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寻龙记 > 第三百一十八章 乐进李典

三国寻龙记 第三百一十八章 乐进李典

作者:东车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4:55:42

第三百一十八章 乐进李典

第三百一十八章乐进李典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南宋文天祥

话说陈留到定陶之间的战略纵深,也就一百多公里。如果吕布和陈龙的的联军发动奇袭,理论上可朝发而夕至。两地中间略有水泽湖泊,即使大军绕路,也不过需要两日的行军。

曹操成为兖州刺史之后,先把治所确定在鄄城,后来因为离濮阳和陈留太近,又将治所迁到位于兖州中部的任城,离孔子的老家曲阜不远。定陶离任城有二百里,如果速战速决,应该不会给曹操镇守任城的部队救援定陶的机会。

定陶守将乐进、李典,都是中原名将,很早就投靠到曹操手下,忠心耿耿。曹操领主力攻打青州,势在必得,担心大后方安危,有了李典和乐进,才放心而去。又留大将曹仁和荀彧镇守任城治所,自认为万无一失。可惜曹操和荀彧都没有想到,后方不止有不思进取的吕奉先和自顾不暇的袁公路,竟然多了一个搅动风云的荆州牧陈文龙,带的还是并州张燕的二十万黑山军。

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清丰人。以胆识英烈而从曹操,随军多年,南征北讨,战功无数。正史中,乐进阵斩淳于琼、严敬,大破雍奴、管承。从平荆州,留屯襄阳,进击关羽、苏飞等人,击退其众,南郡诸郡的山谷蛮夷都前往乐进处投降。

乐进容貌短小却武艺出众,有胆烈而跟随曹操,为帐下吏。他被遣回所属郡募兵,募得千多人,归还后升军假司马、都尉。

兴平元年,乐进从击吕布于濮阳,从击张超于雍丘,从击桥蕤于苦县,都是先登陷阵而有功,受封广昌亭侯。建安三年,乐进从征张绣于安众,围吕布于下邳,率军多次破敌,人送雅号矮脚虎。建安四年,又击眭固于射犬,攻刘备于小沛,都获得了胜利,因功拜为讨寇校尉。

建安五年,乐进与于禁渡河攻获嘉,归还后,从击袁绍于官渡,为官渡大战主力。乐进奋勇力战,斩袁绍部将淳于琼淳于仲简于乌巢。官渡以少胜多,袁绍由盛转衰,曹操扶摇直上,乐进功不可没。

建安九年,从击袁绍之子袁谭、袁尚兄弟于黎阳,斩其大将严敬,拜游击将军。不久乐进别击黄巾,破其众,平抚乐安郡。从围邺城,平定后追击袁谭于南皮,再次先登,闯入南皮城东门。袁谭败后,乐进别攻雍奴,再破其军。

建安十一年,曹操上表汉献帝,称赞乐进及于禁、张辽说“武力强大,计谋周全,品性忠正,操守高洁,每次征战,身先士卒,勇猛顽强,无坚不摧;亲自擂动战鼓,忘了疲倦。他们单独领兵征讨,统率全军,抚慰将士,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临敌决策,没有失误。论功记职,应该给予显要荣宠。”于是以乐进为折冲荡寇将军。乐进奉命别征高干,从北道入上党,回出其后。高干等人还守壶关,连战多场。高干坚守未下,直至曹操亲自来征,壶关方拔。秋八月曹操征管承时,遣乐进与李典往击。结果管承破走,逃入海岛,海滨尽平,惟荆州未服,被遣屯军于阳翟。建安十三年,乐进从平荆州,留屯襄阳。建安十四年,进击关羽、苏飞,皆击退其众,南郡诸郡的山谷蛮夷都前往乐进处投降。

后乐进又从讨刘备手下临沮长杜普、旌阳长梁大,皆大破之。建安十八年,从征孙权未果,曹操回师后,留乐进与张辽、李典屯于合肥。

建安十九年至建安二十年,增邑五百户,总数达到一千两百户。以乐进数有军功,分五百户,封一子列侯;不久,乐进升迁为右将军。

建安二十年,孙权趁曹操用兵汉中之际,亲率十万兵马攻向合肥。曹操在出征张鲁前,派护军薛悌送函到合肥,写到“贼至乃发”,在大军压境之际,张辽等便打开曹操之函,写到“若孙权军来到,张、李两位将军出城迎战,乐将军守城;护军薛悌不要出战。”因双方兵力悬殊,诸将都对此指示感到疑惑。本来张辽、李典二人不睦,曹操为了防止战中二人间隙至于不利之境,于是命令乐进守城接应。三人在逍遥津之战紧密配合,大破吴军,几乎抓住了孙权。战后,张辽问投降的东吴士兵,刚有个紫色胡须、上身长腿短、善于骑射的人是谁,东吴降卒说那就是孙权。张辽与乐进在战场上遇到,谈到这事,说早知道就急追他,搞不好就抓到,曹军听了皆大为叹恨。

