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手机里的大明朝 > 第303章 左第背锅

手机里的大明朝 第303章 左第背锅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2:59:35

第303章 左第背锅

第303章 左懋第背锅

朱海军这边,每天联系下崇祯位面,没有特别的事情就立刻下线,节约时空通讯能量。

毕竟以崇祯位面的情况来说,多少时空通讯能量都不嫌多。因此,节约出来的时空通讯能量,还必须花在最需要的地方。

这一天,他又联系崇祯位面,只是刚打开,崇祯皇帝一见到他,就连忙说道:“天师,有个事情,我拿不定主意,想请天师帮忙看看。”

朱海军一听,有点好奇,便马上问道:“什么事情,说来听听。”

于是,崇祯皇帝把史可法的事情,简单地说了下,包括可能的得失情况,最后犹豫地说道:“我就不知道,这史可法会不会可靠?”

听到他的这些话,朱海军不由得也陷入了沉思。

要不要向史可法暴露崇祯皇帝的身份,这确实是个问题!

很快,朱海军就比崇祯皇帝多想了一些。如果按照原本历史发展,史可法在扬州坚决抵抗满清,最终失败,然后满清屠了扬州。

如果说,史可法能投靠崇祯皇帝的话,那扬州必然不会再抵抗,说不定扬州的百姓能幸免于难,可以救下满城百姓!

没有扬州这边的抵抗,必然也会加速南京弘光朝的灭亡。因为在原本历史上,满清南下之后,有规模的抵抗,其实就只是史可法驻守的扬州而已。

要能救下扬州府,就要让史可法投靠崇祯皇帝的,听崇祯皇帝的。

想着这个,朱海军想了下,便对崇祯皇帝说道:“应该是没问题的,不只是史可法,还可以包括黄得功在内,那些忠于大明,能以死报国的,应该都没问题,都可以让沈廷扬联系他们,来一趟登州府。”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先是一喜,然后还是犹豫,提醒朱海军道:“可对他们来说,南京也还有一个大明,他们未必就愿意奉我为主啊!”

朱海军听到这话,当即呵呵一笑道:“这有什么可以担心的,让洪武皇帝显灵一次就好了。”

这种事情,他已经驾轻就熟.大明朝开国皇帝出马,这些忠于大明的文武官员,还能不听开国皇帝的?

崇祯皇帝听到他的话,先是很高兴,不过很快,他就想到了一個问题道:“天师不要忘记了,只有我能看到太祖皇帝,他们既看不到,也听不到,如何显灵?”

朱海军听得哈哈一笑,说道:“我说了行,那就行。你只管让沈廷扬联系他们,让他们秘密来一趟登州府。有关以死殉国的文武官员名单,我可以给你,让沈廷扬去联系,这样你也能多一批人才可以用。”

崇祯皇帝肯定是相信朱海军的,听到他这胸有成竹的话,很是高兴,连忙答应一声。

不过随后,他忽然又想到了一个问题,便连忙问朱海军道:“对了,天师,还有一个问题。我如今的基本国策定得是土地公有制,这些人虽然以死殉国,可万一有很多土地的,他们是不是就可能会反对我?”

朱海军听到这话,稍微想了下,然后摇摇头说道:“改朝换代之际,他们没有投降,反而以死殉国。你想想,连命都能舍弃,去捍卫大明的人,还会在意身外物?真要如此的话,他们能舍得死么?”

崇祯皇帝一想也是,便立刻高兴的答应了。能偷偷从南京那边挖来一批连死都不怕的人才,那对于他中兴大明的事情,绝对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于是,朱海军便立刻断开崇祯位面的通讯联系。然后马上查起扬州之战的信息。

还真别说,在扬州之战前后,确实是有一批人以死殉国的。

于是,他连忙记录了下来,然后重新联系崇祯皇帝,把他记录的人物和事迹给崇祯皇帝看了,这样回头崇祯皇帝也能通过回放随时查看这份名单。

说起来,大明朝不是没有忠臣,只是忠臣得不到重用。

崇祯皇帝这边看了之后,也是大喜,便到约定时间,就立刻用对讲机联系沈廷扬。

但是可能是天气原因,联系不通畅,一直到第三天才联系上,把情况给沈廷扬交代了。

沈廷扬这边大喜,便立刻记下了名单,然后前去拜访史可法。

此时的史可法,正是一头包的时候,听到手下说沈廷扬拜访,不由得有些意外,便连忙接见。

只是一见面,史可法都等不及见礼,便连忙问道:“此行如何,可有答应?”

