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手机里的大明朝 > 第203章 革新科举之争议

手机里的大明朝 第203章 革新科举之争议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2:59:35

第203章 革新科举之争议

第203章 革新科举之争议

不管是一开始就拥护朱棣的,还是一开始是反对朱棣的,文官这边,不约而同地立刻反对。

“陛下,科举取士乃国之根本,千万不可轻动啊!”

“陛下,科举定制乃是太祖皇帝历经十余载而定,已成定制,为天下读书人所熟悉。一旦更改,寒窗苦读便成了泡影,会引发人心大乱,于国不利啊!”

“如今之科举,为朝廷选拔了众多人才,再无举荐制所带来的结党营私,一变必会天下大乱!”

“是啊,陛下,什么纺织机,飞梭什么的,虽然确实能提高一些速度,但是这只是小道而已,岂能和圣学相提并论?”

“圣学中自有格物学一道,也可做这纺织机之类之事,为何要动科举这根本之道呢?”

“陛下,天下大乱才定,不能再寒了天下士子对陛下的爱戴啊!”

“……”

朱棣听得头疼,想硬也硬不起来。

而其他文官听到皇帝问话,他们也都看向方孝孺,毫无疑问,他们也非常重视方孝孺的意见。

方孝孺听了,脑海中回想起他看到恩师那边的一幕幕,便带着一点向往回复道:“微臣见过科学学问带给天下的变化,真有翻天覆地之变化,比起孝康皇帝所提及的这些改变,更是要再好不知道多少倍。因此,微臣以为,圣学是根本,不能放弃,但是,科学学问,同样要重视,如此才能让大明真正强大起来。”

朱棣一开始看着这一幕,立刻想到了当初方孝孺挑战他威望的那一刻。说真的,如今看到方孝孺被所有其他文官喝骂,他挺幸灾乐祸的。

方孝孺本身是天下公认的儒学大师,读书人的种子,也就是门生无数。与此同时,他又成了国师的学生。

最终,就见方孝孺向朱棣一礼,然后语气坚定地奏道:“陛下,微臣以为,孝康皇帝所言没错,科学学问乃是改天换地的学问,如若不重视,则是暴殄天物,错失天大良机。因此,微臣赞同科举革新,加入科学学问!”

方孝孺听到问话,转头看去,发现是御史大夫景清,便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是的。”

“方博士,你可知此举意味着什么?这是挖圣学的根!”

方孝孺:“……“

但是,朱棣也记得他大哥说了,要想让大明朝真正的强大,革新科举,重视科学学问是重中之重。

说到这里,他的语气坚定起来,大声奏道:“因此,微臣以为,确应革新科举,圣学和科学并举,虽难亦要革新,如此方能造福子孙后代!”

而大殿内的文官,也都是有身份的,不可能因为意见不同,就会把一个意思翻来覆去的说,甚至就直接毫无意义的骂人,这個他们是做不出来的。

不过他们倒也没有担心,因为在他们看来,方孝孺会比他们更为强烈地反对科举变革的。

因此,朱棣就很想听听方孝孺的看法。

“大道、小道都分不清楚,方孝孺,你不配为人师表!”

朱棣在这当下,还真不敢怎么他们。毕竟他父皇可是公开说过,他们都是大明朝的忠臣。他虽然是皇帝,还能杀忠臣不成?

另外一方面,就朱棣自己来说,感觉这些文官说得,其实也不是没道理。因此,他自己要革新科举之道的决心也不是那么强。

不过看了一会热闹之后,他就发现,方孝孺的气场依旧十足,丝毫没有因为别人的喝骂而动摇,他就慢慢的冷静下来了。

刚得到帝位,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而科举之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想想革新科举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动,说真的,朱棣就有点怂,还不如先把其他事情做了再说。

“方孝孺,你对得起圣人么,对得起圣学么?”

大半辈子扑在儒学上,对儒学的感情是刻在他骨子里的了。而科举对儒学的重要性,他是再清楚不过了。

于是,他便示意其他人闭嘴,然后亲切地问方孝孺道:“方卿以为,此事该如何为之?”

听到这个回答,景清便转头看向朱棣奏道:“陛下,微臣问完话了,无言以对!”

此时的方孝孺,听到皇帝问他话之后,还真是犹豫了一会。

当然了,这个幸灾乐祸,只是藏在他肚子里而已。

但是……

“亏我还以为你是圣学集大成者,是天下公认的圣学领袖,我真是瞎了眼了,才会如此错看你了!”

“真是没想到,你方孝孺原来是这样的人。自以为攀附了什么国师,就敢背弃圣学?圣人的教诲,都让你学到狗肚子里去了?”

