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手机里的大明朝 > 第294章 抢一把,绝对暴富

手机里的大明朝 第294章 抢一把,绝对暴富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2:59:35

第294章 抢一把,绝对暴富

第294章 抢一把,绝对暴富

不只是女人当武将,包括一些女性的文人墨客,比如秦淮十二艳,也一样在明末非常有名。

所以说,在明末这个时代背景下,女人参与社会活动并不少见。

也是如此,不管是崇祯皇帝,还是那两个小姑娘,对此都不算太意外。

崇祯皇帝看着她们两个期待的眼神,想了一下便问道:“你们可识字?”

那两人听了,互相看了一眼,然后有点沮丧的摇摇头。

崇祯皇帝看着她们两个,本来想问她们聪不聪明,但是想想,好像这個问题问了等于白问。于是,他就改口问道:“你们能吃苦,肯好学吗?”

一听这个问题,这两个小姑娘立刻点头,连忙互相介绍了起来,说她们很会学,能吃苦之类的。

崇祯皇帝想了一下,便对她们说道:“朕可以收你们,但是粮食只能减半。”

他也是没办法,手里能用的人太少了。光是一个登州府,就不知道需要多少人手来治理地方。

并且他所想的治理地方,是要按照他所想的那样来治理,原本的那些官吏都不能用,要用他自己的才好。

在山寨中,所有人都识字做事,这也让崇祯皇帝看到,其实女人在某些方面做事情并不差。

比如说文书类的事情,太平军中那些男的,明显没有那些女人更有耐心。

因此,崇祯皇帝基于现状,他并不介意用女人帮他做一些事情。

这么一来,随着他收女兵的消息传开,还真别说,一下又围了好多女人过来报名。

主要是在这个乱世之中,男人死得快,因此女人就多。甚至都有一家之中,大部分都是女人的情况。

正常来说,大部分都是女人的人家,日子过得很难。有女人去当兵,不但能少养一张嘴,而且还能为家里多一些收入,她们绝对是愿意的。

不过崇祯皇帝对于女兵的要求比男兵要高,至少在他看来,是能吃苦耐劳,并且又比较聪明那种。

因此,挑挑拣拣之下,他就招了五十个女兵。

就这么的,崇祯皇帝在威海卫一共招了六百五十男兵,五十女兵,共计七百人。

本来崇祯皇帝带来的太平军将士是八百人,等到出威海卫的时候,就变成了一千五百人。不过威海卫这边,他最终留了五十人统计威海卫这边的土地和人口。

随后,崇祯皇帝领兵一千四百五十人,紧接着奔赴成山卫,如法炮制,把卫所军官给公审了,招收新兵,同时又留下五十老太平军将士给成山卫这边的土地和人口登记造册。

等到他出成山卫时,太平军将士已经增加到两千零五十人。

接下来,崇祯皇帝就领兵直奔文登县城。

不只是地理上的原因,还因为他在威海卫和成山卫的时候,卫所的人都有反应,卫所的屯田,有不少被文登县的牛老爷霸占了。

崇祯皇帝第一步直奔卫所的原因,其实就是为了扩军,如今他手中已有两千多将士,便不再避开县城,反正整个登州府都是要这么做一遍的。

不过等他领兵到达文登县的时候,文登县已经听到风声,以那牛老爷为首的地方豪强便关了城门,就连左懋第叫门都不开,直接把崇祯皇帝这支军队当流贼看待了。

不过这难不住崇祯皇帝,准确地说,是难不住左懋第。

毕竟左懋第是登州府人氏,先一步崇祯皇帝来登州府,当然是来做准备的。早就在城里安排了人手,里应外合,夺下了文登县。

接下来,就没什么好说了,把文登县的地主豪强都抓了公审,整个过程和在卫所差不多。唯一有区别的是,县城这边,还有极少数的自耕农。土地拥有情况,会比卫所复杂一点。

但是在这明末乱世,崇祯十七年的时候,土地所属其实也没多复杂,基本上都被地方豪强吞并了。

公审之下,对于没什么恶名的地主,崇祯皇帝的政策,就是收购他们的土地。至于收购土地的银子,就来自抄家其他地主豪强家的,基本上属于空手套白狼性质。

文登县这边毕竟是县,停留的时间比较久,太平军扩军到了三千五百人,这还是崇祯皇帝要走精兵路线,因此不是什么人都要的缘故。

等到崇祯皇帝再去其他地方时,消息已经传开。不过传开的消息版本,和实际不是很一样。

传言说,有一支造反队伍叫做太平军的,其首领人称太平将军,又称皇帝,只是几天时间,就横扫登州府东部,各地饥民闻风响应。