他当然知道,沈廷扬是去给吴三桂送钱粮,拉拢吴三桂的。

如果说,要是真能拉拢吴三桂,对于弘光朝,对于当前的局势来说,绝对是有非常大的帮助。

也是如此,他才会失态,压根不顾及官场礼仪,就急忙问结果了。

看到他如此,沈廷扬不由得心中叹了口气,然后摇摇头,回答史可法道:“不收,是铁了心投靠建虏了。”

史可法一听,犹如中了雷击一般,愣在那里不动。

过了好一会,他缓缓找了个椅子,一屁股重重坐下,随后叹了口气。

沈廷扬看到史可法这个样子,心中也是无奈。因为他来之前,已经知道史可法如今的处境,很是明白史可法的心情如何。

他正想开口说话时,忽然,就见史可法又回过神来,马上看向沈廷扬问道:“那那些钱粮呢,可有交回南京?”

说完之后,他看到沈廷扬摇头,便立刻大喜,连忙又说道:“那本官留了,回头上奏皇帝便是。”

史可法一直有上奏,要求给粮饷招兵买马,同时也要钱粮来安抚那些军头。但是,南京那边,一直给不出钱粮。

如今,有十万石大米,还有两万两白银,多少都能顶一阵了。正好,也能用这些钱粮安抚下黄得功。

可谁知,沈廷扬听了之后,却依旧摇头道:“钱粮没带回来.“

史可法一听这话,脸上理科露出失望的表情,马上想到了什么,便立刻追问道:“按理来说,你应该早就回来的。是遇到海难了么?”

按理来说,确实是早该回来的。不就是沈廷扬在登州耽搁了,然后回到松江府之后他立刻南下福建,就又耽搁了差不多一个来月。

此时,沈廷扬听到他的问话,还是摇摇头,然后说道:“史大人,下官听闻扬州府这边竟然有三个督辅,这是明显不相信大人,在分大人的兵权啊!”

南京那边以原翰林院编修,卫胤文,总督淮扬军事.这么一来,此时的扬州,竟然有三个督府,分别是卫胤文、高起潜、史可法。

世人都认为,这是南京朝廷在分权,是忌惮且不信任史可法。

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无奈之下,史可法只好离开扬州,转而驻扎泗州。

此时,听到沈廷扬的说话,史可法又何尝不知道,便没有说话,只是又叹了口气。

沈廷扬看他样子,感觉差不多了,便对史可法说道:“大人,下官还有一事要密报。”

史可法听到这话,脸上露出疑惑之色,不过他倒也没有说什么,似乎是有些疲惫,挥手让手下全都退下,然后才问道:“什么事?”

沈廷扬见了,走近了史可法一些,然后低声说道:“下官在回来的路上,见到左懋第左大人了!”

“哦?”史可法一听,顿时意外,身体都坐稳了一些,看着沈廷扬问道:“他如今在何处,不可能是投靠建虏了吧?”

左懋第为正使出使京师,结果到了后来,竟然就没了音信。多方证实,左懋第一行也没有到京师,在半路失踪了。

在这兵荒马乱的乱世,就只是一百多人,还带着不少财物,遭遇兵灾而没,也是有可能的。

因此,南京这边,只能自认倒霉,这事情也不了了之了。

此时,史可法突然听到沈廷扬的话,当然就惊讶了。

既然还活着,又没有回来,那估计就在建虏那边了。

但是,这么一来,他也有点奇怪了。以他对左懋第的了解,还有左懋第出发前的言行,不至于投靠建虏才对。

沈廷扬听到他的问话,便低声说道:“他在登州府老家。”

左懋第的老家就是登州府,这一点,史可法也是知道的。

这一听之下,他眉头顿时一皱,有些意外道:“什么意思,不出使京师完成皇帝的旨意,反而跑回了老家,也不禀告南京这边?”

问到这里,他想起什么,便又接着追问道:“还有其他两人呢,陈洪范他们,也在登州府?”

陈洪范才是联系京师的关键人物,只是因为他是武将,因此以左懋第为正使。

沈廷扬听了,低声说道:“死了。”

史可法一听,顿时愣了下,然后有点恼火地问道:“这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情?”

他自己这边,破事一大堆,到处救火,如今又知道左懋第那边也有幺蛾子,真的感觉头大。

沈廷扬看到他这样子,便低声说道:“下官见到了左大人,他对下官说,他有陛下的消息。”

史可法一听这话,无奈地说道:“陛下的消息?陛下的什么消息?陛下不是好好地在南京,还能有……”

说到这里,他忽然回过神来,顿时大惊失色,连忙向沈廷扬确认道:“哪个陛下?不会是……”

他本来先说是先帝,但是,他又听出来,好像崇祯皇帝没死,那就不能说先帝了。

崇祯皇帝的下落,一直是个谜。绝大部分人认为,皇帝肯定是已经死在什么地方了。

也是如此,史可法一听沈廷扬的话,意识到崇祯皇帝可能没死,他自然非常震惊了。

这不,回过神来之后,史可法便再也坐不住,连忙站起来,到了沈廷扬身边,急忙问道:“陛下如何了?”

