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手机里的大明朝 > 第461章 嘉靖三十四年

手机里的大明朝 第461章 嘉靖三十四年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2:59:35

第461章 嘉靖三十四年

等俺答汗领着主力大军到达的时候,他的长子,辛爱黄台吉的军队就拦在明军南下方向。

至于明军,却是用一辆辆的车子,首尾相连,组成了一道圆形防线。明国的步军也好,骑军也罢,全都躲在那个圆圈防线里面。

俺答汗见了,不由得冷笑道:“就凭这点人马,就算有车辆为依托又如何?本汗不打他们,只是围,就能把他们都围死在这草原上。”

说完之后,他便下令,让二十万大军散开,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死了这支明军。

然后,俺答汗又叫过赵全,对他说道:“你去喊话,让他们投降,本汗便饶他们一命,否则他们就永远别想回关内去了。”

赵全听了,很是兴奋,马上答应一声,然后便让他手下跑去明军阵地前喊话了。

不一会之后,赵全听到喊话的手下回去一说,便立刻跑到俺答汗这边,添油加醋地说道:“这些明军竟然说,要大汗立刻率部投降,那就还能保留土默特部,否则以后土默特部便会从草原上抹去。”

说到这里,他又立刻怂恿道:“大汗,这些明军如此不识好歹,直接派兵灭了便是!”

俺答汗听得也是生气,他派人去喊话,那是想给他们一条活路,结果还如此嘴硬,那就不客气了。

不过,俺答汗再怎么认为这支明军已经是瓮中之鳖,但他还是比较谨慎的,先派出了五千骑,从各个方向发动了试探性的进攻。

让他没想到的是,他这五千骑佯攻到一箭之地的距离,明军都毫无动静,这就让他吃惊了。

能约束手下,面对骑军冲锋之势而听号令开枪射箭,已经是俺答汗见过的明将中,算是很厉害的了。

没有继续进攻,退回来的骑军重新回到阵前,等待俺答汗新的军令。

俺答汗想起赵全之前带给他的消息,说这支明军中的几个将领,包括他们的统帅,都是什么神仙点名的名将。

一开始他还有点不以为然,如今看来,确实是有点东西的。

俺答汗盯着明军防线看了一会,便又叫了赵全,让他的手下和蒙古骑兵一起进攻。

赵全不敢违抗军令,而且他那些教徒,也多的是,没了再去关内拐好了。

因此,他便驱赶了他的教徒,配合蒙古骑兵,对明军防线发起了进攻。

战场上,隆隆的马蹄声中,响起了喊杀声和枪声等等。

“杀啊……”

“呯呯呯……”

“……”

俺答汗看到,赵全的手下,冲在最前面的那些,随着明军枪声响起之后,倒了一片,然后,后面的那些人立刻掉头就跑了,连带着冲撞到了骑军这边,阻碍了骑军的冲锋。

对于这个结果,俺答汗并不意外。

就赵全的那些手下,也就是能种地而已,让他们行军打仗,都是一群乌合之众而已。

只是刚才的这次接触战,俺答汗也看出来一点东西,那就是明军的火枪兵,似乎打得很准。

腾空而起的硝烟并不是很多,但是那赵全的手下却倒下了不少人。以他的经验,这支明军的火枪手确实厉害,至少他在其他明军中没见到过。

由此可见,这支明军敢以三万人马出关,确实是明军中的精锐。但是,这是在草原上,三万人马就是再精锐,那也是不够看的。

俺答汗心中很快便有了决定,当即下令,先安营扎寨,围死了明军再说。

夕阳西下,俺答汗又传令部族把牛羊赶往这边放牧,顺便就解决了大军的吃喝。只要再一圈围死了,外面安全得很。

为了以防万一,俺答汗又派出了大量的探马,赶往长城一线,查探明国是否会派出援军。

当看不到夕阳之时,俺答汗也不再观察明军防线了。他发现,明军那边,从头到尾都没有生火做饭,没有炊烟,要么就是一直饿着肚子,要么就是吃干粮。

俺答汗估计,围个三天,这支明军就肯定挡不住,会搬开那些车子攻出来。

他,就准备等那个时候再围杀了这支明军。

反正他又不急,用不着去碰明军用车子围起来的防线,那不是草原骑兵擅长的!

等到了深夜之后,意外发生了。

俺答汗是被他的亲卫从被窝里拉出来的:“大汗不好了,快跑吧!”