不说那些一开始就拥戴他的文臣,就只说一开始就反对他的文官,这些人连死都不怕,激烈反对之下,阻力之大,真的是难以想象。

并且,就他自己认为,太祖皇帝定下的科举,以四书五经为内容,以八股为框架来选拔天下人才,是在最大的程度上保证了公平性,能让寒门学子得以出人头地,而不是像洪武早年的举荐制一样,必须巴结那些当朝官员,让他们帮忙举荐。

此时,户科给事中金幼孜也站了出来,问方孝孺道:“方博士可否一叙伱恩师学问到底如何?”

他可以为了心中理念而不惜顶撞唾骂皇帝,无惧生死,如今心中有了决定,又岂是别人能左右的。

他的话音一落,朱棣还没说什么,就听有文官抢先问方孝孺道:“此等科学,可是你那恩师之道?”

“……”

任凭这些同僚,甚至不少还是好友说自己,方孝孺就站在那里,腰杆挺得笔直,丝毫没有因为他们的攻击羞愧,或者愤怒。就那么站着,坦然受之。

朱棣正在犹豫着呢,忽然看到有个人一言不发,显得比较突兀。定睛看去,却发现是文学博士方孝孺。

真的是这样么?

他岂能听不出来,景清认为他这是徇私。

这时候,朱棣就有点好奇,问方孝孺道:“方卿想法,与众不同,对诸卿的说法,可有何解释?”

有时候,朱棣也有点怀疑,会不会是因为自己夺了大哥那一脉的帝位,所以大哥心中有气,就故意给自己出了一个难题?

他心中非常清楚,虽然他还是以皇帝之礼厚葬了建文帝,也没有按照原本历史上一样,剥夺朱标的皇帝称号,抹去建文年号,依旧承认了建文时期,可这些和帝位相比,确实是轻了。

因此,骂到后面,这大殿内却是逐渐安静下来了。

他这话一说出口,顿时,没等朱棣表态,大殿内就又炸了。

他是另外一个御史大夫练子宁的好友,在原本历史上是三朝元老,极具政治智慧。

方孝孺听了,想起他的恩师,随后,他不由得愣了下。

因为真要说起来,他其实和朱海军也不熟。唯一和朱海军说话比较多的一次,是打赌输给朱海军的那一次。

他对朱海军的印象,主要来自于太祖皇帝和孝康皇帝对朱海军的大力推崇。

此时听到金幼孜的问话,方孝孺回想起来,好像朱海军曾说过他是刚读书完没多久。而且,朱海军的年龄也摆在那里。

科学是厉害,造就了他看到后世的那些匪夷所思的事情。但是,这和朱海军又有什么关系?通过朱海军,真的能学到科学精髓?就因为朱海军是自己恩师,就力主要革新科举,加入朱海军以后传授自己的科学学问?

想到这里,方孝孺心中有点忐忑起来了。

这事情很好想,圣学产生之前的人,能通过一个刚学过圣学的人,就能学到圣学的精髓?

方孝孺这么一惶恐,他就发现了更多的细节。

比如说,他的恩师坐没坐相,第一次看到他,就是坐在一个很软的椅子上,一看就是慵懒的人。

后面那次见到,他的恩师更是坐在床上,靠着床头说话,没有一点尊重太祖皇帝和孝康皇帝的意思。

恩师就这个性子,又那么年轻,真能学好科学学问?

想到这里,方孝孺的额头开始出汗了。

朱棣看到他这样子,立刻有点关心地问道:“方卿,可是身体哪里不舒服?”

金幼孜听到,没有说话,只是眼神中带着一点鄙视了。

在他质问方孝孺恩师的学问之后,方孝孺就这个样子,很明显,定然是他那所谓恩师,根本拿不出手。

此时,方孝孺听到朱棣的问话,便下意识地擦了下汗,连忙回奏道:“微臣无碍,只是想到了一些事情,有些惶恐。”

他是儒学大家,一辈子就是做学问的,让他撒谎,和他的理念不合,因此,只能如实上奏。

朱棣一听之下,就奇怪了。这个方孝孺连死都不怕,敢和他顶撞,说出“诛十族又何妨”这样的话,那有什么事情竟然能让她冒汗?

于是,他便忍不住问道:“方卿所为何事,竟然会惶恐?”

方孝孺听了,低着头回奏道:“微臣发现,微臣不知恩师学问到底如何,一时之间,就想着要革新科举,就有点惶恐了!”

金幼孜听到这里,他就有点好奇,问方孝孺道:“方博士,既然你不知道你恩师学问到底如何,你又为何会拜他为师?”

言外之意,也很明显了,就是质疑他拜师草率,还亏了他是博士官衔。

方孝孺听到他的话,便如实回答道:“是我打赌输了,恩师所出十个问题,我一个都答不出来,便按约定拜师了。”

金幼孜一听,有点好奇,他之前可不知道这个事情,便问方孝孺道:“不知道方博士可方便说下十个什么问题?”

方孝孺的学问,他其实也是佩服的。但是,方孝孺都回答不出来,那会是什么问题?