这不,当崇祯皇帝领兵到达靖海卫的时候,靖海卫这边的卫所军官已经严加戒备,但是挡不住普通军卒早就盼望太平军过去。

因此,等太平军一到的时候,普通军卒立刻响应,直接拿下了靖海卫。

在崇祯皇帝横扫登州府的过程中,朱海军自然也会每日和崇祯皇帝联系一下。甚至不得已,他还不得不动用时空通讯能量,给崇祯皇帝传过去十部对讲机和配套的手摇发电机。

因为崇祯皇帝每解决一个地方,都留下五十老兵,就需要留一部对讲机以方便联系。

崇祯皇帝的身边,王承恩这里,也不得已设立了一个通讯营,主要以女子为主。虽然是说通讯营。但是,暂时只有十人。

她们的任务,主要用来记录各地通过对讲机传的消息,然后再交给王承恩,呈送给崇祯皇帝知道。如果有必要回复的话,崇祯皇帝也能直接用对讲机去回复。

这一天,眼看着已经到崇祯十七年的年底,马上要过年了,崇祯皇帝横扫了登州府的大部分地方。

朱海军按照往常一样,打开崇祯位面,看一下崇祯皇帝这边的情况。

视频一打开,崇祯皇帝看到他,就非常欣喜地先对朱海军说道:“天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朱海军一看他那么高兴的样子,便笑着问道:“什么好消息?”

“天师可知朕的太平军有多少了吗?”崇祯皇帝露出神秘的笑容,稍微停留了一会儿之后,就主动对朱海军说道,“一万一千五百人了!”

这就相当于,他刚进入登州府的时候,兵力翻了十倍左右,确实可以算是大踏步式的扩张。

此时的崇祯皇帝激动之余,又马上补充说道:“这还是朕听军师和太祖皇帝的意思,控制着,不是来者皆收,要不然的话,兵力至少能达到五万。”

朱海军听到他这些话,也替他高兴,不过同时也提醒他道:“你这些兵基本上都是新兵,全是没打过仗的,一定要好好训练才行。除非菜鸡互啄。要不然的话,遇到精锐之军,比如建虏或者吴三桂的关宁军,就肯定打不过。”

崇祯皇帝一听,立刻点头回答道:“天师放心,等朕把整个登州府都过一遍之后,就开始训练新兵。钢铁厂、军器局这些,也都要尽快搞起来才行。”

说起来还是他手里能独当一面的人太少,本来的话,有些事情可以交给左懋第去做,但是,左懋第在登州府是地头蛇,因此他要陪着崇祯皇帝扫一遍登州府才行,根本脱不开身。

甚至可以说,崇祯皇帝留在每个地方的老兵,负责登记造册的那些,以前也从来没做过类似的事情,经常遇到很多问题。

要不是有对讲机,可以随时联系指导他们怎么做,那他们这些人根本就不可能完成崇祯皇帝交给他们的任务。

朱海军听到他这话,想了一下便对他说道:“其实我建议你把剩下的那些地方,都交给左懋第就行,反正他一直跟在你身边,已经知道怎么做的。你得尽快把钢铁厂、军器局这些搞起来。时间不等人,伱只有半年多的时间可以发展。”

崇祯皇帝听了,想了一下说道:“军师言之有理,万一左卿有遇到什么问题,也可以通过对讲机随时联系。”

说到这里,他就又感觉到了对讲机的重要性。要不是有对讲机的存在,他可以随时和登州府任何一个县或者卫所联系,那他的掌控力度就会少很多。

于是,在朱海军的建议之下,崇祯皇帝便把剩下的地方都交给了左懋第去做,并给他留了三千多兵力,自己带着八千来人回到了登州府城。

朱海军感觉崇祯皇帝这边最近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因此,他为了节约时空通讯能量,就改为几天联系一次。在估摸着崇祯皇帝已经回到府城之后,他才又联系崇祯皇帝。

结果,让朱海军没想到的是,这次他一看到崇祯皇帝的时候,就发现崇祯皇帝愁眉苦脸的.

于是,他就有点好奇的问道:“怎么了?难不成是青州府那边没稳住局势了?”

崇祯皇帝一听,便连忙回答道:“不是,李士元确实挺有能耐的,一直控制着青州府,控制着那王鳌永,让建虏以为山东都已经归顺他们了。”

解释完了之后,他也知道朱海军为什么会这么问,于是,他就主动对朱海军说道:“登州府的人口统计结果已经出来了,将近百万。”

朱海军一听他这话,便笑着对他说道:“听你这口气,人口将近百万,是嫌多?这人口多不是好事吗?”

崇祯皇帝听了,不由的苦笑了一下,然后给朱海军解释道:“人口多当然是好事了,但是关键的问题是,粮食怕是不够!”

