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寻龙记 > 第三百一十二章 近交远攻

三国寻龙记 第三百一十二章 近交远攻

作者:东车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4:55:42

第三百一十二章 近交远攻

第三百一十二章近交远攻

聪明贤达者,早离火院,躲了忙忙。逍遥散诞,落个清闲,饥后巡门化饭,寒来纸布衣裳。无牵系,神仙未了,落得寿延长。---------宋.无名氏

话说陈龙和周不疑两人,一个后世穿越主公,一个现役绝代军师,在原大决战来临之前,有了一番意义深远的对话。

这番对话,确定了青龙军和黑山军在原最大的敌人,必须是曹操这个绝代枭雄,从而也确定了近交远攻的方针。近交的目标,正是原定的第一攻击对象,陈留吕布。

周不疑迅速接受了主公的见解,以往过度执着于攻取陈留作为根据地,如今来看,似乎联合吕布,才能迅速解决太史慈的担忧,打曹操才能救青州。

周不疑主动请缨,想去说服吕布。陈龙思索着道:“去说服吕布,不如先去说服陈宫,陈宫才是吕布智囊,如果他点头,事情**不离十了。”

“但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承诺胜利不会降低吕布的地位,还要有足够的利益诱惑。这回多给吕布一些好处,让他帮咱们消灭曹操,将来咱们对付吕布,总胜过面对曹操。”陈龙说这番话,多少有点私心,毕竟自己与曹操有深仇大恨,无论是张宁的亲信马元义惨死在曹操之手,还是蔡琰被曹操抛弃给匈奴人,都是不共戴天之仇,必须要替两位爱妻洗了这耻辱和血海深仇。

周不疑领会了陈龙的意图,说道:“乞求主公准许我亲自到陈留,说服陈宫、张辽之流,联合打击原最强的劲敌曹操。”

陈龙沉吟了半晌,周不疑是自己最出色的智囊之一,而且配合十分默契,自己从周不疑很小的时候亲自把他带在身边,历经半个国的争夺,终于成熟在望,自己怎么舍得让周不疑冒险

陈龙英俊的剑眉皱了皱,自己手下这么多谋臣名士,可惜都不在身边。本来丁仪、刘贤、庞山民、蒯良之类的名士,最适宜做这些事情,如今一个都不在身边。

陈龙命人去请张燕,想看看张燕手里还有什么牌没有。等着张燕来的功夫,周不疑随口问道:“主公,请恕在下多言,我观察那关云长,整日半闭着双眼,又是傲气凌人,似乎不太把主公放在眼里。这样的人,地位十分低微,武功却十分高强,恐怕心常有不平之气。把这样的人放在太史子义手下,恐怕会发生很多故事,于团结作战不利。”

陈龙何尝不清楚关二爷的脾气,而且自从独自赴幽州以北刺杀刘备成功之后,被关羽得知自己从冀州方向回归,已经隐约感觉关羽动了疑心。只是关羽手里暂时没有确凿的证据,如果他可以去寻找,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留下致命的破绽,更别提关于背后还有一个更加火爆的张飞。

陈龙心里叹息一声,挥开因为关云长带来的恼人情绪,对周不疑微笑道:“元直,你也老大不小的了,这一路只顾着研究军事,操心战事,也该考虑考虑个人问题了。这次在冀州,难道没有什么收获若是奉孝在,又该笑话你小处男了,哈哈!”

周不疑刚成年面子薄,被陈龙揶揄,闹了个大红脸,嘟嘟囔囔说道:“奉孝那小子生的唇红齿白的,是娘们儿的最爱。我守身如玉,只热爱军事,主公有这么多仗要打,我哪有时间去找女朋友。”

陈龙笑道:“元直,奉孝确实太风流了点儿,不过你也不能当和尚啊,别把时间都浪费在制作军事地图。虽然,没有你的地图无法行军,但你如果没有爱人我心里实在不安。你能让主公我始终心里不安吗?哎,对了,我看你三主母的贴身小丫鬟小红不错,对你也挺在意,你考虑考虑,收了吧,哈哈!别逼我让你去青楼去青头!”

周不疑听主公说的粗鲁,没没下的劲头子也来了,两人打打闹闹,嘻嘻哈哈,仿佛又恢复了往日亲密无间的兄弟关系,旧日零陵的日子重来,令人愉快,终于把关羽的话题甩到了九霄云外。

打打闹闹,门卫报张燕来访,陈龙忙亲自出迎,拉着大舅子的手,亲亲热热进了轩厅,寒暄已毕,两人落座,周不疑站在一旁,脸还是红红的透着兴奋。

张燕好的看了周不疑一眼,他早知道这个其貌不扬的小胖子特别受陈龙器重,看起来却是不太稳重,一团孩子气,不知道他谋略几何。顿了顿,张燕开口道:“龙,叫我何事可是要择日进攻陈留城了?”

陈龙点头道:“大舅哥,本来是这个思路和计划。刚才幸亏和周不疑又谈了谈战略,发现这整个原强敌如林,到底是联合强敌攻弱,还是联合弱者攻强,咱们且听听元直的意见。”

周不疑知道,这是主公给自己表现的机会,遂沉沉稳稳把远交近攻和近交远攻的道理,细细说了一遍,最后总结道:“曹操手下兵强将猛,假以时日,最是心头大患。袁绍号称拥兵百万,还打不下一个公孙瓒,有外强干的嫌疑。所以,我和主公都认为,吕布作为相对的弱者,应该是目前联合的对象,而不是进攻的对象,也只有这样,才能迅速的展开攻击曹阿瞒后方的军事行动,将曹操的重兵从侵略青州的战场拉回来。”

张燕不由肃然起敬,开始对这个小胖子刮目相看,仔细看时,发现这个小胖子也是蛮帅的,不由说道:“元直所言极善。那下一步又该如何?”

