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王朝那些事儿 > 王闰之:我的丈夫不懂浪漫

大宋王朝那些事儿 王闰之:我的丈夫不懂浪漫

作者:边塞man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5:08:24

王闰之:我的丈夫不懂浪漫

就在王弗去世的这一年,过了个把月,时年三十岁的苏轼,第二次脱单了。

他的新一任岳父,就是上一任岳父王方的亲弟弟——王君锡。而新婚妻子,则是王弗的堂妹王闰之。

婚前,王君锡看着苏轼,对他说,小女不才,比起她的姐姐王弗差得太远了,她没有王弗那样的才华,我们老王家也没有去刻意培养她的才艺。现在,她只会干些家务活,掌握了采桑采茶的技术,会织布,会做衣服、缝补衣服。平心而论,我觉得自己的女儿有点配不上你,不过,她暗恋你很多年了,当年发誓非你不嫁,一直在等你,因此错过了许许多多的好男人,我不奢求你能像对待我侄女王弗那样对待她,但至少,你要对她好。

苏轼听完,回答他的新一任岳父:“您放心吧,我一定会对她好的。”

“那你将来可一定要多多包容她,以后要好好对待她,祝你们幸福吧。”

几天之后,两人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王闰之并不知道,这一次牵手,长达二十五年,她是苏轼一生三个重要女人(王弗、王闰之、王朝云)中陪伴苏轼时间最长的一个。过去,她曾多次鼓起勇气想给自己的心上人苏轼表白,但碍于苏轼当时是她的姐夫,所以也就不了了之。刚刚结婚的她也许并不知道,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她更不知道,在她陪伴苏轼的这二十五年,竟然会是苏轼一生中最艰难的二十五年。

虽然,王闰之在心里知道,自己在苏轼心中的地位永远超不过姐姐,可是,她并不甘心只是成为姐姐光环下的阴影,她想,她也应该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她也应该在心上人苏轼心中有一席之地。

于是,她鼓起勇气,却又略带害羞的问了苏轼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人是我?(当年苏轼娶王弗时,王弗也曾这样问苏轼)

本以为苏轼会像回复姐姐那样对她说,这个问题,我要用一辈子来回答。她心里苦苦等着,希望苏轼对她说这句话。可苏轼却说,因为你,像你姐姐。

王闰之听了之后心里有些不高兴,她性格很直率,没有姐姐那么温柔,她很大胆的问苏轼:“这么多年,你真心爱过我吗?”

却没想到苏轼的回答比起上一个问题的回答更令她生气。苏轼说:“说不上爱不说谎,就一点喜欢。你之前是我的小姨子,我真心爱的是你的姐姐。”

王闰之心里想:看来,当年的我在姐夫心中只是一个普普通通、地地道道的村姑,比起我那个多才多艺的姐姐王弗,我就是一个文盲。

王闰之转念又想,我虽然不如姐姐,但时下正是夫君人生的低谷期,姐姐能给夫君全部的爱,我又为什么不可以?我要用我自己,温暖他现在已经是冰凉的心。夫君说他不爱我,我虽然有些难过,可是细细想来,我还是被夫君对姐姐的一片深情所感动,我仰慕夫君的人品和文采。我知道,夫君值得我托付一生。当他没有娶我的时候,他并不爱我。现在他娶了我,我也很放心,他一定不会出轨,不会搞婚外情。他说的这些话,虽然让我有些伤心,可是,却给了我满满的安全感。

王闰之再次鼓起勇气对苏轼说:“夫君,我会让你爱上我的。”

苏轼当时还沉浸在王弗去世的悲痛中,他没有立即回复王闰之。

现在接着上文,讲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这件事就是,苏轼究竟怎么称呼第二任妻子王闰之。

