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王朝那些事儿 > 文天祥:从升职到辞职

大宋王朝那些事儿 文天祥:从升职到辞职

作者:边塞man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5:08:24

文天祥:从升职到辞职

吴潜对宋理宗说,文天祥奉旨直言劝谏,不惧祸否(否极泰来的那个否),此人万万不可下狱论罪。宋理宗冷静下来,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并没有将这个不知道青天高,黄地厚的状元文天祥治罪,假惺惺地下达了一道夸奖文天祥的诏书。

宋理宗自然也要让自己有台阶下,维护好自己作为天子的颜面。上谕说:文天祥奏折意在预防流弊,虽是书生意气,有些许迂腐,可尚有可取之处。且文天祥作为一介臣子,有家国天下之情怀,应当褒奖。朕自即位以来,夙兴夜寐,夙夜孜孜不倦,以求市井平宁,联蒙灭金,亦有中兴之意。文天祥体察朕心,上书劝谏,勇气可嘉。朕自即位以来,凡列为臣子上书言事,凡对国计民生、用人行政等大事有所裨益者,无一不迅速采纳施行,朕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每每思索祖宗草创事业之艰难,常垂泪涕泣,纵使是臣子上奏阐述理学之道,上奏有益于身心的奏疏,朕也一定会摆在身边,随时御览。朕广泛求取直言,绝非钓名沽誉,而是身体力行。文爱卿所指出的三大问题,每个问题都不免偏激,至于说朕刚愎自用,倒是有那么一点儿切中要害,朕确实独断专行了些。朕知道自己是寡德之人,但朕感慨有你这样的骨鲠之臣,因而朕很高兴自己不是孤家寡人,因而在看到你的谏言之后,反思自身的不足。若是因为臣子说了几句难听的话,便不听劝谏,以至于不能集思广益,那就是真的刚愎自用了。朕作为君主应当自省,文爱卿作为臣子亦应当自勉,你我君臣二人当互相鞭策,大宋才能得以大治。

上谕的结尾处,宋理宗还不忘记用“为君难为臣不易”来煽情。

这样乍一看,宋理宗确实有那么一点像明君,但也只是有那么一点像而已,因为在事实上,他不是。

紧接着第二道上谕,才暴露出宋理宗的本来面目。第二道上谕把文天祥明升暗降,把文天祥的官职提拔了一级,让他从朝廷里滚蛋,而且诏书切峻,要求文天祥立即去国(离开京城)。

文天祥去国怀乡,忧谗畏讥,但是,他却不能像范仲淹那样宠辱偕忘,因为天下并不太平,宋理宗也不是范仲淹那一时期的明君宋仁宗。

表面上,文天祥犯上直谏,宋理宗宽容而不去深究,这看上去就是一段双赢的佳话,甚至在情节上有些像童话故事。但是,我要告诉你,大宋的政治中,没有童话。看上去,宋理宗展现出从善如流的明君风范,而文天祥也在大宋的满朝文武中赢得了直言劝谏,不惧祸否的名声。而且,如果硬是要给赢家评一下谁大谁小,那文天祥看似略胜一筹。国朝的状元郎,仕途上春风得意的少年,这个人连皇帝的过错都敢于评说,皇帝还拿他无可奈何,以后,他在官场上的地位,岂不是非常特殊了么?

但是,现实不同于表面的现象。由于这件事情,宋理宗对他亲自选拔出的状元文天祥气愤不已,甚至对当初选他作为状元的行为感到非常后悔。在理宗皇帝的内心里,这难道不是典型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对文天祥怀恨终身,未能释怀。更准确的说,是又爱又恨,而且又恨又怕,恼火得很,佩服得很,却又忌惮得很。

文天祥到了地方上,当了知州,是一个州的主官,没有了某些御史台的言官天天在那里骂,自然是如鱼得水,他大刀阔斧地干,也干出了成绩,不过,有一点习惯他还是一直没改:特别爱提建议和意见。

而这些意见和建议,极其让宋理宗头疼。前头我们就说过,宋理宗既想当这个,又想立那个,人格分裂,所以理宗皇帝看到文天祥给提的建议,既生文天祥的气,又不敢在明里整他。

可是,理宗皇帝不敢,贾似道敢。

贾似道有一万种办法,让文天祥不爽。

也正因为贾似道擅长窥伺圣意,加上他是理宗皇帝宠妃贾贵妃的弟弟,在理宗皇帝面前,贾似道是一个既有情商,又有关系的人。他的升迁,就如同坐火箭,没有过太多年,就从一个进士出身的小白混到宰相。贾似道不光是大宋应试教育的佼佼者,还是心理学研究上的佼佼者,你跟他说几句话,它就能基本上知道你在想什么。

文天祥只是因为忠诚出名,但是在驭人之术上以及读心之术上,文天祥的道行还是太浅,但是贾似道的道行太深。

后来贾似道的这些专业技能,足以让他很轻松地祸国殃民,而文天祥的忠诚,却救不回一个煌煌大宋。

文天祥过去是大宋王朝在理宗皇帝一朝的“第一能战”,可是,贾似道粉墨登场之后,文天祥只能屈居第二,而且被贾似道这个新的第一甩出去老远老远。

贾似道能够战胜文天祥,最关键的原因就在于贾似道不要脸,文天祥又太要脸。贾似道就是要用下三滥的招数让文天祥不爽,什么话难听就让文天祥听什么。

先暂时岔开一下话题,讲一下贾似道的狂妄。一天,已经是宰相的贾似道召集百官议事,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当众声称:诸位如果不是我提拔,怎么可能到现在的位置?但是,这么一说还就是有刺头出来,皇帝的侍讲、权知(暂时代任)礼部侍郎的李伯玉当即反驳:“伯玉当年殿试第二(当年文天祥是第一),不用你去提拔,我也能做到这个位置。”贾似道恼羞成怒,但是李伯玉说得也没有错,但是贾似道还是意难平,不久就找了一个由头把李伯玉贬了出去。

贾似道似乎在对所有人说:“我就这么狂,你还能咋地?”

文天祥知道后,说:“可以弹劾你。”

贾似道得意地说:“弹劾的奏疏都掌握在我手里,我想给官家看,就给官家看,不想给他就看不着。”

文天祥外斗内行,内斗外行。终究还是在与贾似道斗法的过程中败下阵来,他得知贾似道即将整他。贾似道睚眦必报,属于那种,你让我一时不痛快,我就让你一世不痛快的人。整人是他的大招。

文天祥说:“与其让他整我,不如我先辞官,老子绝对不去受你贾似道的侮辱。”

文天祥辞职。宋理宗和贾似道满心欢喜,高兴了很久。

贾似道也就此不再继续整文天祥,因为他觉着,文天祥就是一个小人物,不值得他大动干戈去口诛笔伐。

辞职那年,文天祥三十七,史书记载他在那一年致仕,也就是退休。

三十七,正当壮年啊。

一辞职,皇帝直接给你办退休了,文天祥,你到底在他心中,给他留下的印象有多差啊!连一句礼节上的挽留都没有,就好比女生给男生说分手,男生秒回同意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