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寻龙记 > 第五百六十四章 城西大营

三国寻龙记 第五百六十四章 城西大营

作者:东车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4:55:42

第五百六十四章 城西大营

第五百六十四章城西大营

话说赵云的奇袭部队在黑暗中一路狂奔,沿淮河大宽转穿越汝南郡和弋阳县之间的郊野,随即在罗山县转向东南,穿越磨盘山和金鸡山之间的峡谷,横跨宽阔的灌水浅滩,经固始县擦着西九华山边缘一路向前,终于抵达离合肥不过百里的六安县。

天色已经大亮,赵云兵团一路狂奔二百余里,并未遇到抵抗,在六安郊野密林中稍歇,用些干粮食水。侦骑回归之后,汇报了金寨附近战况,显然正是戏志才安排的骚扰之兵,吸引了李典和夏侯渊的整整八万伏兵。若是曹孟德的布置全盘得逞,合肥这个陷阱就会吞噬掉不知多少青龙军。

按照诸葛亮的既定战略,赵云军团不可在路上有任何耽搁,必须第一时间奔袭到合肥城下,利用现在城内只有五千守兵的空档期,一举拿下合肥城。奇袭合肥得手之后,赵云必须坚守待援一个月以上,占领合肥粮仓,彻底卡断曹军的运粮路线,让庐江附近的二十多万曹军断粮后,不得不与周瑜的部队打攻城消耗战,最后饿死在大别山和巢湖之间的泥泞沼泽地带。

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现在已经将近完成了大半,赵云军团移动的路线上,已经没有了一个曹军。最后这个一百里,只要赵云军团一发力,水路利用北淝水可直接到达合肥城护城河,陆路上一马平川,骑兵可几个冲锋,直接攻击到合肥城墙下。

淝水又作肥水,源出肥西县、寿县之间的将军岭。淝水被将军岭分为二支,一支流向西北者,经二百余里,出寿县而入淮河;一支流向东南者,经百余里注入巢湖。历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中的淝水就是指南淝水,淝水也为合肥的护城河提供了天然的源头。

赵云大军用过食水,再次上马,擦着李典后军,神不知鬼不觉进入合肥南郊的丘陵地带。虽然离李曼成的大军不过几十里,但地势掩映,李典的部队又被士徽的青龙军吸引注意力,赵云的奇袭部队还是逃过了曹军侦骑的目光。

入夜,离合肥还有五十里的一个小山坳之内,数不清的青龙军正忙碌着砍伐树木,制作攻城云梯和器械。这一片低矮的椿树林中,生长着不少高大一些的柏树、松树,都被青龙军砍倒,用于制作云梯。今夜过后,明日凌晨时分,就是预定的奇袭攻城时刻。北淝水之上由于缺乏船只,只能派出几船侦查兵进入护城河,水路强攻已经被赵云放弃,全军渡过北淝水,只能在陆路强攻。

骑兵虽快,却无法逾越宽阔的护城河与高高的城墙,所以赵云与高顺、高览早就计议已定,还是要利用情报中明确指出的,合肥北城外空出的西大营。若是能在黎明之前,在西大营中布置好攻城的兵力,说不定能在合肥城北门开启的瞬间,利用骑兵的速度一举攻取城门。若是失败,也只好就近架设云梯攻城。

西大营对面的东大营一直有曹军进驻,应该是专门接应粮草运输线的临时部队,人数不详,但城内守军与城外守军汇总,也不会超过八千人。

情报源源不断从回报的侦骑那里传递回来,赵云见云梯数量虽然不足,但时间已经过了午夜,遂一声令下,人衔枚、马摘铃,大军就这样步行了三十余里,穿过湾汊纵横的三十岗地区,部队右侧就是黑魆魆的合肥城剪影,小山岗下就是黑压压的西大营,不见一丝灯火。

从小山岗下山,撬开围拢西大营的藩篱,赵云的部队进入后,迅速分散到一个个矗立无人的营帐之中,战马也被隐藏到营帐中喂一些草料。

这个合肥城西的大营,原本就是李典部队的藏兵之所,曹操用其作为一支奇兵,随时封锁六安至江夏之间的通道。按照曹操的战略布置,这回对长江上的庐江和江夏都是志在必得,至少能够攻略其一,掌握长江上的出兵口岸,训练强大的水兵,纵横长江沿线。

五路强兵镇压庐江之后,黄祖顺利归降,曹操亲自领军,并集合夏侯惇、许褚,直奔江夏而去,合肥到江夏这条通道的布防,就交给了李典李曼成。曹操还不放心,又暗地里在麻城布置了夏侯渊的重兵,保证就算他自己打了败仗,也足以逃回合肥。

曹操本是算无遗策,对合肥城的安全也是非常重视,可惜为了彻底压制庐江郡和江夏郡的青龙军和江东军,将兵力过多的用在了前线,最终还是百密一疏,漏算了赵云部队从宛城能够长途奔袭,穿越汝南郡实施奇袭合肥的计划。虽然赵云长途奔袭的部队不过万人,可是人人都是精锐,即使三天三夜不眠不休,战斗力却丝毫没有减弱。

赵云军团无惊无险进入西大营,又派出侦骑,到道路对面的东大营打探。东大营虽有灯火,但静悄悄并无动静,赵云安排了两千弓弩手和一千骑兵,由高览带领,就埋伏在西大营寨栅之内,专门对付东大营的曹军。

黎明前的黑暗终于来临,青龙军攻城的五千骑兵和两千攻城部队开始在黑暗中集结。骑兵自然是赵云带领,骑手全副武装,都站在马匹边上,尽量不发出声响。两千攻城部队交给了高顺的陷阵营,整整齐齐都趴在了云梯边上,所有人马都在等待赵云出发的命令。

远远已经能听到合肥北城城头上的打更的锣声,北城这一侧并非曹军防守的重点,城外又有大营驻军,因此并非防守的重点。天色渐亮之际,对面的东大营还是死气沉沉,守城的士兵已经上了城头,一阵绞盘的牙牙声响过后,北城外的吊桥已经缓缓开始下降。

昨夜沿北淝水进入护城河的侦察兵,早就在场外的疏林中等这一刻,迅速在城外点燃了一堆牛粪作为信号篝火,干牛粪里面有大量的粗纤维,燃烧后形成细细的一缕黑烟,在渐亮的天色中十分明显,却又不会引起城头士兵的怀疑。

吊桥缓缓落在护城河对岸,随后城门渐渐打开,几个士兵走到吊桥尽头,架设好路障守卫。此时此刻,城门下不到一个小队的守卫,城头上也不过寥寥几个瞭望兵,而天色还是灰蒙蒙的,最佳的进攻时机终于到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