边望到了爬满断崖的藤蔓。

陈龙令人将藤蔓尽数割除,全部带回张家村。本是绿油油的整个崖面,经过一整天的收割,变成了光秃秃的深黑色断崖,果然是人力无穷尽,破坏起大自然来,那是相当的得心应手。

三军重新聚集在张家村外,陈龙亲自动手,将藤蔓砍掉枝叶,编织了一个密密的圆形牢笼,只露出一个小小的进出口,供人员出入。

为了避免藤蔓笼子里的人互相碰撞致伤,每个笼子的大小只够乘坐两人,这两个人当然也成了最佳搭档。陈龙大力拍了几下藤笼,试了试强度和韧性,笑着对周不疑道:“军师,路你可有秘密说给我听”周不疑大笑,知道主公让自己和他同笼,以便保护自己。陈龙将两个水性好的先装到笼子里,抛入水试验,笼子果然顺水向下游漂去,且足够露出头部呼吸空气,效果相当不错。

陈龙一声令下,全军开始选定自己搭档,两人一组,编织自己的藤笼。由于是保护自己生命的东西,大家都是非常认真,又是一日功夫,真的做了五千多个藤笼,满地还剩下不少边角下料。陈龙令全部抛入河,让它们顺水而下,将来也许能用来指引水流方向,避免陷入支流循环。

一切绪,陈龙千恩万谢,告别了宝翁和金银卡,金银卡依依不舍,陈龙许诺将来入川时,会来找他做向导,金银卡才依依不舍而去。陈龙心一动,将自己的锯齿匕首塞到金银卡手里,又拿了些银钱,说道:“金银卡,有时间你可去陇南银溪村,寻找联系人周彤,把这把匕首给他看,他自然会安排你任务。那可是非常重要的任务,你一定行的。”金银卡大喜道:“我们村里,还有许多伙伴,将来都给大人效力。”陈龙百般抚慰,一老一少两个猎户才依依不舍去了。

转天一早,大军埋锅造饭,饱餐了一顿。按照陈龙的估算,这次漂流也许会持续一天两夜,才会进入嘉陵江,之后还有至少四五天的栈道要走,所以每人都带了不少干粮在身。至于武器,长武器一律抛弃,只带随身的短刀和弓弩,将来打仗,只能想办法去抢敌人的军需库,来补充武器。

一切停当,陈龙留了有伤病的士兵,又留了一百部队照看伤病员,让他们痊愈后自返天水。午时分,阳光照耀溪流,碧水东流,那一百留守士兵推了所有藤球入水。高顺和吕常的藤笼第一个下水,陈龙和周不疑钻进最后一个藤球,兵士们推入水,那藤球稳稳浮起,缓缓追着前面一片藤球去了。

青山的影子缓缓从两岸向后倒退,藤笼的缝隙里全是水影和岩石绝壁。偶尔藤笼被岩石卡住,只要将短刀伸出缝隙轻轻一推,藤笼会继续顺水漂流。笼行悠悠,若向仰望青天,竟能品出一丝安逸。

耳水声渐响,前面的藤笼忽然传出一片惊呼,刹那间陈龙和周不疑的藤笼也快速旋转前冲,竟是进入一段激流。陈龙示意周不疑抓紧藤蔓缝隙,只觉天旋地转,不知道下下多少个回合,撞了多少岩石,转了多少个圈圈,忽然脚下一空,失重的感觉传来,藤笼已经进入了虚空,带着一蓬水雾,落向崖底的深潭。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s/html/book/41/41923/l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