说真的,他确实很好奇,就想知道。

方孝孺听了,先转头看看朱棣,如果此时就朱海军所提的问题展开的话,怕是会扯远了。

朱棣明白他看向自己的意思,便开口说道:“这些应该都是和此次所议有关,方卿不必顾虑。”

方孝孺一听皇帝这么说了,他就没有顾虑了,当即把当初朱海军问他的十个题目都给复述了一遍。

金幼孜一听,不由得哑然,道:“这算什么问题?简直是胡编乱造!”

其他文官听了,也都是纷纷附和起来。

“亏了方博士还是儒学大师,就看不出来这是故意刁难么?”

“没错,就这胡编乱造的题目,我也可以问,保证谁都回答不出来!”

“真的是如同儿戏,那国师的学问,绝不能用来祸害我大明朝!”

“所言极是,如若科举中加入这些乱七八糟的学问,岂不是天下都要乱套了!”

“……”

听着他们说话,方孝孺就有点不满了。

他是有点怀疑,朱海军是否真的有真凭实学,但是自从他看到后世的那些情景之后,就从来没怀疑过科学学问的厉害。

因为他非常清楚,就凭他目前所掌握的学问,根本不可能打造出那么匪夷所思的一切!

不过方孝孺虽然有点不满,但是作为儒学大师,修心养性还是有的,等到同僚谴责声音过了之后,他才开口说道:“我有亲眼所见科学的厉害,高耸入云的房子,跨越大江的大桥,跑得极快的车子……”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那些文官打断了。

“方博士,你所见是否只是幻觉?”

“没错,听方博士所言,似乎只有仙界才有。该不会是听了什么民间传说编出来的吧?”

“不至于,不至于,方博士是什么样的人,我还是知道的,他应该只是被迷惑了而已!”

“……”

听到他们的话,老实人都有点急了,便提高了点声音说道:“我所言这些,皆是句句属实,绝无虚言。”

然而,要是同意他所说,那就证明科学学问很厉害,那就可能要革新科举内容,引发后面一系列的问题。

这么重要的厉害关系之下,就算是方孝孺的好友,此时也选择了不信。

这不,就听景清代表其他官员说道:“方博士说那么多,其实也只有你一人所见而已。除非我们都亲眼所见,否则就不用再说了!”

要是朱标在这里的话,立刻二话不说,当场就答应下来,回头让朱海军把他剪辑出来的那些视频,传送到永乐位面来给他们看。

但是,方孝孺毕竟不是朱标,对朱海军了解少不说,对后世的一切也局限于当时朱海军给他看的那些而已。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此时的他,压根不知道投影仪里面能播放视频,到底是怎么回事?也没看过后世除了高楼大厦和大乔车子之类的外,还有什么?

因此,在听到景清所提的要求之后,他就想不出该怎么回复。

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急中生智,他立刻想到了什么,马上回答道:“孝康皇帝可是说过,科学学问的厉害!要不然,为何要建议我们革新科举?”

听到这话,景清毫不犹豫地回嘴道:“科举定制还是太祖皇帝所定!”

方孝孺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孝康皇帝再大,那也大不过太祖皇帝。

不过,他在愣了一会之后,终于想到了怎么回答:“孝康皇帝是奉太祖皇帝旨意行事,此事定然也是太祖皇帝的意思!”

练子宁听到这话,不得不提醒方孝孺道:“那日太祖皇帝显灵,可没有说过要革新科举。而且科举是太祖皇帝费尽心思才定下来的,岂会轻易推翻?”

要怪,就只能怪方孝孺和另外两个位面太不熟悉了,要不然就不会如此被动。

他正有点不知如何回答为好时,忽然,就见他眼前一亮,顿时露出欢喜之色,当即作揖说道:“学生见过恩师!”

众人一听,顿时一愣,随后回过神来,该不会是那国师来了?

这么想着,练子宁当即对方孝孺说道:“是国师来了么?可否请国师现身一见?”

朱棣听到这话,正中下怀,他也想看看这个国师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便不说话,就看着底下这些人说话。

方孝孺听了,摇头说道:“恩师无法显身!”

一听这话,这些文官就又开炮了。

“既然国师无法显身,我等如何知道国师学问?”

“没错,指不定这不是国师的意思,而是从头到尾都是你自己编出来的。”

“……”

朱海军好几天没见永乐位面这边,今天难得有兴趣点开来看看,却发现方孝孺他们在大殿内议事,并且那些文官好像对方孝孺都有意见,一起围攻他?

这是什么情况?

朱海军有点稀奇,便问方孝孺道:“怎么了,你和其中几个文官好像关系不错的吧,怎么他们好像都在质问你?”

方孝孺一听,当即苦笑了下,然后便回答道:“今日之议,乃是科举革新与否?他们都认为,科学如何能与圣学相提并论,不同意革新科举。”

说到这里,他想起自己心中的疑惑,便又接着说道:“学生是相信科学绝不简单,非是普通杂学可比。但是,恩师之前考学生的十题,又无法证实科学之厉害,所以他们并不信服!”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