这回周不疑没说话,看着陈龙,陈龙忙说道:“请大舅哥来,正是为了这件事。我想派人去陈留,说服吕布的大智囊陈宫合作。这个人必须能言善辩,勇气十足,能够据理力争,又得能屈能伸,最好还是个小小名士。大舅哥手下,有没有好的人选”

张燕翻了个白眼,他手下都是张牛角这样的粗人,哪有什么能言善辩的牛人。心细细思索,大手开始摸索着自己的连鬓络腮胡。

陈龙见张燕这副样子,本没抱什么希望,不料张燕一拍大腿道:“龙,如果一个人顶着名士的名声隐居,脾气又臭又硬,屡次相请也不出山,特别特别拽,是不是符合你的要求”

陈龙道:“你身边有这种人快快说来是谁”

张燕摇头晃脑,卖着关子道:“说起此人,在原也算大大的有名。此人姓张名臶,字子明,隐居在我党乐平县,平日弄琴为乐,也经常外出游学,听说有不少信徒跟随。是从来对我不假辞色,屡次征召,即使我假传圣旨,他也不来。”说着挠了挠头表示无奈。

陈龙脑光脑,早开始搜索张臶这个人的生平,看他是否适合去说服陈宫。一查之下,甚是欣慰,张臶实在是大大的名士隐士,若肯出山,说不定陈宫会给这个面子。

张臶,字子明,冀州钜鹿人,精通谶纬之学。谶纬出于神学,简单说是,是以神学附会和解释儒家经书。由于当时天命神权、天然感应观念的流行,出现许多祥瑞灾异、神化帝王和河图洛书、占星望气等等说法。张臶一时名士,受到朝廷多次征召,一直回避不愿做官。

张臶少年时曾在太学读书,通习经书和谶纬之学,后来回到家乡。袁绍多次征召他做官,但他都没有应命。

建安年间,张臶移居党,当时的并州牧高干让他做乐平令,他不理会,并离开到常山去讲学,曾有门徒数百人。后来又迁居任县。正史,曹操后来也征召张臶多次,张臶皆以年老多病为由不应,没有前去。

曹操心愤怒,让广平太守卢毓搞定。卢太守刚任三天,主簿报告可以按以前的做法,送交拜帖去见张臶。卢毓教训他道:“张先生是所谓既不侍奉皇帝,下不结交诸侯的人。对这样的人,难道用拜帖请见,可以让他美名更卓著吗?”于是只派主簿带着信,送羊、酒作为仪礼。张臶仍然不予理会。

魏齐王曹芳正始元年,张臶以一百零五岁高龄去世。据说当时有戴胜鸟在张臶家门北面筑巢。张臶对门人说:“戴胜鸟属阳,却在属阴的背面筑巢,这是凶兆啊。”于是他弹琴唱歌,作诗两篇,十天后去世了。

同年,广平太守王肃到任,对张臶表达了敬意,并给他的家属荣誉和特殊照顾。张臶一百零五岁的年龄,是明所载,他应该是东汉末到三国时期有可靠记载的最长寿的人之一。

魏明帝青龙四年诏书说:“张掖郡黑河的汹涌波涛出现了宝石背负的图像,图像画的是一只灵龟,立于川西,青色的质地,素色的路,又画有麟凤龙马,形状鲜明,字宣告天命,粲然可观,意义著明。太史令高堂隆告朝廷说:‘这种宝物的显示是古代圣明皇帝所没有蒙受过的,实在是大魏的吉祥命运,东序的罕见之宝。’”此事颁告天下。任县县令于绰将诏书带去询问张臶,张臶秘密地对于绰说:“神明只预言未来,而不追述以往。先用祯祥之兆预告未来,然后兴盛还是衰落才会随之而来。汉朝灭亡已久,曹魏已得天下,还追述什么兴废之兆呢?这块宝石今天的变异,只是将来之吉祥的征兆。”后来司马氏果然取代了曹魏。

与张臶同时代的人,对他的评价往往着眼于他在乱世不任官、不投靠诸侯的隐士之风,以及造福乡里的功绩。王肃评价他道:“此君笃学隐居,不与时竞,以道乐身。”陈寿则称他与另一隐士胡昭“阖门守静,不营当世”。后世也有人认为张臶的淡泊明志、不慕名利是他长寿的秘诀。

原记载张臶事迹:时巨鹿张臶,字子明,颖川胡昭,字孔明,亦养志不仕。臶少游太学,学兼内外,后归乡里。袁绍前后辟命,不应,移居党。并州牧高干表除乐平令,不,徙遁常山,门徒且数百人,迁居任县。太祖为丞相,辟,不诣。太和,诏求隐学之士能消灾复异者,郡累臶,发遣,老病不行,广平太守卢毓到官三日,纲纪白承前致版谒臶。毓教曰:“张先生所谓不事天子,下不友诸侯者也。此岂版谒所可光饰哉!”但遣主簿奉书致羊酒之礼。青龙四年辛亥诏书:“张掖郡玄川溢涌,激彼奋荡,宝石负图,状像灵龟,宅于川西,嶷然磐峙,仓质素章,麟凤龙马,焕炳成形,字告命,粲然着明。太史令高堂隆言:”古皇圣帝所未尝蒙,实有魏之祯命,东序之世宝。“事颁天下。任令于绰连赍以问臶,臶密谓绰曰:”夫神以知来,不追已往,祯祥先见而后废兴从之。”

陈龙光脑阅罢张臶生平,心大喜,一拍桌子站起道:“大舅哥,张子明天下人也!快领我去见他!”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s/html/book/41/41923/l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