建安二十三年,乐进逝世,谥曰威侯。其子乐綝嗣任。乐綝性格果毅,有乃父之风,官至扬州刺史。后诸葛诞造反,掩袭杀乐綝,朝廷下诏悼惜,追赠卫尉,谥曰愍侯。其子乐肇嗣任。正始四年,乐进得从祀于曹操庙庭。

守定陶的副将李典,字曼成,也是东汉末年名将,山阳郡钜野县人。李典深明大义,不与人争功,崇尚学习,尊敬儒雅,尊重博学之士,在军中被称为长者。李典有长者之风,官至破虏将军,惜三十六岁时去世。

李典年少时好学,不爱好征战,于是拜师读,熟读各种书籍。李典的伯父李乾,有英雄气概,在乘氏集合了好几千食客。初平中,带领众人跟随曹操,在寿张打败黄巾军,又跟随曹操攻打袁术,征讨徐州。

兴平元年,乘曹操攻打徐州之际,留守兖州的张邈、陈宫等反叛,迎接吕布入主兖州,曹操派李乾回到乘氏,安抚各县百姓。吕布的别驾薛兰、治中李封招降李乾,劝其反叛,李乾不听从,于是他们把李乾杀害。曹操派李乾的儿子李整带领李乾的部队,和其他将领攻打薛兰、李封。薛兰、李封被打败,李整因为跟随平定兖州的各县有功,升迁为青州刺史。李整死后,李典任颍阴县县令,担任中郎将,统领李整的部队,曹操觉得李典是个可造之材,让他试着管理百姓,升迁他为离狐太守。

建安五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两军对抗,李典带领家族的人以及所辖部队运输粮食布匹供应军需。袁绍被打败以后,曹操任命李典为裨将军,在安民一带屯兵驻扎。

后来曹操在黎阳攻打袁谭、袁尚,派遣李典与程昱等将领用船运输军粮。赶上袁尚派魏郡太守高蕃带领部队驻扎在河上,断绝了水道,曹操下令李典、程昱说“如果船过不去,就走陆路。”李典与各将领商议说“高蕃的部队缺少兵甲只是依仗水势,士兵有轻敌的心思,攻打他们一定能够取胜。在军队可以不听圣旨;只要是有利于国家的事,自己做主也可以,应该立即攻打。”程昱也这样认为。于是向北渡过黄河,攻打高蕃,取得大胜,水路终于畅通。建安七年,刘表派刘备向北进攻叶县,曹操调动大将夏侯惇、于禁、李典抵抗刘备,刘备将阵线后撤至博望与曹军对峙。一天早晨烧掉营地撤退了,夏侯惇率领部队追击刘备,李典说“敌人无故撤退,怀疑肯定有埋伏。南边的道路狭窄,草木又浓密,不能追击。”夏侯惇不采纳他的意见,和于禁一同带兵去追击,李典留守。结果夏侯惇等人果然中了刘备军的埋伏,战况对他们不利,李典带兵去救援,刘备望见夏侯惇的救兵到了,于是撤退了。

建安九年,跟随曹操围攻邺城,邺城平定以后,会同乐进在壶关围攻高干,在长广攻打管承,都取得胜利。升迁为捕虏将军,封为都亭侯。李典的族人部下三千多户,居住在乘氏,李典自愿请求迁徙封地到魏郡。曹操笑着说“你想效仿耿纯吗?”李典谢罪说“我性格懦弱功劳微薄,但是封赏的爵位太大,确实应该全家族的人都一起效力;另外天下还没有平定,应该迁徙到魏郡之郊,来防御四方变乱,并不是效仿耿纯。”于是迁徙部下族人一万三千多口到邺县。曹操赞扬他,加封为破虏将军。

建安二十年,李典与张辽、乐进在合肥驻扎,孙权指挥大军围攻合肥,张辽打算按照命令出城交战。乐进、李典、张辽平常都互不和睦,张辽担心他们不同意,李典慷慨的说“这是国家大事,要看你的计策是否好,我怎么能够因为私怨而不顾大局呢!”于是指挥部队与张辽打败赶走了孙权。加封赏地住户一百户,加上以前的封赏共三百户。

李典爱好学问,注重儒雅,从来不和别的将领争抢功劳。尊敬贤士大夫,恐怕有礼节不周的地方,军营的官兵都认为他是长者。三十六岁时去世,他的儿子李祯继承他的爵位。

魏文帝曹丕代汉称帝后,追念李典在合肥之战的功绩,谥为愍侯,追加李祯食邑百户,另外又以百户封了李典的另外一个儿子为关内侯。

正始四年,李典得享从祀于曹操庙庭。

曹军李典、乐进都是名将,定陶虽小,攻击它也并不轻松。欲知陈龙、陈宫在废弃行宫会面情况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