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寻龙记 > 第二百六十八章 青州德政

三国寻龙记 第二百六十八章 青州德政

作者:东车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4:55:42

第二百六十八章 青州德政

第二百六十八章青州德政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品書網----------北宋.范仲淹

话说陈龙的大海船遭遇特大风暴,缆绳断绝,随波逐浪,一船人一夜间不知到了何方。第二天幸亏陈龙光脑能对海图路线,找准方向,沿黄海向西,旬日间回到了大陆的怀抱,海船停靠在一个美丽的海湾,地点在后世的烟台附近,离当时的青州北海国东莱郡黄县不远。

陈龙立刻想起东莱太史慈,身在东莱附近,怎可不去拜访。此次天意使然,青州寻龙,当然也要去造访孔北海。

陈龙留下一千多人,地对大海船进行检修,其余以特战队员为主,随自己化妆后乘小船登岸。此次陈龙本有一个南海珍珠商人的掩饰身份,虽然太史慈和孔融都没有见过自己,但陈龙仍然按照自己的想法,化妆成一个锦衣粗豪大汉,身材略肥,眼皮浮肿,面色发白,一副酒色过度的模样,加一部真正的大胡子,保管见过自己一两面的人也不敢相认。

陈龙化名龙珠,甄宓扮作夫人,李师师带领一众丫鬟仆妇,吕常、周不疑等尽数扮作淄衣随从。吕常背着一袋货真价实的海南三亚海水珍珠,粒粒浑圆饱满,称为“走盘珠”,即放在盘稍动,能滚动自如,与合浦南珠齐名,绝对粒粒放光,颗颗走盘。其几颗色泽最美丽高雅的,呈半透明感,令人感知柔和朦胧,其价值连城之处,远远超过黄金,自然被陈龙留作贿赂高级官员的法宝。

海岸边尽是荒山野岭,周不疑一边走路,一边牢记山川河流,以便满足制作当地地图的雅好,并且方便回来寻找海船。整整走了一天,众人终于了走一条羊肠小道,陈龙辨别方向,带领队伍直奔黄县大道而来。

李师师本善于登山渡水,这回又对海路行船有了较深刻的认识,缠着周不疑教授地理知识,学习绘图。陈龙心一动,这妮子倒是和周不疑年龄相配,也不知能不能给神童找到一生归宿?

路途休息的片刻,李师师的声音传来:“海路其实最适合袭登陆作战,像我们这样,神不知鬼不觉能掩到敌人身后,甚至进入敌人的心脏地带。”紧接着是周不疑的声音:“嗯,海战确实是一种值得研究的全新战法。这漫长的海岸线,根本没有人驻守,袭部队随便,而且谁也想不到大海的敌人来自哪里?”两人一人一句,讨论的热火朝天,旁边的人包括陈龙在内,都是心暗笑,这一对青年男女,确实是绝妙的一对。

陈龙站起身笑道:“这个事情,今天正式交给你们研究。咱们的大船,每船能装几千名士兵和水手,连同补给配重,从琼崖或者夷州出发,几日可以到达沿海的预定登陆地点。然后通过哪条路线进行偷袭作战,一切都是可以预先定制计划的。只要有一个成功的计划,再加了解对手的情报,咱们统一天下的步伐,绝对会大大加快。”

周不疑和李师师点头受教,李师师脆生生说道:“将军,你放心,海战的事情交给我们吧!”陈龙大喜道:“那敢情好!以后你负责在琼崖练海军,让周不疑陪着你。我是青龙海军军长,你是海军常务副军长,他是军师。其实,主要是练一帮在大海能不吐的大兵好,哈哈!”李师师叫道:“让周军师陪我,不许食言!”

大家被轻松的气氛感染,纷纷笑起来,忽然周不疑嘿然道:“主公,李师师的官儿怎么我还大!”