俺答汗还懵着呢,他的亲卫就背起他跑了。

他非常生气,正要问情况时,却忽然又愣住了,因为他知道原因,不用再问了。

就见他目光所及之处,全是一片红色。

所谓水火无情,此时那红色的便是火海,把整个营地都烧着了。

到处都是着火的人,马等等,或者在哀嚎,或者躺地上翻滚,试图扑灭那身上的火势,又或者,是四处乱窜,像没了头的苍蝇。

此时,他的亲卫们已经背着他到了外面,牵了马扶他上马。

但是,俺答汗却有点呆呆的,并没有第一时间逃跑,而是震惊于眼前的这一幕,没法回过神来。

他能看到,大半个包围圈的手下营地,全都着火了,并且火势冲天,一看就知道是人为的,而且很可能是浇了火油的。

看着风势,俺答汗便立刻转头看向明军防线那,毫无疑问,这把火绝对是明军放的。

因为只有明军防线的上风口那边,黑漆漆的并没有着火,这就足以证明他的猜测是对的。

明军要是在上风口那边也放火的话,火势烧起来,就很可能会烧到明军营地那!

“大汗,快跑,否则来不及了。”

伏在马背上,他记得那处没着火的营地,就是他大儿子的营地。

他的大儿子,骁勇善战,由他大儿子领兵威胁着,明军也不敢趁机追杀。

但是,不管如何,这一场大火下来,土默特部必然也是损失惨重!

想到这,俺答汗心痛地差点掉下马背。

不过此时的他,绝对没想到,辛爱黄台吉的营地,其实也已经完蛋了,只不过因为天黑,他看不到而已。

辛爱黄台吉这边,在看到其他营地起火的时候,他们的空中,忽然传来了狼叫声,非常响亮的那种,顿时,马群就暴动了,到处踩踏。

就算蒙古兵同时还是牧民出身,在这黑夜之下,根本没能安抚住暴动的马群。

并且,蒙古兵自己也是害怕。

因此,虽然辛爱黄台吉营地没有着火,但是人马皆乱,踩踏无数。

当东边的天空露出鱼肚白,大地重新笼罩于光明的时候,早有准备的明军这边,也立刻有了行动。

围绕起来组成明军防线的车辆,全部搬开,那一万骑军从营地中冲锋而出,根据天上无人机的指引,杀向惊魂未定的蒙古人。步军随后跟进,追随骑军追杀的方向而去。

不过,步军的速度,明显要慢很多,不是因为骑军有马,而是骑军能越过满地尸首的蒙古人营地,步军就过不去了,要为偏厢车清理出一条路才行。

车上是全军的弹药储备以及粮草,可不能落下的。

这一场战事,几乎就没有大打出手,始终是明军追杀大难不死的土默特部族。

并且,这一次,明军没有留俘虏,他们得到的军令,就是杀光能杀光的敌人,以后,土默特部族就再也不是大明的边患了。

一直到半个月之后,这支明军才返回长城。

而有关的捷报,则早已通过无限对讲机,用接力的方式,第一时间传到了紫禁城嘉靖皇帝这里。

“什么?杀了至少十万?缴获牛马羊达三四十万头?”嘉靖皇帝听到禀告,忍不住又确认了一遍战果,随后,便哈哈大笑了起来。

如今好了,这个面子终于找回来了。

他想到这里,正要再问时,却听黄锦带着满脸笑容说道:“更难能可贵的是,朝廷官军可是只有三万,而敌人则是有二十万之多。这一战,朝廷官军死伤一千余人而已,真乃大捷也!”

嘉靖皇帝听了,兴奋地来回走动,连声说道:“好,好,好……”

一会,他忽然站住脚步问道:“那俺答呢?可有消息?”

“陛下,谭纶下令,见人就杀,而且当晚不知道烧死了多少人,也没法分辨,因此,暂时没法知道俺答的消息。”

嘉靖皇帝听到这话,也是有点遗憾,他其实很想活捉那个俺答汗的,让他以俘虏的身份进来这他一直想进的京师,问问他感觉如何!

不过没消息就没消息了,如今最为要紧的,还是年底的地龙翻身。

如今这一战,打得土默特部元气大伤,说不定一蹶不振,至少今明两年,那是不用担心他们趁着关内天灾之际来趁火打劫了。

而且,从草原上缴获的战利品,也能一大笔财富,更能保证那三个省的百姓可以有效地抗灾了。

羊毛,羊皮都是能取暖的,羊肉又可以填饱肚子,一下省了朝廷不少钱!