沈廷扬听到他的声音有点响,便连忙转头看了下门口,发现没什么动静之后,才低声对史可法说道:“左大人不肯说,在下官的再三追问下,他便点了一些人名,说要是那些人都去了,他才会说。”

史可法听出来了,第一,崇祯皇帝肯定还活着。第二,很可能崇祯皇帝需要保护,要不然不安全,因此左懋第就不说。最大的可能性,是逃出了京师,就在山东某地,甚至很可能是躲在登州府,可能是某个寺庙,还有可能就是躲在左懋第家里……

史可法想了下,便连忙追问沈廷扬道:“是要哪些人去了才会说?”

沈廷扬听了,便低声回答他道:“史大人你,还有黄得功黄大帅……”

他一口气报出了十来个人,都是在扬州或者扬州城外的。

说完这些人名,沈廷扬又补充说道:“左大人还说了,如今山东已经沦陷,但是他在家乡还有点影响,因此如果史大人等人要大张旗鼓地去找他,那他必然不能见,甚至连登州府都无法再落脚。可乘船走海路到登州府,便能如愿。”

史可法一听这个要求,便犹豫了,说道:“如今局势艰难,本官如何能弃之离去?如若陛下真在登州府,那本官就上奏南京,集结重兵打过去,从徐州到山东并不算远。”

沈廷扬一听,眉头一皱,马上提醒道:“左大人可没说陛下在哪里?只是说有陛下的消息。如果我们真忠心于陛下,那就按他所说去做。否则为了陛下的安危,宁死不说。”

史可法听到这话,眉头紧皱,道一声:“这……”

然后,他便思考了起来,显然,在做艰难的决定。

看到他这样子,沈廷扬想了下,便又说道:“扬州这边还有两个督辅,而且南京那边,也未必想要史大人在扬州!”

这句话,就有点诛心,戳中史可法的痛点了。

“而且也不需要到登州府城,到临近南直隶的大嵩卫便可,左大人会在那等着的。一来一回,并不需要花多少时间。”

从淮河出海,到大嵩卫的话,确实比较近。

史可法听到他这些话之后,抬头看看沈廷扬,当即决定道:“好,不管如何,有陛下的消息,那一定是要知道的。本官就坐船走海路。”

沈廷扬听了,心中欢喜,连忙提醒道:“史大人,这事务必保密,事关陛下的安危,除大人和下官之外,任何人都不能说。其余那些人,就只让他们陪同大人便可,等到了海上,再说不迟。”

史可法听了,正要回答时,沈廷扬又特别指出道:“包括大人的义子,也是不行,只限定你,我!“

史可法自己没有子女,身边跟随史得威,但是这人是江南世家豪族出身。在史可法安排后事,让史得威继承家业照顾他年迈的母亲时,都犹豫不敢决定,说要家里同意才行。

因此,这个史得威就先排除。

史可法听沈廷扬再三强调,便又答应下来。然后,他就没有犹豫,立刻让人去传令,把点了名的那些人都传到了他这边。

沈廷扬在边上看着的,史可法让他们随他走一趟。

一开始,这些人都没多想,但是跟着史可法走了之后,发现是要出城快马北上,在扬州府任职的官员就问了。

毕竟他们在扬州府任职,那是有事情要忙的,史可法直接带着他们出城,总要有个说法。

甚至连黄得功也是说了:“大人这是要去哪里,末将驻防扬州的事情,都还没有着落呢!高家贼军,还留着干嘛?”

此时的黄得功,就是要趁着高杰刚死,准备灭了还驻守在扬州的高杰剩余人马。这一次,连史可法都安抚不下去。

如果是在原本的历史上,事情最终闹到了南京,弘光帝的旨意下来,黄得功才没再闹。

史可法听到他们问话,便严肃地说道:“要是没有天大的事情,本官会如此么?不管你们心中想什么,不管伱们有什么事情,都跟着本官便是。”

史可法的眼界虽然不高,但是他的人品却是有目共睹的。他这么强硬地发话了,其他人,包括黄得功在内,便没有说什么,只好跟着他一路快马加鞭北上。

不过,等到淮河出海口附近要坐船时,黄得功等人就又有问题了,再次质疑了起来。

因为他们看这情况,史可法是要带他们出海,而且还只是坐一艘船而已。他们就闹不明白了,这到底是有什么天大的事情,竟然在这时候出海?

这一次,史可法依旧是态度强硬,但是也退了一步,对他们说道:“事关重大,等都上了船之后,本官便给你们说是什么事情!”

听到这话,黄得功等人没法,只好跟着史可法上船。

当船出海北上之时,他们终于再也忍不住,纷纷围着史可法要个交代。

这时候,史可法便看向沈廷扬,然后对他们说道:“沈大人南返之时,在登州府遇到了左懋第左大人,从他口中得知了陛下的消息。说我们这些人秘密到登州府见左大人,便会告知陛下的消息。”

听到这个话,黄得功等人先是没弄明白,后来回过神来,一时之间,都是震惊。

他们的反应,就和史可法差不多。他们心中就一个念头:崇祯帝,还活着?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