客观上讲,苏轼比起王闰之的堂姐王弗大三岁,他将王弗叫做“弗儿”,仿佛是自己的孩子一样,这当然羡煞旁人了。

那么苏轼叫王闰之什么呢?我相信读到这里很多读者已经迫不及待的想知道了。不过,我还是要娓娓道来,并不急着说,吊足读者朋友的胃口。

首先,苏轼比王闰之大了十一岁,十一岁的年龄差,放在现在都不太可能走在一起。

要是今天,像这种年龄差距,苏轼应该叫人家“甜心”、“小甜甜”才对,退一步讲,也可以学着宋美龄那样,叫人家达令(不过这个词在当时应该是没有),这样显得更浪漫一些,毕竟,作为少女的王闰之喜欢这种浪漫。

可是苏轼不懂,或者是懂了也装作不懂,他的嘴巴并不甜。

他称呼王闰之小姐,绝大多数,会是这样一个特别特别没有美感又格外普通的词——老妻。

一提到老妻,大多数人都能想起杜甫笔下,老妻画纸为棋局,想到杜甫曾称呼他的妻子杨小姐为老妻,可是苏轼这样一个大才子竟然对王小姐也是这样,仿佛,这两个人并不知道明明是自己更老。(杜甫也比自己的妻子大十一岁)

王闰之有时就怀疑,苏轼这么不会说话,难道是在针对自己?

其实,就是在针对她。因为,王闰之比起前一任王弗,没有她那样的见识;而比起下一任王朝云,又没有她那样的才情。不光如此,一开始,苏轼认为这场婚姻只是一个枪毙了爱情的利益交换,一方面,王闰之嫁给了喜欢的人,一方面,王弗把她的孩子苏迈托付给他的小姨,比托付给别人更放心,still other,苏轼也不用担心孩子被陌生的继母虐待;这可以说是三方共赢。

不过,在日常生活中,苏轼也并不是一直把王闰之叫做老妻。就算他偶尔不这么叫了,也要换上一个同样很难听的词——山妻。这让人想起《西游记》里的牛魔王:“芭蕉扇在我的山妻那里收着哩。”还让人想起林则徐的“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更有甚者,苏轼还把王闰之称作拙荆。

苏轼就这样称呼着她。一开始,王闰之还能忍得了,觉得自己确实只是个村姑,配不上比起老妻、山妻、拙荆更好的称谓,可当她整理苏轼的东西,看到苏轼写给姐姐王弗的情书时,她的小宇宙在这一刻爆发了。

《论语》中有这么一句话,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如果苏轼能将一碗水端平,王闰之就不会这么恼火。

王闰之找到苏轼,说:“我知道你发自内心的看不起我,觉得我不如我姐姐。说我是老妻,是说我老,说我是山妻,是说我俗,说我是拙荆,是说我笨!”

苏轼在一旁乐了,对王闰之说:“没文化,好可怕,今天的你,不像话。我称呼你老妻、山妻、拙荆,那都是谦辞。谦辞,你懂不懂?你姐姐,就明白这些。”

王闰之很难过,哭着说,说我是老妻,你知道我有多痛苦吗?人家十四五岁就出嫁了,我为了等你,二十一岁才和你结婚,桃李年华(二十岁,这时古代妇女已经有好几个孩子了)都过了。我的青春都用来等你了,你还嫌我老!

王闰之又说:“你嘲笑我没文化。可是,没文化,不好吗?吵架的时候,我不会骂。我只会为了你奋不顾身,是因为我太傻!”

这时,王闰之问苏轼,大家都说,你是国朝第一才子,都说你才华高得不得了,难道你就不能给我写封情书?

苏轼很为难,说:“恐怕真的不太好写。”

胡扯!我今天打扫卫生的时候,意外捡到你给姐姐写的情书,说什么,“寒玉细凝肤,清歌一曲倒金壶”,说什么,“净如,豆蔻花梢二月初”

苏轼挠着头:“情书,我倒是会写,可是,这净如,豆蔻花梢二月初,放在你身上也不合适啊,你应当是,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王闰之听罢,撂下一句狠话:“哄不好啦!”然后跑出去,向隅而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