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手机里的大明朝 > 第103章 气到了朱元璋

手机里的大明朝 第103章 气到了朱元璋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2:59:35

第103章 气到了朱元璋

第103章 气到了朱元璋

看到他这样子,朱海军不得不提醒道:“熬夜容易猝死,所以,能不熬夜就不要熬夜!”

朱标:“……”

听到这话,他立刻想起朱海军说过他应该是劳累过度而死,所以没当上皇帝的。

回过神来,朱标便给他父皇也转述了这句话。

朱元璋听了,却没什么表情变化,只是回答朱海军道:“多谢贤侄好意,那贤侄早点睡吧。”

朱海军觉得自己已经提醒过几次,没必要一直提醒,便准备断视频了。不过正在这时,他想起什么,便又给朱标说道:“标哥,我需要几篇文章,大概一千到五千字这样,白话文写,介绍你们那个时候的衣裳相关的就成。”

朱标听了,自己就能决定,当即回答道:“贤弟放心,明天早上就能有,下午肯定能给贤弟。”

朱元璋听到这话,便又开口说道:“你去看看,莫要耽搁了海军的事情。等你那几个不成器的弟弟过来了,就带他们去看看昨日铺设的水泥路,今日怕是差不多了,再带他们去兵仗局见识下,然后再带来见我!”

结果,让人想不到的是,两艘官船上的人忽然都偃旗息鼓了,甚至不一会,双方下船,都走到一起去了。

看着四个儿子见礼,朱元璋的眼睛就盯着他的二儿子,很是不开心。

这也应了后世一句话,儿子天生就和老子不对付,女儿才是爹的棉袄!

朱元璋听到,看看还在喘气的朱标,忽然带着火气对朱标说道:“你看看你,爹都没怎么用力,你就喘成这样。身体虚成这样,好好反省一下!”

这么想着,他便又露出惊喜之色,对朱元璋说道:“父皇,弟弟们远道而来,儿臣当大哥的,也着实想他们,儿臣想去迎一迎?”

朱元璋听了,却是冷了脸说道:“你虽是大哥,却是太子,用不着去迎他们,传旨,叫他们滚进来!”

“举头三尺有神明,莫要以为离京师远了,爹就不知道你们在做什么?”

看到四个儿子走了,他才站住了身子,恨声说道:“真得是气死我了!”

骂战很快升级,惊动了船舱里面的人,两艘船的甲板上,越来越多的人,这也吸引了不少围观的人群。

朱标见他们一个个语气中似乎有埋怨父皇之意,要知道父皇如今正在生气呢,便连忙开口说道:“你们稍安勿躁,回京何事,父皇自然是会告诉你们的。”

结果没想到,秦王听到他这话,忽然跪了下去,挺着上身,昂着头看着朱元璋,脸色涨红,大声说道:“还用怎么处罚,按《大明律》处罚就是,死罪我也认!”

秦王等人听了,便不说话,全都看着他们父皇,心中实在有点奇怪,就等一个答案。

秦王朱樉从陕西出发,过河南,入襄阳,在武昌汇合了朱元璋第六子,去年刚就藩的楚王,然后坐船顺江而下。

本来,他还想顺口再提下内阁的事情,不过最终还是没敢提。他能感觉出来,他父皇在这个事情上比较固执。

看着他的背影,朱标忽然感觉到,他父皇刚才的举动,其实是面对儿子的无奈,便开口说道:“父皇,他们到了母后那边说起,母后定然会告诉他们海军贤弟的事情,如此他们便能明白,父皇是为了他们好才训他们的。儿臣料定,他们一定会过来请罪的!”

朱标肯定是没功夫去写的,因此,他才会有此一问。

这个时候,就只能搬出马皇后了。

第二天接近中午时候,京师长江码头,一艘官船从上游顺流而下,可能是水流有点急吧,进码头的时候,正好刚一艘横渡过来,也正准备进码头的官船发生了碰撞。

“我倒是想,就六弟胆小,说父皇不会喜欢我们大张旗鼓。你呢,三弟,听说伱在太原的排场很大啊!”

朱元璋看着朱标似乎有点意外,便对他说道:“你可是听海军说过的,这几个东西就不听话,不敲打一番就不会长记性!”

楚王听了,也是跟着奏道:“大庸蛮夷造反,儿臣调兵遣将,正准备发兵征讨呢!”

当爹的,面对不听话的儿子,当然不会像当娘的那么温柔,更不用说,这个当爹的,那是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开国皇帝。因此,看到不孝子,特别是儿子不听他告诫,最终还会死于非命,那心中绝对是来气的,一训就是一顿输出。

而朱标听到这消息之后,马上想起朱棣来的时候,他是主动提出去迎接,如果这次不主动提出迎接,那肯定会被他父皇认为,他对朱棣有特殊。

当然了,藩王出行,那文武百官,甚至是公侯爵爷等等,也必须避让两边行礼,这是朱元璋规定的礼法。

“……”

“是啊,还是莫猜了,等见了父皇,自然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朱标看到这样子,便连忙转头,向几个弟弟喊道:“母后甚是想念你们,快去见见母后,还不快去?”

