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王朝那些事儿 > 李元昊的称帝准备(上)

大宋王朝那些事儿 李元昊的称帝准备(上)

作者:边塞man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5:08:24

李元昊的称帝准备(上)

自从李元昊即位的1032年开始,他就不停滴骚扰宋夏边境。

李元昊所做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称帝。称帝,真的那么重要吗?对于李元昊来说,是的。只有称帝,西夏才能成为一个帝国,只有西夏成为了一个帝国,才能真正获得民族独立,过去,党项只是大辽和大宋的附庸,要看老大哥、老二哥的脸色行事。

附庸,我党项人当够了!

李元昊目标简单,思路清晰,一切为称帝做准备,一切为党项民族的独立自主做准备。

他即位的那一年是1032年,他接过了一个很重的担子,重任在肩,党项民族的独立,大夏的兴起,全靠李元昊这一代人了。但是,他接过的并不是一个烂摊子,他的祖辈父辈、祖父李继迁、父亲李德明已经给他打下了很广大的领土,仓库里的谷子陈陈相因,而他手上的钱根本就用不完。

李元昊忘不了爷爷李继迁对大宋的冲冠一怒,不是为了红颜,而是为了党项的长远发展,他也同样忘不了父亲的虚与委蛇与左右逢源,因为只有这样才真正符合《大学》之道中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先当爷爷还是先当孙子,这是很多人在人际交往上要面对的问题。很多人先当爷爷,最终成了孙子,很多人先装孙子,最后成了爷爷。李元昊之父李德明给大宋王朝和大辽王朝当了一辈子的孙子,他内心了当然也格外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当爷爷,只可惜,他没有等到这一天,就与世长辞了。不过,自己当不了爷爷,自己的儿子李元昊若是能当爷爷,也挺好。

祖辈父辈能屈,现在可不能再屈了,现在,该伸了。

周边是否稳定?兵甲是否已足?这是不是一个攘除奸凶,兴复大夏的时代?长安能够成为大夏的都城吗?与大宋到底要打多久,才能让大宋承认我们大夏的国际地位?李元昊一直在思考,他为了党项民族的未来,夜以继日的工作,工作之余,他就位党项擘画蓝图。他对自己说:我们党项,不要当大宋和大辽的臣子,不要做藩属,不要做附庸,要做,就要和大宋大辽平起平坐,要与他们分庭抗礼。

从李元昊即位的1032年开始,他一刻也不停,把理论转化为实践,把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

李元昊头脑非常清晰,思路格外清晰,考虑问题极其全面,做事情极其果断,接下来,他要用几年的时间,完成称帝之前的所有准备,而在真实的历史上,这段时间有多长?答案是:六年。

他主要在以下几个问题上进行了深入思考。

第一个问题:到底要不要使用大宋王朝的年号?奉宋正朔,是党项之前对大宋臣服的表现,而如今不用宋朝的年号,就意味着自己不再是宋朝的臣子,这样,就为自己的民族独立和建立国家往前推进了一步。

李元昊的回答:自从自己即位的那一天开始,就不用宋朝年号,发扬独立自主的精神,自己起年号。

结果:宋朝方面没有太大的反应,默许了李元昊这样做,李元昊尝到了一点甜头。

李元昊决定更进一步。

第二个问题:到底要不要对宋朝宣战或者是不宣而战?

李元昊的回答:选择不宣而战。1034年,在李元昊即位两年之后,他通过了两年的厉兵秣马,已经拥有了一支很强大的军队了,可以跟宋朝方面硬碰硬的碰一碰。李元昊非常果断,绝不放过这个机会,而且,他选择了大宋王朝防御的薄弱环节——庆州(在今天的甘肃庆阳)。他把庆州打了下来,然后进行了一番烧杀抢掠,而大宋方面自然是经历了一场惨败,前面说过,大宋王朝边塞多愤青,庆州战败这样的大事,边塞愤青怎能不去说几句,代表人物就是范仲淹的好朋友苏舜钦。苏舜钦在前线目睹了宋朝的惨败,写下长诗《庆州败》。其中就有这么一句话“羞辱中国堪伤悲”。这场仗,伤害性极大,侮辱性也极强,不过,李元昊通过这场胜仗,赚得盆满钵满。

结果:李元昊复制粘贴了庆州事件,制造了许多类似事件,拿下了宋朝方面很多地盘。

第三个问题:自己到底姓什么?

至于一个人姓甚名谁的问题,大多数人不存在这方面的思考,不管自己的名字好听不好听,甚至是自己的姓氏好听不好听,而姓氏是祖先传下来的,名字是父母给起的,当然,我们也不排除有些人自己给自己起名字,不过,这似乎是一个不能不接受的问题。

临沂有一句俗话:“你烧得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这句话用来批评没有自知之明还极其妄自尊大的人。可是,李元昊确实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不是因为妄自尊大,而是因为历史的遗留问题。

他的远祖曾经姓拓跋,唐朝末年,唐僖宗时期,李元昊远祖拓跋思恭帮助唐王朝讨伐了黄巢起义军,事成之后,唐朝封他为定难军节度使,统辖以夏州为中心的五个州,让他晋爵夏国公,赐他国姓李氏。从此之后,他们这一家子,不再姓拓跋,而是姓李。这正是西夏的肇始。

而到了李元昊祖父李继迁这一代,李继迁的族兄李继捧是个软骨头,很早就投降了大宋王朝,被赐以国姓“赵”,改名赵保忠,意思是保卫大宋,永远效忠。而李元昊的祖父李继迁则抗战到底,决心与大宋分庭抗礼,他的行为很英勇,但是当时党项的实力不够强,他在屡战屡败之后,假意与大宋王朝讲和,当时的宋太宗就顺水推舟,给他赐名赵保吉。

我们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李元昊的远祖姓拓跋,而后改姓了李,而后,到了李元昊爷爷这一辈又姓赵。那么,李元昊到底应该姓什么?这对于李元昊来讲,实实在在是个难题。

李元昊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叫赵元昊。可是,如今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能够与赵宋开撕,那自己怎么能够姓赵?

那么,接下来李元昊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他到底姓什么?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