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逍遥小捕快 > 第1027章:不同意见

逍遥小捕快 第1027章:不同意见

作者:墨染清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5:05:05

第1027章:不同意见

蜀州州衙的改造工作也彻底完成了。

从单一的地方政府机构给改造成了起义军的大本营。

现在都有了一间独属于自己的值房。

所有人在一个院子里办公,效率是会更高一些的。

由于现在他们没有国库的支持,要用一州的财力来对抗一国的经济和军事,所以就免不了的要裁撤冗官,也就是多余的官吏,精简政务体系。

赵国就这样,人多,钱多官也多。

为了防止有人造反或者大权独揽所以权力分化的很细。

但是现在看来,该来的无论用什么方法也挡不住。

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不稳则天下不平。

现在正是这种情况,蜀州被舍诏占领了两年,所以蜀州的百姓现在对于龙将军和明王并没有其他州的百姓了解的那么深刻,若是许青换到其他的州肯定是更有优势民心也更为归附,但是很可惜那些地方大多都无险可守一马平川。

实在是不利于他们开展后续的谋划。

唯有蜀州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而且还有码头港口可以直接联系到长安或许物资。

只要稳住了蜀州,可以说是要啥有啥。

当然了,蜀州百姓不了解龙将军和明王的同时他们连赵国朝廷也不了解,现在苦了两年的他们只想着一件事,那就是谁能带他们过上好日子。

不过现在看来,他们还是更倾向于现在龙冰儿所带领的新朝。

因为如今新朝不但降低了他们的农税用来恢复生产而且还出兵剿匪,安稳四方。

跟着这样的朝廷干无疑是比跟着赵国那个官匪勾结的朝廷干更有前途的。

至于战乱?

久经战乱的他们现在难道还会怕战乱吗?

在龙冰儿和萧叶还有辛弘高等人不断努力的时候许青自然也没有闲着。

虽然他看上去处理的事情很轻松,但是实际上他才是最忙的那一个。

不但要协调从楚国和周国运过来的物资,而且还要给明王在朝中的党羽去信让他们开始站在朝堂上发力。

就如同现在,虽然许青这边只有一个州,但是团结一致,赵国朝廷那边虽然钱多人更多但却是一团乱麻。

蜀州这边只有一个出谋划策的,但是却抵得过赵国一个朝堂。

为什么?

因为智囊一定是聪明的,但是智囊团不一定。

你并不知道在这个智囊团里谁是内鬼,又有多少内鬼……

赵国朝堂之上

赵皇端坐在龙椅上,此时的他脸色甚是阴沉,因为不久之前蜀州已经宣布脱离赵国朝廷而独立,更是开始公然打着小明王和龙将军的旗号开始对抗朝廷!

算算消息传递的速度,这怕是三天前蜀州就已经让那群人得手了!

小明王?

赵皇实在是想不到,这怎么还源源不断了?

收拾了一个明王又来了一个小明王,下次再来个什么?

微明王?

朝堂之中的众多大臣也是察觉到了陛下此时的心情不好,纷纷沉默不敢开口。

赵皇扫视了一圈众人,终于忍不住出声怒道:“如今我赵国四海安稳,舍诏甚至都被我赵国朝廷打回了老家不敢再犯我境界,内忧外患皆除,谁能告诉朕,为何此时又来了个小明王?!更加荒唐的是竟然还能打得出龙武的旗号?!”

秦相站出来开口道;“启禀陛下,老臣已经查清楚了,这小明王根本就没有露过面,操持一切的一直都是龙冰儿,当初她逃到了长安被楚国的汉王收留,如今却是不知为何,竟然返回到了蜀州之中策反镇西军的旧部赵怀义,一同反抗朝廷,不过或许小明王也的确存在也说不定,毕竟明王当初的确是……”

秦相的话还没说完赵皇便冷哼一声沉声道:“朕可不管他什么小明王不小明王,敢反抗朝廷者皆是叛贼!兵部尚书!”

随着赵皇话音落下,兵部尚书便是走上前来,躬身拱手道;“臣在!”

赵皇开口道:“立刻点兵!备齐粮草!收回蜀州!顺便清缴叛逆!”

兵部尚书面露难色的开口道:“启禀陛下……这……”

赵皇沉声道;“怎么?你难不成还想为叛军求情不成?”

兵部尚书立刻低下头道:“臣不敢,只是昨日边关有消息传回,楚国边疆从昨日开始竟然演练起阵法来,甚至与我边军产生了一些冲突与摩擦,他们的态度很是强硬,我军无奈只好暂避锋芒,但是楚国的意思却是有些耐人寻味。”

秦相沉声道;“什么?楚国?不可能!楚国与我赵国有契约在身,他们难道连脸皮都不要了吗?说要的庇佑我赵国十年,为何此时出尔反尔?!”

兵部尚书的话可谓是一时激起千层浪。

楚国竟然在边境演兵并且还与他们赵国的边军起了冲突?

要知道,现在赵国的底气来源就是楚国的庇佑,楚国怎么还能出了乱子?

便在这时两鬓斑白的太史令站了出来道:“回禀陛下,纵观古往今来之历史,强国向来是不讲信誉不重礼仪的,战国时期的强秦是如此,今日也难保楚国不会出尔反尔,还是应当派兵巩固北方边关,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陛下!”

大理寺卿也是站出来道;“回禀陛下,太史大人说的有道理,赵国怎么能将天下之安稳寄托于他国的头上?从利弊上看,蜀州短时间内并不会对我赵国全局产生威胁,因为根据蜀州的地形来看,蜀州的特点是自卫有余而攻伐不足,而且这股小明王的势力毕竟弱小远不能与天下第一强国的楚国相提并论,臣主张先防楚国之患,暂缓蜀州之争议。”

不少官员听到大理寺卿的话之后纷纷附议表示赞同,蜀州的守备兵力又不多,自卫尚且做不到,拿什么攻伐?

但是楚国可是最为好战之国,哪怕是强如草原都是给打下来了,他们真要是不要脸的撕毁当初的契约,赵国又能有什么办法?

便在这时秦相开口道:“正巧本相的想法与之恰好相反,本想以为还是应当先解决蜀州之患,攘外必先安内,如果内部不稳又何谈抗击外敌?依臣之见,还是应当与楚国谈判,大不了先上供一部分的岁币,等到剿灭完蜀州之后再与楚国相周旋为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