朱元璋同样想起了朱海军说过的事情,他当然不想历史重现,便对朱标说道:“时辰确实不早了,你先回去休息吧!”

至于秦王和晋王,却还是保持原本的样子。

这个时候,朱元璋训了一顿之后,其实心中的气已经少了很多,就准备找个理由结束这次训话。

他们的护卫自然是当前开路,数骑并排,喝斥让路。

周王、楚王一听,连忙答应一声就想跑了,但是他们马上发现,三哥在犹豫,二哥还跪那不动。听到大哥的催促声,看着他们父皇要吃他们的样子,两人便顾不得了,赶紧上前,拉着他们二哥就走,同时催促他们的三哥,就这么逃出了大殿。

一时之间,不少人都是猜测,这两艘官船上都是什么人?要是打起来,那就有茶余饭后的谈资了!

原来这几个人,都是朱元璋的亲儿子。

或者回头问问海军贤弟,看看历史上他的所有弟弟们的评价,这样或许比他父皇知道的都要准确?

此时的朱标,见他父皇发怒,他便不敢说话,只是低头想着事情。

其中秦王又转头看看大哥朱标,见他好端端地站在那里,便又转头看向朱元璋,主动说道:“父皇把儿臣等人千里迢迢召唤而至,不知是有何要事?”

朱元璋其实也只是做做样子而已,要不然,他根本就不需要亲自动手,只是一声令下,侍卫就能拿下这几个不孝子了。

一想到这,朱元璋心中就不高兴了。

“……”

朱标这边,则是对朱元璋说道:“父皇,海军贤弟走了。”

朱元璋训了朱标一句之后,便转身走回御座。

没过多久,朱元璋的四个儿子便到了。

朱元璋听到他的这些话,气得立刻站了起来,绕过御案,直奔秦王而去,看他样子,绝对是要动手打人了。

这不,训了好一会之后,朱元璋的目光盯向秦王,又喝道:“老二,你自己说,你不听爹的话,要爹怎么处罚你?”

朱元璋没有说话,重新坐下之后,忽然抬头看向朱标问道:“海军要的文章,都已经让人写好了没有?”

对此,朱元璋显然没什么意见,还和朱标就着这个对话奏章的内容,又讨论了一番,查漏补缺了一番,交代朱标说道:“等下午和海军对话的时候,记得再问问消息传递的事情,要是能改善,那也是极为有用的。”

…………

不管是朱海军的消息,还是他从自己的渠道听来的消息,这个二儿子都有点不听话。他刚才冲着朱标说的那些生气的话,其实有一大半是因为这个二儿子引发的。

一听这话,朱标连忙答应下来。

朱元璋没有回答这话,就看着朱标告退,然后自己坐在那里沉思了好久。

“谁知道呢,大嫂不更年轻,坟头草都很高了!”

朱标听到这话,作为兄长,连忙也跪下,就在四个弟弟的前面,向朱元璋奏道:“父皇息怒,二弟一时糊涂才口不择言……”

“那该不会是大哥病危?”

三八.六.一六六.二一一

结果没想到,朱元璋就只是阴沉着脸盯着他们,一言不发。殿内安静的气氛,似乎有点压抑。

“你们别瞎说,大哥年轻着呢,怎么可能会病危?”

朱元璋依旧是怒极,依旧是要冲向秦王,同时向朱标喝道:“闪开……”

直到这时候,朱标才喘着气停止了拦他父皇,劝谏道:“父皇息怒,不要气坏了身体。”

秦王等人,见礼之后没听到动静,便抬头去看朱元璋,发现朱元璋一脸的怒意,都是有点意外。

从这点看来,还是老四比较听话,他就是一个人单独赶来的。并且还是老四赶来好些日子之后,这几个兔崽子才到达京师,明显是在路上耽搁了。

听到这个训话,四个人都不约而同地看了一眼朱标,不过都没说话。

朱元璋一听,眉头顿时一皱道:“他们竟然一起来了?”

朱元璋同样听到了,顿时气得抓住了御案上的毛笔就往秦王那砸了过去,同时怒喝道:“你说什么,有本事再说一遍?”

门口候旨的内侍听了,连忙领旨退下。

一听这话,朱元璋顿时气急,感觉一口气堵在了嗓子眼里,真的是想下旨,砍了这个儿子算了。

“应该不会吧,父皇马上打天下,身体好着呢!”

