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王朝那些事儿 > 吕昌燃为何得到范仲淹青睐?

大宋王朝那些事儿 吕昌燃为何得到范仲淹青睐?

作者:边塞man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5:08:24

吕昌燃为何得到范仲淹青睐?

吕昌燃受到范仲淹的青睐,最主要原因是他的文章非常合范仲淹的口味。吕昌燃这个人和张元一样,都熟稔历史,只不过,吕昌燃在遣词造句与语言表达方面极强,看得出他在文章上用了心,下了苦功夫。吕昌燃在写史论方面颇有心得,这也是范仲淹最欣赏他的一个点,我们来看一看吕昌燃的文章《管仲论》。

古之所谓仁者,必有过人之处,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匹夫见辱,困于缧绁,其主上败亡,自刎以殉其主,此不足为仁也。天下之志士仁人,奇耻大辱,不能使之死。奇功伟业,可以使之生。此其所胸怀抱负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齐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又相之。时公子纠败亡,齐桓公欲以刀锯鼎镬待公子纠之师召忽,召忽不忍受其侮,殉其主而死,以其区区一生命欲彰显小节小义,当此之时,管仲宁受辱而不欲死,以其胸怀经邦治世之才而不得伸也。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而志士仁人,若不死国不死天下,仅殉一人,岂不惜哉?虽孔曰杀身成仁,孟曰舍生取义,而太史公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天下者,其死重于泰山,死一人者,其死轻于鸿毛。管仲以盖世之才,有伊、周之谋,故不若匹夫匹妇之为谅,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越王勾践,兵败国灭,为奴,委身事于吴王夫差。卧薪尝胆,以三千越甲,气吞山河,小霸春秋。无独有偶,韩信布衣,受胯下之辱,见笑见欺于无业之氓,苦读兵书,以正合奇谋,克定祸乱,大破强楚,威震天下。故有大志者,忿然而死不足以成其业,忍辱而生或可建奇功。

后管仲相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使齐之民,仓廪实,知荣辱,衣食足,知礼节,桓公以管仲之力,称霸诸侯,尊王攘夷,却胡人于千里之外,故子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召忽之死,只殉一人。管仲之生,利于天下,子日,民到今受其赐。由是观之,杀身未必成仁,而求生未必害仁,若管仲不成仁,岂自轻自贱为一人殉者能成仁哉?

范仲淹看完文章,大家赞赏,并且,他语重心长地对吕昌燃讲述了从文章来看一个人的合理性,以及文章对于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这文章,可不光是文以载道那么简单。文章的功用与使命大着呢!”范仲淹拂着胡须说。

“小吕,你看啊。”范仲淹说:“我们中国历朝历代,重要岗位选拔人才的方式,无外乎都是通过文章。”

“那为什么呢?”吕昌燃问。

范仲淹说:“首先,你需要饱读诗书,这样才能引经据典,才能以史为鉴,你要知古,才能通今。”

范仲淹又说:“你看看好的文章,主题和观点能够体现出一个高手极强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能看得出这个人是否有经邦济世之才,仁爱待人之心。能看得出他是否心系天下,是否有社会责任感。”

“章法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架构能力,脉络能体现出一个人的逻辑能力,同时,这也是潜在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文章还能体现一个人的志向、追求和情操。还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审美和品味。还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个方面强,协调能力、处理矛盾的能力、统战的能力、团结群众的能力等等,自然是不会差。此外,一个人的洞察力和总结能力也可以在文章中体现,想象力创造力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也能让读文章的人一目了然。”

范仲淹顿了顿,说:“所以啊,吕昌燃,你的文章好,张元的文章不好,我不太看重张元,但是我看好你。你的那一篇《管仲论》,着实是好文章,不仅逻辑缜密,直达本质,而且字句流畅,散而不乱、气脉中贯,读完,让我痛快淋漓、神清气爽,所以啊,吕昌燃,我能不欣赏你吗?至于那张元,我想他不会有太大的出息,不会有很高的成就。张元,不足为虑,小吕你就不要过分担心了。”

那么,张元吴昊到达西夏之后又会发生什么,请看下一章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