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寻龙记 > 第二百八十一章 云淡风轻

三国寻龙记 第二百八十一章 云淡风轻

作者:东车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4:55:42

第二百八十一章 云淡风轻

第二百八十一章云淡风轻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唐.王维

话说陈龙一番话,将麴义说的服服帖帖。见麴义急于笼络自己,陈龙本欲欲擒故纵,没想到麴义央求李厉求情,说起一同叛韩就袁的老朋友,现任冀州别驾的田丰田元皓即将来访,陈龙听说田丰大名,当即拔不动步子,答应留下与田丰等见面,共叙情谊。

当晚,轩厅内灯火通明,气氛热烈,一众厨师下人,都在伺候着高做堂中的麴义等三人。麴义与陈龙分宾主落座,李厉坐在陈龙对面,麴义旁边设了一个并排的空座,是专门留给迟迟未到的田丰的。

麴义将话题往许靖品评人物上引,陈龙信口胡邹,好在历史知识丰富,免不了将英雄事迹张冠李戴,听的麴义和李厉都是目瞪口呆。麴义摇着头问道:“龙先生对天下英雄的刻画,真是入木三分。”沉吟了片刻,屏退了左右,对陈龙道:“龙先生,李治中不是外人,我想听听,许靖先生对我主公袁绍的真实评价是什么”

李厉倒吸了一口凉气,恨不得捂住耳朵不听,却又忍不住要听,只听陈龙问道:“麴义将军真的想听真话”

麴义点头道:“龙先生若当我是兄弟,就如实道来!”

陈龙装作神秘的样子,压低声音道:“既然都是心腹兄弟,我也不敢藏私。靖师确实曾经点评袁绍,只因我来之前,问过他一句话。”

麴义和李厉的心神被吸引,纷纷坐直身体倾听。就在此时,陈龙忽然感觉到有一人刚好踩上了大门外的台阶,脚步极轻,似乎还制止了门卫的通报。团息功玄而又玄,那感觉就像画卷般掠过陈龙脑海,而陈龙知道那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只不知来人可是迟迟未到的田元皓

陈龙抬眼看了看麴义期待的目光,说道:“我问靖师,袁绍和曹操,都是何进将军手下,到底谁强谁弱”

“靖师答道:袁绍,能以一个豪族公子,振臂一呼士众影从,反董卓建同盟,赤手空拳得一大州,克强敌一统北方四州之地,这是徒有其表之人所能做得到的吗?这样的人,要么青史留名,要么遗臭万年,冀州牧袁绍在当下,绝对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可说是叱咤风云。”

“然,袁绍虽声望日隆,欲要一统天下,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袁绍貌似文武齐聚、雄兵百万、粮草、武器不计其数,然仍有六失。哪六失政治失利,道义失理,战略失策,指挥失误,用人失当,组织失和也。袁绍并不具备帅才,做了同盟军的盟主,同盟军失败,各自为政。听了元皓的策略,一统北方四州之地,却仍然不肯采纳元皓其它的建议。”

“袁本初还有一个原则性的错误,就是沽名钓誉,一再帮助自己最大的敌人,以为是以德服人,实际上却养虎为患。如果不是他的支持,曹操早就被吕布所击败,而无崛起于中原的可能。“

”曹操有十胜,袁绍有十败,哪十胜十败绍有十败,曹有十胜,绍虽兵强,无能为也。绍繁礼多仪,操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绍以逆动,操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二也。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慑,操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三也。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操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此度胜四也。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操策得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五也。绍因累世之资,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操以至心待人,推诚而行,不为虚美,以俭率下,与有功者无所吝,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六也。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也,所谓妇人之仁耳,操于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此仁胜七也。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操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八也。绍是非不可知,操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九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操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十也。操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

“胜则溢美无以复加,败即领咎罪不容恕,古今如此。袁绍虽有此十败,仍不失为世间英雄,但他一念之差的偶然,很可能会成为一失足成千古恨的遗憾,正是性格决定命运。往往是人们不注意的地方,偶然之间,看起来很小的问题,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袁本初少年放荡,又好游侠,与张孟卓、何伯求、吴子卿、许子远、伍德瑜等皆为奔走之友,不应征辟之命。然,侠却是是一种不为政府所认可,而民间又很看重的一种行为,一种精神。侠以武犯禁,就是违反了国家的规定,可是对朋友讲了义气。泰山群寇里有个臧霸,当两个曹操所通缉的人投他而去,他都收留了。曹操得知,派刘备去说服他让他交出人来,臧霸曰:霸所以能自立者,以不为此也。霸受公生全之恩,不敢违命。然王霸之君可以义告,愿将军为之辞。这就是违禁,不听上级的命令,而为朋友的犯法给以掩护。还有许多人有本事,可是不愿做官,也有些与政府不合作的意思在里边。袁绍很注意自己的形象,一是因为自己是士族大家之子,却不是那些花花公子,又因为自已是庶出,不得不严格要求自已。”

“劭师也曾点评道:同郡袁绍,公族豪侠,去濮阳令归,车徒甚盛,将入郡界,乃谢遣宾客,曰:吾舆服岂可使许子将见。遂单车归家。袁绍在守孝上,也是表现的很突出的,所谓遭母丧,服竟,又追行父服,凡在冢庐六年。绍为庶出,为母服三年丧,又能追行父服,此正绍少年养名之时也。”

“劭师、靖师,都对本初看的通透。今日我龙珠已经是知无不言,这些话还请两位不要外传,若传到本初耳中,吾死无极矣。就算两位告密,我也不会承认说过上面这些话。”说罢陈龙再拜而坐,端起茶杯默默喝起香茗。

麴义、李厉口虽不言,心中已是深以为然。忽然门环轻响,一人已经推门而入,相貌清癯,三绺长髯,细眉凤眼,儒袖飘扬,往那里一站,神色不悲不喜,双眼智慧如海,表情如云淡风轻,好一位标致潇洒人物。只听他开口说道:“哪里来的大胆狂徒,竟在这里污蔑主公”一句话唬的厅里三人目瞪口呆,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