两艘官船都是摇晃了下,最后稳住,倒也没有人因此掉落水中。但是,两艘船上的人稳住之后,却是对骂了起来,似乎都把官船发生碰撞的原因归咎为对方。

所谓看热闹不嫌事大,围观的人越来越多,都想着看更大的热闹。

朱元璋听了点点头,还想说什么时,就听到有宦官禀告,说秦王、晋王、周王、楚王联袂于午门等候觐见。

朱标听了,想了下说道:“父皇,海军贤弟似乎只是说了二弟而已。”

殿内可以说是鸡飞狗跳,动静很大。但是外面的宫女宦官,或者是禁卫,全都当听不见。要不然,这四人肯定走不掉。

朱元璋第三子晋王朱棡,则是就藩山西太原,和他五弟周王朱橚一起坐船沿京杭运河南下,路上碰到过燕王朱棣。

朱标听到这话,露出关心之色道:“父皇,您也该休息了。”

而在一早的时候,朱标便带着他写好的对话奏章找了朱元璋。虽然朱元璋已经有过吩咐,不用什么对话都记录了,但是朱标认为,昨晚朱海军所说有关藩王宗室分封海外的事情非常重要,绝对有必要记录下来再给他父皇看的。

这几个藩王,倒也没有坐轿子,因为码头这里就没有符合他们身份的轿子,因此,都是骑马而行。

这个声音不大,但是大殿内就没其他人,只有朱标一个人在说话,因此秦王这话虽然低,却也能被其他人清楚听到。

朱标一见,连忙跳起来,一把拦住朱元璋,同时继续求情道:“父皇,他不知道海军贤弟的事情,怪不得他,还请父皇息怒……”

朱标听了,内心其实是有点失望的。别的不成器,至少他四弟是能打的,应该是成器了,可以分封了吧?

“谁知道呢?不过既然把我们都传回来,那应该就和我们兄弟相关吧!”

一路上,几兄弟还在互相聊天。

“咋了,猜一下而已,又不是咒大哥,担心什么?”

终于,朱元璋开口冷声喝道:“你大哥得天之助,知晓了一些你们的事情。你们就藩之前,爹是怎么告诫你们的?就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

“一般般了,也是五弟说的,父皇不喜,那就只好低调一点了!”

就在他认为他父皇对于这个计划该是没什么问题的时候,却听到朱元璋对他说道:“如今北元残余,尚不可小觑。且你那些弟弟,大都还不成器,这个分封之事,先不要对外透露一丝半点。”

听到他这话,秦王忽然低声说道:“猫哭耗子假慈悲!”

朱标一听这话,便明白他父皇估计另外有消息渠道,知道他几个弟弟的事情,只不过没说而已。

“我也以为谁吃了豹子胆,原来是二哥,六弟!要是亮出秦王排面,那就不会有这个误会了!”

周王和楚王年纪比较小,有点扛不住,明显有点不安起来了。

“……”

朱海军一听,很是高兴,便约好了明天下午申时联系,然后才关闭了时空通讯软件,剪辑视频上传睡觉。

“我道是谁如此不长眼,原来是三弟,五弟!”

对此,普通老百姓倒是没受影响,因为按规定,他们就只能走大街两边;大街中间,都是当官走的。

或许当今皇帝不正在开杀戒么?这是谁这么不长眼,不低调一点,要往气头上的皇帝那里,再添柴加油?

朱元璋这边,继续训他们道:“爹打下江山容易么?千叮万嘱告诫你们,心中一定要以社稷江山为重,你们是皇子,是藩王,在外便代表皇家脸面。爹希望你们能镇守一方,成为大明朝的支柱!但是,你们是怎么做的?”

这不,朱标听到这话,顿时求情的话就卡到了嗓子里,再也说不出来,同时,脸色一下涨得通红。

双方在码头说了会话,便一起进城。

两艘官船碰了下,还能骂开的,一点没顾忌对方也是官船,这是有够嚣张的。

他有下旨过,没有旨意,藩王之间不得互相联系。这一次虽然把他们都召到京师,却也没想过他们一起来;很显然,他们中有人不把他的旨意放在心中,所以才会一起出现在京师的事情。

秦王没躲,毛笔砸他身上,留下了一团污迹,倒也不疼,不过此时,他似乎是豁出去了,脸红脖子粗地看着朱元璋争辩道:“难道不是?还说什么得天之助,不就是他告状了么?然后把我们这么老远召了回来,劈头盖脸地骂,如今还假惺惺地给我们求情……”

“和我们兄弟相关,那能是什么事情?莫非是父皇身体有恙?”

朱标听到这话,连忙答应一声,见他父皇没有别的吩咐,便退下回东宫去了。

不过既然他父皇这么说了,他也不敢反对,甚至还附和道:“父皇所言极是,一切都听父皇的。”

朱标听了,马上回答道:“一早就吩咐,且有说中午之前就要,想来该是差不多要送到东宫了。”

朱标:“……”

“你们可知,父皇竟然把我们都传了回来,是有什么事么?”

朱元璋听到这话,却是一声冷笑道:“你以为其他几人能好到哪里去?要不是他们是爹的亲儿子,早就打杀了他们!”

而与此同时,秦王等四兄弟已经见到了马皇后。

马皇后见他们四个人一起出现,先是高兴,但是随后又有点疑惑了,问年纪最大,情绪也是最明显的秦王道:“樉儿,你们这是怎么了?这是和谁生气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