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王朝那些事儿 > 如果没有苏轼

大宋王朝那些事儿 如果没有苏轼

作者:边塞man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5:08:24

如果没有苏轼

拯救大臣苏轼已经圆满落下帷幕。在这场大戏中,苏轼的领导司马光,政敌王安石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苏轼,最终还是被拯救了。不过,有时,我在想,为什么要拯救苏轼,苏轼这样一个人值得那么多人不顾一切的去拯救他吗?如果苏轼在乌台诗案时就被整死了,抑或是,这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苏轼会如何?我先不去回答这个问题。本篇文章,我将采用反证法,在此,我将与各位读者探讨,如果没有苏轼,究竟会怎样。

如果没有苏轼,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有人会认为,只不过是地球上少了一个人。因为,这地球离开了谁都照样会运转个不停。不过,如果你更加细心,你就会惊讶地发现,一千年前的大宋,少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大文豪,《宋诗鉴赏辞典》、《全宋词》、《宋词三百首》、《宋史》也都会变薄一点点,但程度相当有限。

如果没有苏轼,许许多多宋代诗人词人的排位都会提高一个档次甚至不止一个档次。提起宋诗,黄庭坚作为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将会当仁不让的坐上宋代诗坛的头把交椅,如果没有他的老师苏轼。说道豪放词,辛弃疾也将毫无疑问的成为豪放派首屈一指的人物。除此之外,许许多多的人,在我们提起他们在这个领域的成就之时,会毫不犹豫的使用“第一”而不是“之一”。

如果没有苏轼,大宋的历史上将会少了许许多多被我们所熟知的cP与组合。首先,唐宋八大家中,“三苏”不复存在。说宋诗,没有了苏黄。提书画,没有了“宋四家”。谈豪放派,没有了苏辛。如果你足够心细,你会发现,苏轼总是或者说大都是排在其他人的前面。

如果没有苏轼,我们应该会少背很多文章,少背很多诗词,少用很多成语,少认识许许多多的人。学生党将如释重负,《赤壁赋》不用背了。张怀民以及陈季常(方山子)几乎无人知晓。考试之前,再也没有一个语文老师会苦口婆心地提醒学生: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小乔初嫁了,一定不能写成小乔出嫁了。不过,很多时候,没有了苏轼的创造,很多意思,没有办法言简意赅的表达出来。形容平地,没有了一马平川,谈及人生,没有了雪泥鸿爪,栩栩如生也没有了呼之欲出作为代名词,当你在考试之前想说你已经准备好了,只等考试放马过来,你更无法自豪的说你已经胸有成竹。更不必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更不必说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更不必说**一刻,更不必说沧海一粟。如果没有苏轼,我们的生活会失去不少鼓励,失恋了,没有那句“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远行后,没有那句“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数学题解不出来,没有那句应景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否极泰来时,你也说不出“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当我们下定决心要回归自然,没有了那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更不要说那豪放的“大江东去”,那“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闲适与自在。

如果没有苏轼,我们的神舟大地也会模糊起来,我们不再知道,庐山的真面目究竟是什么样子(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金山寺前的潮头有多高(闻道潮头一丈高)长江里的鱼有多么肥美,山上的竹笋有多么的好吃(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不光是向东流(大江东去),而且还能向西流(门前流水尚能西)。我们也同样不知道,岭南的大好风光(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荔枝这水果的名气会略降一格,西湖的风景也会失色几许。

如果没有苏轼,我们的诗情画意可能将会不成体系。苏轼的把酒问青天,恰恰与李白的举杯邀明月遥相呼应。苏轼写明月几时有,不就是李白所写的青天明月能几时。李后主让一江春水向东流,苏轼偏偏写门前流水尚能西。刘禹锡写“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以此来写男女恋情。同样是写雨和晴的关系,苏轼则是更胜一筹,写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以此来表现自己人生的旷达。如果没有那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的含义就是城西的一个湖泊,仅此而已。

如果没有苏轼,我们的文化会少了些许韵味。如果没有苏轼这样一个乐天派,白居易在宋代将会少了一个后继者。如果没有苏轼,我们将会缺少许许多多已经融入我们灵魂的美食,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鱼,甚至就连四川眉山的辣酱也要在商标上冠名东坡。如果没有苏轼,大宋王朝将会少了一个治世之能臣,少了一个在水灾旱灾蝗灾中冲锋在第一线的百姓眼中的好官,少了一个又一个的苏堤。

千百年来,蜀人以苏轼为蜀产,因为苏轼出生在四川眉山,然而,山东人把苏轼作为山东产,还自豪的拿出《江城子?密州出猎》作为证据,浙江人以苏轼作为浙江产,骄傲的吟诵出苏轼写杭州西湖的诗句。岭南人也要来争一争这个伟大的苏东坡,他们大声喊出苏东坡为他们做的代言“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这就是苏轼,他把自己的贬谪路线硬生生的给变成了旅游地图,美食地图,他让他所到之处的百姓争相倾慕,他让后代人多了许多宝贵的精神与物质财富。他是天上的文曲星,也是地上的人中英。生时伟大,死亦光荣。幸甚至哉,我们的历史有一个苏轼。幸甚至哉,我们的心中有一个苏轼。苏轼,你是大宋的文胆,你是不朽的诗魂!

相信读者朋友们,读完这篇文章,应当再也不会去做如果没有苏轼这样的假设,因为,我们的历史不能没有苏轼,大宋不能没有苏轼,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苏轼,我们的未来不能没有苏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