嘉靖皇帝如此想着,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他当即下旨,让谭纶所部新军,入宣府休整半个月之后,就去攻打东部蒙古那边的蒙古大汗孛儿只斤·达赉逊。

这支蒙古部族经常骚扰辽东,在土默特部元气大伤之时,很可能会借此扩张,成为朝廷新的敌人。

有了短波对讲机,效率提高了不知道多少倍。

谭纶所部新军还没入关,地方上就已经准备好接待新军休整,也做好了战利品的安排等等。

而谭纶这边,也早就知道了他们下一步要做什么。

于是,半个月之后,这支大明新军,便又出征草原,征讨蒙古东部草原的察哈尔所部,也就是达赉逊所在的部族。

让明军这边没想到的是,没等明军到达,达赉逊就带着他的部族逃去漠北了,剩下小部分蒙古人不愿意跟着达赉逊跑去漠北,就直接向明军投降了。

嘉靖皇帝接到这个消息,很是有点扫兴。

随后,他下旨谭纶和戚继光返回京师,而李成梁领所部新军征讨辽东不服王化的部族。

俞大猷这边,今时不同往日,不只是因为鸟枪换炮,手下变成了一支精锐之师,更因为他背后站着的是神仙,是皇帝。地方官不要说歧视武将了,讨好他都来不及。

为此,他领兵南下之后,在地方官的配合之下,很快就以绝对的实力,剿灭了占据松江等大陆上的倭寇。

随后,俞大猷便根据朝廷决议,或者说,是神仙指点,放出了消息,引倭寇入侵大明的徐海必杀;而大海商汪直可被招安,并会被朝廷委以开海之后的重任。

这个确实是朱海军的主意,以后大明这边开始工业化进程,大量的商品被生产出来,那是绝对要卖到海外去的。

而把大明商品卖到海外去的负责人,最好的人选,便是这个汪直了。

不过在这一年,大体上来说,江南这边还是有倭寇之患。俞大猷基本上都是领着军队,到处奔波救火,保证大陆不被倭寇占据。

只有等到水师组建之后,才能出海剿灭倭寇。另外,彻底解决倭寇之患,也还要倭寇内乱,并且朝廷正式开海,东南沿海的百姓有了生机不再从贼。

大概用了半年时间,南倭北虏就基本上解决了,朝廷从这个时候开始,就全力备宅。

神仙传下的高产作物已经有收获,亩数达不到仙界种植的水平,甚至连一半都没有,但是比起凡间的粮食来说,已经是要好太多了。

今年对粮食的补充,还是有限,但是所有人都看出,只要再过几年,等到仙界的高产作物都普及种植之后,大明朝就不会再有人饿肚子了。

另外,纺织业在神仙赐下改良的纺织机和飞梭之后,也彻底改变了大明朝布料市场。

从棉花、羊毛、蚕丝等等,变成布匹的成本,那是极具地降低,速度也加快了几倍。以至于大明朝的布匹,真得快成了白菜价。

以前买不起新衣裳的百姓,大都能买布匹做衣裳了!可以说,这纺织业的变化,真得让大明朝的百姓在穿这一块,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然,副作用也是有的。比如说,原本囤积了布匹的那些商人,全都要吐血。

还有江南一带,本来很多人家的妇女在家里纺纱织布,能补贴下家用。但是,如今他们辛苦织布出来的布匹成本,根本比不过朝廷用新机器纺织出来的布匹。

年初太祖皇帝显灵,神仙赐下宝物开始,整个大明朝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果说,一开始有人还不相信太祖皇帝和神仙显灵的,随着蝴蝶效应所带来的肉眼可见的变化,那些京师以外的人,也慢慢都相信了。

直到这时候,张居正、高拱等人在备灾方面的事情,才顺利了很多。

比如,一开始的时候,官府对那些重灾区的百姓说,你们不能住了,要搬家;基本上,没人相信,也没人愿意搬。

因此,官府不管怎么说,很多人不信,因此并不配合。逼急了,就逃山里去了。

偏偏嘉靖皇帝这边非常重视这次天灾,救灾结果如何,可是关系到他是否能飞升的。因此,他也是盯着地方上的。

更不用说,还有一个海瑞海刚峰到处巡查,地方官都不敢糊弄了事,但是百姓不配合,事情就非常难做。

但是,蝴蝶效应之下,百姓意识到神仙显灵的事情是真的,那这天灾就肯定也是真的了。

这个时候,百姓才开始配合官府,开始了搬家。

要是别的事情,可能会因为蝴蝶效应,导致原本历史上发生的事情不发生了。

可是,这个天灾,也就是地震,那可不是区区这点蝴蝶效应就会改变的。

因此,朱海军很有信心,这个地震肯定是会按时发生的。

并且,那么多历史资料,包括万历位面那边也提供了消息的,这么核实之下,地震发生的时间点,也是非常精确。

终于,时间慢慢地过去,终于来到了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半,也就是公元1556年1月23日午夜。

难以想象,这一夜,大明朝的所有人,除了那些小孩之外,全都没有睡觉,就在等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