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寻龙记 > 第五百一十八章 子敬雄辩

三国寻龙记 第五百一十八章 子敬雄辩

作者:东车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4:55:42

第五百一十八章 子敬雄辩

第五百一十七章子敬雄辩

话说和诸葛亮和鲁肃在孙权引导之下,步入江东才俊云集的大殿,立刻陷入两边文武的围攻。s周遭都是质疑青龙军的声音,诸葛亮故意不看周瑜,而鲁子敬却是滔滔雄辩。文官里广陵太守孙韶发难道:“子敬休要危言耸听,既然来结盟,就说点儿实际的吧。曹军威胁近在眼前,若是青龙军没有诚意,就趁早滚回荆州,不要误了江东百姓!”

站在中间的孙权脸色越来越难看,却和他的兄长一样,沉默着不发一言。鲁肃见状,将袍袖一甩,大踏步走到孙策的高阶之前,再拜道:“吴候!吴候啊,这些就是你的江东才俊吗?武官莽撞短智,文官鼠目寸光,欲陷江东孙氏于万劫不复邪?今日我青龙军来,还讨论什么战与和?奉劝伯符,速速将这些没用的文官送回建业!”一语既出,江东文武百官一片哗然。

这一下孙策没办法再当做没听见,缓缓站起身道:“你主陈龙,为何不亲自来?”说着双手下压,大殿中议论声稍稍止歇。

鲁肃昂头呛声道:“人言孙伯符雷厉风行、礼贤下士,今日观之不但没有礼貌,而且御下不严、婆婆妈妈!”言尤未落,已经引来身后一片呵斥之声。

孙权、周瑜连忙拧身呵斥弹压,文武终于再度安静下来。孙策面色不悲不喜,扫了眼一众文武,淡淡说道:“再有无故喧哗者,痛责三十军棍。”诸葛亮远远立在殿后,自顾自羽扇轻摇,倒像个看热闹的局外之人。

鲁肃等大家平息下来,方才继续道:“我主襄阳侯身有要事,自然不能前来。然我与孔明迢迢万里而来,就是来与江东军并肩作战的,就是来与吴候您同呼吸共命运的。曹孟德妄图挟持天子以令诸侯,泰山郡的汉献帝也是假冒的皇帝,此乃国贼明证,堪比当初董卓擅自废立。天下有识之士共诛之,青龙军誓与曹孟德死磕到底。试问孙将军怎能屈身事曹,与国贼同流合污?”这一番话算是大道理,众人面面相觑,都无法反驳。只有孙伯符一抬剑眉道:“你说泰山郡是假冒的皇帝?”

鲁肃昂然道:“真正的汉献帝,就在长安的金銮殿上。曹孟德做梦都想劫持皇帝,但荀公达怎会让他得逞。曹孟德只好自导自演,放一个假皇帝在泰山,号称正统,就是为了名正言顺攻打你们这些诸侯。”

孙策闻言,心中一震,眼神望向周瑜,两人都是难以置信,却又真假难辨。孙策见周瑜也是两眼茫然,目光转回鲁肃身上道:“子敬,素闻你有忠厚之名,今日为何用言语欺我?当初皇帝身边三大侍卫之一的蒋济蒋子通,就在泰山郡汉献帝身边,他对皇上历来忠心耿耿,岂能不知皇帝真假?”

鲁肃心中微微一惊,心想这蒋济蒋子通何时到了泰山郡,倒是一个老大破绽。表面上波澜不惊道:“吴候,那蒋济心慕曹贼已久,早就成为曹贼在长安深宫中的眼线。劫持汉献帝乃是曹贼蓄谋已久的定计,事情败露后,蒋济自然逃亡到了曹贼处。这个蒋济配合曹操作假,有什么可奇怪的?”

鲁肃此言一出,议论声立刻嗡嗡而起,孙策不得不提高嗓音道:“如此说来!曹贼所发均是矫诏喽!尔等……”孙策略微一个停顿,用手指着台阶下的群僚,语气激动了起来,怒声喝道:“尔等所说,曹操此举深明大义、豪气干云,志在重整河山、复兴汉室,根本就是扯淡!谁要是再敢多说一句,我的霸王枪可不是吃素的!”。

一群文臣皆惊,没想到鲁肃带来这么重磅的消息,让曹操汉室正统的名义变成了汉贼。名不正就言不顺,曹孟德打着供奉天子以讨不臣的名义,就成了一场笑话。

周瑜和孙权联袂走到孙策身边,转身望着一众文臣武将。见人人都是面带愁容,鲁肃的声音再次响起道:“吴候!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吴候计,惟有鼎足江东,结盟青龙,以观天下之衅。北方黄河沿岸,智有郭奉孝,周不疑,武有青龙大将关羽、颜良、太史慈,青龙军不下十万精兵。张辽张文远和陈宫陈公台,手下也有三万并州铁骑。只要他们动出黄河以南,保证让曹孟德睡不安枕。而剿除黄祖,进伐合肥,此乃诸葛军师与仲谋定计也。”

“今肃、亮、瑜等皆可迎操,如吴候与仲谋将军,不可也。孙氏迎操,欲安所归?”

一句话说完,孙策不由不寒而栗,他孙策好不容易脱出袁术阴影,却要去侍奉曹贼?又能乞求获得什么待遇?鲁肃这番话如同抽丝剥茧,撕下了孙氏家族所有的伪装面具,露出血淋淋的现实。所有人都可以投降曹操,唯独孙氏家族不行。

孙策缓缓走下台阶,立定在鲁肃身前,高大的身形却在鲁肃面前深深一揖。随机呛啷啷拔出佩剑,双手横举一较劲,那剑崩的一声断为两截。孙策环顾群僚,沉声道:“再有言降曹者,有如此剑!”

那些文臣一个个面面相觑,个个面色栗然。武将大部分欢欣鼓舞,战意高昂。孙策道:“先生所言,真金石也,策受教了。这就请先生和诸葛军师且到驿馆休息,午饭之后,即请再过来商议与曹军接战事宜。”鲁肃闻听,点头答应,回头看了一言未发的诸葛亮一眼。

立在殿后多时的诸葛亮此时忽然走上前来,目标却并非是孙策和周瑜,走到一员官员身边道:“在下诸葛亮,字孔明,敢问阁下高姓大名?”

那文官年纪甚轻,相貌英俊,两撇短须,眼露机锋,眸藏智慧,看似弱不禁风,实则身材笔挺。见诸葛亮动问,平静回复道:“在下陆逊,字伯言,乃是西曹令使、海昌县令。”诸葛亮微笑低头一礼,对孙伯符拱拱手,对鲁肃道:“子敬,我们走吧!”说罢扭身出了大殿,眼角都没扫周瑜。

鲁肃追出来与诸葛亮并列而走,问道:“堂上许多东吴高官大将,为何独独与陆逊寒暄?”

诸葛亮微笑道:“无他,但为求证一件事而已。”

鲁肃一头雾水道:“孔明想求证何事?”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三国寻龙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