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寻龙记 > 第六百九十五章 司马献策

三国寻龙记 第六百九十五章 司马献策

作者:东车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4:55:42

第六百九十五章 司马献策

第六百九十五章司马献策

话说郭淮借着酒胆论政,说出一番话来。这番话已经放弃了腐朽没落的大汉朝,对陈龙和曹操两股势力推崇备至,在当时的人听来,也算是石破天惊。

司马朗微微发怔的同时,马云騄已经轻声喝道“郭小子胆子不小!休要再胡言乱语,若是让忠于朝廷的人知道,恐怕就是一番腥风血雨。”

郭淮不由得嗤之以鼻道“你们几位里面,还有忠于朝廷的吗?就算是这个圆桌周边所有的人,也找不出一个还对大汉朝抱有幻想的。曹孟德挟天子,还不是为了令诸侯,难道真的是忠于汉朝的小皇帝?”

马云騄不得不承认郭淮说的有理,就算是让人知道郭淮不忠于汉室,恐怕也没人来追究他的责任。只因为天下早已分崩离析,改朝换代只是迟早的事情。乱世之中,只有绝对的军事力量才能话事。

绝对的军事力量,离不开人才建设和铁腕统治,这一点上只有曹孟德能够与陈龙抗衡。唯一不确定的因素,是陈龙还没有如此迅速的扩张能力,毕竟各地的军阀也都拥有重兵。若是集合全体青龙兵,势必能击溃某个地方军阀,但战争之余,荆州大本营势必空虚,人口也需要恢复的时间,所以目前还是守城的阶段,根本无法大举出击。

反倒是曹操占据了人口繁华的地带,若能在决战曹操之前,迅速拿下益州和雍凉二洲,然后集合重兵在长安、宛城、汉中、江夏一带,没有后顾之忧,整个战局也许能立于不败之地。

从西至东,沿黄河、长江两线顺流而下,可在任意一点登陆作战,中间辅助以重兵攻击合肥、寿春一线,曹操必定抵挡不住。但这一切的前提是,自己有没有兵力和时间先拿下益州和雍凉二洲。

想到此陈龙心中一动,郭淮的话里也有迅速解决天下纷争的建议,就是青龙军与曹操联手,先解决各自地方的诸侯,当天下两分的时候,就是与曹孟德的统一决战。陈龙不由得认真思考起来,与曹孟德可能联手吗?

想到此不由得微微摇头,以张宁和蔡文姬与曹操的大仇,若是自己与曹孟德联手,还不闹的家里鸡犬不宁?反过来一想,若是能因此止息多少杀戮和无谓的干戈,挽回多少民众的生命,自己的小家又算得了什么?

想到此不由得一阵头疼,司马朗的声音忽然想起,打断了陈龙的思绪,司马朗道“某幼年时逢董卓之乱,受父命带领家属逃离董卓,又迁往黎阳、温县等地,四处躲避刀兵,见到多少白骨残尸、残垣断壁。百姓流离失所,亲朋分崩离析。避难之前,吾父时任大汉朝治书御史,曾被董卓限制,吾父请求董卓,让我以长子身份带着家人返回家乡温县。但朝中小人当道,告发吾欲要引家族逃亡,被西北军抓住去见董卓,董卓责问我说‘你和我已去世的儿子同岁,年级小小为何要背叛!’,在下回答说‘明公以高世之功德,在天下大乱中辅助天子,清除了宦官的秽乱,举荐了许多贤士,这的确是虚心深虑,即将成为复兴社稷的治世啊。但是随着威德的隆重,功业的著大,而兵灾战乱却日渐严重,地方州郡有如大鼎煮沸一般,连京城的近郊,人民都不能安家乐业,因此要抛弃住家田产,四处流亡躲窜。虽然已在四方关口设置禁令,以重刑加以杀戮处罚,也不能阻止逃亡的风潮,这就是我为什么会想回故乡的原因。希望明公仔有所借鉴,稍加反省深思,那么名声就可像日月一般的荣耀,伊尹和周公也不能相比了。’董卓听完深感满意,也说‘我也有这种感悟,你说的很有道理。’这才放了我,还像我的父亲夸赞我,让我父亲在他手下安心立命。”

众人听说司马朗还有这么一段与董卓接触的历史,都仿佛间看到了董卓当时的獠牙和血腥,不由得屏住呼吸,听司马朗继续说下去“某虽暂时以托词哄骗过董卓,但也知道董卓虎狼之心,也一定会败亡,唯恐自己会长期被留下,便想办法贿赂董卓身边的办事官员,终于回到家乡。回到温县之后,某又向乡中父老长辈们建议,河内郡与京城相邻,董卓与关东起兵群雄之间的战火一定会波及于此,这里将会成为乱世战乱频繁之地。不如趁道路尚通之时,先到黎阳投靠统领兵马的乡里姻亲赵威孙,然后观察时势。但是父老长辈们都恋旧,不愿意跟随司马朗离乡背井,只有赵咨带着家属和某一起前往。数月之后,关东诸州郡起兵数十万人,大军都聚集在荥阳及河内郡,群雄们因各怀鬼胎,所以难以统一行动,因此有些士兵便劫掠当地百姓,造成家乡人民的死伤超过半数以上。之后关东联军虽然解散,但荼毒已深,黎阳凭借兵马得以自保。”

“兵乱过后,吾才带着家属回到温县,当年却又发生饥荒,百姓人民相食,吾父亲终于自董卓处逃归,收留抚恤宗族众人,吾代替父亲教导诸弟,因此司马家没有因为世道衰败而家业凋零。方今天下家族如我辈,也只有如此依靠军队才能自保,因此一支好的军队,能扶助百姓的,才能担起天下的责任。否则兵乱之后让天下纷争不休,百姓无所适从,生命没有保障。”

“吾观天下治军之严,对百姓环境之宽松,非荆州地界莫属。若是我来挑安居乐业的乐土,我也愿意首选荆州啊!若说到统一天下,也只有与民生息才是王道!”

一番话说得众人都是若有所思,陈龙心中大喜,忽然微笑道“听说司马八达,都是人中龙凤。伯达有弟仲达,吾早有所耳闻,敢问这回怎么没跟随伯达一起来听郑师讲课?”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