之前的时候,崇祯皇帝从那些地主豪强手里抄出了大量的粮食,就感觉有好多粮食,因此他也没在意粮食问题。

结果没想到,随着人口的统计结果出来,所有数据汇总到崇祯皇帝这边之后,他才发现,粮食多,其实也就是地主豪强的粮食多而已!很多百姓,其实并没有多少粮食,有不少百姓会在这个冬天会饿肚子。

就算他把抄家之地主豪强的粮食分下去,估计也还是会有不少百姓会在这个冬天饿肚子,至少是撑不到明年收成。

这个道理其实很浅显,粮食就那么多,本来该在这个冬天饿死的那些人,因为粮食总数不变,最终也还是会饿死。最多崇祯皇帝抄家来的粮食分下去,那也只是少饿死一些人而已。

而朱海军这边,虽然是能传送粮食救救急,但是他只能救救急而已,不可能大规模传送粮食。

再说了,朱海军这边的时空通讯能量早就规划好了,要帮崇祯皇帝建钢铁厂和军器局之类用的。甚至光是这些,他积累的时空通讯能量都不一定够,又怎么可能再用到别的方面去?

就算在山寨时候已经收获了一批高产作物,但这些是要在明年春天种下去,才能在来年收获更多,绝对不能当粮食赈灾的。

但是,在崇祯皇帝定好的这个根据地内,又不好让人饿死。所以,这就是崇祯皇帝的难处所在了。

朱海军明白了崇祯皇帝的困难之后想了一下,便对崇祯皇帝说道:“你自己没有足够的粮食,那就只有两条路可走了!”

崇祯皇帝一听,连忙追问道:“哪两条?还请天师赐教。”

“当然是买别人的粮食,或者抢别人的粮食了。”

这个点子,别人或许想得到,但是崇祯皇帝还真没想过可以这么干。此时听了,崇祯皇帝便忙追问道:“这兵荒马乱的,就算有粮食,别人也不肯卖吧?”

朱海军听了,摇摇头说道:“不管什么时候,只要能出得起足够的钱,就一定能买到你想要的东西。”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不由得无语,当即回答朱海军道:“天师,我虽然抄家抄出了不少银子,但也只有二十万两左右,如今粮价奇贵不说,我又不能把所有银子都用来买粮食!如此一来,我又能买到多少粮食?”

说到这里,顿了一顿,他又接着补充说道:“再说了,就算有足够的钱,要买粮食那也只有去外地买,或许江南可以,但是,去买粮的人选呢?左卿不合适,他本该出使京师建虏那边,是不可能返回江南的。大伴,他对江南也不熟,身份也不好暴露。其他人,我也不放心。”

巨款在身,又要有能耐,能和江南有存粮的去谈判,还要被崇祯皇帝信任,这样的人选,确实非常难。

朱海军听到崇祯皇帝的话,也是沉默了一会儿。但是很快,就见他眼睛一亮,然后对崇祯皇帝说道:“钱的问题可以由我来解决,不需要你把银子用出去。对你来说,就相当于是无本买卖了。”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不由得大奇,向朱海军确认道:“天师的意思,是天师要传银子或者金子给我?”

朱海军一听这话,不由得无语:金子好贵的好不好?你不传过来也就算了,还要我传过去?

心中这么想着,他便对崇祯皇帝说道:“当然不是,是一些方便传送的小东西,但是在你那边没有,肯定会因为非常稀罕而价值比较高。”

说到这里,他提醒崇祯皇帝道:“现在你要做的事情,是找一个人,能帮你去江南那边买粮食的人。”

崇祯皇帝听了他的这些话,先是高兴了一下,然后再听到朱海军说让他找那个合适的人,顿时表情又垮了下去,因为这样的人真的非常难找。

想了一下之后,崇祯皇帝便问朱海军道:“那抢呢?抢粮食,去哪抢粮食会比较好?”

朱海军一听到他的话,不由得便在心中笑了:看,只要人一急,啥事情都能做了!估计崇祯皇帝以前的时候,从来不会想到他会有一天要想着去抢粮食!

崇祯皇帝问出话之后,见朱海军没有回答,于是,他就自顾自说道:“临近的地方,就是莱州府,但是莱州府是目前暂定和青州府之间缓冲的府。如果派兵去莱州府抢粮的话,必然震动青州府那边了。”

“再一个,莱州府似乎也没有特别富裕的地主豪强,如果我去抢了莱州府那边,那莱州百姓估计饿死的也不会少,回头我再扩张到莱州府的时候,就不好办了。”

朱海军听到这话,便对崇祯皇帝说道:“我倒是没想让你抢莱州府,刚才我想到的人是曲阜孔家。”

“他家的良田有上百万亩之多!更是不止山东省,还包括临近几个省都有他们的良田。我相信这绝对是个大地主,大豪强!粮食不知道有多少,抢一把的话,你绝对能暴富。”

崇祯皇帝听了,便皱着眉头回答朱海军道:“抢曲阜孔家,我没意见。但是如果真要抢曲阜孔家的话,不但路远,而且会惊动建虏,还有遭到天下读书人的反对,这和我们之前所定暂且韬光养晦不符。”

朱海军听了,觉得崇祯皇帝说的也有道理。这么一来,抢不是个办法,那就又回到买这条路了。但是买粮食的困难,还是在于人选。

解决问题的压力,又来到了崇祯皇帝这边。

他正在发愁呢,忽然就听到驻守港口那边的张文壮匆匆进来,显然有事禀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