这样走走停停,进入了一个不大的村镇,倒也有些车马交易,遂给女眷买了一辆普通的马车。向村民打听,原来到了龙口村,离黄县不过几十里。陈龙不由一笑,原来到了山东粉丝的产地大本营。

龙口村虽小,却是五脏俱全。村央的小广场是村民们平时聚会的地方,农闲的时候在这里聊天打屁,每逢初一十五也会有自发的集市。这小小乡村,竟然洋溢着一股生活和谐美满的气息,村民的脸似乎都写着写意和满足。陈龙一行自然分外惹人注目,作为大商人,陈龙找了村心最好的一家小饭店,落座喝茶吃饭。

店小二给铺设了一张正间的方桌,只有陈龙和甄宓落座。时值正午。小店也是高朋满座。旁边几桌明显都是当地的村民好的看着原来在大声和美丽的夫人。陈龙不由哈哈一笑。大声说道。各位乡亲请了。今天来到贵宝地,与各位相见,甚是有缘,这顿午饭算我请的。大家尽管随便吃。

众村民听说,轰然叫了一声好!都是笑逐颜开。纷纷过来敬酒。陈龙也趁机打开了话匣子。拉着过来敬酒的一个年男子问道。这位大哥。高姓大名。

那汉子头发已经有些花白。端着杯酒,操着方言说道。俺叫任奎。不知先生怎么称呼?陈龙微笑的带小龙珠是来自南方的商人。我还是第一次来青州,嗯,还请大哥给我介绍一下,在青州这个地方做生意需要注意些什么?

那汉子摇摇晃晃的脑袋大。原来是龙先生,龙先生,原来自然不知道我青州的规矩。我北海相孔融。甚至爱民如子。对于像您这样也来的客人,更是礼敬有加。孔北海实行仁政在青州,尽人皆知。先生不必在意,只要先生规规,纪纪守法必没有人敢欺负先生。

成龙闻言,甚是欣慰,早知孔融是。一个。正直君子。果然传言是真实的。随即问道。那空白海现在可是在北海之所待我过几日前去拜访。

那汉子摇头道,这个委实不知。但孔北海,经常游历青州,说不定你在路能碰见他。但恐怕还刚刚被任命为青州刺史,所以也可能不在北海,先生可自去查看。成龙点头。又问道。先生可知,东莱黄县,有太史子义此人乎。他母亲与我母亲有有。武当去黄县拜访者。

那汉子好好笑的。正好我与黄县官手里有亲戚。倒是听说过有这么一个姓太史的人在他们的县里当官,但至于是什么官,我也不太清楚。陈龙喜的既如此,我只要到县衙里去找好了,多谢这位大哥。那汉子又敬了一杯再去。

恐龙的乡镇都是如此安居乐业。似乎也没有说黄巾之乱太大的影响,这应该是跟恐龙施行德政分不开的。

孔融,字举,鲁国人。才出众,为汉末“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

其少有异才,勤奋好学,能诗善,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于世。汉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侯、虎贲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后兼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袁谭攻北海,孔融与其激战数月,最终败逃山东。不久,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太大夫。性好宾客,喜抨议时政,往往切时弊,言辞激烈,但却是安民如子。

初时,孔融因才名被征为司空掾属,被授为北军候。在职三天,转任虎贲郎将。正逢权臣董卓总揽朝政,想要废掉汉少帝刘辩,孔融与董卓争辩,言辞激辩,常有匡正的言论。董卓怀恨在心,将孔融转任议郎,随后又暗示三府举荐孔融到黄巾军最为猖獗的北海国为国相。

孔融到北海后,召集士民,聚兵讲武,下发檄,又亲写书札,与各州郡通声气,共同谋划。因讨伐黄巾军张饶战败,而转保朱虚县。慢慢集结官吏百姓被黄巾所蛊惑的男女,达到四万多人,再设置城邑,设立学校,表显儒术,荐举贤良郑玄、彭璆、邴原等。对待国人,算只有一点微小的善行,也都以礼对待。国人没有后代及四方游士有去世的,都帮助安葬他们。因此颇有政声,被时人称为“孔北海”。

孔融本性宽容不猜忌别人,重视人才,喜欢诱导提拔年轻人。甚至退任闲职后,宾客还天天满门。孔融常叹:“座位经常满人,木樽酒不空,我无忧了。”听说人家有善行,好像是自己做的一样,言语有可采取的,一定扩展完成,当面告诉人家所不足的地方,称赞他的长处。推荐贤士,奖励进取,所以海内的英才,都仰慕信服于他。

而孔融最爱出言讥刺的,是大奸雄曹孟德。正史,曹操既积满了一肚子的猜疑忌妒,加郗虑的诬陷,于是指使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奏孔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于建安十三年将孔融处死,并株连全家,孔举时年仅五十六岁。

陈龙心期待,见过太史慈之后,自然去找这个孔融,有自己在,保证让孔融逃过曹操的毒手。不过,要解决施行德政的孔融,也是较棘手,如果不能用战争的手段,该怎样才能说服他投靠自己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s/html/book/41/41923/l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